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的讀後感

2023-08-02 19:26:43

篇一: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的讀後感     耿雯   

  每個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長大成人,成為一個成功人士,但成長比成功更加重要。成功是你的目標,成長是你到達目標的道路。這條道路並非一帆風順,有的人沒能堅持到終點,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選擇了軟弱和妥協,也有的人用正確的方法和堅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所以成長才是成功的基礎,只有先成長才能夠成功。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這本書談的正是一批最優秀的中國人成長的過程。作者從生活中摘取許多有意義的小故事,加以修飾,一篇篇引人入勝,光彩奪目的成長小故事躍然紙上,他給我們人生無數的啟迪,他給我們人生帶來意義,讓我們明白了要想成功就先要成長。

  在這些故事裡,有歡笑也有悲傷,有激情也有悵惘,有的讓人拍案叫絕,有的讓人熱淚盈眶。在這本小書裡,我們看到一大批聰明、主動的學生不斷超越自己,挑戰極限,一個又一個偉大的父母、師長用勞動和心血為子女的成長之路默默付出……《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像一部小說,更像一部奏鳴曲。《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是每個渴望成功者最好的心靈驛站。

  著名人物李開復曾說過:我認為將對世界商業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從優秀到卓越》,但是將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凌志軍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我想這句話用來形容這部書並不為過,他是孩子最好的啟迪書,是一本值得永久紀念的書。


篇二: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的讀後感       周瑩

  寒假期間,我在網上讀完了《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書,感觸很深, 對價值觀,人生觀的問題進行了很多反思。 「 成功 」 是很誘人的兩個字眼。一提到成功,我們一般都會想到,事業有成,財富滿滿,家庭幸福。說通俗點,就是有錢,有權,有勢,有美女。於是,為了成功,莘莘學子們便會吃盡 「 十年寒窗苦 」 ,因為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 」

  可是,現實並非如此簡單,並非所有「 有志者」 都能「 事竟成」 。當代社會殘酷的競爭造就了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淘汰。人們爾虞我詐,互相攀比。人們好像開始覺得,把別人比下去了,自己就成功了。在學校裡,比分數;在社會上,比地位,比收入,比學歷;孩子的家長,還要互相之間攀比自己的孩子。其實,在學校裡,我們就可以看到,一些小小的學生組織裡,例如學生會、社團聯、班委會等等,一些學生竟能用盡心機,爭權奪位。也許他們心裡想著,「 他都做了個正的, 那我就要去弄個副的噹噹,不能太遜了」, 等等。社會上,更常見了,在生活中也到處都是,不過卻給人們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因為永遠都比不完,越比心裡越不平衡。

  閱讀著書中一個個成功個例,不難發現他們的風光背後是不懈的求識和踏實。就如 「 深藍」 (—— 戰勝西洋棋特級大師本特。 拉爾森的計算機)之父,許峰雄,他在研發的8 年中每日工作時間都超過16 小時,其間無數的失敗、無數的煩惱、無數的不眠之夜、無數的驚喜促使他最終成功的研製出了深藍。從書中你能深深地領悟到,表面的風光並不代表什麼,關鍵在於內心世界,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用所學的知識努力奮鬥才能創造出不朽的成績。

  作為一名獨生子女,最大的感慨是父母對我的期望,這種期望常常讓人產生莫名的壓抑和痛苦,並且,這種感覺伴隨著自己的成長越來越強烈。 「 壓力源於讚譽和期望,在面對壓力的時候,有至少50% 的孩子不能讓自己解脫出來,緊張,煩躁,心虛,恐懼的情緒包圍著他們」 於是,書中提到的這點不禁讓我產生了巨大的共鳴和思考。難道是父母就不該對他的孩子有一定的期望?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系的教師王堅給出了讓我豁然開朗的答案 「 區別不在於有沒有期望,而在於怎樣表達期望。」 如果父母一味的只關心「 今天考了幾分?」 一再的強調「 只要把學習搞好,別的什麼都不用你管。」 那麼他們的孩子在成長的路上自然會失去很多自信和自我價值感,也將漸漸的走向墮落和失敗。所以,在一個人成長的道路上作為引導者的父母能用一種適當的表達來和孩子溝通也是十分關鍵和必要。

  常有人抱怨 「 既是自己的興趣又能賺錢的工作壓根找不到」 這種情況的根源在於中國現行的教育體制,因為它就像是一個模子,對每一個人實行的教材是一樣的,評判標準是一樣的。家長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不論孩子是否喜歡,從小就帶著他們隨大流,「 補課風」 ,「 流學熱」 ,一浪高過一浪,他不懂得認識到自己孩子的別致,這最終必將導致社會同類型人才供大於求而另一部分行業出現人才緊缺的現象,在一番激烈的競爭後,多數孩子為他們父母的盲目和攀比付出了的代價。書中提到的唯一一位女性「 微軟小子」 潘正磊說的話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 我想的就是我喜歡什麼,我想要什麼,而不是別人有了什麼自己也要有什麼。」

  「 成長 」 這兩個字可能沒有 「 成功 」 那麼誘人,但是卻比 「 成功 」 更有分量,更重要。《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的主要觀點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不是 「 打敗別人 」 ,而是 「 成為最好的你自己 」 。上帝造人,每個人都是唯一的,每個人都有他自己很完美的一面。我們沒有必要去遵循一個統一的規則來定義什麼是 「 成功 」 ,什麼是不 「 成功 」 。 本書中30 個「 微軟小子」 的成長故事證明了一個道理:所有天才都是教育出來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 打敗別人」 ,而是「 成為最好的你自己」 ,沒有必要讓自己成為別人眼中的 「 成功 」 ,而是應該認清自己,發掘自己的價值。 因此,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充實自己,強壯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篇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的讀後感   曹麗芳  

  最近我讀了一本《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的教育專著。作者凌志軍,他出版的八部著作,全部進入了暢銷書排行榜,還以英文、日文、韓文和繁體中文等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google公司全球副總裁李開復曾說過這麼的一句話——我認為將對世界商業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從優秀到卓越》,但是將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凌志軍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位八歲孩子的母親丹尼曾說過——這本書不僅改變很多人對教育的看法,更重要的是這將由此改變許許多多孩子的命運,所以這本書不僅會改變很多人對教育的看法,更重要的是這將由此改變許許多的命運。

  凌志軍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書,記錄了一批最優秀的中國人成長的故事,是一個關於教育、人才、社會的記錄與總結。作者從微軟亞洲研究所30餘位研究員的成長曆程中採擷一些平凡但雋永的小故事,以他獨特的視角切入,使這些質樸、平凡的小故事變得精妙獨到、意味深長。在這些故事裡,我們看到了30個「微軟小子」成長過程中的歡笑、悲傷、激情、惆悵;我們看到了一大批聰明、主動的孩子,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我,直至成功的奮鬥歷程。作者希望借這本書,改變國人對教育的看法,希望更多的中國學生能在這本書的鼓勵下,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廣闊天地。

  本書一共有八個篇章,分別是「起跑線」、相信你自己最聰明、我到底要什麼、「爸爸和媽媽、大腦的成長、學習是一種態度、情商時代、大師在哪裡。講述了一些不承認自己是天才的天才們在講述他們的成長故事」。這些故事可以讓家長們知道怎樣培養孩子,讓老師知道怎樣完整教學,讓學生知道怎樣獲得自信。我個人認為不但學生、家長、老師需要關注《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整個社會都應該關注「成長」。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但中國是否能成為真正的科技強國,還要取決於我們能否在教育領域趕上西方。美國之所以強盛,主要是因為他擁有最先進的教育體系,並能通過該體系吸引全世界的傑出人才。美國的教育體系,不僅包括那些知名的高校,也包括深藏在每一位家長和老師頭腦裡的先進的教育理念。中國的教育觀念和教育體系需要不斷發展、變革,中國的下一代需要在更好的環境下健康成長。

  「成長」是一個關乎教育、人才乃至整個社會的話題。每個學生都渴望知道自己該如何走向成功,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儘快成材,每個老師期盼自己教出的學生早日取得喜人的成績。但是,成功並不等同於成長。成功是你的目標,成長是你到達目標的道路。這條路並非一帆風順,有的人沒能堅持到終點,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選擇了軟弱和妥協,也有的人用正確的方法和堅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那幫被稱為「微軟小子」的人的成長故事,其實離我們很遙遠:他們的學習經歷幾乎都非比尋常。有的是少年班,有的是小時候就出國留學,還有就是清華、北大的。他們生活的時代離我們遙遠,他們學習的地方離我們遙遠,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也離我們更遙遠。但這本書通過他們的成長曆程向世人闡述了一個關鍵的觀點:一個人發展的最重要時期是6——12歲。這個時期要想健康成長,如果只靠學生,不可能;但如果有了家長和老師的協助,就有可能。

  凌志軍先生希望借《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書「改變對教育的看法」,這應該是中國教育體系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希望更多的人閱讀《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認識《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理解《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希望有更多的中國學生在《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的幫助和鼓勵下,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廣闊天地。

  本書中的許多故事的確令人深思,尤其是做家長和我們老師的,不能不反思自己的得失。但同時也讓我領悟到對每一個孩子也絕對不能放鬆。30個天才「微軟小子」的成長故事證明一個道理:所有天才都是可以教出來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打敗別人」,而是「成為最好的你自己」。教育學生「最重要的東西不是錢,不是家庭,也不是運氣,而是『不要小看自己』」。「只有做好了『應該做的』,才能愉快的『做喜歡做的』。」教育自己「改變我們對教育的看法,讓自己像天才一樣成長」。「我們既然無法改變教育,那就改變對教育的看法。


篇四:《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後感     穆桂鶴 

  一直在讀凌志軍先生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凌志軍先生所談的正是一批最優秀的中國人 —— 30個」微軟小子「的成長過程。他們並不擁有一個比我們更聰明的大腦,所經歷的教育制度和我們也沒什麼不同。那麼,他們憑什麼變得和我們不一樣?就憑著他們對教育的看法與眾不同。

  先來回顧凌志軍先生在這本書中中介紹過的一個人物:他家境貧寒,他也期望成功,可在高考時他栽了跟頭,語文考了不及格,總分也很糟糕,連找份正式的工作都危險,可他不在乎人們對成功的定論,在成長中學習,一路摸滾打爬,成了令人羨慕的世界級科學家,他就是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沈向洋。沈博士走上演講臺感慨萬千,他也曾經做過碌碌終生的思想準備,但成績僅僅是一組蒼白的數字,他隨著成長的步伐不斷向新的高度挑戰,相繼獲得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哲學碩士學位,及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機器人專業博士學位,他回顧成長的道路問心無愧,他說他沒有達到事業的巔峰,但是他沒有愧對成長,這就是成功。

  書中講的是那幫被稱為」微軟小子「的人的成長故事,其實離我們很遙遠:他們的學習經歷幾乎都非比尋常。有的是少年班,有的是小時候就出國留學,還有就是清華、北大的。他們生活的時代離我們遙遠,他們學習的地方離我們遙遠,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也離我們更遙遠。但這本書通過他們的成長曆程向世人闡述了一個關鍵的觀點:一個人發展的最重要時期是6——12歲。這個時期要想健康成長,如果只靠學生,不可能;但如果有了家長和老師的協助,就有可能。

  30個」微軟小子「的成長故事證明一個道理:所有天才都是教育出來的。

  」成長「—— 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詞,一個嚴肅而親切的詞,卻將伴隨我們一生,人生在成長中度過,在成長中綻放光彩。成功固然令人驕傲,但沒有成長,成功又從何談起呢?我們的知識、經驗哪一點不是在成長的澆灌下開花結果的?人可以沒有成功但不可以沒有成長,成功就像一張證書,僅僅見證你的成長。成功是相對的,不能一概而論,回首走過的風風雨雨,你滿意,就證明你成功了。其實所謂」成功「,不是說你一定要得到」第一「、」第二「,而是你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你的潛力。

  感謝 凌志軍先生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他教會了我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如何去教育學生。在學生成長的歷程中,我們能做些什麼?其實我們能做的,不僅僅是教給他們課本以內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他們課本以外的東西,那便是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去做一個有著健全人格的人。

  談一段發生在我的課堂中的案例《欣賞課的啟示》:

  這是一節數學欣賞課。

  初步認識過」圓「,該來欣賞由」圓「構成的美麗圖案了,想到我教的孩子們個個心靈手巧、思維活躍,我決定放棄原定的教學計劃,變」欣賞課本上的圖案「為」自己設計一幅以圓為基本圖形的美麗圖案「,我將這項實踐活動作為家庭作業布置下去。

  課前,教室熱鬧非凡,原來同學們已經迫不及待地在向夥伴們展示自己的作品了。

  上課鈴響了,我從孩子們的眼睛中看到了滿心的期待。

  」誰願意第一個來展示自己的作品?「只見小手個個高舉。

  我不得不佩服這群小天使,他們設計的圖案都很漂亮。每展示一名同學的作品,教室都會有或高或低的掌聲響起。

  」宋鑫,老師期待你的作品,請到這裡來展示一下吧。「看到這個孩子趴在桌子上不言不語,我以為他沒做這項實踐作業,所以我叫住了他。他倒是無所謂的樣子,從抽屜裡掂了一張紙片便走上講臺。

  」天啊,什麼亂七八糟的!「

  」什麼啊,一點都不美!「

  」色彩搭配也不好看!「

  沒等我開口,臺下同學已經七嘴八舌地評價著,儘管是竊竊私語,但我能感受到大家不看好他的設計。我瞄了一下這幅設計,圖案確實不美:沒有按要求設計在我發的圖紙上,而且圖案中有幾個圓沒有用圓規來畫,整個圖形看上去也不對稱,雖然上了色,但是粗糙之極,更談不上色彩搭配了。

  這傢伙!我很生氣。

  」誰願意來評價一下宋鑫的作品?「

  」塗色時,顏色出格了,很粗糙!「

  」不對稱,所以整幅圖看上去不美觀。「

  學生的批評,倒是讓我覺得他該受到這樣的評價。

  」老師,「學習委員高莎莎也參與了評價,」其實這幅畫挺有創意的。要是能設計在您發的圖紙上,色彩搭配上再下點工夫,也是一幅不錯的圖案。「

  我先是愣了一下,但學生們並沒有覺察到莎莎這句話帶給我的一絲觸動。只是剛才叫嚷的同學已經漸漸沒了音兒。再看看旁邊的宋鑫,他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不像剛才那樣神氣十足了。

  我把握這個契機,對全班同學進行了教育:」通過高莎莎的這句點評,我看到了她的心靈閃光點,我們應該感謝她,感謝她教會我們如何去包容別人的不足,同時又怎樣看待他人的優點。希望大家都能向她學習,不僅會欣賞畫,更會欣賞人。「

  我覺得這是一節非常成功的數學欣賞課。

  我所做的,是大家經常都在做的,但讀完這本書後,我的感受更加深刻了,不能忽略課堂上類似這樣的細節,因為它將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

  最後再回到成才與成功的關係上,在 」 人 「 這個莊重的字中,那一撇是成長,那一捺便是成功,如果沒有成功,成長照樣瀟灑、昂揚,捺只是撇的一個分支,沒有了成長,成功便搖擺不定。


篇五:《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後感

  打開這本書,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這麼一段話:」每個學生都渴望知道自己該如何走向成功,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儘快成材,每個老師偶期盼自己教出的學生早日取得喜人的成績。但是,橫崗撥弄更不能等同於成長。成功是你的目標,成長是你達到目標的道路。這條道路並非一帆風順,有的人沒能堅持到終點,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選擇了軟弱和妥協。也有的人用正確的方法和堅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

  我們面對孩子的成長需要付出很多細節的引導,一點一滴樹立孩子們的自信心,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注意自己教育機智的靈活應用,讓孩子們從老師鼓勵的話語中找到自信,看清自我。明白自己只要努力也能爆發出很大的潛力。一個人要想成功,就是要不斷地挑戰自我。當然挑戰就有一定的難度,不一定每次挑戰都能成功,但是我們要想最終走向成功,就一定要敢於突破自我,敢於嘗試,每做一件新的事情都需要冒險。冒險的精神、承受失敗的能力都是一個人成功必備的心理素質。

  小學生對於失敗沒有什麼心理負擔,這次考試全班第一名,下次考試可能就會全班第十名,但是他們依然能夠笑得很燦爛。但是回到家就不行了,面對家長的暴風驟雨,他們開心的笑容收斂了,陽光的心態變得膽怯了。

  去年我教一年級的數學的時候,就遇到過很多這樣的家長。一年級的孩子單純可愛,他們就像一股清泉,沒有什麼雜念,對待學習他們也沒有什麼心理負擔。課堂上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面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他們也會想到哪裡就說到哪裡。從來不會考慮自己說出來之後,同學們會不會笑話我,讓我很尷尬。課堂上不論他們會多少,都會把小手舉得高高的,還會從情不自禁地說:」老師,我!老師,我!「但是真正等老師喊他起來回答問題的時候,他們竟然瞠口結舌說不出來。而且還會不好意思地擾擾頭做回座位上。看到孩子這樣的表情真的感到孩子多麼可愛,多麼討人喜歡。

  我們這些成年人很多時候也會被他們的熱情所感染,也會充滿激情地投入到教學中。但是有時候,個別同學的課堂回答也會偏離主題,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同桌告訴他之後,他自己也會用手捂住嘴巴不好意思地偷笑。很可愛,很純潔的孩子,讓老師我也禁不住想笑。但是我從來都不會批評他們,我都是告訴他們說:」只要你們能夠開動小腦筋去想老師的問題,都是老師心中最棒的孩子,都是老師的寶貝。「所以儘管自己曾經在課堂上出過洋相,鬧過笑話,但是下次他們依然還是會大聲地說,開心地做,盡情釋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我很欣賞孩子們能夠在成長的過程中展現真實的自我。

  但是家長就不一樣了,他們往往看到的就是成績,就是孩子是否成功。當看到別的孩子能夠考到100 分,而自己的孩子考到98 分的時候,還會對孩子說:」你是怎麼弄的,怎麼就考這麼一點分,你看人家咋都能考100 分,你和他不在同一個班級裡上課嗎?你上課都幹什麼去了,下次再考這麼少,回家就挨揍!「面對家長對孩子的訓斥,我們老師感到很無語。有的老師也會小聲說:」讓你考試,你能每次都考100 分嗎?「你看,現在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要求多麼苛刻。

  仔細回憶一下我們的童年生活,在我們上小學的時候能做到每次考試都考100 分呢?我們當時的成績說不定還不如現在的孩子呢?家長為什麼對自己要求很鬆散,而對自己的孩子要求很嚴格呢?比如當你讓孩子成為全班第一,或者全校第一的時候,你想你能否做到全單位第一呢?你的業務水平,你的工作能力能否成為全校第一,或者全鄉第一呢?有的家長自從參加工作之後很少讀書,更不要說讀自己的專業書了。很多時候都是自己給自己找藉口說:」我有那麼多的家務事,還要照顧孩子,哪有時間讀書呀!能夠應付自己基本的工作,把自己份內的工作做好就行了,那有時間去做額外的工作!「他們總是把自我專業的成長當成一種負擔,不願意給自己施加壓力,再說一個人自從參加工作之後,就成長為一個成年人了。也就失去了家長的督促,老師的管制,人一旦成為一個成年人也就變成了一個自然人,如果缺乏一定的自我克制能力,那麼很難能夠做出一定的成績,也很難有一定的自我突破。

  就好像我們古人中狀元一樣,在沒有中狀元之前,每個學子都是辛苦讀書,刻苦鑽研的。但是一旦功成名就之後,就可以安然自得地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了,一次輝煌的成功足以讓一個人吃喝一輩子。也就失去了奮鬥的力量,和進取的精神。整天渾渾噩噩地混日子,反正到月會有工資俸祿,讓自己吃喝不愁,人也就在慢慢地懶散中失去了自我。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這本書,不僅僅是家長教育孩子的一本書,也是我們成人自我教育的一本書,很多時候我們成年人真的應該給自己的孩子做出一個幫樣,你要明白:」藝海無涯,學無止境。「我們怎能夠停止自己前進的腳步呢?

  不僅中國家長、老師、學生需要關注成長,整個中國社會都應該關注」成長「。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但中國是否能成為真正的科技強國,還要取決於我們能否在教育領域趕上西方。美國之所以強盛,主要是因為她永遠最先進的教育體系,並能通過該體系吸引全世界的傑出人才。在那些成功的美國企業中,你可以看到許多優秀的華裔、印裔、英裔、加裔員工,他們都是被美國的教育體系吸引來的。美國的教育體系不僅包括那些知名的高校,也包括深藏在每一位家長和老師頭腦裡的先進的教育理念,如鼓勵孩子追尋愛好和理想,倡導合作、主動、創新等。中國的教育觀念和教育體系需要不斷發展、變革,中國的下一代需要在更好的環境下健康成長!

同类文章
假如我是一名科學家作文500字

假如我是一名科學家作文500字

篇一:假如我是一名科學家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夢想,如飛行員、太空人、音樂家、作家……而我的夢想就是當一名科學家,然後有許許多多的發明創造,為我們和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造福。  假如我是一名科學家,我首先要培育一種魚類,它的消化器官本身就是一個汙水淨化系統。它將汙水吸進肚子,汙水變清水,然後再由嘴裡
假如我是一朵雲500字作文

假如我是一朵雲500字作文

篇一:假如我是一朵雲  不知從什麼時候,我變成了一朵悠悠的白雲,我潔白的身影像孫悟空一樣可以七十二變:一朵美麗優雅的小花,一棵高大挺拔的大叔,一個桃心形,一棵小草。這樣看來,我還是一朵千變萬化的雲。  假如我是一朵悠悠的白雲,我會請求上帝讓我看看世間萬物,看看窮人怎樣艱難的生活,看看富家子弟怎樣出手
新型汽車作文500字

新型汽車作文500字

篇一:未來的新型汽車  在未來的2030年,世界上已經沒有汽車的尾氣了,原來的汽車被一種新型的汽車代替,新型汽車是靠光能發動的,這樣就沒有一點汙染了,環境也會越來越好。  這種新型汽車是依據太陽能熱水器的原理髮明的,它的外殼材料是太陽能電磁板,這個電磁板可以吸收太陽光,用來為汽車提供能量。  驕陽似
書的自述作文500字

書的自述作文500字

篇一:書的自述  嗨!我是一本書,我的名字叫《老人與海》。我可好看了!這不,我的主人剛把我看完,寫作文去了。噓,輕聲點,讓我來做個自我介紹吧。  我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小主人一看見我,就被我的名字吸引住了,立即把我翻開,津津有味地看起來了。開始她還動了兩下,到後來就乾脆不動了,連眼睛也不眨一下,真入迷
假如我是一條魚作文500字

假如我是一條魚作文500字

篇一:假如我是一條魚  曾經幻想自己是一條魚,是一尾在大海深處遊弋的淺藍色小魚。我可以在海中散步,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每當這時,我就會欣喜地叫出聲。可醒來後,卻很失望,一切依舊。  假如我是一條小魚,我可以用吐泡泡的方式唱著「魚之歌」。然後,我會邊遊動邊哼著歌曲。當小蝦小蟹們稱讚我的歌聲時,我會吐一
假如我有一雙火眼金睛作文500字

假如我有一雙火眼金睛作文500字

篇一:假如我有一雙火眼金睛  假如我有一雙火眼金睛,那該多好呀!  假如我有一雙火眼金睛,我一定要走到大街上,亮出火眼金睛,看清誰是小偷,我如果找到小偷,就一定要把他的犯罪證據收集起來,然後把他揪出來,五花大綁,遣送到警察局,在把他的罪證交到警察手裡,讓小偷雙手投降,不承認犯罪事實也不行。到那時候,
如果我是發明家作文500字

如果我是發明家作文500字

篇一:如果我是發明家  現在,環境已經越來越差了,到處是菸頭、紙屑,還有人往地上吐痰……我仿佛聽到了地球母親在呻吟。  在這時,我突然想到,發明一個機器人,它既能美化環境,又能製造氧氣。它的功能如下:它可以把小區綠化帶上的垃圾吃掉,然後把它胸前的一個小匣子打開,拿出一堆肥料,這些肥料是那些垃圾變 成
假如我是一片樹葉作文500字

假如我是一片樹葉作文500字

篇一:假如我是一片葉  葉,是不起眼的,可它的一生是高貴的。所以,我願做一片葉。  假如我是一片葉,一片新葉。在我掙脫媽媽襁褓的那一刻起,進行光合作用的重擔就落在了我稚嫩的肩上。我天天辛苦工作,一刻不停地為樹媽媽輸送養料,並慢慢成長起來,一天比一天大了。  我已經長大了,葉片又寬又厚,葉柄又粗又壯。
多功能汽車作文500字

多功能汽車作文500字

篇一:多功能汽車  我長大想發明一種多功能汽車,它有好幾種功能。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它的幾種 功能。  這輛汽車是由鈦合金製成,真可謂刀槍不入。它的外表和普通的汽車沒什麼不一樣,可一進入駕駛艙那可就大不一樣了,它沒有鑰匙孔,只有一個手掌印,只有你在買車時把指紋輸入微型電腦裡就 可以了。別人想偷車那是不可
20年後的學校作文500字

20年後的學校作文500字

篇一:20年後的學校  一轉眼,20年過去了,此時的我已不再是那個小不點了。回憶起我的童年,那真是一段美好的日子。今天是我小學畢業的日子,一想起那時的同學和老師,就忍不住想回去看看。  我坐著車,看著馬路兩旁,不由的想起以前跟同學一起回家時的情景。那時,我們整天無憂無慮,總覺得時間過得太慢,現在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