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10本育兒書必讀(紐約時報選出過去10年裡10本最有影響力的育兒書)

2023-08-03 01:59:00

我們常說,做父母太難了。當我做了父母后,逐漸發現,與其說「太難了」,給自己找安慰,不如主動學習,去進步,去享受過程。

做父母並不是「難」,它是一件入門要求很低的事,但它也是一件需要不斷學習的事。

紐約時報上個月評選出了2010年代最有影響力的十本育兒書,算是近年來熱門育兒理念的集錦了。我翻了翻,其中四本都有中文版,而爭議巨大的《虎媽戰歌》也在這份清單裡。

傳統中國式、法式、猶太式育兒……從孕期護理到育兒雜談,這份書單的信息量很全,其中傳達的觀點也不一定都符合你的育兒觀和家庭情況,但大家不妨一看,從中吸取一些有益於你的部分。

*小提醒:非常時期,絕大部分快遞都沒恢復,前三本中文書在「微信讀書」中能找到電子書,其它的大家可以在各大電子書平臺中自行搜索。

作者=Melonyce McAfee

來源=紐約時報、goodreads書評

翻譯=張盛楠

Bringing Up Bébé

by Pamela Druckerman

豆瓣評分:8.0

有三個詞可以概括法國女人,不整容、不允許自己身材走樣,還有這本書中提到的——父母式權威。

《法國媽媽育兒經》的作者Pamela Druckerman是位美國前報社記者,現居巴黎,她驚嘆於法式育兒的巧妙,優雅不焦慮,所以對相對「放養式」的美式育兒法提出了一種新思路。

法國人的育兒方式可以簡單概括為「不可以」和「可以」,整個社會有一套約定俗成的育兒方式,簡單嚴格又非常有效。法國媽媽在養育子女一事上普遍更為放鬆,卻能帶出行為得體,飲食和睡眠習慣良好的乖孩子,「整個社會井然有序」。

但法國媽媽都不是「完美媽媽」,她們母乳餵養的時間一般很短,非常注重體重管理和自己的私人生活,認為一歲之前把孩子送託管所是個「好習慣」(法國有很多訓練有素的育兒護工),這點和傳統育兒觀念大相逕庭。

泰晤士報一篇書評寫到:「先且不論作者本人是否能做到,在全美50個州這樣『育兒』都會犯法吧?」法式育兒的智慧和優劣處,在這本書裡可見一斑。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by Amy Chua

豆瓣評分:7.1

耶魯大學教授蔡美兒「虎媽育兒」的代表作,一直飽受爭議。內容是她本人的育兒經歷,用高限制性、高競爭性的「傳統中國式」育兒法培養兩個女兒,包括強迫她們通宵學習,每科成績必須拿A、不能碰鋼琴和小提琴之外的樂器。在西方孩子玩剪紙、畫畫享受童年的時候,她的孩子在馬不停蹄不地培養各種技能。

而「變態虐待」的結果是如今兩位女兒哈佛畢業,優秀又開朗,引發了新一輪討論。虎媽育兒太過粗暴,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有說服力的觀點,比如:

○ 除非你有天賦,否則多數事都不是「有趣」的。

○ 不經過反覆練習就無法擅長某件事。

○ 練習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並不有趣,並且可能需要外部動力。

○ 口頭鼓勵雖然可以給人信心,但是出色的成績卻更能給人帶來自信。

《虎媽戰歌》用極端的方式讓我們思考當今社會的育兒方式,雖然有些地方不敢苟同,但不妨一看。

How to Raise an Adult

by Julie Lythcott-Haims

豆瓣評分:8.1

作者是史丹福大學新生教務主任,她看過了太多過度幹預型父母的失敗例子——花費了大量時間金錢在教育上,把親子關係弄得很僵,但最後孩子依然沒能進入一所好大學,還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

作為一名母親和頂級學府的招生院長,她通過教學經驗,提出了怎麼構建更健康、輕鬆的親子關係——既不溺愛孩子,也不過度育兒。書裡提出了很多具體的建議,比如3-16歲孩子需要達到的生活學習技能、到18歲時應該經歷的一些事情、好大學希望招到怎樣的學生……

作者的觀點也很客觀。她坦言像斯坦福這樣的「好大學」,其實創造了一個父母必須為孩子安排學習日程,全面幹涉孩子生活的社會環境。孩子不能「只做個孩子」,每天傻玩,又相信自己在高中畢業時能和那些「努力學習的」孩子一樣優秀。因為總有一些人比你更有天賦還更努力。

How Children Succeed

by Paul Tough

豆瓣評分:7.4

比爾蓋茨書單書目。這本書講的是我們經常討論的話題:逆境對孩子性格塑造的作用,作者Tough的名字也恰巧意為「磨難」。他認為在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中,性格比智商更重要。這與現代育兒觀點裡強調學業成功應該儘量避免讓孩子吃苦恰恰相反。

作為一位心理諮詢師以及神經科學家,Tough在書中給出美國了各收入水平家庭兒童成長的案例分析,論述了專注力、勇氣、責任心等品質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認為父母不應該過度保護孩子,而應在適當時機讓孩子學會自己面對困難和挑戰。

只有遇到並克服困難才能真正造就一個人的性格,但這是我們社會中各個階級的孩子其實都缺乏這種最基本的人生經歷。

All Joy and No Fun

by Jennifer Senior

豆瓣評分:8.2

這本書從當今社會親子關係中話語權的轉變切入,探討了父母應該怎樣更好地和孩子相處。無論是放養孩子,重視親子關係,還是做權威型「虎媽」,相信嚴格教育才是對孩子最好的,關於父母角色的每次爭辯其實都可以追溯到傳統父母角色的削弱上。

作者訪問了多個中產階級家庭,收集了大量父母如何在社會心理層面上改變與孩子相處模式的案例,發現如今很多父母已經從這種新型親子關係中受益

推薦這本書給正處於育兒困境中的父母和猶豫生不生小孩的夫妻看,因為「總有一天這些平凡、無聊、充滿挑戰的經歷都將化為為人父母的喜悅。」

Women’s Work

by Megan K. Stack

goodreads評分:3.91

作者曾是《洛杉磯時報》的戰地記者。書裡描述了當代職場女性的「本職」——既要做好工作,又應該盡全力把家人、孩子照顧好,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這本書指出了兩性社會中存在的許多不公平但卻難以調和的現象:育兒和家務勞動其實是非常耗時耗力的事,女人的生活會深深地受到懷孕、勞動、分娩和育兒的影響,但卻鮮少有人承認她們的付出。因為擔心職業發展受到影響,所以她們幾乎不會為自己爭辯……

Stack通過自己的經歷總結出了這些育兒中出現的現實問題,每一個都值得進行深入討論,所以在當今社會中,母親怎麼才能在經濟收入和照顧家庭之間尋求一個平衡?

Teach Your Children Well

by Madeline Levine

goodreads評分:3.90

Levine討論了當今父母對孩子寄託了過高的期望,而過分雞娃讓孩子不堪重負,缺乏睡眠,最後甚至不得不去看心理醫生的現實。

作者本人就是位青少年心理諮詢師,她每天都在和一群苦於競爭名牌大學的錄取名額,被父母不斷施壓,自我厭惡的孩子打交道,她寫道:「我們定義的成功其實是一種失敗。」因為這讓孩子變成了最後的受害者,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上哈佛的潛力。

但這不是一本鼓吹「還孩子童年」的育兒書,Levine希望父母能在約束孩子和給孩子自由中找到平衡,不要一味強調成功的重要性,而是尊重他們,努力學習生活經驗,為即將面臨的複雜社會做好準備。

Mamaleh Knows Best

by Marjorie Ingall

goodreads評分:4.02

與蔡美兒的寫法很相似,Marjorie Ingall也是通過傳統文化的鏡頭指出了現代育兒存在的一些問題,只是這本書是關於猶太式育兒理念。書裡對育兒趨勢的總結是這樣的:

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不僅是教孩子獨立,還告訴他們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他們很快就會發現:現實的世界並不會圍著他們轉。所以我們不應該告訴孩子「你很完美」,而是要早早教他們一些涉世的道理,教他們憤世嫉俗,因為就算是我們也肯定會對孩子撒謊;教他們不要對自己或他人抱有過高的期望,因為沒有人會永遠不辜負他們。

在傳統猶太式教育下, Ingall的女兒特別古靈精怪,為自己設計了最酷的成人禮(猶太女孩的成人禮在13歲舉行):她送給每個朋友一本書。派對上沒有樂隊,沒有DJ,只有美味的食物和一群穿著漂亮衣服趴在地上讀書的孩子。

The Myth of the Spoiled Child

by Alfie Kohn

goodreads評分:3.88

這本書分析了被寵壞的一代——自尊心過強、千禧一代的性格是怎麼形成的。關於這個問題的主流結論是:無論你家處於哪個社會階層,嚴格養育子女都是最好的選擇。

但Kohn呼籲父母們找到虎媽和貓媽的平衡點,給予他們更多鼓勵和關愛,對孩子過分嚴苛往往弊大於利。這本書用大量的案例和文獻提出了三個核心觀點:

○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不求回報的愛,這會讓他們更加自信勇敢。

○ 敢於挑戰常規,不要盲從。

○ 鼓勵孩子反思錯誤,吸取教訓。

在「孩子都是被寵壞的」的大環境下,這本書也算是一股清流了。

Expecting Better

by Emily Oster

豆瓣評分:8.6

書的作者是位健康經濟學家,她用相關研究對很多傳統懷孕理念提出了質疑和新的觀點,很有意思的一本書。Oster指出,父母應該根據懷孕規範和產科醫生的建議為孩子和自己作出最明智的選擇。

書裡的內容包括:

✔ 加工肉食安全嗎?(可能不安全)

✔ 孕婦能做瑜伽嗎?(取決於運動強度)

✔ 孕婦可以清理貓砂盆嗎?(可以)

✔ 可以進行園藝勞動嗎?(最好不要)

作者還把信息結論匯總成了清晰易懂的圖表形式,通過圖片向讀者傳達非常豐富實用的孕期知識。例如其中一張圖顯示的是不同種魚肉中汞(含量與Omega-3含量的對比,實用性很強。

關於吃魚,可以看這篇:孕婦和孩子吃魚攻略:應該避免吃哪些魚,怎麼吃,吃多少

最近朋友圈裡很多人曬「無聊的宅家生活」,你趁這個機會看書了嗎?有什麼好書推薦給大家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聊聊這本超火的育兒書

深度閱讀丨關於教育學理論的育兒書單

如果喜歡,請轉發分享:)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到其他公眾號,

請在評論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