新四季網

今日說法迷失的青春期觀後感

2023-08-10 20:52:20

  20xx年3月1日凌晨,海南三亞的街頭聚集了兩群男女,雙方發生衝突,瘋狂廝打在一起。看到警車經過,鬥毆人群迅速散開逃離現場,一小青年命喪街頭。警方當場抓獲一名涉嫌參與鬥毆男子。警方深入調查發現,命喪男子年僅14歲,事件系兩女子產生矛盾引起,警方抓獲24嫌疑人,其中竟有18人未成年。(《今日說法》20xx0422迷失的青春期)

  1.《少女為什麼跳河》觀後感

  生命,是一切的基礎。沒有生命,就意味著失去了一切。然而,不珍愛生命的現象卻時有發生。

  徐安琪是一名高三學生,18歲,成績在班裡中上等。她曾屢次在服裝店偷衣服,她最後一次在格仔店偷過後,店主曉青在網上發起「人肉搜索」。然後,安琪被迫到服裝店道歉、還錢。她對家長、同學隱瞞真相,最後,她跳河自殺。

  關於自殺的原因,眾說紛紜。也許是臨近高考的心理壓力,也許是在同學和家長的疑惑下覺得無臉見人,也許是「人肉搜索」後社會人士的評論更使她羞於見人。

  值得注意的是,非警方同意的「人肉搜索」是侵權行為,它使人們的姓名、照片、電話、住址等幾乎一切信息暴露無疑。

  無論如何,最後的結局是可悲的。由於她的心理承受力差,對生命的漠視,給親人留下了無邊的悲痛。珍愛生命,不僅是不妄意輕生,還是做一些對他人和社會有益的事情,體現自己生命的價值。

  2.《少女遺書》的觀後感

  20xx年2月6日13點35分,根據節目預告,我依然守候在電視機前,開始聚精會神地觀賞《今日說法》欄目連續播出的《匆匆那年青春期的真實慘劇》之《少女遺書》。觀看完畢,心情鬱悶,閉目遐思。這個真實的案例讓我感觸頗深,一種莫名的感覺油然而生。

  首先容我把故事的梗概向大家介紹一番:事情發生在2013年11月10日下午,四川省達州市渠縣卷硐鄉,一個就讀初二級的文筆細膩、感情豐富的13歲少女媛媛留下兩封充滿絕望文字的遺書後離家失蹤,經過親戚四處尋找,最終於次日上午,在離家約一公裡的馬家水庫內找到了屍體。警方通過調查已經排除了他殺的可能,媛媛的死因系意外溺水身亡。

  具體詳情請大家閱讀文末附錄一:《少女遺書》的劇照及其文字說明和附錄二:《達州13歲少女留下兩封遺書:寫下絕望文字水庫溺亡》。

  一個正處於豆蔻年華的13歲少女自殺身亡,著實使人感慨萬千。我總是在尋思著:這為何那般,悲劇還會重演嗎?追根溯源,幾個源由瞬間湧現出來。

  首先,板子要打在「留守兒童」現象引發的問題上。城鄉二元結構導致農村與城市的差距甚遠,為了謀生,農村裡有不少父母遠赴他鄉,把自己的兒女託付給他人照料。遠離父母缺乏關愛的孩子,容易產生學習和心理(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問題。其實孩子是捨不得離開自己的爹媽,媛媛曾表示:她會理解大人掙錢,但不願讓父母走。

  其次,學校教育也難辭其咎。當今整個教育體制的導向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重智育,輕別育。衡量好壞學生的唯一標準是:學習成績的高低。有道是: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家長的命根。在這樣的學校教育背景下,成績中等偏下且自尊心強的媛媛自然深感自卑,其原因不言而喻。她害怕同學們的嘲笑甚至恐懼去學校,在校則經常以撕紙條等異常方式宣洩自己煩悶的心情。

  再次,青少年的心理疏導不容忽視。面對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和感情問題,成年人有時也力不從心,剪不斷,理還亂。而正處於青春期這個多事之秋的少男少女,要妥善解決各種情感(諸如:親情、友情、戀情等)瓜葛,實非易事,尤其是青少年的早戀問題。涉世未深的媛媛有她懵懵懂懂的小愛戀,並且還是網戀。她怕別人玩弄她的感情進而傷害她,但現實總是在抓弄她,與她無話不談的男網友X,在交往一段時間後突然從網絡中消失。她傷心欲絕,認為X是徹頭徹尾的騙子,她只向閨蜜——歡子傾訴。

  當少女的情緒極度抑鬱以致自我世界崩潰坍塌時,向好友的訴說顯然無濟於事。這時,若有心理諮詢師幫她及時疏理或許還有挽救的餘地。故筆者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心理諮詢室設置和開通情感熱線不可或缺。

  最後,良好的社會氛圍會給迷途的青少年帶來溫暖和希望。假如有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多去關心「留守兒童」;假如這個現實社會和網絡世界少一些爾虞我詐;假如校方考慮到她家與學校僅一牆之隔,同意媛媛不住校,沒造成媛媛的「被留守」;倘若假設的條件成立,也許悲劇就不會上演吧!期待著……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