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影片焦裕祿觀後感
2023-08-03 08:57:48 3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下面是相關的範文,快來看看吧。
教育影片焦裕祿觀後感【篇一】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觀看《焦裕祿》,從開頭的那一幕樸實又震撼的場面,我的情緒被劇情所調動,時而熱血澎湃,時而熱淚盈眶,受到了強烈的心靈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禮。我一邊感慨,一邊低頭思索:為什麼焦裕祿的事跡讓我怦然心動?
原來他心裡有著人民,有著為人民服務的那份熱情,更有著把熱情時時刻刻付之於實際行動。話說作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本為孩子負責的態度,對家長負責的態度來工作。
關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許多事實表明,一個被教師所愛的學生,常常充滿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這樣,學生心中的很多癥結就會打開,會主動拆掉隔閡高牆,溝通情感,變得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一、細心的觀察,發現學生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有很多學生的心理、想法並不直接暴露出來,這就需要教師細心、耐心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善於捕捉、發現、了解,善於分析和探究學生的深層心理動機,找出問題癥結,抓住教育引導學生的最佳契機,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教師尊重學生,愛學生,不僅意味著最終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擁戴,提高教育的功效,也還意味著教師能虛心地向學生學習,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與學生一起成長,共同進步。
二.關愛學生是對學生的成長寄予良好期待的態度和行為。它不同於一般的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而是高於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要關愛學生,就要求我:經常的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他們的酸甜苦辣,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為人、處事等各方面的健康發展,同情學生的痛苦與不幸。當學生的身心、人格尊嚴和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能夠挺身而出。當學生遇到困難或挫折時,能夠給予及時的鼓勵,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努力使他們成功。
孩子的成功就是我們教師的成功。
教育影片焦裕祿觀後感【篇二】
看了《焦裕祿》給我的感覺有一絲嚴肅,看完後有一種被人物的平凡而偉大所湮滅的感覺,覺得我應該審視審視自己了。
電影說的是被任命為蘭考縣委第二書記的焦裕祿同志走馬上任,為改變蘭考縣貧窮落後的面貌,深入基層,訪貧問苦,不顧肝臟經常脹痛,在治理「三害」第一線堅持工作,領導蘭考人民戰天鬥地,至始至終向廣大人民群眾傳達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最後由於過度操勞,肝病劇烈發作,被送進醫院,結果診斷為「肝癌後期,皮下擴散」,於1964年5月14日晨,與世長辭的事跡。在焦裕祿同志逝世的時候,近十萬群眾自願趕來,組成一支浩蕩的送葬隊伍,將焦裕祿同志的骨灰送回蘭考。
影片中,在焦裕祿同志生命終止的一刻,他還想著黨交給他的任務還沒有完成,蘭考的災情還掛在他的心頭,帶著遺憾離開了這個他紮根的土地。千百名蘭考縣老百姓悲慟欲絕,自發為焦裕祿送葬,這感天動地的悲壯場面洋溢著人民群眾真情的魅力,透視出人民群眾對真正的共產黨員崇高人格的敬仰和愛戴,表達了人民懷念焦裕祿的深情,更從另一面讓我感受到了焦裕祿在人民心中的偉大和他強大的的精神魅力。
儘管這些的故事從小到大已經非常熟悉了,事實上大多偉大人物的故事也都是如此,但是看了這部電影我仍然是感動,再感動。在這個物質生活被高度誇大的時代,又有多少人肯為了別人的利益、別人的死活而真正的付出,我想焦裕祿作為光榮的典型,是該存在的,因為他代表了一些人,一些讓我們相信,這世界還有光榮和理想的人。一個那麼平凡的人物是需要何等的勇氣敢於和自然災害、惡人和疾病作鬥爭,又是需要何等的責任感,敢於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自己的事業,因為他有信仰,有著我們所缺乏的東西。
當一個人非常專注、非常集中的時候,他的能量是非常強大的。焦裕祿同志也正是因為有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公僕」的信仰,才能將所有的精力集中在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上,成為一個令人敬畏的人,做了一個真正合格的共產黨員。他的精神,將活在這個世界上,每時每刻,也活在每個人的心裡。電影《焦裕祿》深深震撼著我的心靈,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風範令人肅然起敬!
有時候,在繁重的學習任務中,難免會有一些懈怠,而現在越來越多的誘惑也難免會讓人有一些分心,甚至迷失了方向感。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想我更應該正視自己的人生,要樹立遠大的理想,要用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來約束自己,要認真對待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嚴格要求自己,而不是麻木地去活著。有了理想,才能有激情,這是作為一個成年人起碼應該具備的東西,只有把理想當成一種信仰,才能在平凡的人生中活出自己的不平凡。
教育影片焦裕祿觀後感【篇三】
近日,我又一次看了電影《焦裕祿》,再一次讓我熱淚盈眶,我深深地被電影中主人公那種「心裡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精神所感動。
焦裕祿同志雖然離我們50年了,但他的精神卻依然散發著光芒,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黨員幹部樹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做到了心裡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堅持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
20xx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蘭考縣考察時指出,要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始終,做到深學、細照、篤行。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凡事探求就裡、「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鬥精神,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要把焦裕祿精神作為一面鏡子,從裡到外、從上到下反覆照一照自己,深入查擺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努力向焦裕祿同志看齊,從今天做起,從眼前做起,從小事做起,像焦裕祿同志那樣對待群眾、對待組織、對待事業、對待同志、對待親屬、對待自己,像焦裕祿同志那樣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幹部。
焦裕祿同志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他的精神是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集中體現,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好教材。我們要學習焦裕祿精神,以焦裕祿為鏡對照自身,修身正己。
一、提高黨性、道德修養
做為一個共產黨員、一名人民教師,我們代表的就是黨和政府的形象,當我們面對群眾訴求時,是否還記得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是否擁有像焦裕祿同志一樣的赤子之心、人民情懷?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我們要像焦裕祿同志一樣心繫百姓,一切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焦裕祿同志對人民的深情值得每一個黨員幹部用心感受,用行動去實踐。
二、立足本職,建功立業
與焦裕祿同志那個時代相比,在我們今天的工作中,雖然工作內容不同,但相同的是我們都會面臨困難,面臨困境。在困難面前,我們是知難而上,還是畏懼退縮?工作方法採取的是實事求是,調查研究?還是推諉扯皮,知難而退?焦裕祿同志一心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著想,問計群眾、實地考察、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做為一名人民教師,應立足本職做貢獻,奮力拼搏幹教育,一心一意服務群眾,服務學生。
三、培養正直無私、清正廉潔、勇於承擔責任的工作作風
焦裕祿同志一心為公,兩袖清風,清正廉潔、率先垂範。焦裕祿同志正直無私、清正廉潔、勇於承擔責任的工作作風給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在當今深化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我們更應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珍惜黨和人民的信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加強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和艱苦奮鬥的作風,牢記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決不能用來為個人謀取私利。
作為一名教師,要時刻發揚焦裕祿同志的奮鬥精神和奉獻精神。要熱愛黨的教育事業,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為國家的建設事業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在自己教育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一份光和熱,為教育事業奮鬥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