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啟示讀後感500字
2023-07-27 01:33:51 4
篇一:釣魚的啟示讀後感 閆立頤
最近,我們學習了一篇叫《釣魚的啟示》的課文,課文的內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鱸魚捕勞開放日的前一個夜晚,父親帶「我」去釣魚,釣到了一條十分大的鱸魚,父親讓「我」把它放了,「我」只好依依不捨地放了回去。幾年後,「我」才知道父親給我的啟示,道德只是一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去很難。
作為讀者,我很敬佩文中的父親,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在平常小事上不注意約束自己,沒有一定的道德意識,在很多行為中不知不覺地違反了社會道德規範。我就舉身邊的一例子吧!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逛商店,當走到門口時,看到了一個傘,上面放了許多「便民傘」,旁邊帶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免費使用,請在兩日內還回。媽媽看了,笑著說:「現在的服務真是越來越好了!」逛了幾個小時,外面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我們十分著急。忽然我想起了門口的「便民傘」,趕緊跑去拿了兩把,平安地回家了。兩天後,我們來還傘,當時傘架上只有幾把傘。幾天後我們再來時,傘架上的傘更是所剩無幾了。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很多人沒能及時還回或佔了「便民傘」,大多數的市民都有佔小便宜的習慣,認為這不要錢的「便民傘」可以佔為己有。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可以體現一個人的道德素質。如果每個人都嚴格遵守規則那該多好啊!如公共車上不搶位置、公共場合不大聲喧譁、在街道上不亂扔瓜皮果殼紙屑等等。
總之,道德是很珍貴的,金錢買不來的。朋友們,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世界更加美好。
篇二:釣魚的啟示讀後感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文章,名字叫——《釣魚的啟示》。故事是講:在捕魚開放日的前一個夜晚,作者和他的父親釣到了一條他們從沒見到過的那麼大的魚。「我」想把魚拿回家。父親讓正在得意的「我」把大鱸魚放回了湖中。三十四年過去了,每當「我」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總會想起父親告誡「我」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讀了這個故事,我很理解作者當時的心情。不管誰釣到那麼大的魚都想佔為己有,不會放回湖中。「我」釣到大鱸魚時的得意和興奮,後來父親讓我把魚放回湖中時「我」急切乞求爸爸不要把那麼辛苦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可爸爸的話沒有商量的餘地,「我」只好依依不捨的把大鱸魚放回湖中。我覺得爸爸也喜歡那條大鱸魚,但道德的勇氣和力量戰勝了邪惡。作者的爸爸心裡一定在想:如果我喪失了道德,可能會得到一頓美味佳餚。但如果我堅信道德,就不會得到那頓美餐。卻可以讓兒子明白道德比什麼都重要!
你在生活中會有哪些這樣的經歷呢?我的經歷又是什麼呢?來一起看看吧!
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想去買一個精緻可愛的小本子,可媽媽不給買,怎麼辦呢?於是,我就想趁媽媽不注意時,偷偷的拿 2 元錢,可當錢握在手心時,一個叫「道德」的小精靈提醒了我,我忙把錢放回了媽媽的包裡。
如果將來我還會遇到許多與這件事相似的事,作者爸爸的話也將會永遠提示我。讓我完成我的夢想。
篇三:釣魚的啟示讀後感
今天,我讀《釣魚的啟示》 這篇課文。讀完後,我深受啟發。
《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是作者回憶自己十一歲那年時發生的一件事: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自己和父親去釣魚,在離捕撈鱸魚還有兩個鐘頭時,「我們」釣到了一條漂亮的大鱸魚。雖然,周圍一個人也沒有,雖然,「我們」百般不舍,但父親還是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要求「我」把鱸魚給放回湖中。正因為「我」小時候受到了這樣嚴格的教育,在「我」以後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抵制住了許許多多誘人的「魚」最終,走向成功。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是呀,捕撈鱸魚的時間沒到,把釣到的大鱸魚留著是錯誤的,而把它放回湖中才是正確的。道德認識就這麼簡單,但從作者把魚放回湖後心情的沮喪,可以看出實踐道德之難,因為放掉手中的魚,就需放棄個人利益。
寫到這,我便想起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例如:當你買東西時,老闆會不小心多找你10元或5元,你會怎麼做呢?當你發現你的卷子上錯了一題,而老師沒發現,少扣了5分,你又會怎麼做呢?這些問題回答起來容易,但落實到實際行動中,還會有那麼簡單嗎?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給自己定了一個「每日四問」,其中有一問就是:「我得到的今天又沒有很大的進步呢?」這個方法真好!
一個人,只有從小注意培養自己的道德,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才能獲得實踐道德的勇氣和力量。道德抉擇是艱難的,我們要三思而後行啊!
篇四:《釣魚的啟示》讀後感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釣魚的啟示》。
課文裡的作者釣到了一條大魚,父親看了看手錶,距離開放捕撈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他說要遵守制度命令作者把大魚放回湖中,作者經過嚴格的教育獲得了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父親在道德的抉擇中選擇了光明的大道。三十四年後,作者成為了一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在人生的旅途中作者遇到了許許多多非常誘惑人的魚。如果作者不戰勝這些誘惑,就不會成為著名的建築設計師。父親的抉擇非常對,深深影響了作者,如果父親當時不讓作者學會道德抉擇的話,他就不會成為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了。
記得有一次,我們全家去公園玩。那裡有許多的遊樂場所,有碰碰車、有海盜船、瘋狂的老鼠等等。我跟媽媽說:「我想坐碰碰車。」媽媽就交了 10 元錢給管理員阿姨。我選擇了一輛紅色的碰碰車,當我上車時,看見車裡有一張 10 元的人民幣,我看看四周每人就忐忑不安的把這 10 元錢放到了衣兜裡。之後總感覺有人盯著我仿佛說:「那個孩子不是好孩子,想把撿的錢據為己有。」我的臉紅紅的就像一個被人責罵的小偷,經過一次思想的抉擇後,我義無返顧的走到管理員阿姨跟前,把這 10 元錢交給了她,她微笑的對我說:「你真是一個拾金不昧的好孩子。」頓時我的心裡美滋滋的。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要果斷做出抉擇,用高尚的巨大的道德力量,來成就美好的未來。
篇五:釣魚的啟示讀後感
我們學習了第四單元,我對《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很有感想。
這篇文章講作者和父親在離開放鈣魚捕撈日還剩兩小時 ,釣到一條大鱸魚,後來經過思想鬥爭將魚放了回去。
我對題目有感觸,《釣魚的啟示》是以文章主要內容來寫的,把文縮小,讓人一看就清楚明白知道這篇課文寫得到底是什麼故事內容。
其中,我很敬佩父親,父親雖然也面臨著放還是不放大鱸魚的道德難題,但理智戰勝了貪慾,為了教育孩子,父親堅持放鱸魚,獲得了道德上的勝利。
文中的作者也令我敬佩,雖然他和父親面臨道德難題不想放魚,但也在父親的指導下放回了鱸魚,也讓人敬佩。
文中的句子「我抬頭望了一下四周,到處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人和船的影子。」寫出了當時靜,沒有人看到他們,但父親和作者在無人看到的情況下,還是選擇了放魚,對於他們來講,他們可以將魚帶走,反下人看到這事。
我在生活中遇到了不止一條這麼大的魚,有一次,我在馬路上撿到了一元錢,當時的我,想佔為已有,又想交給老師,後來經過思想鬥爭,我還是決定將這一元錢交給老師,結果我到了學校,交給了老師,才師誇獎了我。
還有一次,我遇到了這麼大的「魚」。我們班同學讓我查資料幫他,事後給我東西,但後來我經過思想鬥爭,沒有幫他。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是呀!在父親和孩子之間,他們選擇了道德。
篇六:釣魚的啟示讀後感
道德只是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是啊,作者的那句話是多麼的正確呀!
《釣魚的啟示》一文敘述了作者回憶了三十四年前,鱸魚開放日的前一個夜晚,他和父親去釣魚,他好不容易才釣到一條大魚,可離開放撈的時間還有兩小時。父親讓他把鱸魚放了,作者不同意,可在父親的堅持下,作者把魚放了。後來,作者從這件事中獲得了終生的啟示,那是一份無法用金錢換取的人生財富。他想起了父親的一句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是啊,道德只是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可實踐起來卻很難,一百個人中,能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我相信,沒有幾個人能做到的。
在生活中,我們也曾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大「鱸魚」。比如:學校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沒人知道,告不告;過馬路了,周圍沒有警察叔叔,衝過去,還是等?
如果遇到這樣的大「鱸魚」,你要是被迷惑了,罪惡的手就會把你一步一步推向深淵!
但我也曾遇到過這麼大的「魚」。以前,我們班流行玩卡片,三五成群在意堆打卡玩,和同學交換卡片……上課了,我聽著聽著,看著我的心愛寶貝,手便不知不覺地癢了起來。「玩一會兒,就玩一會兒!」「不行,你是好學生,不可以玩!」「玩一會兒又怎麼樣,老師不會發現的!」我有點動心了,就把手伸進抽屜裡,不由自主地玩了起來,誰知,下課了,我一個字也沒聽進去。
那種「大魚」我們經常碰到,但我們千萬不能被它所迷惑了。同學們,不要被「大魚」所迷惑。
篇七:《釣魚的啟示》讀後感
今天,我學了《釣魚的啟示》一課,受益匪淺。因為讀了它後,我明白了人時刻都要自覺遵守道德準則,克服誘惑。
課文的內容講的是「我」在11歲那年和父親釣魚,釣上了一條大鱸魚,但還沒到開放掉鱸魚的時間,最終「我」放了它。
生活中很多誘惑就像文中那條大魚一樣,在無人知曉或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自覺履行道德準則,才是我們應該做到的,否則貪婪就會露出可怕的一面,最終引領人們走向深淵,追悔莫及。
記得有一次,我和於佳寧一起去買標籤紙,店裡的生意火爆,人滿為患。我們好不容易擠到櫃檯前,大聲喊道:「阿姨,拿5角錢的標籤紙!」那個阿姨急忙收錢找貨,「諾,拿著!」接著她就急忙招待其他顧客去了。
除了店門,於佳寧提議:「我們數一數有多少張吧……4張」。
啊!我們驚呆了。大家全知道,5角兩張!阿姨太匆忙,竟多給了兩張!這可怎麼辦呀!
此刻我心想:反正她給的,阿姨又渾然不知,乾脆把這些都拿回去吧。而且,如果還回去的話,還說不定冤枉我從中留下一些呢……但沒走幾步,又有一個聲音在腦子裡響著:你問問自己,還有沒有道德約束?這麼拿回去,自己都不害臊嗎?我在操場旁呆立著。
突然間,我掉轉過身子,向小店跑去,在店裡人的注視中說了一句:「阿姨,您多給了我兩張!」接著,我交還了標籤紙,大踏步走出門外,只留下一個堅毅的背影。此刻,我的心情舒暢了很多。
我覺得,道德不只是個對與錯的問題,而是品德修養,只要一個人從小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那麼他就是在未來的人生長路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