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駱駝祥子》觀後感【精選】

2023-07-28 07:23:48

  從一本長篇小說改編成電影,同一個故事不同的媒介,故事必要適應了媒介特徵才能最好的表現其主題。下面是《駱駝祥子》觀後感,快來圍觀吧。

  《駱駝祥子》觀後感【篇一】

  看完名著改編片《駱駝祥子》,總覺得不大舒服,不是因為祥子的悲劇命運,而是因為這悲劇性由小說搬上銀幕後大打了折扣,除了比較忠實的記錄了老北京的生活外,這並不算是一部成功的改編片。

  綜觀全片,從祥子丟車賣駱駝開始,相繼介紹了虎妞對祥子的感情;祥子努力掙錢但卻在第一次包月生意中失敗;虎妞誘惑祥子;祥子離開虎妞去一個老主顧家拉包月;虎妞以孩子威脅祥子讓他在爹大壽那天去提親;老主顧因革命運動而逃跑,探子要挾祥子並奪走了他的所有儲蓄;祥子去給老太爺祝壽,但老太爺拒絕了二人的婚事;虎妞與老太爺決裂,同祥子一起生活;在大雜院裡認識了小福子,從這兒開始側重了對小福子不幸生活的描寫,祥子的生活退於次要位置,其間還夾雜著虎妞對小福子時好時壞的態度,她與祥子的爭吵;最終虎妞難產而死;祥子因欠了棺材錢變賣家產一無所有,祥子與小福子惺惺相惜;祥子繼續拉車,但時代不同,拉車已無法維持生計,他去妓院找小福子得知了小福子上吊的噩耗;祥子最後遊蕩在街頭。

  從一本長篇小說改編成電影,同一個故事不同的媒介,故事必要適應了媒介特徵才能最好的表現其主題。小說版的《駱駝祥子》寫得深沉悲痛,我們跟著主人公起起伏伏的命運一嗟三嘆,而且文字的魅力使我們能沉靜的思考那個悽慘的社會。但是電影則不然,面臨著把一個書面上的,通過心理、細節和眾多生活流的故事段落構建起來的人物形象表現出來,不容易。

  電影相比起小說來要遜色些,首先在人物塑造上,虎妞的形象遠比祥子成功,祥子自始至終給我們看的就是一個任勞任怨志氣高的苦漢子形象,最重要的在老舍書中祥子最後自暴自棄的轉變沒有表現出來,而這卻恰恰是原作中最讓人感慨生悲的地方,也是最能體現作者對於那個時代的深刻控訴的地方;其次在影片結構上,從前面對敘事的回憶可以看出,影片很難總結出一個適合於影視的完整流暢的故事線索,故事的整體性被分裂了,緊緊是對反映了祥子不幸命運的事件的堆積,而這些事件沒有形成一個連貫的體系,沒有發揮那種帶領觀眾一步步深入祥子這個人物世界的效果;由此引申出來的便是節奏問題,因為散亂,沒有做到詳略得當,影片的主要線索不明確,是要表現祥子?虎妞?還是小福子?後面插進來的關於小福子的過多描寫顯然分散了對於祥子的刻畫,而且她和祥子的關係也沒有交代明確,而影片最後祥子的落魄生活則交代的過於倉促,難以讓人產生心生憐憫。

  總之,小說《駱駝祥子》的精神,影片沒有傳達出來,感覺導演是在還沒有準備充分,沒有明確到底想要表達什麼表達哪個人物,便直接從小說中取材拼貼出了這部作品,內容龐雜混亂,最後只記得了扮演虎妞的斯琴高娃。

  《駱駝祥子》觀後感【篇二】

  這幾天身體不適,就歪在沙發上看片子。年少時對國產片不甚光顧,那時候的心情裡,還是願意被西方的驚險刺激包圍。倒是如今這幾年,對國產片有了回顧的心情。於是前夜就看了凌子風的《駱駝祥子》。

  82年的北影廠的片子。算起來26年過去。當初的老實祥子張豐毅,如今也算是中國男演員裡個別實力派之一。至於虎妞斯琴高娃,更不用說了。

  老舍,是我所頗為喜愛的中國現代作家。雖然說自己是南人,但對他筆下的北京城裡的小人物卻時常能讀出親切。再者,他的一死,也可讓人感嘆。但他的兒子之類,我是覺得總有沾老子光,而自己其實頗為稀鬆平常的意味。這是話外,就此打住。

  《駱駝祥子》在中國算作長篇小說。但如果嚴格算起來,我覺得頂多算中篇。24章節的文字不長,人物關係也並不複雜。看完書看片子,若說影片成全了誰,可以說就一個人————虎妞。

  虎妞在書裡並不是個可愛的人物。37,8歲的老姑娘,黑塔似的,醜,會算計,嗓門大,懶,饞。這些性格特徵,活生生刻畫出一個北京小資本家女兒的嘴臉,讀來實在不能讓人覺得喜歡的。但在片子裡,虎妞首先不能算醜,儘管斯琴高娃已經扮醜了一圈,也似乎沒有老到37,8的模樣,並且她的精於算計,男子作風,不亞於鳳辣子,而老辣之感,譬如灌祥子喝酒,在片子裡倒讓我首先聯想到《紅樓》的尤三,幾乎叫做「淫了男人」。這樣一個女人,竟然讓人不能討厭。

  虎妞在片子裡,是一個被再創造的人物。她實在保有了書裡的零星優點與個性,而多了許多的人情味。譬如她固然驕傲的算作大雜院裡的娘娘,懷孕了在蜜餞鋪子裡買酸食,給小福子小恩小惠差遣她當傭人,但卻還是對小福子一家有所真正的同情心。她可以說是個任性的女人,卻實在敢做敢當,固然有小市民的陋習,卻內心裡還有份善良。以至於最後難產而死,竟使人悲傷。

  祥子,和書裡差不多的樣子。老實忠厚的祥子,理想是買一輛自己的車,典型的小農經濟思想,中國小人物的小夢想追求者,但最後則夢想破滅。但片子裡沒有在最後渲染他怎麼變壞了。而只是知道他徹底的對生活失去希望,做了無業游民。

  其實想來,書和電影的主旨是有差別的。書要說明的是,畸形的社會能使好人變壞。書裡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表現得是這畸形社會下的產物。而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影片裡卻往往被一筆帶過。人物,無論本來如何,在這樣的社會裡,都非死即滅的下場,於是祥子最後成了騙子,成了個壞人。而這樣的結局,使人首先不對祥子產生同情,而質問社會。老實的駱駝一樣的祥子一去不返了,非但不返,社會上又多了一個蛀蟲,惡性循環似的社會,吞噬了人的善良本性,不斷製造著新的畸形者。總結起來,便是社會製造畸形,畸形導致悲劇————這樣的筆法,不消說是很深刻而尖銳的。

  但影片則強調人物的悲劇性。祥子並未成為一個壞人,他只是消沉而墮落了。於是我作為觀看者首先不斷的對人物的悲劇而感觸。虎妞死,小福子死,祥子最後衣衫襤褸的從城樓的陽光裡走到黑暗中。這樣的社會製造著悲劇,卻不首先製造畸形。於是在社會層面上的批判性就降低了。更多關注到人物本身來。而人物較之書中的單一畸形,卻較為飽滿可信起來。這是電影的手法。

  可以說,這兩種方法,都有所側重。不能單純的說誰更好。時代不同,需要展現的層面也不盡然。但書自是好書,電影也可算作80年代的一部優秀國產片。

  只是今天不知還否有人能寫出這樣的表現畸形人生社會的書來呢?

  問號。

  《駱駝祥子》觀後感【篇三】

  片子是很多年前在一個教室看的,人很少,屋子陰冷。說實在的,老舍的原著可以稱得上完美,無論語言還是結構,或者每個細微情節的設置。看這電影無非只是回味以及還原一下當時看作品的感覺,因為這個時代很浮躁,過去的也只是過去。

  拍攝手法、技巧,或者所有那些稱得上出彩的東西,在這樣的片子裡其實很難確切感受。而整個故事呢,有小說在之前擺著,就更難偏離或者有讓人眼睛一亮的地方。舊年月,厚重的京味,壓迫,晦暗,那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沉痛。

  但是張豐毅一個鏡頭出來,他的眼神和表情,瞬間把我湮沒了。我沒怎麼看過他演的角色,即使看過了印象也非常模糊,大概這些年來他好象被放在一個很尷尬的位置,大家似乎都知道他又似乎都不太知道。而祥子不同,痛苦但是隱忍,也軟弱但是肯堅持。他高大而結實,赤裸的上身和背,曬得黝黑的皮膚,汗溼的手巾和殘破的褂子,還有輪廓分明的那張臉,讓人不想心疼也難。張豐毅那時如此年輕,非常普通的平頭,沒有一絲皺紋,臉上有中國農民特有的憨厚樸實,笑起來甚至有些小孩子氣。拉車時,總會露出古銅色的小臂,看起來令人欣喜,健康,並且性感。他的英俊是那種帶著鄉土氣息的英俊,讓我想起《紅高粱》裡的姜文,雖然他的角色並沒有姜文那種野蠻的霸氣。

  我後來開始留意已經老去的他們,時間的印記太無情,那些臃腫和拖沓,假使不曾知道過去的時刻心裡才不會有失望。我並不是嘲笑皺紋,老是自然過程,但依然可以有人老得那麼氣質,而他們只是越來越遠。那種骨子裡的本質裡的樸實和震撼感,似乎已經再也尋不到了。我們並不能要求歲月,所以我只是遺憾,遺憾曾經那個年代的美好,遺憾每個人都擁有過的璀璨青春,實在是太短暫了。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