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老戲骨要逆襲(老戲骨整頓內娛的大爽文)
2023-08-09 12:00:01 2
演技競演類節目,一直是娛樂圈的話題製造機。
2017年的第一檔演技類綜藝《演員的誕生》,挖出了不少演藝圈的遺珠。同時也貢獻了「螞蟻競走了十年了」、「海娃不可能死」等的名場面。
cr 劉背實 《演猿的誕生》
區花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從《演員的誕生》子怡扔鞋開始,一路追到了今年藍臺全新推出的演員養成系綜藝《無限超越班》。
「知名」導演吳彤直接把半個香港TVB搬到了評委席上
號稱效仿當年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用TVB模式把內娛「高貴」的少爺、小姐們好好打磨出來~
發起人成龍。
導師,爾冬陞、惠英紅、吳鎮宇、趙雅芝、佘詩曼、鄧萃雯、湯鎮業、張可頤、許紹雄、車保羅。
個個都是能讓8090後一秒爺青回的熟面孔
本以為是TVB老戲骨整頓內娛的大爽文,兩期全部看下來還是聞出了熟悉的藍臺味~
硬蹭「迪冪孟扎」的趙櫻子,說自己的演技「起點甚高」,全然不顧屏幕前的觀眾已經尬到腳趾摳出三室一廳。
或許曾經的櫻子也是一枚靈氣逼人的小白花,但一旦走上了發瘋、黑紅的路子,也就離好作品越來越遠了。
6年戲齡的沈月直接社恐症發作,語不成句,豆大的淚珠先掉下來。
一眾TVB戲骨:?演的吧
最新一期更是離譜。最大的篇幅給了佘詩曼、鄧萃雯、張可頤和召集人助理韓雪的《金枝欲孽》。
運鏡潦草、布景敷衍、濫賣情懷。
完全浪費了《金枝欲孽》甚高的立意。以為是盤珍饈,端出來卻是盤臭豆腐。
張可頤的旗頭還沒有景區的質量好
不過,內娛抄不對香港的藝員培訓模式也是情理之中。
畢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又名香港藝人的「黃埔軍校」。被認為是TVB在70年代起自設的後備軍訓練基地,也是香港最重要的造星系統之一。
另外兩個是「香港小姐」選美和「新秀歌唱大賽」選秀。
評委中的趙雅芝、佘詩曼當年都是「港姐」出身。
她們先在港姐的選美中獲得名次展露頭角,被TVB相中後才有了參演各類TVB劇集的機會。
1973年的香港小姐選美
除了趙雅芝和佘詩曼,大家所熟知的張曼玉、鍾楚紅、李嘉欣、袁詠儀、邱淑貞、翁美玲都是藉由香港小姐的選美比賽,拿到了娛樂圈的入場券。
最近我們總在聊「審美降級」,是因為我們對舊時光美人帶有時代濾鏡嗎?還是說她們真的美的風格迥異、百花齊放?
找到自己的容顏類別關鍵詞,就是找到了正確的顏值發力方向。
自古紅顏總為斑斕歷史做註腳。
某種程度上,港姐們盤根錯節的命運,也見證了這幾十年來香港娛樂產業的浪潮浮沉。
6名選手 12名男性評委?
港姐選美,最早可以追溯到1946年。
選美作為香港麗池夜總會的附屬項目,是當時上層社會的一種消遣。
第一屆11人參賽,第二屆僅僅有6人參賽,男性評委卻有足足12名。
而真正的港姐歷史,還是要從1973年TVB正式接手之後算起。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位TVB的靈魂人物,也是邵氏影業的大boss——邵逸夫。
1973 香港小姐
邵逸夫祖籍浙江寧波,帶著南下浙商特有的精明。
在TVB開臺之後,為了保證藝人的供給,1971年主導開設了【藝員培訓班】(就是《無限超越版》抄都抄不對的),又在1973年接手了港姐選舉。
再加上後來與華星唱片聯合舉辦的新秀歌唱大賽。為TVB輸送了大量影視歌三棲藝人。
如今,這批藝人也早就成為了整個華語影視圈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
19歲的梅豔芳參加TVB新秀歌唱大賽
由於選美比賽自帶的眼球效應,還有港媒最擅長的八卦緋聞加熱。在這三大渠道裡,又以港姐為話題度最高。
1973年的第一屆港姐選美還出了一個小插曲:同年誕生了兩位港姐。
一位是由【香港東方選美會】選出的港姐:狄波拉,可能年紀稍小的朋友更熟悉的是她的兒子,謝霆鋒。
狄波拉
一位是有TVB選出的冠軍:孫泳恩。但素,那年奪冠呼聲最高的,其實另有其人,她就是19歲的趙雅芝。
百花齊放的港式審美
最初設計港姐賽制時,有冠亞季軍和第四、第五名。
後來取消了四、五名的設置,只保留前三甲。
現在很多我們熟悉的TVB大女主們,甚至連前三名都沒拿到。
你說那時的港姐比賽,能有多卷?!
1973年,趙雅芝參選了TVB舉辦的第一屆香港小姐選美。
19歲的她,嬌俏甜美,每每微笑時就會露出略顯凌亂的小虎牙。
彼時的她嬰兒肥還未消退,大腿肉肉的,個子也不夠高挑。就算穿著性感的泳裝,還是難掩青澀。
因為在問答環節表現的過於緊張,只拿到了第四名。
不過好在明珠難蒙塵,港姐比賽的兩年後,趙雅芝重新被TVB選中,自此正式開啟她的演藝生涯。
如今69歲的她,是依然願意在後臺安慰年輕演員的溫柔姐姐。
與其說她是被歲月優待的幸運兒,不如說這是來自她內心的堅定與自持。
1979年 鍾楚紅 方臉也能風情萬種1979年,因為不會穿高跟鞋摔了一跤的19歲女孩,拿下當年港姐的第四名。
張國榮說「因為她太漂亮了,就算演戲時有些小失誤也可以原諒」。
在港星們神仙打架的年代裡,鍾楚紅有著獨一份的明媚嬌憨。
雖然沒有窄細的上鏡臉型、無可挑剔的五官。但她的魅力就像彩蛋一樣,藏在每一個動態的表情裡。
看過她的電影就能明白。
你看到她笑,是先看到她霧蒙蒙的眼睛,然後是她豐滿的嘴唇和甜甜的梨渦,這時候你才反應過來,這真是一個美人啊。
憑藉著這份靈氣,她與周潤發、劉德華、張國榮等各路男神搭戲都不落下風。
在香港人心中,「再紅不過鍾楚紅」。
拍完《縱橫四海》後,鍾楚紅就宣布了與廣告才子朱家鼎的婚訊。
此後。紅姑就逐漸淡出了娛樂圈。兩人相愛相守20年,每每被港媒拍到都是甜蜜瞬間。
2007年老公離世,痛失摯愛,她近乎抑鬱。好在紅姑後來慢慢從悲痛中走出。
現在偶爾看到她的消息,62歲的鐘楚紅登山、徒步、養養花草和小動物…
在她眼中,依然能看到和19歲時一樣動人的光芒。
1982年 翁美玲 塌鼻子美人1982年,剛從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拿到學士學位的翁美玲,正在英國一家設計公司做助理設計的工作。
一封香港同學的來信,改變了她的命運。
老天賞飯吃的小鹿眼 巴掌臉,卻偏偏配了一個扁塌的肉鼻子。
但誰能想到,塌鼻子反而讓她甜美的風格更加自洽。
聽取同學建議,回港參加選美後,翁美玲雖然只取得了第八名的成績,但她的事業迎來了新的轉機。
同年,翁美玲從報名的3000多人中脫穎而出,成為無線電視的「理想黃蓉」。
讓人出乎意料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丫頭居然演繹出了日後無人能超越的黃蓉。
更讓人意外的,是她的愛情選擇。
1985年,翁美玲給當時的戀人湯鎮業留下一句「Darling, I love you」後,打開煤氣自殺。將生命定格在了如花的26歲。
曾經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如今只剩一聲輕輕的嘆息。
1983年 張曼玉 圓臉影后要論港姐裡作為演員成就最高的,一定非張曼玉莫屬。
當你被刻板印象裡的電影臉固化審美時,張曼玉總能用這張肥嘟嘟的小圓臉告訴你,故事感、破碎感從不依靠臉型表達。
《英雄》
出道30餘年,橫掃金像獎、金馬獎、坎城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等一眾權威獎項。
電影《甜蜜蜜》裡面對死去的豹哥,一個經典的「笑場」貢獻了教科書級別的演技。
時間回到1983年,才結束港姐比賽,剛剛進入演藝圈的張曼玉,卻常常被港媒嘲笑是花瓶。
連成龍、梁朝偉都曾公開吐槽過張曼玉的不開竅。
王家衛的《旺角卡門》是張曼玉演藝生涯的轉折點。
她不再只是機械的作出哭喊、蹦跳的反應,而是尋找感情的深入點。
《新龍門客棧》、《花樣年華》、《甜蜜蜜》後,再也沒有人叫她花瓶了。
1987年 邱淑貞 有「松鼠腮」的性感女神一開始,邱淑貞的星途並不算順利。19歲時參加港姐比賽,原本是十拿九穩的奪冠熱門。
邱淑貞兩腮鼓鼓的,下巴卻格外尖細。也因此被媒體質疑整容。
邱淑貞解釋後依然不見炮轟退潮,毅然決定退賽,止步於當年的12強。
雖然已經美得不可方物,但在人才濟濟的TVB,邱淑貞卻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尷尬境地。
不久之後,王晶主動找到邱淑貞,邀請她出演自己的電影。
從邱淑貞的甜妹臉 肉慾身材出發,為她量身打造了「媚而不俗,脫而不露」的性感路線。
這才有了之後《賭神2》裡的淑貞叼牌,《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裡的紅衣小昭等經典角色。
邱淑貞雖然是上世紀90年代性感的代名詞,可她的美卻從沒落伍過。
直到2017年,息影30多年的邱淑貞還能力壓高圓圓、李嘉欣當選虎撲女神。
倒不是因為大家多懷舊,而是她的臉實在太獨特了,也太難復刻了。
我們看到了她的凸嘴、松鼠腮、臉型短寬,卻依然無法否認她的美。
雖然我們記憶中的黃金年代早已遠去,港姐的賽事也日漸落寞。
但還有生動的影像、文字幫我們留住了那個時代最美的倩影。
這就夠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港姐專題內容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