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大魚有哪些(上古異獸圖鑑-這種魚渾身長滿豬毛)
2023-08-10 23:46:43 3
上古異獸圖鑑021-鱄(tuan)魚
原文:
黑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海。其中有鱄魚,其狀如鮒而彘毛,其音如豚,見則天下大旱。
譯文:
黑水發源自此山,後向南流注於大海之中。這黑水中有一種叫做鱄魚的魚,體型看上去像是鯽魚,卻渾身長滿了豬毛,就連發出的聲音也像是小豬一樣,傳說只要它一出現,就會天下大旱。
形象:
傳說:
"洞庭之鱄,東海之鮞。醴水之魚,名曰朱鱉,六足,有珠百碧。雚水之魚,名曰鰩,其狀若鯉而有翼,常從西海夜飛,遊於東海。"——《呂氏春秋·本味篇》
這就是《呂氏春秋》中所述的"魚之美者",所以說,雖然這長得像鯽魚一樣的鱄魚渾身豬毛,但確實是一味難得的美味。至於這鱄魚的做法我覺得不外乎清蒸、做湯、紅燒了。而以古人生活的年代來看,則應更多的是清蒸和入湯。
如果你以為鱄魚只單單是好吃的話那又錯了,傳說專諸刺殺吳王僚時,劍藏魚腸,那道魚腸的魚就是鱄魚,所以專諸後來也被叫作鱄諸。所以有時候想要名垂青史,就是這麼偶然。
考證:
在字典中,"鱄"字有兩種組詞,一是青鱄,一是黃鱄。這青鱄指的就是鮐魚。
鮐。也稱鯖、油筒魚、青花魚。見於大多數暖海區的小型鯖科魚。背青腹白。體側上部有深藍色波狀條紋。於黃海、渤海盛產。
黃鱄則指的是竹莢魚。
竹莢魚 ,鱸形目,鱸亞目鰺科魚類。側線全部披稜鱗。體粗壯微扁,呈紡錘形,一般體長20~40釐米,體重150~400克。頭大,前端細尖似圓錐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頜等長,各具一行細牙,犁骨和跨骨有牙。體被細小圓鱗,體背呈青黑色或深藍色,體兩側胸鰭水平線以上有不規則的深藍色蟲蝕紋,腹部白而略帶黃色。
另外還有民間說法,指鱄魚為河豚,原因是因為河豚的聲音就如小豬一般。
河魨,為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俗稱河豚。(註:河豚的叫法存在錯誤,但被廣泛使用,河豚也可以指一種淡水哺乳動物。)自古以來中國食用的河豚皆生息於河中,因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
結合鱄魚的古代傳說和今考證,故而給出如下能力值。
能力值:
戰鬥→0
體型→5
靈性→5
生命→5
速度→5
技能→控水:在場時使得對方水系生物傷害減半
分布:
雞山→山上多金,山下有很多能做顏料的紅色礦物。一說是今廣東韶關的桂山,一說在今廣西境內。
小結:
不要問我為什麼鱄魚的能力值這麼低?因為它好吃!
另註:文中所用圖片皆為網絡搜索所得,如有侵權,請原作者聯繫我,我會刪除。文字內容除引用部分大體為原創,小部分為再創作。能力值及技能設計為原創。
和我一起,走遍千山萬水,看盡世間奇珍異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