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喜劇電影《有完沒完》觀後感

2023-07-28 04:31:18

  《有完沒完》最主要的內核是父子關係,更進一步的核心是中年男性的自我價值實現。下是小編整理的《有完沒完》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20xx喜劇電影《有完沒完》觀後感【篇一】

  2008年,在北京到瀋陽飛馳的列車上,我讀到了一個短篇小說《一日囚》。一個罪大惡極的犯人B先生,被囚禁在一天的時間裡,重複10年,直到他死去。B先生窮盡智慧在房間的牆上,留給大廈管理員一封信,這樣描述他被囚禁的心理:

  在開始的幾天裡,我並不沮喪,也沒有害怕。甚至還抱著一種優越感和好奇的興趣,觀察這發瘋的世界。我按照固定的時間表過日子,我記熟了在每個時刻、每個地點將遇到的人,以及他們將做的事情。我背誦著自己的臺詞,還在心裡替對方念出他想說的話,我暗自對他說:"嘿,我知道你下一分鐘要做什麼。"

  但我很快厭倦了。如果你覺得生活中的某個日子是快樂的、豐富多彩的,那隻因為它是唯一的,是轉瞬即逝的。永不逝去的一天是可怕的一天,它會由新鮮變為陳舊,變為腐爛,變為惡毒。

  我默默地服刑。第一個星期,我快樂;第二個星期,我累了;第三個星期,我憤怒;第四個星期,我想到死;第五個星期,我知道自己將會發瘋。

  真不可思議,在同一個人身上,在同一天,竟可以承載這麼多的眼淚、憤怒、掙扎、絕望和瘋狂。我躲在房間裡痛哭,用力咬著自己的手。時間囚禁之刑,無法打破、不能逃脫的監牢。

  20xx年,愚人節,我獨自一個人去看了一場電影《有完沒完》。選了一個最中間的位置,在家庭和情侶們的包圍中,享受「孤獨觀影」的新鮮體驗。

  一個生活在底層的中年男子,在平凡瑣碎的生活中打拼,昨天和今天沒有什麼不同,明天和今天也沒有什麼兩樣。直到愚人節那一天,他真的定格了時間,開啟了無限循環的模式。範矗從起初的苦惱,漸漸的變成了貪戀這可以「續杯」的人生:他盡情的享受,日消費額5000元的舒爽,卻買不來兒子的笑意;他體驗了一日暴富的狂喜,卻遭遇兌現難題;他體驗了酒後放縱荷爾蒙,最終是偷雞不成的驚嚇;他還體驗了浪漫邂逅,自己感情與日俱增,心儀對象每日清零……重置的愚人節,日復一日,月復一日,年復一日……

  有笑點,有淚點,就是沒尿點,範偉作為新晉影帝,他一個人的演技足以撐起一部電影。

  20xx喜劇電影《有完沒完》觀後感【篇二】

  年輕、跨界、處女導,有這三個詞在,大家都會覺得這部電影肯定會變成嚴重的YY式作品,充滿不成熟的玩票氣質。可是王嘯坤的這部《有完沒完》還真就迴避了這些劣勢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故事很成熟、表演很真誠、客串很給力、主題很溫暖。之前總在銀幕上客串猥瑣小男生的王嘯坤,一旦認真出手幕後工作,竟然如此腳踏實地,還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是剛剛拿到金馬影帝的範偉老師,竟然在本片中「返老還童」,被耍得淋漓盡致。有老戲骨這麼賣力地幫襯,新人王嘯坤果然有突圍4月1日的底氣呀。

  看了電影的劇情簡介,就發現這個故事不一般。一開始囤兒以為王嘯坤找了一位經驗豐富的成名編劇來幫自己,可是一查資料發現這位楊曼珠的作品履歷中並沒有其它作品。那麼可以八成確定,這位編劇曾是一位閱片量至少3000+的影迷。本片的故事用了類似於二十多年前的老片《土撥鼠之日》的單日無限循環設定,但是故事的細節卻沒有任何老氣的跡象。本片的曾用片名《生於四月一日》又有著向阿湯哥主演的《生於七月四日》致敬的意思。從這些電影知識性的小彩蛋上可以看出,《有完沒完》可不是門外漢的投機,而是腳踏實地的創作。

  範偉在小品舞臺上有被帶成名的嫌疑,但是他卻成為了所有小品演員中轉型銀幕表演最成功的一位。《看車人的七月》、《求求你表揚我》、《耳朵大有福》三部中規中矩的平民喜劇,讓範偉迅速找到了自己的銀幕定位,成為了中國小人物的代言人。曾幾何時,範偉就是這類角色公認的首選,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可也正是早早地找到了定位,範偉在非自己定位的影片中往往就只能是搶眼的配角。《有完沒完》是一部帶有奇幻設定的高能喜劇,是年輕觀眾愛看的那種。這種喜劇,可並非範偉之前的定位哦。

  要說奇妙,本片就奇妙在了這裡。「瘦骨嶙峋」的王嘯坤,打破大家對他一貫的印象,拍了一部以父子情為主題的奇幻喜劇;「肥頭大耳」的範影帝,也打破了大家對他鄉土小人物的印象,演了一個被命運耍出了很多洋氣的潮男。可以說影片的全程,王嘯坤就仿佛是無形的上帝之手,不斷地玩弄著、戲耍著範偉飾演的老範。這個老範也施展了渾身解數,在命運中享受著各種大相逕庭的生活。他是不能走出循環,還是不想走出循環?

  對於新人,本片特別贊的一點還在於整體的安排。很多單日循環的影片,角色每天的經歷都被嚴格設計好。那幾個人、那幾件事,在他循環的每一次都要經歷一下。本片也設計了幾個很鮮明的人和事,卻並不會每次循環都經歷。因為老範知道自己在循環後,有了主動性,他開始主動去過下一個循環,也就不一定會遇到同樣的人和同樣的事。但是,觀眾看到最後發現,老範要想獲得「自由」,就必須用最正確的方式來對待這幾個固定的人和處理這幾件固定的事。這種大跨度的伏筆和照應,還是相當顯功力哦。

  20xx喜劇電影《有完沒完》觀後感【篇三】

  《有完沒完》講述了一個中年男子範矗(範偉飾)和兒子範迪相依為命生活的故事。四月一日是快遞員範矗的生日,就在他過完了這一天後醒來,發現重新回到了四月一日,於是範矗就在這同一天裡不斷度過了無數次,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從不理解兒子、埋怨生活到最終和兒子和解、找到自我,也終於走出了四月一日困境。

  如果說這樣的劇情結構是該片獨有的創意,那麼無論這個故事講得如何,它都能引起不少人的歡呼,但可惜的是,無論是二十多年前的《土撥鼠之日》,還是本世紀的《明日邊緣》,甚至是柳文揚的《一日囚》,都使用了這一設定。那麼要想再出新,就只能從劇本內核上入手了。

  第一個內核就是中年男子的困境。

  故事在好幾處表現了範矗的困境,比如一開始和兒子交流不暢,比如兒子要去參加競賽卻拿不出五千元,比如跟鄰居不停賒帳貪小便宜,比如送的快遞丟了要賠五千元,比如送快遞途中遇到各種事端……

  這些都是範矗在四月一日遇到的困境,從這一點上我們能夠看到,創作者在對主角困境的描述上是到位的,一個有活力的年輕人不可能貪圖小利,一個有一定社會地位和財產積累的中年男子也不會為了區區五千元而四處發愁。

  這些發生在第一個四月一日的事件都讓我們感受到範矗生活中不斷碰壁的情形,而當他路遇豪車撞倒老奶奶後見義勇為卻發現開車人是黑二代便又退縮反過來討好對方時,這樣的轉變也能表現出範矗內心和現實的巨大差異。

  當範矗發現,自己的人生停留在四月一日出不來之後,便開啟了屬於他自己的「奇幻之旅」,很顯然這也是絕大多數囿於中年困境男性內心的欲望,幻想自己突然有花不完的錢(因為每天花完後到第二天就又回來了),於是西裝革履、遊艇豪車、流連花叢、夜夜笙歌,本片花了二十多分鐘的篇幅描繪了這一幕,自然能折射出觀眾不切實際的天馬行空。

  但單單憑藉物質並不能完善中年男人活了半輩子的渴求,於是創作者也給觀眾上了一道精神上的補足。當範矗遇到讓自己心動的女性後,通過日復一日投其所好的交流,終於在某一個四月一日讓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滿意於對方,很明顯這也是《夏洛特煩惱》的敘事模式。

  作為人生幻想,可以說到這裡還是合格的,但電影不只是另一種人生的提供,還應該反作用於本我人生,給自我以啟迪。《夏洛特煩惱》和《港囧》縱然價值觀再為人所詬病,在摸索結構上還是能做到位的,但《有完沒完》卻在最後一步全部塌陷、一瀉千裡。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