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郭先和狼,農夫與蛇(東郭先生與狼農夫與蛇)
2023-08-10 21:41:28
東郭先和狼,農夫與蛇?有道是,升米恩鬥米仇,中外寓言都有一個忘恩負義的典型,西方的是《農夫與蛇》,中國的則是《中山狼傳》,也就是收入課本的《東郭先生與狼》,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東郭先和狼,農夫與蛇?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東郭先和狼,農夫與蛇
有道是,升米恩鬥米仇,中外寓言都有一個忘恩負義的典型,西方的是《農夫與蛇》,中國的則是《中山狼傳》,也就是收入課本的《東郭先生與狼》。
那條蛇其實算不上忘恩負義,因為農戶的行為完全是自發的,蛇甦醒之後,只是本能的自衛而已。
但是,中山狼卻成了特殊的符號,專門傳達人們對陰毒險惡人物的情感。曹雪芹《紅樓夢》中「子系中山狼,得志猖狂」的孫紹祖。孫家祖上是行伍出身,與寧榮兩府原有世交之誼,孫紹祖雖為一介武夫,但是善於應酬權變,窮奢極欲,自娶得賈迎春之後,更是變本加厲,迎春被他百般虐待,最後致死。
事實上,《東郭先生與狼》 的改編已經不是作者的原意。
狼向東郭先生求救時,舉了兩個例子,一個中國古代傳說「毛寶放龜而得渡」的故事,二是「隋侯救蛇而獲珠」的傳說。從狼的角度來說,它在引誘東郭先生,告訴他拯救自己的回報。
能夠打動人的無非是義利,狼的誘惑未必具有說服力,但篤信墨家兼愛學說的東郭先生願意面對趙簡子的劍鋒,堅持的就是內心的信仰,從這點來說,東郭先生倒不是一無是處,有信念總比沒有信念要好。
事實上,現在人所關注的就是是否有感恩之心?
感恩,在中文裡,最早出現在《三國志·吳志·駱統傳》:「今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
從心理學上說,感恩是指個體因接受他人恩惠或幫助獲得有利結果而產生感激的情感狀態或情感傾向。社會上將感恩定義為一種社會交往的狀態,倫理學則認為感恩是必備的美德。就像盧梭認為,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或者是西塞羅說的,感恩不僅是最大的美德,還是所有美德之源。
但我我覺得這個解釋不恰當,感恩不是讓你掛在嘴邊,而不要給予切實的回報,否則不能稱之為感恩。就像,陌生人的「滴水之恩」,中國人傾向於「湧泉相報」;對於領導的「知遇之恩」,下屬往往「感遇忘身」和「矢忠不二」。但是前者是平等,後者是效忠並不平等。
從這個角度來看,感恩不過是維繫古代倫理重要的一環,諸葛亮究竟是矢志恢復漢室還是感恩劉備的知遇之恩呢?
說到底,感恩就是套在每個人身上的一種評價和枷鎖,這點在現代社會尤為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