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築夢中國觀後感
2023-08-09 03:26:49 2
《築夢中國》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通過回顧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增強「三個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該片主題鮮明突出,內容豐富精煉,故事生動感人,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是對黨員、幹部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的重點教育片。
今年是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辰94年,按照區委組織部的要求,我利用業餘時間集中觀看了歷史文獻紀錄片《築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該片共分「風雨如磐」「中流擊水」「正道滄桑」「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發展新境」「圓夢有時」7集——從該紀錄片的總、分標題中,不難看出,這正是近世以降(jiang),直至當今,中華民族與中國共產黨同呼吸、共命運歷史的真實回望與寫照。
築夢中國,以電視紀錄片的形式,從近現代以來一件件史實、史物、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思想中,映照出國家圖存求亡、人民共和建立、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改革開放共逐中國夢的現當代中國史。它通過光與影的電視紀錄片方式,將一部中華民族復興史,立體而真實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我覺得,這部紀錄片,一是解說詞寫的好,非常大氣,站得高、看得遠,語言精粹,一字千金。二是播音播得好,聲音非常洪亮,有氣勢。三是影像資料選得好,很多是珍貴的歷史鏡頭。我非常喜歡此類紀錄片,特別是有關黨的歷史片。這個片子應該作為各級黨課好好看一看。現在黨課缺乏教材,基層黨課往往流於形式。
初談中國夢,感覺遙遠不可及。近日觀看《築夢中國》才明了,自己腳踏實地工作、安分守己做人,亦是為實現中國夢添了一己之力。中國夢,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有了夢想的支撐,如陽光普照,內心溫暖、樂觀又有奮進的激情。作為一名基層黨員,也許在了解中國夢的政治意義與理論高度上無法睥睨他人,但我仍舊把自己作為築夢中國的主力,不是自不量力,而是無法輕視黨員的責任與愛國的情懷。
風雨如磐,我們默默積聚能量;正道滄桑,我們鑄就苦難輝煌。
在築夢中國的過程中,我們有過難以排解的苦難憂傷。那些不平等條約的背後,是近代中國面對弱肉強食這個國際「叢林法則」時無所適從的代價,更是積貧積弱的近代中國在發展過程中難以迴避的苦痛。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這個命運共同體所面對的是深重無盡苦難,直到嘉興南湖那艘畫舫傳出了令人振奮的聲音,仿佛暗夜海洋上航行的輪船,前方忽然出現了一座燈塔。至此,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漸漸清晰,有了更加明確的前進方向。
歷史的底蘊是厚重的。從嘉興南湖的畫舫,到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從二萬五千裡的戰略轉移,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鋼鐵長城;從三大戰役的摧枯拉朽,到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城樓上的莊嚴宣告;從「十年浩劫」中的砥礪堅忍,到改革開放的奮起直追;從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三嚴三實」,這個成立時只有50餘名黨員的政黨,如今一躍成為擁有8779.3萬名黨員、在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大國長期執政的黨,在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發展史冊中,書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無論是風雨如磐的彷徨迷茫,還是中流擊水的激情豪邁,無論是正道滄桑的苦難輝煌,還是偉大轉折的驚心動魄,只有與歷史融為一體,才能顯出中華民族在追求復興夢想、構築復興夢想道路上的波瀾壯闊、宏遠豪邁。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應該是責無旁貸的築夢者。隨著歷史的車輪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我們的改革開放偉業已經進行了近40個年頭,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期,此前經濟社會發展當中積累的一些深層次矛盾開始顯現,體制機制中各種不適應新發展的問題開始暴露,各種利益群體對改革發展的訴求也更加多元化、多樣化、碎片化。在這種情況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應時而出,著眼於國家治理理論與治理實踐的有機融合,既強調頂層設計的科學指導,又兼顧具體實踐的可操作性,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砥礪前行、追逐夢想。
築夢不輟,我們砥礪求索;圓夢有時,我們不忘初心。
歷史,或並未走遠,但終將成為過去。過去,是現在的階梯,也是未來永恆的根基。因此,時時回望歷史,銘記歷史的腳步,那裡有我們曾有的努力、奮鬥、犧牲、沉思與追求,我們的前行這路,就會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它就會更加堅定我們永不退縮、快馬加鞭的信心,讓我們「築夢中國」的步伐,走得更加沉穩、堅定、有力。
從風雨如磐的近代反抗外侮史,到中國共產黨中流擊水從南湖紅船中駛出;從社會主義建設的正道滄桑中興起,到改革開放的偉大轉折中實現歷史彎道超車;從「三個代表」帶領中國實現新世紀的跨越,到推動和諧社會發展新境的美景如畫,讓我們登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歷史新高度;從習近平同志堅強有力地宣示: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到如今,中國人民奮發圖強,正在走向圓夢終有時的偉大理想之路……觀眾們從這樣一部七集紀錄片中,再一次將近現代民族史、黨史歷歷在目,對築夢中國的道路,有了更為形象、清晰和堅定的理解與堅守。
《築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是從民族、國家與黨的發展高度,通過歷史真實的再現,利用歷史大事件與歷史小細節的交相輝映,通過以大領小、以小映大,以對歷史深刻的認知與反思,用完全真實的影像,並配之以生動、深刻的解說詞,將近現代及當下中國發展史和黨的進步史,以形象生動、震撼人心、發人深省的紀錄影像方式,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現於人們面前與心中。它由此帶給人們的回顧與回想、深思與激發,都是中國人民走向中國夢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與動力源泉。
記入史冊的宏大敘事與分秒閃過的昔日細節,終將成歷史不滅的記憶。回顧歷史,就是要以史為鑑,讓我們今天追逐中國夢的腳步,更加有力,更有信心,不走彎路,不走錯路。同時,歷史也在告訴我們、告訴未來,實現夢想之過程,也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一個歷史的進程。因此,當下的踏實前行、努力奮鬥,就是創造歷史必不可少的步驟與過程,這是築夢中國的的基石與根本。
逝去的歷史,已無可更改;夢想的未來,卻能從此把握。這一切,更需要我們每個人在回望與反思歷史的基礎上,腳踏實地,走好當下,一步一個腳印,由此,築夢中國的理想,才能萬丈高樓平地起。每個中國人,都應在了解自己國家歷史的基礎上,走得更為堅定有力,向著人生目標與理想不懈前行;並讓個人的夢想,與偉大的中國夢並向同行,互相拱衛、相互扶行。我們偉大的祖國,就能築夢理想,走向未來!
《築夢中國》以宏大的視角講述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奮起抗爭、探索復興的光輝歷程,讓我深切體會到中國夢的歷史淵源和深刻內涵。實現中國夢,靠的是信念,更是行動。作為一名基層的黨員,在築夢中國的道路上,我願成為踏平荊棘的探路者,用我的血與汗去感染更多的人走上築夢的路,為「中國夢」早日實現貢獻力量!
更多《築夢中國》觀後感相關推薦:
1.《築夢中國》第一集解說詞:風雨如磐
2.《築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觀後感
3.築夢中國觀後感1000字作文
4.築夢中國第二集觀後感
5.築夢中國電影觀後感
6.教師觀看築夢中國觀後感
7.《築夢中國》第二集解說詞:中流擊水
8.黨員觀看築夢中國觀後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