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好萊塢災難片《深海浩劫》觀後感

2023-07-27 04:47:14 7

  《深海浩劫》拍攝的非常震撼,故事節奏很快特效也非常爆裂。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深海浩劫》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20xx年好萊塢災難片《深海浩劫》觀後感一:

  2010年美國墨西哥灣鑽井平臺「深水地平線」發生爆炸,導致大量石油洩漏,直接導致11名工作人員喪生以及巨大的經濟損失,更極為嚴重的汙染海洋生態環境,被稱為「美國史上最嚴重的漏油事件」。而由此事件改編好萊塢動作劇情片《深海浩劫》正在熱映,無疑引發了觀眾極大的關注和熱議。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深海浩劫》故事其實很簡單,以倒敘的方式開篇,講述了墨西哥灣石油鑽塔深水地平線號因為人為因素導致原油洩漏並最終引發大爆炸事件前後十幾個小時的故事。故事劇情雖然簡單但卻相當震撼人心,人禍而非天災揭露利慾薰心下人性貪婪的可怕釀成的嚴重後果,危機關頭生命攸關展現人性中自私與偉大的真實博弈,劫後重生痛定思痛卻讓創傷中堅強珍惜,環境汙染海洋生靈塗炭帶給全人類反思。

  如果不是英國石油公司高層代表唐納德一意孤行,整個鑽塔怎會為了趕進度而在疏漏中發生無法逆轉的洩漏和爆炸?難忘邁克和唐納德在休息室的那一番對話,唐納德代表了公司的利益,以全公司人包括員工們的競爭和生存壓力作為冠冕堂皇的說辭,卻實實在在揭露了他資本家唯利是圖的醜惡嘴臉。而邁克以自己絕非徒手捉鯰魚的故事,警告對方卻無果更是暴露了資本家的冷酷與自私。

  可笑的是在災難來臨,每個人都是無法逃避的,唐納德為自私與一意孤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當他呆若木雞的被吉米訓斥之後,唯一能做的只有灰溜溜的被營救。世界上有多少唐納德這樣的無良商人,自私自利卻造成難以消除的惡劣影響?影片中有一幕是原油井噴洩漏後,一隻海鳥滿身石油橫衝直撞的飛機了船艙最後死亡,相當觸動人心。窺一斑而知全豹,當年墨西哥石油洩漏曾造成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汙染和毀滅性的打擊難道不是對人類的懲罰嗎?

  災難因人性的貪婪而爆發,同時它又是一個雙面鏡,照出了人性自私和偉大的多面。邁克清醒後沒有自己逃生,而是一路救援同事,特別是他將一個同事送到救援地點時與等待救援的生還者那一番對話,簡短卻又有不可質疑的力量,一言一行都表現了邁克無私偉大的人性光輝。而他鼓勵安德烈勇敢跳海自救那一段,更是將他的勇氣和果敢展露無遺。儘管邁克是一個特別平凡草根人物,但他偉大的精神靈魂卻高大異常。

  不得不說《深海浩劫》拍攝的非常震撼,故事節奏很快特效也非常爆裂。石油井噴後鑽臺的連環大爆炸直擊人心,漫天火花不斷的餘爆緊迫感危機感從頭到尾扣人心弦,出色的視覺下打造的是一種災難降臨時無法逆轉的恐怖感。因而當影片最後,邁克和妻子女兒團員時,那種劫後餘生的慶幸與欣慰之情才足夠敲打人心。

  然而,災難就是災難,它有突然性和毀滅性。影片最後與觀眾一起緬懷了當年在墨西哥灣事件中11名喪生的工作人員,當一張張照片閃回時令人痛心,他們有自己的妻女和家人,本來有美好圓滿的人生,卻因為災難而永遠失去家庭破碎。沉重的教訓其實就在眼前,《深海浩劫》為每一個地球人敲響警鐘。

  20xx年好萊塢災難片《深海浩劫》觀後感二:

  從題材到中文片名,太容易讓人聯想起那些B級特效片,比如《不懼風暴》《海嘯奇蹟》《龐貝末日》《末日崩塌》……而且作為周二上映,又沒做特供3D(原計劃是有,後來被憋回去了)的引進片,到周末排片佔比就剩7%了,真是眨眼就在中國市場被人錯過了。

  《深海浩劫》確實是部特效災難片,可跟上面說的那些又挺不一樣。

  影片取材自真實事件,2010年4月20日晚,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附近海域作業的石油鑽井平臺發生爆炸並引發大火,事故造成11人死亡,17人受傷,多數工作人員經營救逃生。36小時後,鑽井平臺徹底坍塌沉入海下,並由此引發了震驚世界的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

  《深海浩劫》的英文片名叫DeepwaterHorizon,深水地平線,就是發生事故的這個鑽井平臺,專業術語叫MODU——半潛式移動近海鑽井裝置。在維基百科上,與DeepwaterHorizon事故有關的詞條有十幾個,包括爆炸、調查、訴訟、時間線等。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更是曠日持久,除了持續87天的補救行動(永久封閉減壓井要5個月),還有長達5年的訴訟、處罰、調節等法律程序,而其洩漏量超過56萬頓,僅次於1991年的海灣戰爭,對環境、生態、經濟、貿易產生的影響無法計量。

  面對這樣一個巨無霸型的公眾事件題材,電影是如何進行取捨的呢?這得從項目的開發說起。

  2011年3月,頂峰娛樂(SummitEntertainment)、參與者傳媒(ParticipantMedia)宣布,他們獲得了《紐約時報》特稿《深水地平線的最後時刻》的電影改編權。這篇文章刊發於2010年聖誕節,參與採寫的三位記者DavidBarstow、DavidRohde和StephanieSaul都曾是普立茲獎得主。沒錯,用中國電影界理解的概念來說,《深海浩劫》是一個非虛構寫作開發出的IP。

  基於《紐約時報》的這篇報導,《深海浩劫》聚焦於深水地平線爆炸,故事集中在事故當天,主要場景就是鑽井平臺,很符合傳統戲劇的三一律。

  以我對類型片的認知,本以為導演會簡化人物關係,突出英雄式的主人公,加快敘事節奏,再下力氣弄好後面的特效場面就夠了。但是沒想到,《深海浩劫》並不是這樣的行貨。

  事故發生之前,電影用了很大篇幅來交代事件背景和人物,片中出現的公司、個人全都真名實姓,沒進行杜撰或迴避。非虛構題材電影有一個長項,在講明白故事外,還可以把一個行業的運作情況交代清楚。比如《聚焦》能讓你知道報紙上的調查報導是怎麼做出來的,《大空頭》能講明白次貸危機的成因,《深海浩劫》在這上面也用了心思。

  事髮油井位於墨西哥灣的馬孔多探區,距最近的美國海岸線約48英裡。英國石油公司,也就是廣告裡說他們不僅貢獻石油的BP,從2008年承租開發這一區域,租期為10年。眾所周知,BP是那種超大型跨國企業,截至20xx年底,該公司員工近8萬人,覆蓋超過70個國家。約翰·馬爾科維奇在片中扮演的DonaldVidrine就是BP駐在鑽井平臺上的代表。

  深水地平線屬於泛洋鑽探設備公司(Transocean)——全球最大的油氣鑽井承包商。2009年10月,BP僱傭泛洋的平臺和團隊到馬孔多探區開始進行鑽井作業,原先啟用的Marianas遭颱風受損,到2010年2月才替換成深水地平線繼續開工。電影裡的主要矛盾雙方就是BP代表和深水地平線員工,有人說這是勞資衝突,估計是階級鬥爭看多了,其實是甲方乙方的關係。

  深水地平線造價3.5億美元,每天的作業費約為50萬美元。馬爾科維奇在片中反覆強調,鑽井作業已經超期43天,意味著BP光平臺租賃費就要多花2150萬美元,而不顧測試指標異常的趕工正是引發事故的首要原因。

  《深海浩劫》的主體人物都是深水地平線的工作人員,留意一下細節,他們都身著泛洋LOGO的工裝。科特·羅素演的是平臺負責人(OIM,海上裝置經理),馬克·沃爾伯格是電氣工程師,還有安全員、鑽臺作業工人……

  電影還有個細節,沃爾伯格和羅素一撥人坐直升機飛到深水地平線上班,剛好碰到一隊穿藍色工裝的人離開。他們是斯倫貝謝(Schlumberger)的工作人員,這家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服務商,在地層技術領域保持領先。在真實的鑽井過程中,BP確曾邀請這家公司進行檢測,又臨時決定取消,但是在事故發生的前兩天,而非電影裡描繪的當天。

  《深海浩劫》還用了不少筆墨來解釋海上石油作業的技術環節,比如事發前進行的兩次固井正負壓測試。我是從高中開始就沒及過格的物理苦手(偏偏還學了理科),在這兒就不多顯眼了,知乎上有專業人士詳解,有興趣可以搜搜看。

  20xx年好萊塢災難片《深海浩劫》觀後感三:

  作為石油人福利,拿了電影票,一直沒時間去看,後來的一天突然想起,查了下還沒下架,於是小市民思想作祟,本著不能浪費的思想去看了夜場。

  開頭是很溫馨的一家三口,常年失眠的柒姐居然有了睡意,打開手機回了幾條未讀消息之後昏昏欲睡。畫面中豬腳可愛的女兒用一罐可樂模擬著石油開採的過程,說實話當時心裡是佩服的,作為一個在石油圈混了八年的人,從未想過石油和可樂可以如此相似。豬腳看著女兒,目光中是藏不住的愛意,如果時光就定格在那瞬間也是很美好的,然而,可樂突然噴湧而出,似乎在暗示著即將發生的一切。

  在準備登機的時候,豬腳遇到了兩個同樣要去往深海地平線的同事,深紫色的領帶刺激了豬腳的神經,刨除拍電影要做好鋪墊不說,有時候真的會有第六感存在。於是豬腳在閒聊了幾句之後提醒同事摘掉領帶,同事雖然不快也照做了,在生命安全面前,有些事總要寧可信其有。

  飛往平臺的過程也不太順利呢,途中一隻鳥撞了直升機,柒姐的睡意也是在這裡減輕了一下下。好在有驚無險,順利抵達平臺,接下來的一切似乎與平時沒什麼區別,石油工人們已經開始計劃輪完這一班的假期要怎麼過。

  然後情況有了變化,技術總監(原諒柒姐太困記不住具體名字了,就是那個很有石油精神也深受工人支持的大叔)開始責問為什麼要趕走斯倫貝謝的固井人員,可能是太傲嬌,可能是太自信,也可能是儘可能的壓縮成本,總之就是沒有固井,直接趕走了。這場災難的大概也是就此開始。

  以技術總監為代表的工人們開始要求做負壓測試,而本片中一個較為反面的人物(原諒我記不住名字,這裡叫BP大叔把)是個詭辯的小老頭,即使在眾人的壓力下坐了負壓測試,而且測試結果顯示有問題的情況下,BP大叔還是憑藉自己的邏輯與口才,力排眾議,下令鑽進。聽領導的話,有時候已經成為一種思維慣性,領導永遠是對的,把領導交代的事做好沒毛病,相信這場災難之後,那些劫後餘生的石油工人們會對「領導」一詞有全新的理解。

  深海地平線上一切如往常一樣,此時鏡頭切換到幾千米以下的海底,由於井口壓力難以平衡巨大的底層壓力,大量原油噴湧而出,而平臺上的人們仍存在著僥倖心理,他們更願意相信負壓測試的異常只是個bug。

  壓力表指針開始抖動,有人說,這個壓力可以把汽車切成兩半了,而此時仍然沒有採取任何措施。技術總監已經去洗澡準備休息,豬腳也開始和妻子視頻,豬腳拿出那枚恐龍牙齒的時候似乎看到了女兒接過之後欣喜的樣子。

  此時的井口,已經有少量原油滲漏出來,經驗豐富的鑽井小哥意識到情況不妙,用手沾了一些仔細辨別,然後,小哥的手開始顫抖了,以他多年經驗來看,這絕對是個不祥之兆。還沒來得及採取行動,油流噴湧而出,不知道是否能將汽車剪成兩半,只是一瞬間巨大的油流噴湧,周圍的工人都變成了泥人。

  來不及多想,鑽井小哥飛快地擰上了閥門,一切重歸於平靜。而這只是個開始,幾分鐘之後,巨大的壓力衝破了閥門,這次的噴湧更加猛烈。控制室裡也發現了異常,美麗的女技術員試圖與陸地取得聯繫(記憶比較模糊可能順序錯亂,大家見諒),可是很快被旁邊的同事阻止,他們仍然相信這是一次可以解決的事故,畢竟,還要趕工期。

  一隻被油流傷到的海鳥飛進房間,因為受了驚嚇四處亂撞,最後終於落在地上奄奄一息。此時還有許多人並未發現災難的到來,比如技術總監大叔,比如我們的豬腳。終於,豬腳的妻子發現了一樣,提醒豬腳好像燈光閃了一下。此時的技術總監,還在洗澡。

  豬腳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決定迅速撤離保命,結果還沒走出幾步就被飛來的鐵門砸暈了,技術大叔這邊情況也不樂觀,還沒來得及穿上衣服就受了重傷。至此,柒姐的睡意走得乾乾淨淨,朋友發消息問在幹嘛呢,我說看深海浩劫,他問感覺怎麼樣,只回了他四個字,我想改行,配一個大哭的表情。

  回到電影,此時已經有人員開始撤離,但是似乎電影中所有的災難情節,都是救生船不夠用,這場景簡直是石油版的鐵達尼號。豬腳醒過來,忍著劇痛把同事送到安全區之後,決定折返回去搭救技術總監,此時技術總監也醒了,因為沒穿衣服所以傷得更重,畫面太血腥沒敢看。

  很快人員都相繼撤離了,少數工人們不幸犧牲,此時的豬腳和美麗女技術員還困在平臺上,救生船已經走遠,似乎唯一走向生的路也被切斷了。這時候豬腳提議跳下去,美麗女技術員當場拒絕,寧死不跳,柒姐想大多數女生都會是這個反應吧。此時豬腳跳下去還是有活下去的機會,但是帶著光環的豬腳怎麼能自己跑掉,於是豬腳開始對美女技術員做思想工作。

  當然,妹子不是隨隨便便幾句話就能動搖的,豬腳最後很無奈的把妹子推了下去,緊跟著自己也跳了海。最後的結局,豬腳和妹子都獲救了,雖然傷亡慘重,多數人還是撿回了性命。豬腳見到了妻子和女兒,一時百感交集,技術員妹子從此離開了石油圈。

  墨西哥灣因為此次事件造成了大量汙染,無數生物因此死亡。隨著時間推移,這一切終將回歸平靜,人們也繼續開採著海洋油氣資源,只是未來的路上,人們會引以為戒,懷著一份對自然、對未知事物的敬畏,去開採利用這來之不易的資源。

  至此,影片結束,深感石油人的不易,尤其是在油價低迷的今天,希望石油行業早日度過寒冬,迎接春天。

更多熱門文章: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