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流逝的作文
2023-07-15 07:52:33 1
不管我們多們的不想,時間也不會停止流逝,雖然有時我們會覺得時間流逝緩慢,有時又覺得時間匆匆一晃而過,但無論如何,時間都無法被挽留,無法重來。當下的時光我們唯有珍惜,努力把握,才能不讓自己在日後有太多的後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時間在流逝的作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作文一、《時間在流逝》
時間的腳步總是那樣地匆匆,誰也無法將它挽留。——題記
小心翼翼地翻開那破舊的相冊,鑽進泛黃的相堆裡,我細細尋覓童年的足跡,品味美好的回憶。一個個特寫鏡頭捕捉了童年那幼稚的我,從四歲時的一臉無助,到五歲時的天真浪漫,每一張照片,每一個表情,都充分地顯露出了小孩兒那天真無邪的笑容與無憂無慮的內心世界再翻翻十二、三歲時的照片,顯而易見,那時的我已收斂了燦爛的笑容,剩下的多半是那淺淺的微笑與莫名的淡淡憂傷、無奈。
是啊,時間一去不復返,那個成天無所牽掛,悠閒自在的童年時光何時再回來?「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匆匆的時光,匆匆的腳印,帶我飛快地度過了十四年短暫的時光,儘管未來的路還長,但光陰像那調皮的孩子,總在你不經意的時候,從你手指縫間溜走,從你的腳底下滑過,那樣殘酷地悄然而去。
也許正當你還在為「未來的路還長」而得意洋洋時,它已無聲無息地從你身旁掠過了。我感慨,因為時間的腳步總是邁得太快:當我正沉醉於書中的美文佳作時,它便輕悄悄地從字裡行間溜走當我正在球場上盡情奔跑時,它便隨著那飛快地滾動著的足球一閃而過當我正愜意地挪著腳步走在回家的路上時,它則邁著更快的步伐超越了我。
時間就是這樣,來去匆匆。山珍海味無法使它駐足,黃金珠寶也同樣不能挽留它的腳步。時間的腳步總是那樣地匆匆。倘若人生是一張空白的考卷,那我們是否應該在有限的時間裡給這張考卷作出最滿意的答覆呢?儘管我們無法取得滿分,但我們是否應該儘量讓自己那不平凡的人生歷程接近於完美,接近於滿分呢?「長江一去無回浪,人老何時再少年」?我坐在窗前,靜靜聆聽時間永恆的腳步聲——「滴答,滴答……」
作文二、《時間在流逝》
倚靠斜枝低吟「朱顏辭鏡花辭樹」,毅立江邊感慨「古來萬事東流水」,回眸歷史長嘆「江山不老人易老」。
時間在流逝,它衝洗歷史;時間在流逝,它改變人生;時間在流逝,它決定不了當下,改變不了未來。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人豪腸,七分釀成月光,三分鑄成劍氣,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在人生面前,時間面前,李白與我們一樣,他無法改變時間,無法讓時間停止,可是李白面對時間匆匆,面對困難重重,他選擇直面當下選擇當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好大的志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好大的決心;「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好大的豪氣。李白用自己的曠達與豪放坦然面對時間的流逝,既然改變不了事實,那就改變自己,名垂青史,讓時間永遠無法消磨。
他沒有李白的那份豪氣,但有著一份獨一無二的堅毅。在時間面的,他沒有低頭,他的那種堅毅讓時間記住他,讓後人也記住他。他慘遭宮刑,痛不欲生,但完成了一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他面對時間的流逝,面對人生的苦難,選擇跌倒後站起來,選擇與時間搏鬥。他成功了,沒有被時間的潮水所衝走,沒有被時間的海洋所淹沒。他站起來是一尊雕塑,他倒下去是一座豐碑,讓我們銘記他的名字一司馬遷。
宋文驄,一個並不為人所熟知的名字,他是我國殲10戰鬥機的總設計師,當時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設計師無人知曉,他心存鬥志,有一顆熱血沸騰的心,他不甘為時間所掩沒,他將自己幾十年的心血熔人戰機,五十載春花秋月,二十年丹心鑄劍,長劍出鞘,直指蒼天,震驚寰宇。宋文驄將自己的心血與靈魂都熔人祖國的藍天衛士。在時間流逝中,他把握當下,戰勝困難,在時間長河中留下自己迎風搏擊的畫面。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主席面對歷史,面對時間,發出感慨。過去的早已過去,時間仍在流逝,把握當下,永不低頭,當可成為時間浪頭上的弄潮兒。
回首過去,時間流逝千年,但那些事永駐歷史。淚羅江畔的蘭蕙比配屈原的忠貞,南山東籬下的菊花芬芳著陶淵明的清高,滾滾東流的黃河映襯著李白的豪放與曠達。
時間在流逝,我們只有把握自己,方可把握人生,才可以像前輩們一樣,在時間的長河中,永遠留下屬於自己的一份價值。
作文三、《時間在流逝》
時間如沙漏,一粒一粒滑向昨天。我痴痴地伸出雙手,卻一粒也握不住。時間如煙花,絢爛了整個夜空,卻轉瞬不見,消失了蹤跡。時間如縈繞耳畔的悠揚歌聲,婉轉繾綣,繞梁豈止三日。而回首間才知,歌者早已離去。
時間應該恰如春日般短暫吧?且看宋代詞人朱服的《漁家傲》,便更能知道時間的「無情無義」,讓人何等傷感:「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裡。戀樹溼花飛不起,秋無際,和春付與東流水。九十光陰能有幾?金龜解盡留無計。寄語東陽沽酒市,拼一醉,而今樂事他年淚。」原來,春日只有短短三個月,九十個白晝與夜晚而已。
美好的春夜,我在詩詞中流連。耳畔,清晰地傳來溫情詩意的江南小調,如詩如畫,浸潤心扉:「燈影槳聲裡,天猶寒,水猶寒。夢中絲竹輕唱,樓外樓,山外山,樓山之外人未還。人未還,雁宇回首,早過忘川,撫琴之人淚滿衫。細雨瀟瀟落滿肩。落滿肩,笛聲寒,窗影殘。煙波槳聲裡,何處是江南?」
無論我是何等流戀每一秒時光,不管我是多麼深情地想挽留時間,讓它停下腳步,讓我能夠自由地徜徉其中,如入甜蜜溫柔鄉。可時間依然不依不饒地前行,穿過春天,來到了夏天。
我的心淚,凝結在胸前。願時間能夠看到,我對它是何等深情,何等依戀。我甚至在心底抱怨,時間啊,你太殘忍,你太無情,你太冷漠,你太自私。
美好的清晨,站在季節的窗前,輕盈地打開心窗,我心釋然。原來夏天更加美麗,繁花若錦,雋永如詩。原來夏天更加優雅,有綠樹如蓋,帶來一季清涼。原來夏天更加豐茂,一窗山海,任我擁抱。原來,不經意間,時間已經綻放成一朵六月的繁花,芬芳著我的生命,豐富著我的心靈。豐滿著我的想像,豐盈著我熱愛生活的激情。
任時間綻放成六月繁花,駐足在時間的花蕊裡,我亦笑靨如花。
作文四、《時間在流逝》
許多年來,在我的書桌抽屜裡一直珍藏著一條老手帕。它,是用那種現在已經很少見的白色粗布裁製的。手帕上面,用紅黃絲線繡著兩隻憨態可掬的小白兔。那些原本鮮豔的絲線,也早已經開始褪色。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同學們都有一條圖案漂亮的小手帕,唯有我的那條是母親用白布裁製的。我就纏著母親,希望她能夠給我購買一條漂亮點的花手帕。母親笑言:「你自己在手帕上畫一幅畫,我來給你繡。」
於是,我就在手帕上畫了兩隻小白兔。母親年輕時,是我們這兒的繡花高手。因此,她很輕鬆地就把我原本畫成四不像的兩隻小白兔,繡得活靈活現。
手帕雖然是用白粗布裁製的,但是同學們都很羨慕。因為上面的那幅可愛的圖案,是我自己親手設計的……
數十年的時光匆匆而逝,而那條老手帕,好像是歲月送給我的一份特殊禮物。每當將它展開的時候,我的眼睛都會陡然穿透那些泛黃的記憶,仿佛看到那兩隻可愛的小白兔……
有一次,我拿起那條老手帕來到母親的病床前,母親用那只會活動的手掌,在泛黃的手帕上輕輕撫摸一會兒。隨後,她笑著說:「這還是在你上小學三年級時我給你繡的。那個晚上下著雨,為了買一條新手帕,你鬧的情緒比雨還大哩。」
母親對它的記憶竟然如此清晰!我忍不住淚水,悄悄地轉身拭掉了。時間在流逝,我的容貌逐漸老去,但是我的性格好像一點都沒變。內心深處仍時時彌散著漂泊天涯的勇氣,渴望著尋找到精神的自由。同時,我也始終保留著那一份童年時即有的善良。
偶爾在跟同學聚會的時候,他們也總是會這樣對我說:「只有你的性格沒有多大改變,還是像從前一樣,喜歡聆聽,喜歡沉默。」
難道我收藏那條老手帕,與自己現在的心境是一種巧合嗎?我希望自己像那條手帕一樣,隨著時光慢慢老去的同時,仍然能夠珍藏溫暖的親情,並保留住一個真實的自我。
作文五、《時間在流逝》
問一個五年級小孩,「你覺得時間過得慢嗎?」他愁容滿面:「太慢了,什麼時候才能到暑假啊?」同樣的問題問給一個處在青春期的少年,他臉上有複雜的神情:「一個月我感覺就像一年那麼漫長……」
記憶深處的一個夜晚,突然醒來,難以入眠。廚房的水龍頭每隔三五秒滴上一滴,落在水池,亦落在一個少年容易感懷的心頭。那瞬間,我感覺到時間的速度和重量。在等待的過程裡,三五秒變得像三五分鐘甚至三五十分鐘那樣漫長,輕盈的水滴穿過耳膜到達心頭,猶如錘擊。
漫長的時間讓人絕望,它如同午夜悄然覆蓋沙灘的黑色海水,而你卻如一條體力盡失的弱小之魚,在被淹沒之前,只求能夠小小地呼吸一口氧氣。當時間如此緩慢的時候,確實有生命被吞噬之感;但反過來看,何嘗不是時間送給生命的禮物?它在每一顆靈魂上都留下烙痕。以天為單位,印上均等的刻度,在刻度之間,你可以從容書寫每一分每一秒。當你的靈魂被飛揚的欲望所牽引、被沉重的生活所壓迫時,你會懷念靈魂被放養的那段簡單歲月。
時間是從什麼時候突然快起來的?25歲?30歲?抑或40歲、50歲?沒人能找到那個節點,只是突然覺得,那頭永遠在山坡上悠然自得的食草動物,突然化身為動作迅捷、貪得無厭的食肉動物,它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爭奪、撕扯,對此有人恐慌、有人無奈,也有人憤怒、抗爭。
時間把人的生命分為兩半,如同詩人所寫:「一半是光亮,一半是黑暗」。也像歌者所唱:「一天用來出生,一天用來死亡」。對待時間的態度,決定我們的生命質量,把時間用來做什麼,決定我們的人生方向。
時間,求求你,停下來——我們只能用自己的情感給冰冷的時間賦予熱度。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會有很多人掌握了「留住時間」的秘密和訣竅,他們是那些把生命當「相冊」的人,在這部「相冊」裡,理想、追求、人生、情感……
作文六、《時間在流逝》
千年之前,蘇軾在《赤壁賦》裡發出感嘆:「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與滾滾不盡的長江相比起來,人生不過須臾。時間就像浩瀚的長江,動態的,你只有緊緊跟住它的腳步,才不至於被拋下。只有乘舸中流,與之搏擊,才能感覺到生命的脈搏,體察到社會的呼吸,了解自己將要做些什麼。如果只是在河岸上觀望,除了徒自傷悲,什麼也不會得到。
面對流逝的時間,我們絕不可能另闢蹊徑,唯一可把握的,是合理和充分地利用時間。這一切的前提,是對自己的人生有著明確的規劃,有著堅定的信念,即使遭遇挫折,也不能回頭,只能愈挫愈勇。夢,總應該有,沒有夢想,也就不會有努力,只會溫吞水一樣地生活,渾渾噩噩。
時間對於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意義。對於智者來說,它是上天賜予的最好禮物,因為它能讓智者看到更多的人生精彩,學到更多的知識,從而令生命和精神走向永恆;但是對於愚者來說,時間就像一段揮之不去的夢魘,空虛不實,沒有明確目標與信念,難免迷失方向,只能麻木虛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再也不能重複為止。
雖然怎樣定位人生的方向和坐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始終相信,只要按照自己的信念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同樣可以走出一片天地。因為,凡是對人生有著明確規劃的人,對於時間的把握往往也會做得更好,能將時間的效用發揮到極致。
戰國時期的寧越就是很著名的例子。寧越是個每天扯牛尾巴耕作的農人,因不堪勞苦,就詢問他人,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生活方式?旁人告訴他,只有讀書,讀三十年的書,就可以免掉這樣的勞苦。於是寧越在別人玩耍時依然不懈苦讀。經過十五年的努力,最終成為周威王的國師。
儘管我們並不一定要認同這樣的人生,但是我們可以從中嘗試著去印證另一種答案,找到人生的另一種詮釋。而這,就是時間與人生的辯證法。只有善用時間,人生才有可能富有效率,才有可能讓人生更為精彩生動。
作文七、《時間在流逝》
當秦始皇把徐福和他率領的一幫童男童女送到海邊的時候,他的心裡一定充滿著期待,他堅信這個叫徐福的術士能給自己找來長生不老之藥,從而讓時光在他身上停頓,讓自己在皇帝的位子上千秋萬代地「始皇」下去。
他不會想到,若干年後,他的這一貌似莊嚴的舉動成了最大的笑話。
可以肯定的是,當他在六國的土地上縱橫馳騁、攻城略地的時候,耳邊獵獵風聲攜裹著得,一定是韶華的快速流逝,每一次戰役之後,他在營帳中對鏡感嘆的,都是白髮的日趨增多,那時,他一定希望時間走得快一點,讓自己一統天下的壯志早日實現。而當他雄睨硝煙正在散去的天下時,他的內心在滿足的同時一定溢滿了悲涼:時光在流逝,海闊的家業誰可分享?
這樣的感慨,在梟雄和英雄面前一樣公平,一樣強烈。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曹操,似乎更願意把自己的無奈投放到廣闊的宇宙之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這已經不再是對人生小我的感慨,橫向無邊的宇宙,和縱向無窮的時光,人已經渺小到可以忽略的地步。
儘管連孔子這樣的大師都在「逝者如斯夫」的時光面前徒喚無奈,但人們從來沒有停止前行的腳步,前行的姿態,本身就是對時光的抗衡,以短暫抗擊永恆,需要的是挾泰山以越北海的勇氣。就是在這樣的悲壯對峙中,人類才創造出一個個奇蹟,於是我們看到:時間在流逝,我們在成長。即便霜染白髮,哪怕生命消失於無形,我們也會給自己的內心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我曾被那樣一組圖片深深感動:一對貴州偏遠山區的山民夫妻,在街上買了一個餅子,一掰為二,各自幸福而滿足地吃著,他們的手,飽經生活滄桑的手,緊緊牽在一起……那可能是他們第一次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也可能是他們唯一一次走出大山,更多的時候,他們在大山深處獨對飛鳥,耕種,勞作,餵雞,挑水……他們唯一的慰藉,就是勞作閒暇相視一笑,什麼都沒說,卻已經把眾生的感悟交流殆盡。
時光與他們,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他們的生存已經超越了時光的流逝。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在張若虛的惆悵中,我們看到的是綿綿不絕的抗爭和奮然前行的悲愴,無論時間如何流逝,我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讓自己在流逝中不斷成長。
作文八、《時間在流逝》
高山幽谷中蜷縮的最後一撮雪終於繃不住身子,委落於草叢中,化成了一絲水,匯成了一股泉,流成了一條溪。時間與它結伴而行,也流逝到光陰深處……
是啊,還有什麼能像河水那樣滔滔不絕地詮釋著時間,又有什麼像河水一樣在宇宙間「三態」切換得那麼自如?不可捉摸的時間,人們無法直接描述,只好藉助神奇的河水來形容了。於是就有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感嘆。
在北雁南飛時,我們知道了季節的更替;從青絲到白髮知道時間的流逝。「少年不知愁滋味」,大多因為對時間的認識還是一種混沌狀態,等弱冠不在,自然有了衣帶漸已緩,歲月忽已晚的悔恨。所以有許多憾事與時間有關,如在某個時間段,愛沒說出口,卻成了他人所愛。在流逝的時間中,孝未盡,親人卻不待。
時間給予每個人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時。可每個人對時間的態度卻迥然不同。有的人說自己的時間太多,多得整把的拋撒也在所不惜,於是在燈紅酒綠裡泡著,在紙醉金迷中躺著,在「桌上長城」邊坐著,就這樣時間在酒杯中流走了,在奢靡裡消蝕了,在賭桌邊輸盡了。這些人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可他們哪裡知道,「春去春回來,花謝花會再開」,只是季節的輪迴,春已不是昨日春,花已不是先前花了。
智者們明白時間是無限的,但人的生命長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寬度可以伸展。錢學森,這位科學泰鬥,一生不題字,不參加宴請,不出席鑑定會。他說,我時間不多了,我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做。是啊,人的差別在於是否珍惜時間,若在有限的時間內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也就在生命體裡注入了內核。等到生命終結的一天,人們會說,他的一生是殷實而沉甸甸的。
想當年辛棄疾報國無門,嘆時間流逝,儘管將「欄杆拍遍」,也無人知曉其「登臨意」。於是他吟出了「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的詩句。真是英雄淚灑吳鉤,歲月不堪回首。
時間在流逝。雖然雪年年有,春年年在,但這些只不過是飛逝的時間列車沿途丟下的旅客而已。因為水是去年的雪,春是昨天的冬。
時間在流逝,我們必須將愛說出口,將孝盡到位,將事做到好……抓住機遇,只爭朝夕。雖然我們不能遏減時間流逝的速度,但我們可以激起時間長河中的浪花,那怕只一朵。
作文九、《時間在流逝》
家在五樓,有好幾扇臨街的窗。天還沒大亮,依稀聽見環衛工在「譁啦、譁啦」一下又一下掃大街的聲音。我翻了個身,調整一下睡姿,好讓自己睡得更舒服些。
似乎沒多久,嘹亮的起床號便阻止了我向睡眠的縱深處跋涉,我的意志艱難地掙扎在夢與醒的邊緣,拉鋸戰一般,最後當然是理智佔了上風——睜開眼的我,把一天二十四個小時牢牢握在掌心。
當我走在上班路上的時候,絕對是精神抖擻,我以端正的態度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當天的工作。工作滋養了我並且極大地豐富了我的人生,我不能不負責任漫不經心地對待工作。
是誰說,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看似矛盾的話,充滿了哲理。對此,我深有感觸。
八小時之內求生存,八小時之外求發展。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便是生存之外的發展吧。下班之後的時間完全屬於我們自己,怎樣利用八小時之外的時間呢?往小裡說,是時間偏不偏私的問題,往大裡說,則是拓展生命高度和寬度的問題。
好多人很坦然地將八小時之外的時光交給酒吧、棋牌、閒聊以及沒完沒了的電視劇,名曰,消磨時間。似乎,時間是多了去的東西,不消磨掉,便不甘心,唯有消磨才是讓它流逝的最好方式。
我常常佇立窗口,極目遠眺。我看見太陽升起來,又看見太陽落下去;我看見農人在播種、在管理、在收割;我看見午後的悠閒時光裡,婦人們三三兩兩地魚貫進入棋牌室;我看見閒散的男人們在通風的樓道鬥地主侃大山,從日出到日暮……
曾經,我自以為我很珍惜時間,我喜歡讀書,愛好寫作,我不打牌,不聊天,我筆耕不輟。其實不然,時間還是不知不覺地,從我的指縫裡,從我的眼眸中,從我的遲疑拖沓間,悄然滑過。我突然意識到,不僅僅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便是八小時之外的時光,我都不能很好地掌控。比如,我埋頭書本的那會兒,心又掛念著構思,結果一個字沒有看進去,只顧著發呆;當我打開文檔,欲敲下隨感的文字時,我又忍不住流連各大論壇和網站……
不遠處的火車道上,一列燈火通明的火車呼嘯而來,我猛然醒悟,時針已經指向零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我在屏前坐,滑鼠如小獸,東奔西走!
春光不自留,莫怪東風惡。面對時間在流逝,我痛惜而又無奈,唯有空悲切!!——當真空悲切?
走,幹活去,趕在時間的前面,出發吧。
作文十、《時間在流逝》
「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這是詩人眼中的時間流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是哲人眼中的時間流逝;「聽時光飛舞」這是文人眼中的時間流逝。而我眼中的時間流逝則是「不悔昨天,不怨今天,不怕明天」。
時間在流逝,對於過去的昨天,我選擇「讓過去過去」的不悔。對於昨天的過去,有人說,回憶是遺忘的開始,遺忘是回憶的結束。有人說,過去應該銘記而不應該忘記。有人說,戀舊的人是現在活得不幸福的好人。而我卻一直堅持著自己當初的認為。
記得在一次考前心理輔導課上,面對著那一張張年輕四溢但懊悔異常的青春臉龐,我動情地說了一句「如果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那麼我們就要在上面把了(le)變成了(liao)」,是呀,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無論我們的過去是如何地輝煌或是如何地不堪,當我們去直接面對它們時,我們只能選擇放下,事實上也是我們只有選擇了放下,我們才能抽身、轉身、離開,然後再次出發!
前兩天,我讓我的學生們寫了「我這三年」的命題作文,不少孩子都在追悔虛度的光陰,後悔年少的無知,懊惱之情溢於言表。而我想告訴他們的是:過無悔人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追求,對於一個青年人來說,就是要想到就做,做過即了!如此,當我們年老的時候,坐在溫暖的火爐旁回首往事時,我們臉上的每一個皺紋都會微笑著說——我的一生是在無悔中度過的。
時間在流逝,對於現在的今天,我選擇「讓現在正在」的不怨。對於今天的現在,不滿者甚眾:怒髮衝冠者有之,怨氣衝天者有之,更有甚者,怨天怨地怨自己。而我選擇的是「漫隨天際雲捲雲舒」的不驚,「笑看庭前花開花落」的無意,只追求,不強求!在一次與青年教師的座談中,我說「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多一點朝氣,少一點怨氣;多一點底氣,少一點傲氣;多一點銳氣,少一點怒氣」,此話不假的:工作中,生活中,可謂是「人人有困境,個個有煩惱」,然而,我們不可怨,不能怨!
常言道「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當一個人怨氣太重時,他就會怨天尤人,就會不思進取,就會「不為成功找方法,只為失敗找藉口」,一般人如此,青年人更容易如此,所以,我常教導我的學生說「永遠不要抱怨那些無法改變的東西,用行動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用智慧去分辨這兩者」,而我自己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努力這樣做的,因為,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成為一個「看得透、想得開,放得下,忘得掉」的生活智者。
時間在流逝,對於未來的明天,我選擇「讓未來到來」的不怕。對於明天的未來,我不怕,因為「未來還未來」,這是我所帶的高三理(2)班教室後面黑板報上的一句格言。它也是我所激賞的一種生活態度。我業餘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已有八九年時間了,在我接待的形形色色的來訪者中,更多的是各種各樣的焦慮症患者:應試焦慮、職業焦慮、情感焦慮……不一而足,但是對未來的高度焦慮卻是這些人群的共有特點,其實也是他們的真正病因!有資料說,焦慮症已經成為了我們這個社會的首要心理通病,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轉型社會的特點,是不是社會發展的代價,但我清楚也明白:如果一個人老是活在對未來的恐懼中,他是不可能幸福的!雖然,我不敢說未來是為我而來的,但我知道未來不是虛幻,未來是今天的明天;我不想說明天會更好,但我明白努力了明天就會大不一樣;我不會說世界有我不值一喜世界無我不值一悲,但我了解生活不是生下來活下去,而是應該擦亮夢想,舞動人生。
時間在流逝,對於過去的昨天,我選擇「讓過去過去」的不悔;對於現在的今天,我選擇「讓現在正在」的不怨;對於未來的明天,我選擇「讓未來到來」的不怕。你的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