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永遠在路上觀後感
2023-08-10 19:03:28 1
《永遠在路上》將於10月17日到25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每晚8點首播。專題片攝製組先後赴22個省(區、市),拍攝40多個典型案例,採訪70餘位國內外專家學者、紀檢幹部,採訪蘇榮、周本順、李春城等10餘位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剖析典型案例,講述鮮活的監督執紀故事,具有很強的警示和教育意義。以下是相關的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欣賞與借鑑。
作風永遠在路上觀後感【篇一】
本片於20xx年12月15日至18日晚8點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每天1集。
20xx年專題片光碟出版發行,共2張。
近日,XX區XX局在每周五學習會上組織全體幹部職工專題觀看XX市20xx年第5期市民問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錄像片。
該期市民問政現場曝光了暗訪過程中一些單位出現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六條意見」和市委21條意見,片中針對「帶彩打牌、公車私用、公務開支、津補貼濫發、上班不守紀」等典型問題進行現場問責,給全體幹部職工敲響了警鐘。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審議時指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各級領導幹部都要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做到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毫無疑問,「三嚴三實」是對新時期領導幹部的作風建設新要求。「三嚴三實」與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兩者是相通相融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領導幹部「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將「為民、務實、清廉」從政理念內化於心,樹立風清氣正的幹部形象,這本身就是「三嚴三實」的一種具體體現。「三嚴三實」精神,從大處講,是我們黨改進作風取信於民贏得人心的「根」;從小處講,是每個黨員幹部做人做事做官的「魂」。
「堅持"三嚴三實",就是要樹立「實事求是、不出假數、依法XX、嚴守秘密」的XX理念」,要從實際出髮腳踏實地、真抓實幹,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面矛盾,善於解決問題。
我們XXXX工作的嚴,是時刻不忘數據質量的根。數據質量是生命線,是體現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依據。最基礎的數據從我們這裡拿出來,敢于堅持國家隊意識,要敢於拍胸脯,保證每一筆數據都經得起推敲和檢驗。
我們XXXX工作的實,是緊緊把握為民服務的魂。我們的數據是為黨和政府提供決策依據,歸根結底是為人民服務,要時刻銘記我們的歷史使命,對每一筆數據負責,為黨和人民負責。
通過觀看、討論,全體幹部職工充分認識到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要通過此次曝光的反面典型來警示自己,以案為戒,並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自我檢查、自我教育、自我批評,自我完善,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把改進作風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嚴格遵守黨的紀律,要擋得住誘惑,耐得住清貧,經得起考驗,樹立XX部門良好形象。
作風永遠在路上觀後感【篇二】
追根朔源,「廉政」的概念古已有之。其本來的含義與「廉正」相同——「廉」為官德,「政」者「正」也,是指清廉公正的政治。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廉政制度、政策的日益完善,人們對廉政的理性認識也日益深化。簡而言之,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政德的良性結合與辨證統一。
近年來,廉政教育已深入人心,人人講求廉政,事事要求清廉。我觀看了由中共河南省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電視臺、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攝製的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鑑史問廉》。使我深受教育,深受啟發。該片縱覽中華民族五千年朝代演進,以中華傳統文化為視野,以「廉」為核心,以「清、勤、慎」為主題,從歷史的興衰之道中探尋廉政文化的力量,為盛世鳴警鐘,為時代舉鏡鑑。全片對中華文明進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進行了充分展示,內涵深厚,立意高遠,氣勢恢宏,製作精良。非常具有可讀性。從而深刻地了解了廉政建設的理論意義和中國廉政建設的歷史經驗,看完後感到就像是聽了一堂不設講臺、不見講師的廉政講座,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和精神營養!我覺得對於我們今天的廉政建設有借鑑和參考的作用。
它揭示的是以民為本、順應民心的傳統;是勇於進諫和善於納諫的經驗;是不畏強權、公正執法的優良傳統;是嚴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潔奉公的官德與政風。
中國廉政史上,湧現了許多不畏強權、執法如山的模範人物與典型事跡,如東漢光武帝時代的董宣、宋代最著名的清官包拯、明代的劉宗周。都為倡導廉政文化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就一個國家而言,「清正廉潔之日,則國家昌盛;貪汙腐敗猖獗之時,則國事衰微。」那麼,對於一個學校、一個教師隊伍而言,廉潔同樣重要。
目前,緊跟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的步伐,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同大家一道學習了廉政準則,閱讀了一些廉政故事、廉政漫畫等書籍,並從中獲得了一些啟示。
廉潔的對岸就是腐敗,當廉潔的意識不能佔據主流的時候,人們往往會不自覺的滑向腐敗的彼岸。每一個腐敗的故事都是從廉潔意識的淡漠開始的。可以說,禮物是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但是,並非禮物越重,感情越深。相反,從現實的角度來講,禮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容易將你的恩人變成罪人,容易將原本的好意變成壞心。每一次的腐敗都是幕後的那雙「溫暖」的黑手模糊了廉潔的意識,從而打開廉潔的堤口,一發而不可收拾。
從古至今,廉潔的故事比比皆是。東漢南陽太守羊續將焦儉送給他的魚懸於室外來拒絕焦儉的再次相贈;北宋包拯立《誡廉家訓》於家中警示後人;周總理穿著樸素,總是將衣服補了又補,堅持艱苦樸素的作風;孔繁森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臨終前身上只有8元6角……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學習這些優良的廉潔作風,自覺樹立廉潔自律的意識,用教書的行動詮釋廉潔的含義,用學生的成才續寫廉潔的故事。那麼,作為一個教師而言,雖然沒有腐敗的土壤,但是,我們從事的職業要求我們不僅要廉潔從教,更要把廉潔的種子種到每一位學生的心裡,確保他們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廉潔之花能夠競相怒放。
作為一名教師,廉潔從教就是要嚴格遵守教師的行為規範,做到勇於擔當、樂於奉獻,用真心對待學生,掌握好手中的權利,堅決杜絕用學生成績作為籌碼,獲取非法的利益。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通過言傳身教,向同學們滲透廉潔的思想。我們的學生將來都要走向工作崗位,也許會面臨很多誘惑,如何讓他們能夠頂得住糖衣炮彈的轟炸,就需要教師平時的言傳身教。
廉潔是一種正氣,更是一種風氣,當一個集體裡廉潔的風氣盛行時,這個集體勢必會欣欣向榮的發展。當廉潔的風氣在校園裡盛行時,學校的教學質量一定會提高,團隊的凝聚力會更強。作為一名教師,身體力行,弘揚廉潔的正氣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作風永遠在路上觀後感【篇三】
近幾天,按上級要求觀看了由中央紀委宣傳部與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四集電視專題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正風肅紀紀實》。本部專題片以大量翔實的第一手材料,展現了中央堅決整肅四風,推進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展現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嚴格監督執紀的堅決行動,展現了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兩年來黨風政風改進、社風民風轉變的重大成果。
這部專題片共分四集:《承諾與期盼》、《正風肅紀》、《狠抓節點》、《黨風正民風淳》。該片對話違紀人員,感受他們的反思痛悟;傾聽專家學者,洞察作風之變後的深層律動.近百位受訪者中,還有腐敗分子身邊人、會所服務員、舉報人、暗訪記者和紀檢監察幹部、普通群眾等,不同觀點,多元視角,為您全景式呈現作風建設在路上這兩年來不平凡的歷程。
為什麼說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呢?下面筆者來和大家共享下我個人的心得體會:
所有的結束,都是新徵程的開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活動收尾絕不是作風建設收場、全黨要以此為起點,在從嚴治黨上繼續探索、不斷前進.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總結了教育實踐活動的成功經驗,對新形勢下堅持從嚴治黨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我們在新的起點上把作風建設不斷引向深入作出了全面部署。
變化是最紮實的答卷,事實是最有力的證明。通過一年多的教育實踐活動,廣大黨員、幹部精神上補了鈣,四風得到有力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影響群眾切身利益的癥結難點得到突破,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探索出了有效途徑,以轉作風改作風為重點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為之一新。這些實實在在的成績,使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進一步樹立,黨心民心進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黨的形象和威望、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不僅直接關係黨的命運,而且直接關係國家的命運、人民的命運、民族的命運。我們這樣一個擁有8600多萬黨員的大黨,在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必須堅持從嚴治黨,才能使黨始終成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堅強領導核心。從嚴治黨必須具體而不是抽象、認真而不是敷衍地落實到位,這是這次活動給我們提供的最深刻的啟示。這些啟示和經驗,其重大意義必將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顯現出來。
在充分肯定這次活動取得的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全黨改進作風有了一個良好開端,但取得的成果還是初步的,基礎還不穩固。作風有所好轉,四風問題有所收斂,但樹倒根存。現在,廣大幹部群眾最擔心的是問題反彈、雨過地皮溼、活動一陣風,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態化、常抓不懈、保持長效。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以鍥而不捨、馳而不息的決心和毅力,把作風建設不斷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風轉變的好勢頭保持下去,使作風建設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作風建設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這次總結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新形勢下如何開展黨內集中教育活動,總結了六個必須的經驗;就新形勢下堅持從嚴治黨,提出了八個方面的要求。這是我們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加強黨的建設的行動指南。廣大黨員幹部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講話精神落到實處,才能開創黨的作風全面純潔的新局面,不斷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斷提高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歷史使命越光榮,奮鬥目標越宏偉,執政環境越複雜,我們就越要增強憂患意識,越要從嚴治黨,使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這一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基本結束了,但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的歷史進程永遠不會結束。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黨建,繼續打好黨風建設這場硬仗,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我們必定能以好的作風保障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順利開展,贏得更加光明燦爛的未來。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