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電影《全民目擊》觀後感

2023-07-28 07:55:13

  《全民目擊》不能算得上是一部成熟完滿的作品,它更像是導演非行的一件探索與創新的試驗品,雖有瑕疵,卻是瑕不掩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全民目擊》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電影《全民目擊》觀後感【篇一】

  《全民目擊》是孫紅雷、郭富城、餘男等主演的犯罪懸疑電影。影片講述了富豪林泰(孫紅雷)在女兒林萌萌成為殺人嫌疑犯後,聘請律師周莉(餘男)與以童濤(郭富城)為首的檢察官對決的故事。該片於2013年在中國上映,憑藉上佳口碑突破億元票房並獲得了一系列國際電影節大獎。

  這部電影以前看過,時間長忘了,最近CCTV6重播,又看了一遍,感觸頗多。電影情節不是很複雜,但是編劇很給力,層層剝繭,鏡頭聚焦不同人物,採用閃回鏡頭,以其不同角度一層層回溯真相,揭開案件真相,直到最後真相大白,電影算不上燒腦,但還是引人入勝。

  電影中女主角林萌萌是個富二代,和大多數的富家女一樣刁蠻、任性,總是給父親找各種各樣的麻煩。終於,她惹上了麻煩事。因為故意開車撞死了女明星楊丹,被警察抓走。父親林泰甘願找人拍攝一段假象,偽造自己殺人的場景,以自己的生命換取女兒的人身自由,「用生命換回你的自由,不是要你偷生,而是要你重生」,其父愛足見一般。但法庭上林泰大喊了一句不著邊際的話「我會死在龍背牆上」,以此又引發了童濤的重新調查。

  龍被牆是什麼意思呢?相傳南龍王老來得子十分溺愛小龍王,小龍王總是給老龍王惹禍,後來小龍王燒壞了天庭的神龕,玉帝下旨要處死小龍王,老龍王認為,子不教,父之過。於是自己變成小龍王一動不動的趴在行刑的地方接受電擊,老龍王死了,變成了龍背山。後來人們就把龍被山叫做龍背牆,小龍王也幡然醒悟,與人為善,再也沒惹禍。父愛與救贖的故事令人唏噓。

  電影結束,一方面感概林泰的父愛如山,林泰愛自己的女兒,生活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另一方面也感概林泰的教子無方,正所謂子不教,父之過,以致釀成大禍遺恨終生。林泰作為富豪身家幾十億,物質財富不是問題,其實留給子女最大的財富不是身家多少,而是讓其明白做事的道理,做人的準則。前幾年京城小霸王李天一不也坑爹了嗎?「我爸是李剛」也成了經典,如此教子無方的例子古往今來比比皆是。

  電影《全民目擊》觀後感【篇二】

  《全民目擊》影片以一樁謀殺案開始,圍繞著「誰才是真正的兇手」這一疑團展開敘事。導演採用多重視角來講述故事,在旁觀者與當局者兩種身份之間自由轉換,將這一案件講述得險象環生,使得本來就曲折離奇的案件變得更加得撲朔迷離。更多是法庭審理場景戲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吵」,大批記者,架著長槍短炮,閃光燈咔嚓咔嚓,鬨笑聲驚呼聲不斷,像菜市場,又像明星發布會。周莉居然還大模大樣地站著打手機。這些在現實的庭審中絕對不允許,片中高高在上的法官毫無尊嚴。如果說以上是為了烘託情緒塑造人物而進行的藝術加工乃至虛構,還可以理解,那麼影片中法律上的多處硬傷,就不容忽略了,咱不能誤導民眾對法律的理解和正確認識啊。

  一直以來總有朋友問我們,刑事辯護律師是否像影視劇中,那麼的精彩。我只能告訴他們,那只是西方及香港電影中的情節,中國的法庭和法律絕不是那樣的。他說:你看一下電影《全面目擊》裡面就是那樣子。此後,我就專門看了一下這部電影,作為專職執業律師最不能讓我冷靜的是其中太多的法律錯誤與漏洞了,

  該電影中的多數場面是在法庭上的檢察院公訴人的指控與律師的辯護。那些只有在香港電影電視劇中富有表演,情緒感染色彩的場景在此部電影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如果電影審查機構對有關法律內容的影視,不嚴格審查法律規定的影視情節,國家多年來的普法工作將功虧一簣。所以,出於職業習慣,不得不對電影的法庭法庭程序和法律錯誤吹毛求疵,一吐為快。下面依照影片內容的和法庭場面指出一些法律錯誤。

  1、確定一下編劇在創造劇本時,故事發生的中國內地。

  首先要明確本片往事內容發生的地區及時間,以免陷入該電影是在大陸還是英美。時間毋庸置疑,而從影片中頻頻出現的「某某中級人民法院」、檢察官佩戴的徽章、法官、警察身著的制服等鏡頭,可以確定,該案發生的地點就是中國內地。那麼,影片中的法庭布置和司法程序就應當適用目前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和程序審理本案,雖然是商業電影,導演可以增加一些戲劇表演情景,但是不能偏離太遠。然而本劇中卻出現了太多的法律方面的錯誤。最主要的是適用大陸法律卻將整個法庭場面使用了英美法律的體系。

  2、公訴人、辯護人訊問被告人,詢問證人均不能離開座位隨意走動。

  影片中,公訴人、辯護人多次離開座位,一邊走一邊詢問,甚至面對被告人具有推理性、誘導性的指著被告人、證人鼻子發問案發經過。這樣的場面一定讓觀眾大呼過癮,怪不得很多朋友和剛到律師事務所實習的學生都很羨慕律師這個行業。可我要告訴你們,我國刑事案件開庭,無論是在基層法院還是中級法院,尤其是在大都市的中級法院庭審,公訴人和辯護人都要遵守法庭秩序,因為開庭前書記員已經宣布法庭紀律的,均不可以來回走動的。連起立都要經過審判長允許,不要說隨意離開座位走動到被告人和證人面前那樣發問了啊。

  3、公訴人詢問證人時,法官無需詢問辯護人是否反對。

  影片中公訴人、辯護人多次詢問證人、被告人時,法官經常詢問辯護人是否反對。這是明顯錯誤的啊。正常的刑事庭審過程中,首先公訴人的證人幾乎沒有證人能夠出庭作證,即使有,也會依照相關程序申請出庭,然後依據順序分別對證人發問,發問過程中對方不能打斷。發問完畢後,雙方對證人證言進行質證,對證人和證言有異議的可以當時發表質證意見,最後法官對雙方的證言進行評議後做出認定。整個庭審中我們看主審法官的唯一作用就是猛敲法槌,大喊安靜、安靜。局面完全由公訴人和辯護律師控制,法官沒有一點主導作用。公訴人童濤和辯護律師周莉可謂是咄咄逼人,氣勢磅礴。很明顯,編導把內地的法庭搬到了香港了啊。

  4、旁聽人員應當關閉通信設備,涉及隱私的不能公開審理,維護正常庭審秩序。

  本案的庭審有大量的媒體採訪,並且進行現場錄播。這一點我沒有異議,因為經過法院允許的前提下是可以進行上述行為的。但我不能理解的是,場外導播居然通過通信設備指揮攝像師實施「特寫」、「推鏡頭」,律師接聽電話看信息等操作行為,這明顯違反的法庭的紀律規定,庭審前書記員已經宣布過法庭紀律的啊。如果出現以上情況,審判長應當對其進行警告、訓誡,嚴重的可以驅逐出法庭。而法庭上辯護人周莉語言犀利的讓證人孫偉說出:一個男人的妻子被人長期佔有的感受,證人情緒衝動拒絕。而辯護人周莉大聲說:你必須回答我的問題。法官制止時,辯護人周莉依然瀟灑的說:我的問題還沒有問完呢。這是絕對不能出現在法庭上的情節,再說這是現場直播,全民目擊啊。

  寫在最後的話:

  片中還有太多的法律錯誤,不再一一多說了。總之,法律題材的影視劇,承擔著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的重任。是當前頗受歡迎的影視劇種之一,它因劇情曲折、接近真實,所以不僅擁有蓬勃的藝術生命力和觀賞性,更具有廣闊的創作空間和廣泛的收視群體。然而我們也發現,由於各種原因,這些作品中不時出現法律上的硬傷和漏洞。究其原因,最主要是法治精神的缺失,法律題材影視劇固然不是新聞,它可以是虛構的,但是其劇情應該是合法的,因為它法律題材影視劇擁有很高的收視率和收視份額,其上映播出多數佔據了黃金時間和節日檔期,如果它缺失了法治精神,那麼負面影響是巨大的。

  電影《全民目擊》觀後感【篇三】

  《全民目擊》不能算得上是一部成熟完滿的作品,它更像是導演非行的一件探索與創新的試驗品,雖有瑕疵,卻是瑕不掩瑜。在國產片飽受粗製濫造、毫無新意等詬病的今日,《全民目擊》讓人感到一股久違了的精心設計與誠意,這股誠意令人驚喜。

  本片最大的亮點當屬對多角度回溯事件手法的巧妙運用。導演通過童濤、周莉以及林泰3個角色的視覺去呈現同一事件,同一事件卻有著三個完全不同的版本,它們真假難辨,錯綜複雜,然而每一個都足以顛覆全局。觀眾的好奇心頓時被強烈勾起,心甘情願地跟隨鏡頭去抽絲剝繭,追尋謎底。在這裡必須得稱讚非行對敘事的掌控力和對懸疑氣氛的設計能力,通過不同角色快速閃回的方式讓觀眾從不同角度去審視事件,每每上一個鏡頭認定的事實在下一個鏡頭就會被推翻,每每上一秒認定的壞人在下一秒就會被「洗白」,慣性的思維不斷被打破,謎團越來越多,於是,觀眾會不由自主地沉溺在腦力衝擊和被劇情牽引的快感裡,這是本片最迷人之處。

  隨著劇情展開,大家發現原來這並不僅僅是一場關於金錢、欲望和權力的仇殺案,更是一次父愛的犧牲和救贖。經過3場激烈的庭審戲並輔以各人物的回憶片段做補充,劇情經歷了一次次急轉直下的大扭轉,同時,觀眾的認知也在不斷被扭轉和打碎。正是這一次次的形象顛覆和角色深挖,讓觀眾隱隱意識到不能只憑目擊去斷定真相,如劇中林泰所說:什麼是真相?真相就是大家看到的東西,這句話不無諷刺。全民目擊,目擊的是什麼呢?是真相還是別人希望我們看到的「真相」?至此,故事深一層的內涵便透現出來了——人性的複雜不能簡單地用道德和法律來審判,真相往往藏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這種反思值得讓人回味。

  但是,如果我們回歸到故事的本質,《全名目擊》跌宕的劇情卻掩蓋不住它在邏輯上的眾多硬傷和為了遷就劇情的生硬粗糙,更不用說之前專業人士一直對其詬病的庭審、訴訟、查案等流程和真實情況不符的短板。

  不過,即便如此,片中講述父愛如山的「龍背牆」寓言仍然發人深思,「子不教,父之過」,如此簡樸又流傳千年的古訓放在我們當今社會依然有著鮮明深刻的警醒意味。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