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國情備忘錄》觀後感匯總
2023-08-09 02:44:09 3
1.《國情備忘錄》觀後感
今天下午進行了黨課學習,內容是《中國十年》,通過本次內容的視頻學習,讓我獲益匪淺。視頻從中國農業,工業,就業等方面闡釋,詳細而透徹,使得我們各黨員同志對新中國的發展史有了全面的認識。在視頻中談及的方方面面中,就業問題讓我尤為深刻,想就此發表自己觀點。
作為一名07級的大四學生,對就業問題尤為關注。大大小小的招聘會下來,嚴峻而殘酷的就業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有關就業壓力,在下午的討論會中,歐陽斐婓同志所提的觀點,我尤其信服。她說道「就業形式嚴峻,且高級技工性人才需求量大,這使得我們此類人才就業更為艱難。事實上,在親歷過招聘會的同學都有體會,公司單位對我專業人才要求是綜合性的,如計算機二級,四六級等。所以我們只有完善自身,使自己更全面才能應對好此形式下的壓力。」
誠然,此觀點帶給我們啟示是指引性的。但,在就業問題上,作為一名大學生,應拓寬自己視野,將自身置於另一高度,即從社會國家的角度,來看待自身就業,如從事公益性事業,如西部支教,等等。不僅使自己在實踐能力上獲得了提高,更是為社會國家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作為一名學生黨員自身任務的艱巨性,在往後的學習工作中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真正盡好一名學生黨員的義務、責任。
2.觀中國國情紀錄片有感
今天我們外語文法黨總支部組織了觀看中國國情紀錄片,看完後感觸頗多。
片中首先採訪兩位外國友人,他們講述了在中國生活的30多年間所看到的變化,「幾乎每天都不一樣」這句話讓我記憶深刻。的確,改革開放以來,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國家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形象的提升,無不展現出中國崛起這一勝景。而轉看我們的生活,廢除了農業稅,增加了農民補貼,實行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農村的基礎建設等等,這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都讓我們感受到祖國的繁榮和強盛。所以我們自豪,當奧運會點燃了全世界人民的激情,當世博會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當夏季達沃斯年會定在中國大連,當我們加大對非洲國家的支持,當世界的眼光越來越聚焦中國,我們便感到無限的自豪和驕傲,是的,我也是。
可是,在關注驕傲的同時,在關注成長的同時,我同時也感覺,我們的國家在飛速的發展,可貧富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政策的光芒沒有照徹祖國大地,仍有許多人生活在生活的底層。走在長沙繁華的步行街,會看到好多流浪乞討的人,會看到好多流動的小偷,會看到可憐的小販躲躲藏藏兜售著廉價的小玩意;在城市的中心,我們看到繁華,可在城市的角落,仍有許多人掙扎在貧困線上。國家的政策確實是好,可是實施政策的某些地方官員卻會動歪腦筋,耍耍小聰明。中國在發展,中國的法制政策都在不斷完善,可僅完善些條框之餘,還有許多問題亟待我們解決,不僅是當前的,也有原先遺留的還有國民的素質,官員的素質,國民的心態恐怕都應值得提高。這一感嘆和希望,應該不只我一個人有,我們能做什麼呢?我能做什麼呢?
片中還提到了中國由過去的大量依賴進口到現在世界也要依賴中國。這是我們的驕傲,隨著改革開放,中國不僅走出去,也大量的吸收國外先進的技術人才和豐厚的資金來大力發展我國的產業,實質中國的產品遠銷海內外,國人在外國旅遊買回來的也都是「MadeinChina」的紀念品。這確實很值得驕傲,可是我們也應看到,中國現在的出口產品大部分都是屬於廉價的生活必需品,或僅是某個產業鏈上的一個小的加工或組裝品(當然不排除也有一些自主創新的知名企業,如海爾等),這些都是以中國廉價的勞動力資源,自然資源的破壞為代價的。現在的中國當然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大力倡導自主創新,大力支持新能源企業的發展,也加大對環境保護的力度,我們看到了問題,我們在改變,儘管這種改變的道路依舊漫長。
看到最後,全國人民在面對災難時的相互中的相互扶持,我有種感動,但我也希望在面對繁榮時,我們也要保持清醒,居安思危!
3.觀《國情備忘錄----中國腳步》有感
今天我們外語文法系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及預備黨員集體觀看了紀錄片《國情備忘錄之中國腳步》。當影片播放完響起振奮人心的音樂時,我的內心被記錄片中的情景深深撼動。
影片真實的記錄了中國近幾十年來的變化,以各個社會階層人民的視角,如:在華工作的外籍人員,農民,企業高管,學生等等,從側面反映出中國飛速發展的腳步,也真實記錄了近幾十年來我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眾所周知,現代中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後進國家,雖站在一個較低的起點,但這也促使我國能夠更快的吸收先進的技術,意味著我國在發展上具備更為驚人的巨大潛力。
面對我國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我國現階段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而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成為了我國發展過程中尤為重要的因素。一個國家其軟實力的增強,無疑是社會前進步伐的保證。在《中國腳步》影片中,我們見證了國家對於軟實力的提高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片中,作為軟體開發行業的代表東軟集團的高層欣慰的感嘆,技術工人們滿足的笑容,反映了國家軟體自主研發領域的蓬勃發展勢頭;片中,蕪湖的奇瑞汽車製造廠的秩序井然,汽車銷售部的欣欣向榮,彰顯了我國製造業的突飛猛進。這一幅幅場景無不令人振奮。
從改革開放至今,中國人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綜合國力越來越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新時期的中國正以嶄新的面貌和開放的姿態迎接世界的檢閱。2008年我們在災難過後成功的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向世界展示了中華兒女頑強不屈、百折不撓的堅強品質。時隔兩年的今天我們又迎來上海世博會這一世界盛會,這成為中國展示自己的又一次機遇。
影片中亦多次提及我國現階段的難點,首先是資源短缺。急需解決的難處是---節省。於是我國領導人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堅定不移的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提倡人民過低碳生活,倡導在環境與發展中找平衡的理念。其次,我們的難點是人口基數大。於是這就要求我們一如既往的響應國家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的號召,提高人口素質,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曾經我們歷經坎坷,曾經我們屢遭磨難,但我們始終記得溫家寶總理在黑板上寫下的四個筆挺的大字---多難興邦。是的,國家的力量,人民的智慧,全國上下的同心協力,使我們這個飽受磨難的國家,爆發出撼動世界的力量。經歷了經濟危機,全球經濟迅速下滑,唯有中國依然堅挺。但是面對國際的好評,我們並不能高枕無憂,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只有居安思危才能不斷的鞭策自己向前發展。我們深知,在榮耀的背後我們還存在許多的問題與矛盾,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人均經濟水平仍然滯後,建設小康社會的路程艱辛而又漫長,若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我們仍需加倍努力。
看完影片,我內心感慨良多,首先,我為祖國取得的成績驕傲自豪;另一方面,中國當下面臨的巨大挑戰也讓我感覺到自己身上擔負的使命和面臨的壓力。我們偉大的祖國,在探索中前行的腳步從未停止過,作為一名學生預備黨員的我,也應當緊跟祖國的步伐,以黨員的標準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為祖國的事業奮鬥終身。
4.《國情備忘錄》之感
為了加強學風建設,系裡組織我們所有黨員和預備黨員觀看了《國情備忘錄9》,雖然這只是備忘錄的一部分,也只有短短的四十四分鐘,但我感受頗多。本片由一對在中國工作了三十多年的美國夫婦談論對中國三十年變化的感受起筆,記錄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變化,人民的生活面貌,同時也描述了我國遇到的幾大災害和當前發展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看過本片我為偉大祖國的巨大變化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也為當下的問題而擔憂。
2008,那一年我們是高三應屆生,準備經歷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祖國母親在這一年也經歷了太多太多。雪災,汶川地震,至今仍然銘刻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帶著劇烈的傷痛,我們向全世界奉獻了一場有史以來最為宏大的奧運盛會。我時刻提醒自己,黨員應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而這「為人民服務」並不是浮雲一片。小到個人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大到國家大事的關注。渺小的我並不能像溫總理那樣去汶川慰問,也不能給予特別大的幫助,只能通過網絡送去祝福,通過學校獻上我的綿薄之力。
記得主席在黑板上寫下的「多難興邦」四字,道出了我國的基本狀況也反映出了,我國人民在困難和災難面前,熬不畏懼,不斷進步的勇敢決心。
目前,我國的發展讓全世界都嘆為觀止,但這快速的發展中間也有許多問題。
工業化汙染的日益嚴重,三農問題仍迫切需要解決,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就業問題越來越難,技術人員大量缺乏等等。這一切都需要我們一步一步的解決。
記得本片最後,主持人眺望祖國未來十年可能取得的成就,我希望,到那時,我偉大的祖國又跨了前進的一大步,我國的問題與矛盾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我們回顧祖國的過去展望她的未來,深刻地認識我們的國家,懂得這個國家。我們將更加信心滿懷,讓我們緊緊抓住眼前的歷史機遇,萬眾一心,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徵程上闊步前進!
5.觀看《中國國情備忘錄之中國的腳步》有感
下午,黨總支部組織我們外語文法系各支部黨員共同觀看學習了《中國國情備忘錄》這部紀錄片,並且進行了意義深刻的生活民主討論會,大家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認識,我的心靈也產生了不小的震撼。
我們祖國的日益強大使我由衷的感到驕傲與無比的自豪。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祖國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使我有理由相信祖國的明天將是無比美好的!
觀看了這部紀錄片,我們目睹了祖國的生機勃勃,目睹了祖國的日益富強,見證了一個又一個祖國的奇蹟。但是在看到祖國繁榮昌盛一面的同時,我們不得不承認,在許多方面我們仍舊十分落後,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都知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自主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所在,影響著一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從片中可以看到我國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儘管擁有著較大的生產能力,但在企業全球產業鏈的分工中,依舊處在最低端的環節當中,核心技術的嚴重匱乏仍舊制約著我國科技創新力的發展。
放眼全球,技術創新已經成為共識,越來越多的國家把科技創新納入國策,並予以積極的鼓勵。作為新時期主人的我們更應該清醒的意識到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提高自主創新力,推動技術的進步與運用,進而帶動整個民族產業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徹底擺脫「打工者」的帽子,才能使中國從製造業大國轉型為名副其實的製造業強國!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我國在科學技術的運用上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自主創新水平取得顯著提高。將「神舟」系列飛船送上太空,使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太空出艙技術的國家,中國人用幾年的時間實現了其他國家用幾十年才能實現的目標,這一跨越式的進步令世界矚目。
在2008年的奧運會前夕,我國的登山健兒將奧運火種帶到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創造了歷史。從體育角度看,這體現了中國健兒勇攀高峰的勇氣和決心,從另一面,這正彰顯了中國科技的力量和實力。
《國情備忘錄》同時讓我們國民在無數的讚譽中清楚地看到輝煌的背後仍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和不足: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是由於人口基數太大,我們的資源版圖越來越小,人均資源佔有率更加低;城市化的發展,使得我們的耕地面臨著諸多被吞噬因素的危險;工業化的發展,使得碧水藍天越來越難得一見;巨大的人口壓力考驗著我們的承受力;農村人口佔據大量比例,農業農村的發展相對落後,滯後的「三農問題」仍在牽制著全局發展;就業難、住房難、上學難與看病難等等導致的矛盾有日益嚴峻的趨勢;我們的科技創新與教育發展方面還有極大的上升空間;最為核心的民生問題尚未徹底解決,此外,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也是我國現實社會的真實寫照,各方各面的貧富差距及差異持續拉大……
就業、養老、醫療、住房等都是老百姓關注的話題。中國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就業競爭愈演愈烈,堪稱「世界最大的就業戰爭」。我們1997年就已經進入了人口老齡化,但人口老齡化以後,養老基金缺口達上萬億元。我國人口佔世界的22%,但醫療衛生資源僅佔世界的2%,而且80%在農村,20%在城市。
紀錄片中提到進行了三十年改革開放的中國,儘管起步晚,但是中國卻成功地接過了產業轉移的接力棒,接力棒帶來外國的豐富資本和最新技術,我們的腳步後發而先至。我國經濟平均每年保持9.8%的增長速度,已經躍升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社會穩定,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綜合國力躍居世界領先地位……在這令人欣喜的同時,人們也發現行進的中國正面臨著一系列的「難點」。
「中國國情」是諸多難點中的關鍵詞,解決這些難點,我們沒有可以遵循的模式和樣板。這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這意味著我們國家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必須保持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清醒地認識各種風險與挑戰。
總之,《國慶備忘錄》使我對祖國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讓我有理由相信祖國的明天是美好的.因此,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在看到祖國繁榮昌盛的同時,不得不面對祖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個現實,每時每刻都要做好準備為祖國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英語專業的學生更應該結合自己的專業特色,掌握好這一門重要語言,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以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的身份參與到祖國的建設事業中來,為中國未來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