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2023-08-10 17:57:51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原創稿
「土專家」石秀榮正與邊兆廷探討養殖技巧
芒種時節,烈日高陽。鄂爾多斯市烏審旗昔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邊兆廷正坐在家裡,打開手機上無定河「土專家」志願服務隊微信群學習養牛技術。2019年,他在養牛「土專家」石秀榮的幫助下,家裡養起了西門塔爾牛。「改良過後的肉牛出肉率高、生長周期短,市場也更大了。」無定河鎮排子灣村貧困戶邊兆廷一邊說一邊挑起門帘把記者引向自家牛棚。
「土專家」們走村串鄉給邊兆廷養殖肉牛吃下了「定心丸」。放眼前幾年,邊兆廷因缺地少錢,勞動能力不足,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緊巴巴。被確定為貧困戶後,幫扶單位根據他家裡的實際情況建起了88平米的羊棚,易地搬遷新建了50平米的庭院,認購15隻山羊。讓他在2016年底就摘掉了國家貧困戶的帽子。日子有了起色,他發展的信心也漸漸充盈起來。
2019年,烏審旗志願者服務隊的「土專家」石秀榮主動上門傳授「養牛經」,邊兆廷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養起了西門塔爾牛。「去年就母牛就產了雙胞胎,別人要一萬元買走,我愣是沒捨得賣。現在牛犢長大也懷了雙胞胎!」有了養牛技術的幫扶,邊兆廷準備用3頭牛作本錢,在肉牛養殖的路子上繼續走下去。
邊兆廷家中的西門塔爾黃牛又懷了「雙胞胎」
「我們有一個土專家志願者項目服務部,誰家養牛遇到難處打個電話就能找到人。」石秀榮是村裡流動的養牛「赤腳醫生」。開春以來,他一刻不得閒。對本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進行「一對一」的扶貧產業技術指導,成了他農閒時的「課後作業」。
「我以前在牛場幹過,也到錫盟、甘肅、陝西、寧夏考察過,通過自己琢磨出的養牛經驗,可以在品種改良、飼養技術、市場行情方面給貧困戶提供幫助。」石秀榮成為志願者已一年有餘,接到的求助電話不斷,時常走在路上也會被人叫住,鄉親們家中、田間地頭、微信群都是他的「課堂」。
排子灣村駐村第一書記朱小剛說,「因戶施策給貧困戶量身配備『土專家』指導員,為的就是多管齊下,讓政策扶一把,自己再幹一把。」像石秀榮一樣的土專家們大多就地取「才」,選擇大家認可的致富帶頭人,更了解本地情況,幫扶貧困戶更有針對性。
邊兆廷將易地搬遷新建的50平米庭院收拾得整潔乾淨
無定河鎮創新扶貧方式,組建的百人「土專家人才庫」裡,全鎮的黨員幹部、人大代表、致富能手、養殖大戶、種植大戶、創新創業、新型經營主體不一而足。「能人」組合成村產業扶貧的「技術明星」組合。
如今,這些帶著鄉土味兒的「拔尖」人才均已「上崗」。他們東家進西家出,無定河鎮的大棚田壟間、牛棚羊圈裡到處他們的身影。他們使出多年來總結出的「笨辦法」,為貧困戶找到金點子,幫助貧困戶調結構、選產業、推良法、擴良種。
「『土專家』們通過面對面傳授、點對點引導,既教會了貧困戶更多的致富經,還激發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 烏審旗無定河鎮黨委書記王廣平表示,從「要我富」轉向「我要富」,從「要我幹」變成「我要幹」,村裡貧困戶的自主脫貧意願越來越強。如今,廣闊的鄉村天地大有可為,無定河鎮裡懂技術的「土專家」,成為農民生產致富產業的「領頭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