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觀後感

2023-07-28 04:39:47

  《人民的名義》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小說,真正成功的是講故事的方式和內容上的豐富。下面是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快來圍觀吧。

  20xx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觀後感【篇一】

  在電視劇市場亂相迭起的當下,《人民的名義》播出無疑令人精神振奮。作為一部集中了幾十位老戲骨飆戲的反腐正劇,《人民的名義》不僅對於政治生態有相當大的蕩滌作用,對於浮躁的電視劇行業也是莫大的鼓舞。這麼一部正氣十足的大劇,卻選擇了年輕化的湖南衛視來播出,這讓不少觀眾不解。然而,3月28日播出第一集之後,收視率高達1.5,沒有再出現正劇湖南臺覆轍的尷尬局面,也讓劇迷安下了心。

  2004年,涉案劇、反腐劇退出黃金檔,中國的電視屏幕有十多年沒有再出現這類的劇集。事實上,涉案劇和反腐劇有一些微妙的區別,涉案劇一般針對的是普通民眾的犯罪行為,而反腐劇更側重官員的濫用職權、違紀亂法、貪汙腐敗。當然,兩者之間也會有交叉之處,但也有涇渭分明的界限。在中國,因為特殊的文藝管理機制,凡是涉及國家部門的影視作品,都比較難產,這導致中國影視作品很少出現「權力的遊戲」這種強情節故事,但在國外這些都是套路。

  2016年,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用黑色幽默的手法講述了一部「官場現形記」,令人解了點饞。而今年,《人民的名義》則用這麼一個正氣凜然的名字,來展示當下中國複雜的政治生態,以及在這個政治生態下的各個社會群體的生存面貌。不管是1.2億的投資,還是《建國大業》式的陣容,以及湖南衛視的平臺選擇,都能看出這部劇的野心。儘管《人民的名義》才播出兩集,筆者已經迫不及待要評述一番。

  一、貪官的兩副面孔:陋室「偽清官」VS酒場「登徒子」

  《人民的名義》開場兵分兩路,一路是北京,一路是劇中虛構的漢東省。從戲劇衝突來看,一邊是攻,一邊是守,雙方上演兩場貓鼠遊戲。北京這邊由陸毅飾演的反貪總局偵查處處長牽頭,配合侯勇飾演的貪官上演了一出「狡兔三窟」;而漢東省則因為複雜的政治生態,在高層決策拉鋸戰中貽誤了戰機,加上副市長反偵察能力很強,竟然上演了一出「瞞天過海」。

  現在的電視劇,很少會像《人民的名義》起一個拒人千裡之外的名字。這個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表述,因為現實中官員的肆無忌憚、違紀亂法,已經讓不少人很難再生敬畏感。甚至,有作家用《為人民服務》為書名,寫了一部反諷小說。

  但該劇主創還是堅持使用了《人民的名義》這樣一個劇名。據編劇周梅森表述,這個名字有兩層含義:一種是堅實的政治信仰,另一種則是以「人民」為矯飾,謀取私利。「有些官員完全是兩種心態,過去說『兩面人』,對著公眾說一套,私底下朋友們說一套,有可能他們白天做報告,晚上喝酒的時候就諷刺自己的報告。」

  該劇開篇展示了兩種完全不同路線的貪官:一種是侯勇飾演的「小官巨貪」,在和反貪局人員的斡旋中,先後打出了清官牌、慈父牌、孝子牌、勞模牌……身居陋室,卻在豪宅藏有2億多的現金。當一面牆的人民幣鋪展開了,儘管新聞中早有報導,還是相當震撼人心。當這個「偽清官」談到自己貪腐的根源在於「我是農民的兒子,窮怕了」之時,陸毅扮演的檢察官狠狠抽了一大嘴巴子:「中國農民怎麼這麼倒黴,有你這樣的壞兒子?」

  如果說,侯勇扮演的是一位「隱貪」,那麼漢東省的這位副市長則更像是一位「顯貪」。他在酒桌上和商人們稱兄道弟,得意忘形,甚至說著「接地氣」的葷段子,完全忘記了自己官員的身份,更像是一位混江湖的大哥。不過,即便是這樣一位「顯貪」,他在出逃布迷魂陣之時,依然不忘說一些官話:「接我母親是私事,廉潔要從我做起」。

  而打「清官腔」的侯勇更是對此遊刃有餘,輕鬆說出「有權力就可以腐敗啊?那都是為人民服務」「打鐵還得自身硬」。所謂激濁才能揚清,兩位不同路線的貪官都以「人民」為矯飾,謀取私利,醜態百出,諷刺入骨。

  二、中國式權力制衡:先「拘」還是先「規」?

  根據相關報導,該劇總共有三條線:第一條線是檢察機關辦理一個重大腐敗案,說的是腐敗對人民的傷害;第二條線是政治戲,主要圍繞腐敗案,被卷進的各個層級的官員在政治層面的鬥爭;第三條線是人民的線索,講一個普通工人的家庭,在這個大時代下的種種遭遇。

  目前播出的兩集,已經涉及到前兩條線,第三條線還需後續展開。本來抓貪官是很容易的事,但是當腐敗已經影響到了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那就沒有那麼容易。漢東省反貪局局長陳海接到北京反貪總局拘捕京州市副市長丁義珍的命令之後,馬上出動,結果被漢東省檢察院院長攔下,告訴他要注意政治影響,要走程序。

  省委會議現場,本劇涉及的主要官員悉數登場。除了反貪局長、檢察院院長,還有公安廳廳長、京州市委書記、漢東省委副書記。而會議之外的「圍獵者」,則是陸毅扮演的反貪總局偵查處處長,張豐毅扮演新上任、在外調研的省委書記。針對如何處理有貪腐問題的京州市副市長,有兩種意見:一種是走司法程序——拘留,一種是走黨紀調查——雙規。在這種場合下,中國式權力制衡機制發生了微妙的摩擦。

  兩位檢察官都堅持走司法程序,先拘留。然而市委書記李達康則以「嚇跑投資商」為由,希望先雙規,把握主動權。公安廳廳長祁同偉為了能夠贏得身為省委常委的李達康的一票,從而順利升為副省長,也複議「先規著」。而權力更大的省委副書記高育良選擇了「中庸之道」,請示在外考察的省委書記。省委書記表態:我剛來不熟悉情況,你們看著辦……就在省委會議最後做出拘留副市長的決議之後,他已經登上前往美國的飛機。

  很明顯,省委會議中,有人給貪腐的副市長透露消息,幫助其逃逸。究竟誰才是臥底?誰才是蒼蠅之上更大的老虎?可以說,這部反腐劇的節奏明快,布滿懸念。在北京抓捕「小貪」時,三進三出,一邊次次落空又步步緊逼,一邊雲淡風輕而又戰戰兢兢,十分抓人。

  三、大猜想:誰是臥底?「副國級」巨腐如何處理?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隨著副市長的出逃,漢東省的貪腐也從孤案升級為窩案,一場反腐風暴就要打響。根據《人民的名義》之前的預告片花,漢東省反貪局長在打電話時就一輛卡車撞倒在地,似乎不久就要「領便當」。在《紙牌屋》第二季開篇,凱文史帕西扮演的副總統為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殘忍地將一位女調查記者推下地鐵。可見《人民的名義》的戲劇衝突一點也不比美劇溫和。

  那麼,究竟誰才是隱藏在漢東省委內部的「臥底」?是飛揚跋扈、心事重重的市委副書記李達康?還是看似公道、實則鑽營的公安廳廳長?甚至那個義正言辭、一臉正氣的省委副書記會不會也有問題?這些謎團必然會牢牢抓住觀眾的心。

  但即便臥底就在這幾個人中間,最高也不過到了「副部級」,但《人民的名義》早就明確指出:反腐反到「副國級」。據了解,最開始反腐的級別也沒這麼高,周梅森透露:「做了一半我還在考慮,反腐到什麼程度,原中國作協黨組書記翟泰豐大為惱火。他就說,壞人只寫到一個公安廳長,『十八大』後倒掉這麼多的貪官,反腐形勢這麼嚴峻,你能這麼輕描淡寫嗎?」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決心和勇氣,對「老虎」、「蒼蠅」等一切腐敗分子開火,倒下的「老虎」有正國級、副國級、正部級、副部級領導幹部一百多個。不管是紀錄片《永遠在路上》,還是日常的反腐新聞,都毫不迴避,但《人民的名義》究竟如何處理這個「副國級」腐敗分子,還是很令人期待。

  在中國的文藝創作環境下,反腐劇至少有三個層面的理解。第一,是官方角度的教育官員、驚醒人心,這是一種政治宣教作用;第二,對於普通老百姓,可能是一種獵奇和情緒的宣洩,這是一種社會閥門的功能;第三,創作者得到了一次難得的表達機會,可以站在更高的高度來進行藝術創作。

  一般而言,做到第一個層面很容易,做到第二個層面也不難,但只有做到第三個層面,這部作品才能傳世。就像《大明王朝》開播十周年,依然可以溫故知新。從目前的兩集來看,《人民的名義》是高於筆者期待的,但至於它能否成為一部「藏之名山」的作品,有待繼續品鑑。

  20xx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觀後感【篇二】

  近來身邊的人都在討論這部反腐劇,印象中很少有國產劇能引起大家如此激烈且深入的討論。自己看到最近更新的第十九集,耐不住性子追下去,於是花了一天看完了周梅森的原著小說,了解了所有的謎底。回過頭來,重新審視一下這部引發公眾討論的電視劇,梳理一下《人民的名義》的驚豔與遺憾。

  一題材的驚豔

  國產劇之所以被多數人嗤之以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少有反映現實的題材。其實大家都明白題材方面的原因,所以才會各種吐槽抗日神劇、古裝玄幻劇和「魔幻現實主義」的婆媳家庭劇。一旦有反映現實的電視劇,哪怕一點點都會激發大家的熱情。去年的《歡樂頌》,僅僅是展示了現實生活的一個很小的截面,就引爆了公共討論,之前的《蝸居》、《北京愛情故事》同樣如此。事實上,中國的小螢屏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並沒有很長時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和本世紀初,電視劇的尺度驚人。尤其是兩個題材,反腐劇和涉案劇。

  九十年代,一批極為真實的刑偵題材劇可能至今讓很多人都印象深刻。《中國刑偵第一案》中的白寶山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12.1槍殺大案》的主題曲也響遍大江南北。甚至我記憶中有反映東突題材的電視劇,裡面恐怖分子襲擊哨所和公安局派出所是肢體亂飛。這些劇有可能製作不精良,卻有粗糲和真實的質感,正是因為這些劇展示了很多社會底層人的真實生活,有的甚至太真實了,放在國外肯定得是有線電視才能播。比如當年的「紅罌粟」、「危情實錄」這些劇中的情節真的現實的匪夷所思,如果是美國電影的話,一定得是R級。可同電影一樣,我國的電視劇也沒有分級制度,小孩隨時都能打開電視。因此,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刑偵劇在2004年,廣電總局的一直文件,退出了電視螢屏。和刑偵劇一起退出的還有反腐劇。

  反腐劇和刑偵劇兩個類型有很多重合,都大量運用懸疑和解謎的手法。只是反腐劇的鬥爭鬥勇一定要在政治領域。04年之前央視的反腐劇確實不乏精彩之作,《大雪無痕》至今讓我印象深刻。除了與刑偵劇一樣的原因外,反腐劇還因為政治環境的變化,同刑偵劇一起在小螢屏上消失了十多年。同樣是政治環境的變化,反腐劇又在廣電總局的重點安排下,重現螢屏。尤其是這部《人民的名義》,20xx年在北京召開的劇本討論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管理司司長李京盛親自出席。經過多年「魔幻現實」的題材的煎熬,任何一個觸及真正現實題材的作品都會火起來,何況一部各部門重點抓出來的製作。

  二故事與內容的驚喜

  題材上的優勢已經讓《人民的名義》起點不低,但題材本身不能最終決定一部劇的水平,還得看這個題材下能否將好一個有內容的故事。《人民的名義》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小說,真正成功的是講故事的方式和內容上的豐富。

  都說周梅森之前很厲害,因為確實沒有看過其他他的作品,但僅就這部劇而言,講故事講的很不錯。剛看第一集的時候,我以為是一部單元劇,即以陸毅飾演的侯亮平為線索,處理多個反覆案件。這種單元劇現在的年輕人經過美劇的洗禮已經很熟悉了。可沒想到接著看下去,這並不是一部單元劇,而是要用整部劇講一個故事,這樣的話對劇作要求很高。要將故事揉碎,又重新抽出條理,草蛇灰線,既條理清楚,又能讓情節跌宕,還要讓人物立起來,確實非常體現編劇水準。周梅森不但做的不錯,還有意識地用猜謎的手法,層層剝洋蔥,大有偵探推理劇的意味,這點在日韓劇中大量運用,國產劇做的好的真不多。以至於讓我忍不住想早點知道結尾,一口氣看完小說。

  一個好故事和好的講述方式,給了演員很大的空間,「猜壞人」和「猜老公」一樣需要演員的表演更豐富,不能一眼看出正邪之分。這讓吳剛演的李達康圈粉無數,觀眾都知道越是看不出好壞,越能反映出一個演員的表演水準。同樣,在我看小說之前,我也不知道「武松」丁海峰演的趙東來局長是好是壞。正面人物中,陳巖石的扮演者演的不錯,這種高大全的人物也並不好演,但「一一六」事件中,這段煽情戲拍的並不讓人反感,且讓人打心底裡佩服這位老人。這樣的戲,才是宣傳應該拿出手的「好東西」,而不是看起來非常詭異的「中國夢」系列宣傳畫。相對於小說中,沒有那麼明顯的正義面孔的沙瑞金書記,張豐毅出場就自帶正義光環,一看就是好人。權力永遠都在美化自己,希望出演自己的演員高大帥氣。無論是以前的毛主席專業戶唐國強,還是現在的劉燁,無論是各種領導的陳寶國,還是很早就開始演市長的張豐毅,甚至今年上映的「青春偶像」大片《建軍大業》,權力總是試圖以美的方式出現。這點是所有人類社會的共性吧!

  好的故事,好的人物和演員之外,還要好的內容。在我看來,這部劇最大的優點是展現了現在中國政治運行的一些細節。說來慚愧,雖然是政治學科班出身,但實際上對中國政治知之甚少。前些年北大博士論文《中縣幹部》引起了諸多討論,原因是這個研究詳細展現了中國縣一級政治是如何運轉的。可是超出縣一級,人們包括學者在內,對政治制度之外,政治的具體運作是如何知之甚少。省一級的政府是如何運作的?省級政府的常委會是怎麼開的?座次、會議內容是什麼?議程是如何決定的?省級政府的幹部選拔是如何進行的?誰來決定能不能上?怎麼決定?更有意思的是,中國地方政治因為條條塊塊的原因,非常複雜。比如趙東來飾演的市公安局局長,他既受垂直的公安系統省公安廳廳長祁同偉的領導,又對同級政府負責,也就是他也對市委書記李達康負責。同樣的情況還存在與檢察和法院。在本來就很複雜條塊分割的地方政府邏輯之上,還存在著政法委書記這個凌駕於所有公檢法部門的設置。實際運行中,條塊之中誰聽誰的,收各種複雜因素影響。這也意味著,現在政治權力實際上離散的,而非多數人印象中的鐵板一塊兒。正式這種對高層政治運作的展示,才引起了不同行業不同年齡的人的關注,大家都希望了解這個對我們生活影響巨大的政府。很多細節很有意思,政府官員之間是如何聯繫的,直接打電話還是打給秘書?什麼時候用辦公室桌子上的保密「紅機」?這些細節估計以後還會被人津津樂道,畢竟我們已有的了解太少了。

  三劇集和思想方面的遺憾

  雖然有上述的優點,但作為一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還是不免有很多不足,這些不足既存在於電視劇本身,也存在於對現實之後的思考。前者可以通過提升製作水準不斷進步,後者,可能是整個國家都還沒有想明白的難題。

  作為一部全部由民營影視公司出品的電視劇,第一要務是要掙錢。目前電視劇算錢時是按照集數算的,所以要掙回高額的製作費用,電視劇一定要足夠長。《人民的名義》衛視版應該是55集,相比於小說的敘事節奏,電視劇在中途明顯有拖時間之感。如果說增加侯亮平、陸亦可、陳海的家庭背景戲,改「張華華」為「林華華」,且大幅增加戲份,是為了增加電視劇觀賞性,那麼電視劇給鄭西坡的兒子兒媳那麼多戲份則純粹是為了磨洋工,增加集數。超過了四十集也不能在央視播,不過湖南臺確實有魄力,兩億多拿下了版權。看到十多集,想去看書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鄭乾和張寶寶兩個人一出場,就實在忍受不了了。此外,電視劇的三線敘事讓剪輯有時候顯得非常突兀。多數時候,這種齊頭並進的三線敘事是非常棒的手法,可是有的時候分明沒有必要卻非要三線敘事,沒錯!我又在說鄭乾和張寶寶。三線敘事中,部分鏡頭的剪輯的很好,尤其是幾件事情同時進行時,剪輯可以省略很多時間,集中拼起來一件事情。但有時候切換的確實太過生硬。

  比起電視劇本身的問題,更嚴重的是思想方面的問題,這一部分又有兩方面的問題,出身決定論的幽靈和反腐背後的問題。我最初發現,所有劇中的公檢法系統的人之間幾乎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不是同學就是親戚,更可怕的是長輩之間的聯繫。比如不太引人關注的林華華,她的家庭和陸亦可的家庭關係應該就很好,而陸亦可的媽媽本身就是法院系統的。對此,我的解釋是可能是出於電視劇的觀賞性,比如韓國的家庭劇,臺灣的鄉土劇,香港的商戰劇,幾乎所有主要角色都是一個小圈子的。可當我看下去才發現,這可不是什麼出於電視劇的觀賞性的設定,而是事實上這個系統就是一個圈子的。更可怕的是,作者絲毫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問題,反而用了一種儘管有些隱秘,但還是很清晰的出身決定論。劇中的好人多數都是二代甚至是三代,他們出身良好,因此根正苗紅,更容易正直崇高。而出身差的「農民的兒子」就容易成為貪腐分子。第一集侯勇演的趙德漢的劇情細想起來其實很難堪。侯亮平說趙德漢的家鄉,人們都不願意讀大學了,可想想看,趙德漢上了大學一步步走到了全中國最有權力的處長位置,可是一個月只能給他媽媽打三百塊錢,怪不得家鄉人都不願意讀大學。混到如此只能給家人一個月三百塊錢。尤其是當侯亮平和趙德漢反覆說「農民的兒子」時,實在是太刺耳了。如果劇中展示的「小圈子」是真實的,越發說明中國當前的階層固化是多麼嚴重,一直人們潛意識都不會注意。

  電視劇和小說都在寫反腐,而且把很多社會問題歸結到腐敗,這確實是當前很多人的思維邏輯。可是如果細想起來,腐敗一個帽子也不能扣在所有問題上。腐敗有損於公平正義,可是如何消除腐敗,必須依靠中央的關注嗎?這是一種解決方式,小說中副國級的趙立春即是被中央巡視組處理的。可是這之前的腐敗在制度下都已經發生了,這意味著之前的腐敗預防機制都沒有效果。可分明建國前,毛主席和黃炎培的著名對話已經說明,民主是預防腐敗,解決公平正義問題的方法。那反覆之前,民主幹啥去了?小說最後,沙瑞金和李達康書記意識到了「誰來監督一把手?」這個幾乎無解的問題。最後想出的辦法是通過紀委,可是即使給李達康配上易學習這樣出色的紀委書記,也沒有沒有達到效果,這時候可能又得反思一下,是不是還得回到最初的起點,民主才是解決很多問題的辦法,而不是反腐解決所有問題。

  餘論

  儘管有遺憾,可是這些遺憾可能確實是未來很長時間放在國人面前的問題。一部電視劇能反映這些問題,更重要的是成為公共空間中的公共議題,引起廣泛的討論,這可能是一部文藝作品的最高水準了。電影電視劇從來都不僅是一種藝術表達形式,更是一種社會實踐。它們向社會輸入共同議題,讓人們有話題可討論。如果這個話題本身還是非常有益於對我們這個社會的理解的話,那麼一次討論可能會改變很多人的常識,比起很多空洞的口號效果好多了。在這一點上,《人民的名義》無疑已經相當成功,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能夠引起公共討論的現實題材的文藝作品吧!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