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百團大戰觀後感
2023-07-27 02:52:38 3
《百團大戰》從內心深處激發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懷,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銘記不堪回首的歷史,更使我們感受到了老一輩革命先烈用生命奪取的勝利來之不易。
小學生百團大戰觀後感一:
許多年前,一位貌似反動實則是真正的共產主義信徒的傢伙曾義憤填膺的對我說:**部的傻子都該槍斃!
怒其不幸未必,恨其不爭到是真的。
早幾年吃的還是社工學的技術飯,這幾年技術沒有了只好公然耍流氓了。如今老一輩人丁寥落,甭說張那種邪教理論宗師,即便是胡那種軟骨頭都不可得矣,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前幾日,組織去看了這部《百團大戰》,看過之後總體感覺比想像中底線要好一些,雖然我的標準略低,但至少算不上」雷劇『,雖然有許多「雷劇」的影子。
首先從技術上講,看得出還是花了些銀子和功夫的,當然這只是跟其他的國產電影相比,至於多爛或多自豪的激進評論,當不得真,技術上未必有好,但也沒爛到底,當然槽點依舊不少,例如開篇張自忠那一身的德系裝備,作為一部為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獻禮的片子而言,這未免有些太黑色幽默了。
其次從情節上講,歷史和邏輯硬傷處處可見,許多雷劇細節看著實在眼熟,總體故事線索草率凌亂,人物塑造模糊、許多情節還沒來得及展開就匆匆忙忙的扯了過去,對一部近兩個小時的電影這實在有些不可思議。此外除了開頭張自忠那兩分鐘以及部分細節,大部分的煽情都沒煽到點子上,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題材。而最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電影居然敢把「關家堖戰役」這種黑歷史做為主線重點濃墨重彩的刻畫了一番(彭總督戰,三個旅一個團近兩萬人對岡崎支隊500多人進行圍殲,血戰兩晝夜,未能全殲,最後被迫撤退)結合開篇把鄧超飾演的「張自忠」拍的比彭大將軍還帥氣,以及關家堖戰役中抄襲「向我開炮」情節美化日軍支隊長那段,所以也難怪微博上如郭松民等極左都覺得導演這廝有高級黑的嫌疑。
最後從政治上講,這還是一部試圖用商業片的形式去闡釋主旋律的影片,本來是個應景的政治宣傳片,但卻偏偏想要用商業大片的手法來展現,最後的結果就是黛玉的身子上長了個潘金蓮的腦袋,不要說跟90年代製作精良的《大決戰》等主旋律影片相比,即便是與近幾年體制外的《前進,達瓦裡希》、《那年那兔那些事兒》都遠遠不如,左右討好的結果就是左右都不好。
其實要我說,即便是素麵朝天歷史本身的壯烈就足已動人,又何必非要濃妝豔抹的虛構甚至整形呢?70年前那些英烈的事跡,即便按照政治正確的標準去篩選,還是有大把大把的上好主旋律的素材可供選擇,例如當年九一八事變時組織全城警察奮起抗擊,打響抗日第一槍的黃顯聲將軍,是東北義勇軍的創始人,中共秘密黨員,西安事變時被扣押,重慶解放的前夜犧牲在白公館,《紅巖》裡小蘿蔔頭的獄中老師黃以聲的原型,即便是這樣一個無論從哪方面講都足夠「正確」的人,這些年得到宣傳也不過寥寥,為什麼?因為那些高呼要捍衛英雄、懲治抹黑的人,要的是按照他們自己的政治目的去塑造、捍衛英雄,而不是歷史中那些真正為了這個民族和國家英勇獻身的人。
又近九一八,每到這個時刻我總是忍不住去想,八十多年前那個秋日裡,一座城池的惶恐、麻木和悲憤,那些喊著絢爛口號意圖千古流芳的影帝們成了英雄,而為這座城市戰鬥到最後一刻的無名背影又有誰曾真心記得。
小學生百團大戰觀後感二:
今天依照單位指示,去看了主旋律電影《百團大戰》,果然不出所料,真的跟看《周恩來的四個晝夜》一樣讓我覺得……拍的真爛。
上來先說國軍,我估摸著這幾年的風頭轉了,也開始承認國軍在抗戰中的貢獻,但是按照「我們共軍才是抗戰中流砥柱」的言論,前幾分鐘,簡直讓人覺得毫無意義。
鄧超演的張自忠臨死前怒吼「華北丟了我跑了」云云,我怎麼也看不出慷慨赴國難,馬革裹屍的抗日英雄的氣魄,那話說的,一點感覺沒有,打了幾分鐘醬油,完了。後邊蔣總統和林老的對話,林老振聾發聵的說了抗日的歷史,蔣總統別心情複雜的在雨中發了嘉獎令。
以上兩段在此片中有啥意義?完全是打醬油的出現,真是莫名其妙。
接著說主題,左權和彭總的對話,總是文縐縐的,說的空洞而看不出任何實際戰略戰術精妙的話,在那分析個「囚」字,說的那麼多,完全是文藝腔的臺詞,這兩位身在沙場的統帥,怎麼可能說出這麼空洞無意義的話來?
中間這種說的那麼「文縐縐」的而空洞的話簡直太多太沒意義了。
戰鬥過程就不提了,日軍已然毫無軍紀可言,站崗搶吃雞啥的。
然後彭總發狠的喊兩句,底下又是齊聲一起喊,這是專門也訓練這個嗎?我簡直服了。
戰爭中間又插看著讓人雞皮疙瘩掉一地的生澀感情戲,你就沒別的演了嗎?最後黃埔6期生,向彭總的表決心,真是讓我覺得假的無與倫比。
唉,看完覺得簡直百感焦急,有機會再讓回味一下,再繼續吐槽吧,真是爛的一塌糊塗。
小學生百團大戰觀後感三:
通過觀看《百團大戰》抗戰歷史影片,使我感觸頗深。影片中的歷史人物英明神武,故事情節真實感人,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畫面,讓我感覺身臨其境,特別是影片中感人的片段,讓我眼角顫抖。所有的恨意和傷感,隨著淚珠流進了心裏面。當看到革命壯士英勇犧牲的畫面時,心裡的悲傷和強烈的掙扎,激發著我內心的戰魂。作為一名當代革命軍人,我們該做的就是苦練殺敵本領,努力工作,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不忘國恥,發揚革命先輩留下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特別是身為戍邊衛國的軍人,更不能忘記老西藏精神,要為實現強國夢不懈奮鬥,爭當一名合格的當代革命軍人。
在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觀看了歷史影片《百團大戰》,我深為觸動。從內心深處激發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懷,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銘記不堪回首的歷史,更使我們感受到了老一輩革命先烈用生命奪取的勝利來之不易。作為新一代革命軍人,唯有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奉獻,才能對得起這一身軍裝,對得起已故的先烈。
影片中展現出彭德懷、左權等老一輩革命先烈以國家為己任,在面臨亡國的危急關頭,堅強領導、果斷出擊,扭轉局面由被動轉為主動,他們深入百姓,發展群眾,鼓舞士氣衝鋒在一線作戰指揮,將敵人包圍圈各個擊破,打亂了敵人的戰法,重創敵人的有生力量,最終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要始終牢記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義務,銘記歷史,居安思危,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來捍衛祖國,讓敵人不敢再犯我疆土。——羅先貴
上級領導組織我們觀看《百團大戰》,我深深地被當年的先烈所感動。他們那誓死不當亡國奴的精神意志,洗禮著我們全身上下的每一寸肌膚,深入骨髓感染我們的靈魂。讓我們更加銘記那一段血的歷史,也在向我們每一位軍人敲響警鐘,勿忘國恥,身為當代革命軍人的我們就更應當做到銘記歷史。
在加入部隊這個光榮集體時,我們就宣誓:「服從命令,嚴守紀律,英勇頑強,不怕犧牲,苦練殺敵本領,時刻準備戰鬥,絕不叛離軍隊,誓死保衛祖國」。讓我們堅定理想信念,但凡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如果真有那麼一天,當祖國和人民需要我時,我願意將我的滿腔熱血流向祖國的土地。
更多熱門文章:
1.百團大戰觀後感精選
2.百團大戰抗戰電影觀後感作文
3.紅色電影《百團大戰》觀後感1000字
4.紅色電影:百團大戰觀後感
5.最新關於百團大戰觀後感400字
6.20xx電影百團大戰觀後感800字
7.百團大戰抗戰電影觀後感作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