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百年情書2000字觀後感

2023-07-27 03:31:13

  百年情書》,可以說它既是一封情書,又是一封遺書。小編整理了《百年情書》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百年情書》觀後感2000字一:

  當歷史的畫卷再一次鋪展開來,當昔日的英雄們再一次浮現在眼前,當人鬼情未了的《與妻書》再一次譜寫時,我不禁潸然淚下,內心的愛國之情與感動之情便隨著情節的發展而跌宕起伏了。《百年情書》,從題目上便可一目了然,它顯然是一部講述唯美愛情故事的電影。然而,出人意料且更令人敬佩的,卻是主人公林覺民在愛國情與愛情之間的抉擇。正是因為這個抉擇,便產生了影響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愛國熱情的《與妻書》。

  《百年情書》,從字面上理解,可以說是一封歷史久遠的愛情信件,但就其中的內涵而言,《百年情書》無疑是一封讚揚一代革命勇士的篇章。這部電影以林覺民和陳意映的愛情悲劇為主線,襯託了一群廣大青年為了廣州起義的勝利,為了反抗封建桎梏,為了追求真理而表現出的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馬關條約》的籤訂,國家國土的割讓,使一群熱血青年憤憤不平,忍無可忍,為了洗清國恥,為了與清廷政府對抗,一群英雄志士萬死不辭。1911年,溫生財刺殺廣州將軍孚琦事件的成功,更是引起了清廷的警惕。再加上林覺民等一群愛國青年的多次出擊,清廷政府更是嚴加警戒。為了幹一番大事業,林覺民毅然離開妻子和父親,留學日本。在日本,他們始終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為信念而堅持不懈地奮鬥著,始終銘記「勿忘國恥」的教誨。最終,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壯烈犧牲,更是令人慘不忍睹,尤其當超驤,元棟被一箭雙鵰而打死時,林覺民悲痛欲絕,革命者們看著同伴依次慘死,更加拼命地攻擊敵人。雖然他們犧牲了,但這種萬死不辭,為國捐軀的精神卻深深地影響著後人,使更多的中國人開始覺醒。

  《百年情書》,可以說它既是一封情書,又是一封遺書,在細細地咀嚼其中的內涵之後才發現,這其中蘊含的哲理涉及面非常廣。無論從愛情的角度或是親情的角度亦或是友情的角度這三方面來說,都是塑造的非常成功並值得稱讚的。

  在愛情方面,影片中最令我感動的便是以林覺民和陳意映為主線展開的一場戀情。其中對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覺民對意映說的一番話了:「與其讓你先我而死,不如讓我先你而死」,當意映問她為什麼時,他卻說:「因為你太柔弱了,所以我不想留你一個人承受所有的痛苦。」這齣自肺腑的話語,這濃濃的情意,教人如何不感動,他們的相濡以沫,他們的相敬如賓,無不催人淚下,更是我們用言語無法形容出來的。他們的愛可以說是一種簡單,一種清新。

  林覺民與陳意映的愛情,產生於亂世中,好似一個童話故事,雖然不真實,但很美,很感人。這部電影雖說不上是一部傳記,而且片段比較零散,但我更願意稱它為一部唯美的愛情片。在那個跌宕起伏,戰火紛飛,為國效命,萬死不辭的年代,這種真情有多難得,可想而知。還記得新婚之夜,當意映嘴唇上粘了一小塊棗子皮時,覺民便溫柔地笑著遞給他一塊手帕,兩人便相視而笑。在以後的日子裡,他們總是相敬如賓。記得意映在覺察到自己的丈夫所做的事業危險性極大時,便常常拜佛求菩薩保佑覺民。在覺民闖禍時,意映處處為覺民隱瞞,並在覺民挨打被罰時偷偷送飯。記得影片中還有一個放風箏的畫面,那是覺民準備偷偷跑去日本,可恰巧船票賣完了,最後意映找到了他,覺民就帶著意映去海邊放風箏,覺民手中握著線,風箏在另一頭飛得很高。意映便說覺民就像這隻風箏,想要飛多高就能飛多高。而覺民不語,默默地將手中的線遞到意映手上,並鄭重地說:「我飛得再高,但風箏的這一頭始終攥在你的手裡,」意映會心地笑了。這溫馨的畫面,只覺得暖暖的,很清新,又很愜意。

  在覺民決定參加黃花崗起義的最後階段,回了一趟家,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禮拜,但他明白,自己所剩的時日已經不多了,在這段期間,他常常喝得醉燻燻的來掩蓋自己的罪過,而回家後意映也並沒有抱怨,或許她也能感受到覺民內心的痛苦。看見妻子懷著他的第二個孩子,他何嘗不想親眼看見自己的子女出生,盡一個做父親的責任。而他有更重大的任務在身,他必須舍小家以保大家。儘管有太多的無奈,儘管有太多的不舍,但他還是決絕地離開了。他的這種做法,我們都能理解,因為覺民在我們大家心中永遠是偉大的。

  在日本同盟會期間及一系列的活動中,覺民的表現尤為突出,這其中濃濃的兄弟情更是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他們知道,此時,祖國大地正在痛苦的呻吟著,覺民明白,若想洗清國恥,實現夢想,便只有一條道路可選,即只有革命。即使頭斷血流,即使暴屍街頭,他們也無怨無悔。大不了現實生活中少了一群英雄,黃泉路上多了一群鬼雄。在林覺民被捕入獄時,審判官對他的評價是「相貌如玉,肝腸如鐵,心地光明如雪」,看他一表人才,勸他投降,而覺民寧死不屈。「吾等願殺身成仁,喚醒國民覺醒」,在黃花崗起義之前,兄弟們紛紛報名參加敢死隊;在戰鬥中,為了佔領制高點,弟兄們一個個英勇犧牲;在最後的衝刺中,已經傷痕累累的覺民和夥伴多次嘗試衝擊。當看到同伴犧牲,他們更是拼了命地戰鬥。這種兄弟情,這種友情,更是令我們欽佩。

  覺民在起義前曾說過,「吾輩此舉,事必敗,身必死」,「然吾輩身死之日,距光復期必不遠矣」,他們明明知道這次起義兇多吉少,可他們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以換取國家的光復。黃興說:「用我們的血去澆灌自由之花,讓所有人都能夠生活在民族,平等,自由,博愛的世界裡。」這種偉大的理想可歌可泣,敢死隊的英雄們,在告別了自己的親人後,紛紛走上了不歸路。子彈是不長眼睛的,一眨眼的功夫,當覺民再次呼喚新軍裡的兄弟們時,林文已經英勇犧牲了,就這樣,他們生在一起,死在一起,在同生死共患難的誓言裡勇往直前。

  說起親情,林覺民應該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運的。雖然幼小時喪母,但他有幸過繼給了他的叔叔,叔叔將他視為珍寶,把覺民當作親生兒子來撫養。從他的回憶中可知,覺民小時候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無論是詩書禮儀還是諸子百家,他總是過目不忘。在全家人一起吃最後一次團圓飯時,覺民的養父說起了一件覺民小時候去參加童子試時發生的事情,那時小小年紀的他就知道「少年不忘萬戶侯」了,可見他的志向有多遠大。

  最終,離別的前夜,意映連夜把平安符縫在了覺民的衣服裡,雖然阻止不了他前行的道路,但她只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夠平安歸來。而那封「與妻書」,則是覺民在一個雨夜裡悲痛欲絕地寫下的。窗外的雨譁譁地下著,覺民流著熱淚,縱有萬般無奈,萬般不舍,怎奈亂世之中,只能用一封信來了解自己此生的遺憾。

  「意映卿卿如唔,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充吾愛汝之心……」默默地看著,深深地感觸著,不知不覺,淚水已划過臉頰,百年的情書,情系百年,催人淚下的親情、友情、愛情……

  《百年情書》觀後感2000字二:

  高中的一天清晨,語文課堂上翻開了新的篇章,標題《與妻書》,作者林覺民。「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當時的我雖然只是懵懂少年,不能完全讀懂字中的繾綣與決絕、矛盾與苦痛,但心底卻似一泉清水汩汩地湧出感動,有著撕心裂肺般的痛楚、悲愴,以至於這篇文章不用老師督促、自己就瞭然熟背。緊接著,便聽到了齊豫的《覺》和童安格的《訣別》,不同的是齊豫以陳意映的口吻回復了丈夫的遺書「誰給你選擇的權利,讓你就這樣離去」,而童安格則以林覺民的心境做了補充和說明「願天下情侶,不再有淚如你」。兩支歌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麼多年來,《與妻書》深深銘記在我的心頭,一直被我視為最至情至性、令人柔腸百折的「悲」文,每有觸及,便不勝感慨!

  2011年5月,傍晚,剛回家的我換著拖鞋,電視裡傳來電影《百年情書》首映報導,聽得我心裡一顫,可惜新聞結束,無法印證我的判斷,事後百度一下,果然就是那篇文章的題材,想想今年是廣州起義100周年,多好的題材,總算有人做了該做的事!只是又讓我想起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想起林覺民和他的《與妻書》。

  1911年4月24日,林覺民從廣州來到香港,迎接從日本歸來參加起義的同盟會戰友,住在臨江邊的一幢小樓上。夜闌人靜時,想到即將到來的殘酷鬥爭以及自己的龍鍾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緒翻湧,情不自禁,徹夜疾書,分別寫下了給父親和妻子的訣別書,天亮後交給一位朋友,說:「我死,幸為轉達。」寫《與妻書》時,林覺民滿懷悲壯,已下定慷慨赴死的決心,義無反顧,因為舉義之事已經被叛徒洩密,明知「事必敗,敗必死」,但抱著「吾死以醒國人、以敲響韃虜喪鐘」的信念,他「淚珠與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心中滋味無以言表,再堅強的人也難免心碎腸折。所以文章字字泣血飄淚,感人肺腑。纏綿悱惻而又充滿激情,凜然正氣卻又兒女情長,為國捐軀的激情與對愛妻的深情兩相交融、相互輝映,令人斷腸落淚。倘若作者沒有因為革命而犧牲,以他的文學修養和高尚情操,中國近代文學史上想必會多出一朵璀璨的奇葩!

  1911年4月27日,林覺民在廣州英勇就義,年僅25歲!

  消息傳到家中,陳意映悲痛欲絕,度過了鬱鬱寡歡的一年後,終因思念林覺民過度而逝,在他們悲愴的故事中再添辛酸。

  2011年5月13日,金舸導演的電影《百年情書》全國公映,中國文學史上最為動容的情書時隔百年之後從教科書中走進影院。很想看,可是太悲劇,又不敢看,怕觸動太深,走不出來……

  2011年6月17日夜,還是忍不住百度,有了,就看吧。影片以林覺民與陳意映之間的愛情故事,林覺民投身革命參加起義,成為兩條並行不悖的線索進行敘述,愛情因為國殤、因為自我犧牲而升華,即使是在夢裡遙望,依然低低切切,無悔無怨。坦白說,這樣真實的內容不用導演煽情,觀眾也會情不自禁地熱淚盈眶。遺憾的是我的理解裡敘事有些紊亂,表演有些生硬,剪輯也不夠緊湊,而且紅色的標籤非常明顯。與其說電影的觀後感,不如說是我對《與妻書》的又一次回憶與感觸!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