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國產頂級高智商犯罪片(這是今年最過癮的國產犯罪片)
2023-07-25 12:17:14 2
楊德昌執導的《一一》裡有這樣一句臺詞:「電影發明之後,人類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長了三倍。」
有部電影不但證實了這個說法,還將電影的意義拔高了不止一倍。
電影中的主人公不但藉助電影製造完美犯罪,保護家人,還利用電影進行破案。
它的名字叫做《誤殺》。
《誤殺》的原版是印度經典懸疑片《誤殺滿天記》,當年該片一經上映,便贏得滿堂彩。
豆瓣4萬多人打分,評分8.5;IMDB近6萬人打分,評分8.2,可見這部電影非同一般。
這次的《誤殺》在此基礎上做了本土化的改編。
導演柯汶利曾憑藉短片《自由人》入圍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十強,監製陳思成一手打造了「唐探宇宙」。
兩人的強強聯合,再加上六大編劇對原劇本重塑根骨,保留靈魂的改編,讓《誤殺》成了今年最過癮的國產犯罪片。
故事發生在東南亞某魚龍混雜的邊陲小鎮。
李維傑(肖央飾演)是一家網絡公司的老闆,一家四口雖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也算小康。
但一切都在大女兒平平參加完夏令營後改變了。
警察局長拉韞和市長候選人的兒子素察也是夏令營的一員,他在活動時看上了長相純樸的平平。
於是使計下藥並性侵了平平,還拍下了迷奸視頻以表威脅,強迫她再為自己服務一次。
整日擔驚受怕的平平將一切告訴了母親阿玉(譚卓飾演),兩人在自家倉庫內要求素察把視頻刪掉,爭奪中誤殺了他。
李維傑為了幫助家人逃脫法律的制裁,利用自己看過的犯罪片裡的處理方法,偽造了一切。
他清理了犯罪現場,銷毀了證物,製造了不在場的證據,教家人如何應對審問,並且以蒙太奇的手法讓所有與他接觸的人為自己作證。
只是素察的母親拉韞並非善茬。
她與李維傑「看過1000部電影,這個世界上就再無新奇的事情」不同,她是親手破過1000起案件,所以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露破綻的事情。
接下來,拉韞與李維傑的較量一次次展開,案情也在不斷地反轉,事情的真相也變得撲朔迷離。
兇手到底是誰?誰才是受害者?李維傑如何製造證據?所有的疑問都撲面而來,這一場對決也因此精彩非凡。
除此之外,電影中還有許多細節和暗示值得去解讀。
如素察之死、李維傑的自首、羊的隱喻、素察的屍體到底埋在哪、彩蛋想說明什麼、李維傑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接下來,對於這些問題一一分析。
關於素察之死。
大女兒和母親阿玉,在與素察的爭執中,失手將素察打倒在地且斷了氣。
實際上素察當時並沒有死,只是出現了假死,就像泰拳拳手被重擊後會出現吞舌假死現象一樣。
電影中有五點可以佐證。
一是倉庫內沒有一點血跡;二是在拉韞(陳衝飾演)開棺驗屍時,棺材上有血紅的抓痕;
三是一家人吃飯時,小女兒用叉子在桌子上劃,是因為她聽到了埋素察的棺材裡傳出的聲音;四是李維傑轉移屍體時,素察的眼睛是睜開的,而在倉庫裡是閉著的。
還有一點則是李維傑對家人說的話:「我沒什麼本事,能做的,只有擋在你們前面。」
關於自首。
在拉韞的威脅下,小女兒並沒有說出真相,把他們一家人帶上警車去墓地挖屍是拉韞故意而為之,妄圖偽造假象。
小女兒在警察局出來後對李維傑說「爸爸,對不起」,也是拉韞教的,她以此為交換代價,只要小女兒這樣說了,她就不會再打她的家人。
因為她是個只求真相,不擇手段的警察,開頭便交代了她為了破案,製造了假的作案工具。
但是這一系列的操作下來,讓小女兒學會了說謊,結尾處的試卷便是她塗改了分數,把70分改成了100分。
這樣的結局讓李維傑內心動搖,他保護了一家人卻對小女兒造成了極壞的影響,所以以身作則,選擇自首。
關於羊。
羊一共出現了四次,第一次是開頭李維傑去布施時跟著僧人的羊,代表著善;第二次是他去湖邊拋車,羊目睹了一切,意味著沒有人能逃脫制裁;
第三次是桑昆打死了羊,表示替罪羊;第四次是李維傑醒悟後再次去廟裡朝拜又出現了一隻羊,再次回歸善。
關於素察的屍體。
素察的屍體在新警察局大樓底下,電影中其實有暗示。
一是李維傑是新警察局建築工程的網絡承包商,去看場地的時候有一個大坑的特寫;二是警察找到屍體後不方便透露具體位置。
關於彩蛋。
結合最後的彩蛋和開場的越獄,李維傑可能是因誤殺進的監獄,但過程也許是他想像的一個故事。
他的父母死於暴亂,導致其從小就成了一個孤兒,沒有老婆孩子,他喜歡看電影,也喜歡向別人講故事。
這個故事的聽眾就是他同室的獄友恩頌(秦沛飾演),所以最後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才會露出神秘的微笑,因為他知道李維傑是高智商罪犯。
但是因為泰國沒有死罪,拉韞不甘心自己的兒子在棺材裡被活活悶死,都彭(姜皓文飾演)也因大權旁落懷恨在心。
兩人動用曾經的人脈和金錢,製造了一場李維傑越獄被活埋的完美犯罪,連帶將其抓出來的黃毛一同殺死,銷毀證據。
這樣一來,電影首尾便能呼應。
關於李維傑。
李維傑極有可能是位人格分裂患者。
他的家人其實都是他的人格,他把自己的人格全部具象化在同一空間內,有怯弱(大女兒)、說謊(小女兒)、隱忍(老婆)、以及自己的本性老實和聰明。
這些人格對於普通人來說,一般都會贏得周圍人的好感,一來不會惹事,二來值得交際。
只是最後哪個人格佔據上風,現實生活中他就會表現出哪一面,類似於杜琪峯《神探》裡的鬼。
比如他懼怕警察局的桑昆,暗指他的怯弱人格;經常向街坊傳達電影中利用法律的知識,暗指他隱忍人格;編造不在場證據,暗指他說謊人格。
但現實中的他卻老實巴交,一直不敢公開與法律和制度抗衡,這讓他急需一個情緒的宣洩口。
而他人格分裂原因不單單只有現實這一層,更重要的是小時候父母因暴亂而死,對他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種種原因導致他的精神不再正常,他把父母的死歸結於社會的不公正和政府的不作為,總想製造一場暴亂,改變格局。
他就像《致命ID》裡的胖子一樣,由於小時候的經歷成為多重人格的瘋子,從而情緒崩潰,誘發犯案。
但他的周圍一直有個善良的人在試圖喚醒他的良知,這個人就是恩頌,他在電影中不止一次幫助過李維傑。
然而李維傑心底的灰暗過於強大,總在壓制善良。
最後隱忍和老實轉變為負面人格,讓他做出了殺死警察局長兒子的行為,後又安排策劃了暴亂。
進了監獄後,他的精神依舊沒有恢復,經常會臆想自己的人格會在某一時間點做某一件事情,電影開頭的越獄被活埋就是他的想像。
採訪時恩頌關於李維傑的問題,沒有做出任何評價,只是微微一笑。
因為他知道李維傑有人格分裂,這個笑既是對沒有引導他走入正途的愧疚,又是對他改變政府的感激。
總而言之,《誤殺》是一部好電影。
推薦閱讀
不會再出現下一個周星馳
太過真實的電影,看完後懼怕結婚
誰不愛改變格局的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