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九步 選購適合自己的空氣淨化器
2023-07-18 20:59:30 1
無論你是否使用了新風系統,空氣淨化器都是必買的產品,兩者搭配才能起到最好的使用效果。面對現在市面上琳琅滿目的淨化器產品,不懂的朋友肯定懵逼,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但只要你按照下面我給你的這幾步思路進行甄選,就可以買到一個符合自己需求的淨化器產品。
空氣淨化器選擇第一步:看需求
明確自己購買淨化器的目的是什麼,過濾PM2.5當然是它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但其次的比如去除香菸等異味、去除甲醛、去除過敏原等,也是空氣淨化器可以做的事情。另外一個因素就是你的使用面積大小,是否需要淨化器經常的移動等等,是否需要每個房間放一個淨化器,這將直接關係到你的預算高低。
空氣淨化器選擇第二步:看淨化方式
一般我們所說的家用空氣淨化器,分為靜電式和機機械式兩種,原理我們這裡不過多贅述,用簡單的話說明白。機械式就是風扇將髒空氣吹過濾網,汙染顆粒物被濾網阻攔吸附,而乾淨的空氣則從濾網另一側吹出,以此達到空氣循環淨化的作用。靜電式淨化器則是在淨化器空間內加上強電場,汙染顆粒物帶電被靜電集塵部件吸附,從而達到淨化空氣的目的。
但兩者的弊端也都存在,相比靜電式,機械式淨化器的噪音和功率都更大,而靜電式的淨化效率略低,且容易產生臭氧。臭氧也是一種空氣汙染物,這種二次汙染是否合格,還需要另外的檢測來確定,機械式的空氣淨化器則沒有這個顧慮。
總體來說,現在家用空氣淨化器產品中絕大多數都是機械式的淨化方式,佔絕對主流,靜電式產品少之又少,加上臭氧汙染等因素,因此不建議大家考慮靜電式空氣淨化器。
空氣淨化器選擇第三步:看價格
空氣淨化器的價格區間拉的非常大,從幾百元到一萬多不等,高端淨化器可能會使用更高等級的濾網,更安靜的風扇,更高的淨化效率,配備更智能的操作方式等。但由於行業現在還不是很透明,廠家的定價不像手機那樣貼近成本,因此水還是比較深的。貴的空氣淨化器雖然有它存在的意義,但優勢與差價並不對等。
如果我們按照淨化效率(CADR)這一空氣淨化器最核心的指標來衡量的話,一些價格昂貴的產品CADR可能達到700左右,但和價格便宜的CADR值較低的400左右產品相比,其將一個30㎡左右客廳的空氣淨化到優秀水平的時間,可能只會相差10-分鐘左右的時間,其意義在於下班到家開啟淨化器時可以比低性能的機器效率更快幾分鐘,而室內空氣健康之後,中低速持續運行的空氣淨化器便足夠為你維持室內呼吸環境了,高低性能間彼此差異更加弱化。因此綜合衡量目前的空氣淨化器產品,我們普遍推薦大家購買的產品價格等級都在4000元以下,在這個價格區間裡優選的話,可以買到性價比很出色的產品。
空氣淨化器選擇第四步:選品牌
現在做空氣淨化器的品牌很多,我們建議是儘量選擇一些專注於空氣淨化器的品牌,或者是比較大的生產家電的綜合型大品牌。而一些很小的甚至沒怎麼聽說過的牌子,即便他們的產品很便宜,也建議謹慎選擇,經過過去兩年空淨市場的爆發增長,目前已經進入洗牌階段,在新國標的衝擊下,一部分不靠譜的品牌也會被市場逐漸淘汰,這樣造成的一個問題就是你很可能買不到自己已購買機型的濾網了,一旦這樣,這臺淨化器就徹底廢掉了,只能再買一臺新的。
空氣淨化器選擇第五步:淨化性能
衡量淨化性能的一個最大指標就是CADR,CADR的中文名是潔淨空氣輸出量,通俗點講就是淨化器能夠產生多少的乾淨空氣。CADR的數據單位是m3/h,以400m3/h來舉例,它所表達的意思是每小時可以輸出400m3的潔淨空氣。從CADR的概念來看,這個數值無疑越大越好,CADR數值越高,單位時間裡為房間內釋放的潔淨空氣也就越多。因此CADR也可以用來計算空氣淨化器的大致適用面積。
按照國際標準中每小時為室內換氣5次的方法計算,我們建議臥室(10-20㎡)選擇CADR 300左右的淨化器,客廳(20-40㎡)選擇CADR 500左右的淨化器,如果單個房間面積超過60㎡,可能一個淨化器就不夠用了。
空氣淨化器選擇第六步:噪音
噪音和CADR是兩個有些矛盾的指標,很多產品在標註性能時,只會標註最低噪音和最高的CADR。但很多消費者不知道的是,最低噪音時CADR可能低至只有幾十,而最高CADR時噪音又會高達60-70分貝讓你不堪其擾。因此在一個可接受的噪音下,能擁有越大的CADR值,我們才認為這臺淨化器具有較高的可用性。
但由於參數標識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導致你可能在很多地方找不到這樣的參數,所以我建議不妨多問問客服人員,你想選擇的產品在睡眠檔模式下的噪音和CADR值分別是多少,如果這個數字能在30分貝和120m³/h左右,就是合格的水平。
空氣淨化器選擇第七步:使用成本
空氣淨化器的使用成本主要有兩部分,一個是耗電,一個是濾網更換。
能效等級就非常好理解了,它是一臺淨化器是否節能的數據依據。空氣淨化器新國標中有關能效的部分並非直接標註運行功耗,它將淨化效率納入其中,能效等級是CADR與額定功率的比值,而且還細分為顆粒物淨化能效以及甲醛淨化能效。從現有的資料來看,能效等級達到2為合格級,比值達到5為高效級;甲醛方面,比值達到0.5為合格級,達到1為高效級。無論比值還是等級,能效認證都是數字或等級越高越節能,很好理解。
濾網更換我們要看一個參數叫做CCM,CCM是淨化器累積淨化量的英文縮寫,它描述HEPA或是甲醛濾網過濾能力衰減到50%時,淨化器可以累積過濾的汙染物總重量,單位是mg。CCM的新國標數據分為顆粒物和甲醛兩大方向,無論CCM顆粒物還是CCM甲醛,單位全部是mg。當你認為記住淨化總量數據比較麻煩時,其實也可以通過CCM等級來了解濾網的規格。CCM顆粒物共有P1到P4四個等級,數字越高累計可淨化量就越高。此外CCM甲醛方面從F1到F4等級,超過第四級都以最高等級四級來描述。
考量使用成本,買能效等級數字越小的,CCM數字越大的,就對了。
空氣淨化器選擇第八步:外觀
外觀是一個主要看個人喜好的方面,常年擺放在家中顯眼的位置,一個看著順眼的產品才能激發你使用的欲望。當然還與你家中可擺放位置的尺寸有關係,所以如果是小面積的家庭購買淨化器,仔細看看尺寸大小也是很必要的。
空氣淨化器選擇第九步:附加功能
現在很多淨化器,尤其是中高端產品會有很多的附加功能,這個則需要根據你的使用需求和環境來判斷是否需要在這些地方花錢。比如松下、夏普的淨化器會帶有加溼功能,它的汽化無霧加溼功能非常適合北方居民在乾燥的冬季使用,這種加溼方式並不會帶來超聲波霧化加溼器將水中有害物質伴隨溼潤的空氣釋放到室內。
另外就是考慮是否需要「智能化」的淨化器了,淨化器顯然是構建智能家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最簡單的遠程控制在很多產品上已經可以實現,到家前半小時打開淨化器,進門就可以享受到乾淨的空氣,就是很好的使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