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電影《時間規劃局》觀後感
2023-07-28 06:48:28 3
《時間規劃局》有著很好點子的科幻電影,至少在故事的核心,它有著一個非常新穎的概念。下面是《時間規劃局》觀後感,快來圍觀吧。
經典電影《時間規劃局》觀後感【篇一】
樓主說幾個吐槽點:
1.這部電影就是對當下社會活生生的吐槽。
把時間換成金錢,電影中描述的未來世界和現在有什麼區別?除了每個人胳膊上多了一能倒計時的螢光條以外。
少數富人集中大量財富,窮人過一天是一天。沒錢就眼睜睜看著親愛的人死在你眼前,有錢伸伸胳膊多付點小費一切好說。窮人住窮人12區,富人住富人1區。窮人買杯「3小時」的咖啡要討價還價,富人住一晚「2個月」的酒店套房不在話下。唯一高科技的地方好像就是傳遞時間的裝置,電影裡還沒說是怎麼傳遞的,隨心所欲想傳多少傳多少。。
2.男女主角真的拯救了「未來」世界麼?
有句老話叫財富永遠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這種看似不平衡的平衡一旦被打破,暴力戰爭便相繼而來。養眼的美女阿曼達和帥哥賈斯汀劫持再多再大的銀行也幹不過這個真理。
人口增長也是個問題。優勝劣汰強者生存告訴我們,資源是有限的,不管你看起來是不是25歲,有人活的長就必定有人死的早。
3.富爸爸永遠沒有窮小子來的有吸引力,即使他們看起來一樣年輕=3=
另外有沒有人和樓主一樣,看到老婆女兒媽媽三個美女站一排時產生了邪惡的想法。。。=3=
某人看完電影一直朝我伸胳膊givemesometime..soidonthavetogotoworktomorrow...==飆淚吐槽無力了。。
經典電影《時間規劃局》觀後感【篇二】
你何曾想過,如果此刻這個世界沒有了金錢,時間便是真正的金錢,我們此刻又在幹什麼?咖啡4分鐘一杯?房租三天每月?50年一輛豪車?這些在《時間規劃局》中都成為了現實。沒有人再為了金錢奔波,大家都在為了活下去而奔波,多掙一小時便多活一小時。有人說它具有百年一遇的創意,有人說它細節潦草且毫無深度,最為大家所認同的說法便是「差點成為經典」。創意極佳卻缺乏深度和令人反省的力量,結尾更是俗套到令人失望。情節簡單粗暴,感情戲缺乏渲染力。然而,就單單它的創意就足以令人深省。時間就是一切。每天都有人因為自己的時間消耗殆盡而暴死街頭,每人生下來就會被給予25年的時光,有的人會活幾十幾百年,有的人會活不到三十歲。貧窮的人們每天時時刻刻在看自己的手錶,時間不同於金錢,金錢放在身邊短時間不會減少,時間卻在分分秒秒流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擁有幾周的時間便已是富豪。貧窮的人們活的忙碌而有動力,痛苦而又擁有被無限放大的幸福。與之對應的,富豪區的人們卻擁有無限的生命,上百上千年。他們活的安逸卻也空虛痛苦,無憂無慮卻也毫無生機。
每個人都在慢慢踱步,慢慢吃飯,慢慢度過他們無限的生命。強烈的對比也是當下社會的真實寫照。影片中有好多次奔跑的鏡頭,跑得慢了便是一條生命的失去,每一次奔跑都牽動著觀眾的心。觀眾揪著心的同時思考人性,思考時間的重要性,我覺得一部好的電影應該是能給人啟迪引人思考的電影,即便它的細節的刻畫並不具有說服力,但是每當觀眾想到這個電影,它帶給人的啟迪與震撼便久久留在心頭,這就夠了。
作為一部科幻片,它不及美國大片帶給人視覺上的震撼,但卻給人們心頭一擊,我們的時間都用來幹什麼了,如果時間真的就是金錢,那你花費時間所貢獻和創造的價值又是否值得你所獲得的時間,而只有貢獻的價值大於時間的價值,你才可能繼續存活下去。我們也只能利用僅有的時間,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
經典電影《時間規劃局》觀後感【篇三】
一、時間規劃局與極右社會規則
1831年當達爾文開始環球考察時,他是絕不會意料到他為了戳破上帝的存在,對造物主的手段進行最初級描述的想法,會在一百年後成為鼓舞日本熱血青年的主流社會思潮,使日本開始妄圖奴役周邊民族而大東亞共榮,卻直接導致掀開了人類歷史上波瀾壯闊的反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戰鬥。
《時間規劃局」中將人類社會的荒謬剝皮抽骨後赤裸裸的予以呈現,正如《讓子彈飛了」從肚子裡剖出的那碗涼粉。人之間的差別被簡化為擁有時間的不同,時間就是生命的短長和質量,作為社會最外圍的底層,手停口停,每天就是為了明天的生命時間奔波,掙不到活下去的時間馬上就死;而在社會的中心,那裡醉生夢死,無所事事的人卻可以活一百萬年。
在馬克思這種左糞青年對人類這種無恥的規則進行無情批判的久遠之前,溫和的人類已經造出「上帝」來對抗蠻荒嗜血的「造物主」,用上帝子民互敬互愛的信念來抵消弱肉強食帶給所有人深深的恐懼和整體人類社會的不經濟。
達爾文對植物進化的揭示如果認為僅限於生物學的研究,那就toonaïvetobeamodernadult了。鬱郁不得志的達爾文戰戰兢兢地說造物主也許留給世界的「物競天擇」,一百多年前的人類認為「弱肉強食」是達爾文發現的人類社會規則的新大陸。而正是將達爾文主義引入到人類社會,從精神上引導、從理論上裝備了,過去兩百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有組織集聚時間內的互相仇殺。
如果你看到眾多論壇和微博裡的噴子還在「落後就要挨打」似的意淫強國,你完完全全應該理解達爾文不應該承受「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思潮和二次世界大戰之慘絕人寰的汙名。因為他只不過是指出皇帝新裝的孩紙,實際卻是人類社會依然還處在極右的「叢林時代」。
《時間規劃局》中最認同那種極右體制和剝削社會的不是女主角處於社會頂端、坐擁百萬年生命的父親,而是那個如狂妄日本軍國主義和瘋狂納粹份子一樣忠於職守的警察。他才是極右社會規則和不公的等級社會最鐵桿維護機器,擁有雷鋒一樣的「釘子精神」,是某組織的「馴服工具」,既沒有人的靈魂也不知人為何物!某年的春夏之交,此警察的中國肉身在北京給全世界人民上了生動的一課。此種鷹犬在天朝和罵了隔壁的那個金胖王朝,依然上撲下跳好不活躍。
二、革命的反抗與左派批判
好電影正如託爾斯泰所言,各有各的好。像《時間規劃局》這樣一部能夠blowmind的電影無論如何都不會差。
如果你理解不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患者,那是因為你一直像本片女主角一樣生活在體系化的社會階層中,你深入骨髓的意識形態告訴你綁架者一定十惡不赦。
但本片通過鏡頭讓觀者將自身設定為男主角這一綁架者的時候,相信觀者不再會將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患者認定為精神病。
從這個角度,《時間規劃局》這一直白的敘事,遠遠比《天生殺人狂》讓普通觀眾更容易理解:所有的普通人皆為人類社會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患者。正因為直白,《時間規劃局》比《天生殺人狂》批判力度遠遠不及。
如果將對人類社會的種種不公進行批判大而概之「左派」的話,好萊塢絕對是左派的大本營。《時間規劃局》將人類社會的不公和森嚴的等級以極富想像力的「人體時鐘」這一符碼簡而化之的表現出來,並對其深刻地予以批判。
如果你在北上廣深的核心區有套小房還能出沒影院,不能切實感受到與天朝貴胄家族在生命之間的巨大差異,相信我,掙扎在底層的公眾一定會切齒的痛感社會的不公。
一旦他們當像男主角一樣,毫無道理的被社會不公和冷漠奪取至親,最後一根稻草一定會壓倒最善良和無奈的他們,他們一定會與男主角一樣要「那些剝削者付出代價(madethempay)」,他們要顛覆的是整個人類社會的叢林規則。
男女主人公在最終完全顛覆了那個殘酷剝削的社會,人們衝破了等級的藩籬,擁有了自由和平等。
這種帶有深刻哲學批判和人文啟迪的電影,雖然沒有《駭客帝國》可炫耀的特技耍酷和裝B的哲學範兒,卻遠比美國大片似的普世價值觀狹隘宣揚,更能體現好萊塢那自命不凡為人類擔憂的氣質。
作為寫出《楚門的世界(TheTrumanshow)》的本片導演和編劇,前者是作者描述每個個體對時刻玩弄你的命運的抗爭,那麼本片則是作者對人類群體反抗社會不公的鼓舞和期盼。對行走在無盡的、未知的、黑暗的生命之中的每個孤寂生命來說,這兩部影片都是一縷毫無疑問的勵志陽光。
三、其它更多邏輯混亂的不知所云
當年我們抱著能砸死人的網址大全、守在冷涼一杯咖啡打開一個網頁的網際網路前,為的是打開未知的世界,獲得新知,與同樣渴望交流的另一端交換共建巴別塔的心得。
但若干年後,在0.001秒刷新一個網頁的時候,當你看到滿屏「腐女」「基情」毫無遮攔地炫耀自己的淺薄、無知和虛榮,內心深處,你依然會感到自己依然行走在無盡的黑暗之中,沒有過去、不知現在、看不到前路,依然深深的感到生命本身還是可恥的孤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