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說明文文體知識歸納

2023-07-25 19:09:37

  說明文的名詞解釋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知識的文章體裁。它通過揭示概念來說明事物特徵、本質及其規律性。說明文一般介紹事物的形狀、構造、類別、關係、功能,解釋事物的原理、含義、特點、演變等。說明文實用性很強,它包括廣告、說明書、提要、提示、規則、章程、解說詞、科學小品等。

  說明文的分類

  按照不同的標準,說明文可分不同的類別:

  1、依據說明對象與說明目的的不同,把說明文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兩大類。但是,有時在一篇說明文中,介紹事物與闡釋事理往往是交錯使用的。事物說明文的說明對象是具體事物。通過對具體事物的形狀、構造、性質、特點、用途等作客觀而準確的說明,使讀者了解、認識這個或這類事物。事理說明文的說明對象是某個抽象事理。將抽象事理的成因、關係、原理等說清楚,使讀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這個事理為什麼是這樣是其主要目的。因此,不管是事物說明文還是事理說明文都要求作者對說明的對象進行真實的介紹,這其中,我們不乏感受到文中的科學精神。物說明文是對事物進行詳細介紹的文體形式,而事理說明文是對道理進行詳細介紹的文體形式。區別是前者針對事物,後者針對道理。說明文的說明對象是你要說明的事物。

  議論文和事理說明文的不同:

  事物說明文的說明對象一般為具體事物,而事理說明文的說明對象一般為抽象事物,議論文亦稱說理文、論說文,就是講道理、論是非。作者通過事實材料和邏輯推理來闡明自己的觀點,表明贊成什麼或反對什麼。

  說明文之事理說明文是闡明抽象事理的。這種說明文主要是說明事物的本質、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內在聯繫一類問題棗事物的起因。

  2、根據說明語言的不同特色,表達方式的使用情況的不同,把說明文分為平實的說明文和生動的說明文兩種。生動的說明文又叫文藝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是通過文藝的形式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

  說明文的特點

  說明文雖然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類文種,但若沒有其他表達方式(如敘述、議論、描寫等)的恰當配合,則無法圓滿地完成向讀者介紹事物、解釋事理的任務;而從學習寫作說明文的角度講,如果能確切了解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在說明文中的重要作用,注意準確使用敘述、議論等方式來輔助說明,說明文就能寫得有聲有色,文採斐然。

  說明文的特點是說,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識性。這種知識,或者來自有關科學研究資料,或者是親身實踐、調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嚴格的科學性。為了要把事物說明白,就必須把握事物的特徵,進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即不僅要說明是什麼,還要說明為什麼是這樣。應用性說明文一般只要求說明事物的特徵,闡述性說明文則必須揭示出問題的本源和實質。

  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於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中國石拱橋》屬於後者,它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說明中國石拱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的特徵。《大自然的語言》屬於前者,文章科學地說明了物候學知識。說明事物特點和闡明事理是說明文的兩種類型。

  為了把事物特徵說清楚,或者把事理闡述明白,必須有相適應的說明方法。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字、作比較、列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作引用、作假設等。寫說明文要根據說明對象和寫作目的,選用最佳方法。採用什麼說明方法,一方面服從內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選擇的自由。是採用某一種說明方法,還是採用多種說明方法,是採用這種說明方法,還是那種說明方法,可以靈活,不是一成不變的。

  說明要有順序,這是使說明內容條理化的必要條件。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說明的時間順序和記敘的時間順序相似。空間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裡、大小、上下、前後、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邏輯順序,常以推理過程來表現。採用什麼順序,主要取決於作者所說明對象的特點。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時間順序容易表示清楚。寫建築物的結構,離開空間順序難讓讀者看明白。說明事理用邏輯順序,正便於體現事理的內部聯繫。

  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平實性、周密性和科學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表示時間、空間、數量、範圍、程度、特徵、性質、程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說明的實用性很強,稍有差錯,會失之毫釐,謬以千裡。在準確的前提下,說明的語言有的以平實見長,有的以生動活潑見長。由於說明的對象和作者語言風格的不同,說明的語言也是多種多樣的:或概括,或具體;或簡潔,或豐腴;或精練,或詳盡;或平易樸實,或幽默風趣,總之不拘一格。閱讀說明文和寫說明文可以聯繫起來。上面談到的所要把握的四點,閱讀說明文要注意,寫說明文也要注意,只是所提要求要注意符合學生實際。

  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第一,內容上的科學性。說明文的內容必須真實準確,以確鑿的材料為依據,如實反映客觀事物的特徵、本質及規律,具有嚴密的科學性。

  第二,結構上的條理性。事物和事理有時往往是比較複雜的,為了給讀者以明確的認識,說明其特徵時必須有一定的條理和順序。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程序順序也是時間順序的一種)、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這種說明順序往往體現在文章的結構層次上,所以閱讀說明文時,理清結構層次與把握說明順序是一致的。

  第三,語言的準確性。說明文的實用性很強,語言表達失之毫釐,其結果就會謬以千裡,所以說明文語言要求準確無誤,給讀者以科學的認識。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說明文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各門學科的教科書、科普讀、知識小品、解說詞、說明書等都是說明文。可以說,說明文和我們日常學習、生活、工作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

  說明文的閱讀方法

  科學說明文和一般說明文一樣,也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傳授科學知識為根本任務,介紹事物,闡明事理,說明事物運動、變化、發展規律的。因此,閱讀此類文章,自然也應該抓住說明的對象及其特徵,看看它是如何來說的。例如初二第六單元《奇妙的克隆》一文,不妨來個這樣三讀:

  一,讀抓綱--整體把握說明點

  說明文寫作的目的就是要告訴讀者某個事物或某個事物的某方面的知識。而作者傳達的這個知識,就是說明點,也就是說明文的中心思想。那麼怎樣把握它呢?方法主要有三:首先可抓住文章的標題明確說明點。俗說標題是文章的眼睛,說明文的標題往往揭示了說明的中心。先看總標題:《奇妙的克隆》,可知是有關神奇的克隆技術的知識介紹,以揭開克隆的秘密;再看內容,全文用了四個小標題:克隆是什麼、克隆鯽魚出世前後、克隆綿羊多利、克隆技術造福人類。你只要瀏覽一下課文的小標題,就會對課文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

  其次可抓住文章的結構歸納說明點。一般說明文往往都會圍繞一個主要問題或內容進行說明,而有的說明文則需要我們把小說明點歸納起來,構成全文的說明點。例如《奇妙的克隆》採用的是並列式結構,從不同的側面說明克隆,除了我們前面說的抓小標題外(或者假如像有的文章那樣就沒有小標題),我們也可以根據四部分的內容結構把它歸納出來。即克隆的含義、實驗、發展與好處等。

  另外可抓住說明的順序弄清說明點。事物事理的本身是有其順序的,人們認識事物事理也有一定的順序,因此理清了文章的順序,也就有助於弄清說明的中心。例如這篇課文主要是闡述事理的,無疑採用的是邏輯順序:先寫克隆的含義,接著寫克隆實驗,再寫克隆的發展,最後寫克隆對人類的造福和對克隆的思考。行文脈絡十分清楚,說明事理步步推進,文章的中心也就一目了然。

  二,讀精析--細部研討方法點

  要想把事物事理說清說透,就肯定離不開說明方法。因此閱讀說明文,就應當抓住主要的說明方法,並搞清楚各種說明方法的聯繫和作用,這樣才能比較準確地把握說明的內容和文章的結構。我們不妨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一是可以先從全文上提領各部分的說明方法。不妨列出表格,以一覽無餘。

  二是可以抓住重點段落,精要分析具體的說明方法。例如:在克隆是什麼一小節裡,作者為了說明克隆,運用了三種說明方法:舉例子、釋義和引用。舉例子:列舉植物、動物界當中的人們比較熟悉的例子來說明,把艱深的科學知識說得簡明易懂;釋義:對克隆一詞進行溯源並作出解釋;引用:引入《西遊記》中孫悟空拔一把猴毛變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克隆是怎麼一回事,把科學技術寫得富有趣味。

  三,讀品味--捕捉咀嚼情感點

  與其他文體一樣,說明文中也同樣說著作者的情感態度,而這也正是我們理解課文所不可或缺的。《奇妙的克隆》是生物學家談家楨寫的一篇科普文章。學習這篇課文,既要了解克隆這一科技成果,更要從中學習科學家在科學的道路上鍥而不捨、不斷攀登的精神,還要在此基礎上,對科學這把雙刃劍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為了說明什麼是克隆,作者精心組織材料,把克降是什麼克隆技術的發展脈絡克隆羊多利的誕生克隆技術如何造福人類介紹得清清楚楚。但是作者又不限於一般性的知識介紹,而是融入自己的讚賞之情和嚴肅思考。具體地說,本文既向我們介紹了克隆科學知識,又展現了包括我國科學家在內的科學精神,同時又引領讀者全面地看待科學技術的發展。閱讀時,我們就要從課文中找出能表現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態度與精神的句子,加以體味。

  例如:(1)用鯽魚囊胚期的細胞進行人工培養,經過385天59代連續傳代培養後,用直徑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顯微鏡下從培養細胞中吸出細胞核。(2)在189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一條幼魚度過難關,經過80多天培養後長成8釐米長的鯽魚。(3)依靠高超的外科手術從爪蟾蝌蚪的腸上皮細胞、肝細胞、腎細胞中取出核,並把這些細胞的核精確地放進已被紫外線破壞了細胞核的卵細胞內。(4)經幾百次灰、黑、白這樣的操作以後,白色小鼠終於生下了三隻小灰鼠。(5)經過247次失敗之後,他們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隻名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綿羊。(6)用極細的吸管從卵細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蘇格蘭黑面羊的卵細胞中。然後,將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隻母羊的子宮裡。(7)可以期待,許多生物學家,特別是那些從事無性繁殖研究的科學家,將會嚴肅的考慮它的含意,並展開科學討論,用以教育世界人民。這些句子,無一不體現出神聖的科學精神。

  說明文整體分析

  說明文的結構

  1、說明文的結構:

  連貫式、總分式、並列式、遞進式、對照式(結構包括段落)。一篇完整的說明文常常是幾種結構綜合運用的。

  2、把握結構的意義。

  說明的順序

  1、說明的順序:

  空間順序(也可稱事實順序)、時間順序(包括發展順序)、事理順序(也可稱邏輯順序)。說明文中也會出現以一種順序為主兼用其他順序的現象。

  2、弄清順序的意義。

  說明的方法

  1、舉例子:使文章更加具體,更有說服力,更客觀地說明了事物。

  2、作比較: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

  3、下定義: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準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4、列圖表。為了把複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5、作詮釋。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6、打比方。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7、摹狀貌。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和描寫要區分開,兩者雖一樣,不過是在不同的文體中的。)

  8、引用。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資料說明。引資料的範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

  9、分類別。將被說明的對象,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10、列數字。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據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準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對事物、事理進行介紹、解說的一種文體。

  說明文的語言

  1、說明文語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學性、準確性,簡練明確;文學性說明文還要求生動性、形象性。

  2、分析說明文語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其對說明事物特徵、性質的作用,其次是說明的嚴密性、科學性,第三是形象性、生動性。

  3、說明文語言要點:

  表約數、表消息來源、表程度、表頻率、表範圍、表猜測。

  分析說明文

  第一,把握說明對象及特徵。閱讀說明文,首先要準確地把握說明對象,從而區分事理說明文和事物說明文,進一步理解說明內容。接著還要重點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徵。這是分析一篇說明文的關鍵。只有準確地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徵,才能深入理解說明對象,以此為突破口,進而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中心內容。要準確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徵,必須認真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尤其要注意仔細揣摩關鍵詞句(中心句、過渡句、體現作者思路的句子以及文章中反覆出現的句子)。

  第二,理清結構,分析說明順序。說明文的結構並不複雜。常見的結構形式有總--分式、總--分--總式、分--總式、並列式、遞進式等。理清結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作者的思路,更清晰地領會內容要領。說明順序是多種多樣的。採用什麼樣的說明順序,取決於說明對象的特點和說明目的。常用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三種。有時一篇文章可交叉使用幾種說明順序,如<中國石拱橋)一文,除了按先古後今的時間順序外,又按先概括後具體、先整體後局部的邏輯順序進行說明。各種順序在語言上都有一定的標誌。閱讀時抓住有一定標誌作用的語言,可以更加順利地分析說明順序。總之,說明文的結構和說明順序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分析時可同步進行。

  第三,分析說明方法。為了說明清楚事物的特徵,須採用恰當的說明方法。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作詮釋、配圖表等。閱讀說明文,了解它採用的說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樣的說明方法,說明什麼對象,有什麼作用,二要看所用說明方法是通過怎樣的語言形式表達出來的,這樣分析才透徹、紮實。

  第四,體會說明文的語言特點。準確、簡潔是說明文語言的主要特點。當然,說明文的語言風格也是多種多樣、各有特色的,有的以平實見長,有的以生動活潑見長。以此為據,可概括為平實說明和生動說明兩種方式。一般來說,以說明事物為主的說明文,重在抓住事物的特點,用簡明的語言平實地加以說明。

  而科學小品,講究趣味性、文藝性,須要作必要的生動、形象的說明。

  注意摘取原文

  離開了原材料恐怕誰也答不準,答不全。因此,準確解答閱讀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數題目在文章裡是能夠摳出答案的。當然,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必須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加工,或摘取詞語或壓縮主幹或抽取要點或重新組織。即使是歸納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須充分利用原文。

  在閱讀中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不少同學基礎知識的記憶能力較強,但遷移能力比較弱,特別是對有關字、詞、句的語境義以及作用之類的題目感到為難。這裡,提供十六字訣的解題方法供你參考。

  1、字不離詞。漢語中一詞多義現象相當普遍。在理解詞語中某個字的意思的時候,必須把它放到這個詞語中去考察,即字不離詞,這樣才能準確的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如:道聽途說,道,指道路;志同道合,道,指道理

  2、詞不離句。在綜合閱讀題中,常常要求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這類要求有以下幾方面情況:

  一詞多義。這在文言文中是常見的。如:策之不以其道,策,驅使;執策而臨之,策,馬鞭在現代文中則多表現為語境義,這些,都應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斷它的意思,也就是詞不離句。如:見教一詞的本意是客套話,指教(我)的意思。它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則表現為不同的意義。在《範進中舉》一文中,範進中舉前面對胡屠戶的教導,稱嶽父見教的是。

  至於某個詞在句中的表達作用,更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去理解,而不能離開句子作單獨解釋。

  3、句不離段。也就是說,對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離開具體的語段,不能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如果離開具體的語段,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許多句子只能狹隘的理解甚至於不知所云。只有結合具體的語段和語言環境,才會知道這句話在全文中佔著什麼樣的位置。

  4、段不離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體現了作者的寫作思路。因此,對語段的閱讀理解不能離開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離文章的中心。否則,對語段內容或作用的理解就會發生偏差。

  概括介紹的方式

  1.概述式

  開頭用簡潔的語言介紹事物的概況,給人以總體形象。如《故宮博物院》是這樣開頭的: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紫禁城。現在人們叫它故宮,也叫故宮博物院。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有五百多年了。

  開頭介紹了故宮博物院的地理位置、名稱、性質和年代。通過概述的介紹,我們可以大致了解故宮博物院的概況。

  2.描述式

  開頭描寫事物的特徵或狀態,讓讀者有一個直觀的總體認識。如《中國石拱橋》開頭是這樣描述的:

  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話裡說,雨後彩虹是人間天上的橋,通過彩虹就能上天。我國的詩人把拱橋比作虹,說拱橋是臥虹飛虹把水上拱橋形容為長虹臥波。

  開頭描述石拱橋的重要部位橋洞的狀態特徵,然後用神話傳說和詩人對石拱橋的描述補充說明這一特徵。

  3.設問式

  開頭設問,能激發讀者了解知識的欲望和興趣,急切了解事物或事理。如《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第一段。由描述紅花的鮮豔和美麗,自然提出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問題,讓人們隨作者的具體解說了解其原因,探尋其知識。

  4.定義式

  開始對事物下定義,提示事物內涵(本質特徵)和外延(包含的範圍),讓人了解事物的本質。如《統籌方法》開篇是這樣定義事物的: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它的實用範圍極其廣泛。

  具體說明的結構思路

  說明文的結構由事物的性質確定,一般來說,確定它的結構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1.按說明對象的自身條理性來安排結構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條理規律,把握了這種規律並據此安排結構,能使說明的內容井然有序,條理清楚。一般來說,運動、變化、發展的事物,它的條理性表現在時序上,不同時間有不同的形態,說明時可按時間順序安排結構。如《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就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結構的,先寫文字產生和出現書籍的雛形,再寫正式的書籍,最後寫現代的書籍,從而說明了書籍演變發展的過程。

  處於靜止狀態的事物,如建築群、名勝古蹟、物品等,常常從空間位置上體現它的條理形。說明這類事物,宜按空間順序,先表后里、先外後內進行說明。如《故宮博物院》說明一個古代建築群,這個建築群處在一定的空間方位上,排列有序,內部建築有主有次。文章按照空間位置,先寫外部城門,後寫城內建築,寫內時先寫主,後寫次。整篇文章層次井然有序。

  2.按人們對說明對象的認識規律安排結構

  對讀者陌生以及讀者難以理解的說明對象,說明時常常由具體到抽象,由表面現象到內在事理。由個別推及一般。在具體說明中,宜先寫狀態,後寫功用或成因,最後揭示性質特徵。如《死海不死》是一篇事理性說明文,具體說明部分先說一種現象:傳說約兩千年前,羅馬統帥狄杜把俘虜的奴隸投在死海裡,但奴隸卻安然無恙。然後解釋原因,這是因為死海海水的鹹度很高。接著進一步解說死海的成因,說明時先敘事,後說它是自然界變化的結果。這樣說明,讀者易於理解。

  對讀者並不陌生的事物或事理,說明時可先說一般,再敘說個別現象。這種寫法宜先寫性質特徵,後寫狀態,人們可先獲得事物或事理的總體認識,然後具體理解。如《蘇州園林》,一般讀者都知園林這一事物,但蘇州園林與其他園林有所不同,因此,寫作時宜先說出它與其它園林不同的性質特徵,然後具體說它的形態。這種結構安排有利於讀者儘快地認識事物。

  說明文的結尾一般是自然結束,說明清楚了,文章就結束了。有的說明文最後再次歸結特徵,有利於讀者區別事物。如《故宮博物院》最後寫道:站在景山的高處望故宮,重重殿宇,層層樓閣,道道宮牆,錯綜相連,而井然有序。這樣宏偉的建築群,這樣和諧統一的布局,令人不能不驚嘆。結尾直接點出了故宮建築群的特徵:宏偉、和諧、統一。有的說明文,結尾作一些補充性的說明,或開拓讀者的視野,或增強說明的準確、嚴密程度。如《看雲識天氣》結尾是這樣寫的:在某些情況下,看雲識天氣往往要受到限制,因而,還是要依靠天氣預報。這一補充,比較全面地說明了看雲識天氣的作用,增強了說明的科學性。

  [思路分析]

  事理說明文是闡明抽象事理的。這種說明文主要是說明事物的本質、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內在聯繫一類問題棗事物的起因、功用、關係等等進行解說。

  下面給出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提示

  [解題過程]

  寫好事理說明文應注意以下幾點。

  1、審題──弄清說明對象。

  弄清說明對象,首先要弄清是寫事物說明文還是事理說明文。弄清說明對象可以從審題入手。如《食物從何處來》,它的語法結構是食物‖從何處來。文章要說明的是食物從何處來,即要說明食物是怎麼樣來的。《雄偉的人民大會堂》,雄偉是個修飾語,指出說明對象的特徵,人民大會堂是說明對象。由此可以判斷出《食物從何處來》是事理說明文,《雄偉的人民大會堂》是事物說明文。

  弄清說明對象之後,就要就題立意──確定中心思想。確定中心思想時,要注意以下三點。首先是正確。也就是說,我們解說的事物的本質及規律性要有科學的根據,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其次是深刻。深刻是指說明事物要透過現象揭示本質,反映事物內部的規律性。要使讀者不僅了解事物是這樣的,而且要明白為什麼是這樣的。第三是集中。所謂集中就是重點突出,中心明確。我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多方面的,感性材料是豐富的,但在確定中心時不能沒有重點,沒有中心,不能企圖在一篇文章裡面面都說到。如果面面都講得不深不透,反而會把中心思想給湮沒了。

  2、注意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按事物內在聯繫安排材料,進行說明,可以用邏輯順序。事理說明文是闡述事理的,用邏輯順序便於說明得清楚明白。我們所學課文《向沙漠進軍》就是用了由因及果的說明順序。闡述比較抽象的自然科學原理,一般要由具體到抽象,由事物的表象分析到事物的本質,這樣一種邏輯順序來說明。因為這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比如《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一文,開頭先介紹花朵的紅色是熱情的色彩然後由紅花的表象分析到為什麼這樣紅的本質。同學們在寫作時,究竟使用哪種說明順序,主要是根據說明對象的自身規律和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來確定,沒有固定的格式。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名話恐怕早已家喻戶曉了。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所為忍字心頭一把刀忍決非易事。而要以豁達的胸襟去面對挫折,更是難上加難了。為什麼人要豁達呢?

  豁達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一個豁達的人可以開朗地面對人生,面對挫折,他也許會失敗,但他一定不會就此灰心喪氣,一蹶不振。那麼,也許他還會東山再起。事實,豁達的人不拘小節,不會與人斤斤計較,所以他們往往不會浪費時間於這些事情,可以節省時間。而且保持愉快的心情,不是嗎?

  豁達的人積極面對人生。中醫認為:七情過度則傷人,如怒傷肝、憂傷肺等。不豁達的人總是情緒低落,抑鬱寡歡,他們往往容易生病。毛主席說過: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一代偉人就是以豁達的心境面對人生大起大落卻從未被打垮的。

  三國時代吳國的周瑜是位很有老化的將領,有了他的幫助,孫權的勢力才能發展。他本可以英雄的身份被載入史冊。美中不足的是,他一點也不豁達。原本夜郎自大的他,遇到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後自然不服氣。他想以借東風來為難諸葛亮,又強令諸葛亮造十萬支箭。誰知孔明不僅借來東風成功火燒赤壁,還用草船向曹操借來十萬支箭。屢次加害不成,周瑜哀嘆一聲:既生瑜,何生亮?便口吐鮮血而亡。他就是因為毫不豁達,以至於最後被活活氣死。而第二代領導人鄧同志則不一樣,他是一個豁達的人。他曾領兵千裡挺進大別山,創下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神話;他曾被扣上資產階級走資派的罪名;他曾是國家中央領導人;他曾被開除出黨如果不是有豁達的心胸,他又如何經過這些風浪?如果他也像周瑜一樣看不開,他如何能領導人民改革開放富起來?在豁達原心胸幫助下,他才得以邁過人生坎坷,走入事業的輝煌,無論是建設經濟特區,還是談判香港回歸的事宜,它們的成功都源於小平同志的努力。

  也許豁達一些,你的人生會不一樣。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同类文章
新型玻璃發布會作文300字

新型玻璃發布會作文300字

大家好!我是一家玻璃廠的推銷人。我今天來是向你們介紹幾種新型玻璃的,請大家認真聽我介紹。我們廠的「無敵玻璃」可是堪稱世界一流的。這種玻璃是給銀行、珠寶店、博物館等地方安裝的。這種玻璃非常堅硬能抵擋一切攻擊。無論是子彈、榴彈、炸彈都無法穿透。就是c4定時炸彈也炸不碎。即使炸碎,玻璃中有一根細細
動物的護身術作文450字

動物的護身術作文450字

別小看動物世界喲!他們為了在自然界中生存下來,肯動腦筋,會用自己的智慧來保護自己,它們的方法五花八門,我們現在就來探索神奇的動物世界吧!記得在一個假日裡,我和幾個小夥伴一起去森林裡仔細地觀察,驚奇地發現:不少動物為了生存,都有保護自己的方法。他們的方法真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門。比如竹節蟲,它寄
那個戴眼鏡的男同學作文500字

那個戴眼鏡的男同學作文500字

前些天,我看了一則小笑話《稱呼在變化》,內容寫的是「我」視力不好,戴上了眼鏡。讀小學三年級時,又陌生的老師來上課,我舉手時,老師說:「請那個戴眼鏡的同學回答。」讀六年級時,又陌生的老師來上課,我舉手時,老師說:「請那個戴眼鏡的女同學回答。」到了初中一年級時,又陌生的老師來上課,我舉手時,老師
修鞋人作文250字

修鞋人作文250字

一天,爸爸讓我拿著破了的鞋子,到補鞋攤上補鞋。我來到補鞋的地方,鞋匠張叔叔正好坐在凳子上休息,我走過去,說:「張叔叔,幫我補一下鞋子好嗎?」張叔叔身子起來了招呼我稍等片刻。張叔叔真厲害,他麻利的用錘子把鞋上掉下來的那個帶子進鞋底,然後穿針引線把破了的地方縫緊……不一會,鞋就修好了。我問道:「
為書痴狂作文450字

為書痴狂作文450字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男孩,我家的書多的可以堆成小山。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講我和書之間的故事。在很小的時候,磨牙用的就是書了。我不知是不是因為這件事,就跟書結下了不解之緣。我三歲時就開始讀書了,那時讀書沒有選擇,因為喜歡讀得懂的繪本。但今天的勤讀是否也得益於當初呢?從三歲到今天,我讀過的書起碼有一百本
讀書與成才作文450字

讀書與成才作文450字

我今天要說的主題是讀書與成才。怎樣才能成才呢,讀書與成才又是怎樣的關係呢。先說說讀書吧,即然我們來到學校,就要好好讀書,讀好書,不要在這裡坐著虛度光陰,白白的浪費我們的美好青春年華。讀書,只為我們將來的人生路途做準備的。而讀書,並不是讀死書,而是要讀好生活中的美一本書。其次我覺得讀書是一個『
電子風車作文350字

電子風車作文350字

風,同學們一定都見過吧。但能利用是風發明什麼東西呢?讓我來告訴你吧。一天媽媽問我:「風能發明什麼麼?」我怎麼也想不出來。媽媽又說:「未來的。」我立刻就想出來了電子風車。電子風車的身體是無所不能的。可以變大,也可以變小。還可以吹頭髮,可以當風扇還可以當風車。有一次媽媽洗完頭,頭髮溼淋淋的。媽媽
未來的遊樂場作文450字

未來的遊樂場作文450字

同學們,在我們這個時代裡,遊樂場想必大家都去過。但是,未來的遊樂場,你想像的出來嗎?我就來給你說說我想出來的未來的遊樂場是什麼樣的吧!首先,這個「遊樂場」由一個金屬的、小巧玲瓏的盒子裝著,而且盒子上面還有兩個按鈕,分別標註著「開」和「關」,你可別小看了這兩個按鈕,它們的用處可是很大呢!只要你
不和「懶」做朋友作文400字

不和「懶」做朋友作文400字

懶,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如果和它交上朋友,那麼,你的一生就會被它這個「大魔王」給毀了。你會今天的事拖明天,明天拖後天,總之是懶不想幹;你會不想寫作業,今天找個理由不交,明天編個故事騙人,這還是懶;你還會不動腦筋,遇到問題不去思考找別人尋求答案,這還是懶。是呀,這種行為多不好啊!惹多大的禍呀!可
為螞蟻喝彩作文700字

為螞蟻喝彩作文700字

螞蟻,這種在地球上生存了上億年的動物,在人類的眼中,是卑微的,是渺小的。對人類來說,踩傷或捏死一隻螞蟻好像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有一群螞蟻,確實讓我改變了對它們種族那種視而不見的看法。那是一個清爽的下午,我閒著無聊,就在院子裡看書,這時,一小群螞蟻引起了我的注意,跟著它們,我找到了蟻穴:一個在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