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觀後感

2023-07-28 05:30:43

  很多人失戀一次就是一輩子。yuwenm小編整理了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觀後感【篇一】

  [兩段臺詞]

  劉鎮偉全片對王家衛進行戲仿,其中男女主角的兩段臺詞,成為了觀眾反覆背誦的名句:

  男主角: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再來一次的話,我會跟那個女孩子說我愛她,如果非要把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女主角: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穿著金盔金甲,踩著七色的雲彩來娶我,我猜中了前頭,可是我猜不著這結局……

  也許,觀眾們印象最深的臺詞會跟他們的性別有關。

  [男和女]

  再看後和婷討論這是不是一部給男人看的片子,當然我看到的東西都是男人看到的東西。不過後來再看豆瓣上的短評,發現多人引用朱茵那句話。大概這就是許多女性觀眾看到的重點吧。婷說男人可以在女人和其它之間選擇,女人除了男人就什麼都沒有了,大概又要追溯回遠古時代、社會制度云云。不過或許,逝去的愛,又或者甚至是所謂「青春的回憶」「初戀」(當時大話西遊的火爆主要是在大學生中),是多數觀眾所共同追憶、感動的對象吧。

  但在同時,這部電影確實是一部男人拍,拍給男人的電影。

  大話西遊在感人的點上,有一點像東京愛情故事。錯過的愛情,悔恨,永遠留在心裡的無承擔、理想化,感動了無數人。紫霞和赤名莉香都是個性張揚的、黃蓉式的女性,勇於表達自己的感情,並且希望對方以真情來報答。莉香如花的笑容,紫霞的朱衣朱唇,都是純粹的美麗。這樣的女性,在男性看來,應該是近乎完美的一種女性的典型。

  而相比之下,男主角並不靠具體的外貌和性格來吸引女觀眾,他表演的是幽默以及「身份」(「穿著金盔金甲,踩著七色的雲彩」的齊天大聖)。在電影大多數的時間裡,他只是一個帶著主角光環,卻天命所歸的油嘴滑舌的男人罷了,甚至連讓紫霞愛上他的理由都那麼牽強——僅僅是拔出了寶劍,如同童話裡的情節,王子公主理應相愛。在陳述紫霞對至尊寶的愛時,甚至牽強地使用出了「就連逃跑的樣子都這麼帥,我真幸福」這樣的臺詞。

  當然,作為一個男觀眾,男主角的不出彩、不高大上甚至是可以讓人迅速帶入的條件之一。不過無論如何,劇情的邏輯始終不是這部片子的重點。本片要講的,不是合理的愛情故事,而是一個更加寓言式的話題:男人的社會承擔和兒女私情。

  片子設定在一個佛教的語境中。至尊寶在時空的穿梭中(比許多偉大的愛情故事的「大時代」背景更加動蕩的背景設定)逐漸看到塵世的仇恨,也在觀音大士和唐僧的提示下慢慢接近自己孫悟空的宿命,最後選擇放下塵世的一切,去拯救世人。這種被命運指點的身不由己感,讓我不是很舒適,不過大概會讓許多人感同身受。

  與東愛中完治對莉香猶豫不決的曖昧感情不同,至尊寶在紫霞面前始終對她不感興趣(也許是因為念著他的白晶晶),而是在分開之後,在人的提示下,才意識到自己對紫霞的感情。最後向自己承認感情的理由竟然是「她在我心中留下了一滴眼淚」這樣的臺詞。可能有人會感動,但是仔細想想,這句話只能把他往渣男的形象上推。如果真的要讓男主角在愛情上也如此不主動,那他對愛情的留戀也沒那麼偉大了,可能不過是成佛路上的試煉。

  不過儘管如此,他讓大多數人感動、感傷的,不是他決定成佛、拋棄感情,而是他在決定之後,最後一次留戀情愛(也是他最終完全放下情慾)的段落。在金箍的疼痛中他最終放開了紫霞的手。一切好象是他自己的選擇,又都是命運的安排。

  [男性的焦慮]

  全片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這個佛教的思想背景。一般的故事的「命運」是強大的外力:戰爭流離、家族恩怨、人妖之分……但是什麼都擋不住男女主角相愛的心。而這一次,是男主角在「命運的支配下」,「主動地」放棄了愛情。這樣的「主動」和「自由」的背面,卻又是「命運」和「不自由」。與「愛情」對抗的另一個選項,就是男主角的社會承擔。一方面,他的確是看透了塵世喧囂,但如果是個普通人,也一定願意跟紫霞遠走高飛。但是另一方面,他被告知他是託世孫悟空,他知道自己應該跟唐僧去取經度化世人。最終他做出了決定,但作出決定的契機卻與紫霞無關,而僅僅是因為蜘蛛精殺了他的朋友(說不定還包含他對朋友的愧疚)。他毅然地選擇了孫悟空的事業,而以一種悲壯的方式表達出了他對紫霞(情愛)的留戀。

  依我看,全片要表達的,不是失去愛情的感傷,而恰恰是對愛情的放棄本身。

  全片的高潮,便是解脫後的悟空了結最後一樁心事的過程。他憤怒地幹掉了牛魔王,引發了自己心中對紫霞的所有情感,然後在命運的提示下(縮緊的金箍)放開了手。

  與女性渴望的「男主角留下來和我在一起」的情節相反,劉鎮偉拍的,是對心愛的女人放手的情節。他展現、試圖緩解的是屬於社會的男性的普遍焦慮——為了人類、集體,男人必須(在某種程度上)犧牲女人和情愛。即使這不是中國文化的特色,也不得不說是一種強大的傳統。在牡丹亭中,柳夢梅必須先實現自我在社會中的地位(及第),然後才能和杜麗娘成親。片中結尾吳孟達飾演角色的轉世,在狀元及第,回鄉看兩位豆腐西施,也是起到這樣的一個平行的隱喻效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男性的命運,反而不如一心追求愛情的女性自由。女性的愛情阻礙,來自於外力,出於自己的控制。而男性的愛情阻礙,則是已經由社會機制施加到自己的思考中的。

  [焦慮的滿足]

  如果說營救紫霞是男人對情愛放棄的焦慮本身,則結尾的一段城牆故事就是對焦慮的一種做夢式的滿足了。在夢中,人們「滿足在現實中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

  對紫霞放手是對這一焦慮的演繹,而最後鑽入夕陽武士的身體中對紫霞作出「永遠都不會走」的承諾,則是虛偽的「滿足」的過程。因為男人在現實中不得不放棄情愛,所以才在這一場不真實的夢中,毫無顧忌地作出「留下來」的承諾。

  而女人也在這裡得到了男人,得到了滿足。其實是一個很現實、普通的故事,所以殘酷。

  而真正的男人,則回歸到了人群中,「像一條狗」一般地去實現他度化世人的宏偉夢想。

  對男人來說的焦慮是愛情的不能滿足,不僅是對愛人的分心,而是對愛情的分心。有人會提前設置好心理防禦機制,沉浸於工作或者對父母的孝順中,或者通過生理上的放縱,不讓自己的感情顯露。而對於無法做到的人,就只能在夢中實現對愛人的承諾,或者看著片子,感嘆一下愛情的失去而已。

  再回頭看兩段臺詞,男主角的名臺詞,正是表現對於放棄愛情的「悔恨」的強調,但是這樣的強調,恰恰是潛意識中無法改變現實的前提下,無法選擇愛情那一方時,對自己做出的一種心理補償。而女主角的名臺詞,則是很單純的普通的,對於男性的期待。簡單些來說,就是

  女:「留下來跟我在一起。」

  男:「對不起,下次吧。」

  東京愛情故事所討論的東西,沒有超出流動的都市中男女之間的曖昧感情。受大話西遊影響的大陸文學如江南《此間的少年》,走的也是戲仿、借用經典表達感傷的路線,但表達的內容不過是《那些花兒》中「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的典型大陸式的對校園和青澀戀情的回憶。大多數喜歡大話西遊的人,大概衝的也是這樣一種感情吧。對當年的那個「失去的」或者是讓自己「情竇初開」的她/他的追憶。

  但是絕不可以忽視在佛教思想的鋪墊下,大話西遊所表達的男性在社會責任和情愛之間的掙扎。在神話傳說的劇情設定中,它又以一種不現實的方式,成功實現了對這種焦慮的滿足。不可不謂妙。

  最後題外,全片的配樂、羅家英的OnlyYou、盧冠廷的一生所愛,以三種方式詮釋了什麼是「好」音樂。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觀後感【篇二】

  昨晚夜靜,重溫《大話西遊》

  ——大笑,流淚,然後沉默。

  我面對的是一部痛徹心肺的喜劇。

  寓言篇故事已然存在,已然不可避免。

  世界是巨大的枷鎖,你不得不重複自己或是別人的生活。

  記得長輩說過:年輕是一種罪過。他們說我們不成熟。

  真切地為自己的不俗喝彩。

  在深切的鬱悶中,突然就看懂了《大話西遊》的開頭:一位才華橫溢又無法無天的青年(孫悟空),根本不喜歡世人攤派給他的大事業(西天取經)。他尤其受不了師父(唐僧)的嘮,可世俗條規(觀音)又不放過他。為讓他悔悟,心甘情願地去取經,唐僧和觀音達成妥協:讓他五百年後重新做人。

  這真是一個宿命的開始。曰:「大學的孩子都是玻璃罐裡養蛤蟆,前途光明出路不大。」再貼切不過。大鬧天宮無非是大學四年的黃金時光罷了,找到工作走上社會任你蓋世的才華渾身的個性也自有翻不出的五指山來壓。只有戴上緊箍咒取經去,九九八十一難,做一個奇奇怪怪的佛。你別無選擇。

  五百年後的悟空叫至尊寶,在五嶽山從事一份很有前途的職業——山賊。命運卻要他扮演孫悟空,至尊寶只是個過渡罷了。

  蜘蛛精來了,白骨精來了,菩提老祖來了,牛魔王也來了……都是棋子,安靜地立在命運棋盤的中央。

  他的路線是早定好的:(1)一個人給他三顆痣(2)戴上緊箍咒(3)打敗牛魔王(4)西天取經。

  可憐的至尊寶什麼都不知道,認認真真做山賊,還愛上了白骨精,想和她結為百年之好。

  所有的事都瞞著他接二連三地發生。

  給至尊寶三顆痣的人是紫霞仙子。忘了是誰說的——總有一個男人出現,讓女孩最終成為女人。而也許那女人卻永遠都不可能得到,那簡直是一定的。

  非常喜歡紫霞的開場白:「現在我鄭重宣布,這座山上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包括你。」那樣的氣貫雲霄,像一個童話故事。而現實是: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屬於你,包括你自己。也許我們就是為了創造屬於自己的東西才來到這個世上,因為年輕,所以押注於愛情。

  至尊寶拒絕了紫霞,他以為自己還愛晶晶。見到晶晶,他又發現紫霞才是真愛。命運一直在同他開玩笑:至尊寶忽然成了孫悟空,千辛萬苦找晶晶又愛上了紫霞。而抉擇是那樣殘酷:要打敗牛魔王救紫霞,就必須戴上緊箍咒做回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而戴上緊箍咒就不能有半點情慾,只有取經去。

  為至尊寶不平:不明白在這樣的故事裡為何愛情總要成為犧牲品,幹嘛不讓周星弛攜紫霞纖纖小手——走先!愛情是那樣美麗而脆弱,無法直面生活的瑣碎和堅韌。哪段感情又沒有絢爛的瞬間和艱難的長久,在一起就會幸福嗎,未必。

  至尊寶挖開自己的心,看到了紫霞留在那裡的一滴眼淚,畢竟曾經滄海過。

  五百年又五百年,兜了一個大圈子又回到了原地。人沒能戰勝命運,而人的尊嚴卻在抗爭中得到了肯定,人的情感也必將不朽。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大徹大悟。

  緊箍咒,圈住昔日的夢想,圈住稜角分明的個性。

  成熟是一個很痛的詞,它不一定會得到,卻一定會失去。永別了,激情四溢的花樣年華!永別了,神採飛揚的青蔥歲月,永別了,愛人同志!至此後漫漫長路我獨行。

  望著熒幕上扛著金箍棒的悟空,忽地明白了男生們為什麼都自稱光棍。向光棍行者們敬禮!

  全片最後一句臺詞是:「你看那個人,好奇怪喲,象一條狗。」總有一天我也會走在路上,象一條狗。

  愛情篇羅曼蒂克、海誓山盟、生死相許……面對愛情這些都是瑣碎,不值一提。

  愛情就是愛情,不是別的什麼東西。能與愛情同在的只有生命,其他都滾一邊兒去。

  你愛了,難道還不夠嗎?

  悟空愛了,不論晶晶還是紫霞,他都要將愛情進行到底。

  晶晶愛了,那個棄她而去的悟空,「不能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做人又怎會開心。」

  紫霞愛了,「誰拔出我的紫青寶劍,誰就是我的如意郎君。」

  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

  孫悟空會愛白骨精,豬八戒愛上了蜘蛛精。紫霞愛他至深,因為他拔出了一把劍。

  故事裡的人找愛人的理由永遠千奇百怪:王子要用水晶鞋才能找到灰姑娘,薛寶釵要那有玉的人來配……可生活永遠現實得多,芸芸眾生,誰又能許誰一個未來,自欺欺人罷了。

  有理由也好,沒理由也罷,可還是要愛。讓我去,過程就是結果,無悔。

  愛無須掩飾無須矯做無須患得患失,只要像紫霞一樣說:「讓我們立刻開始這段感情吧!先親我一下。」

  愛是身不由己。

  晶晶口中道:「我再也不會為這個男人心痛了。」可還是要為他拔劍與人拼命。

  至尊寶夢中也要叫紫霞的名字七百四十一次,不知道的人覺得紫霞一定欠了他很多錢。

  紫霞說:「就象飛蛾,明知會受傷也要撲到火上。」

  「我無力抗拒,向你狂奔去,無可救藥的痴迷。」

  愛是奮不顧身。

  至尊寶對晶晶說:「你殺了我吧,我不希望你看我的時候心裡卻想著別的人。」

  晶晶以為:「都是騙我的。」跳下崖去。

  紫霞把身體擋在至尊寶面前,刺進牛魔王的鐵叉裡。

  一時間,以後的人生如何,大家都無所謂了。連那樣寶貴的性命,也打算隨時給愛情作了祭品。一個個一頭扎進這情愛苦海,寧願永生永世不得超生。

  愛深刻莫測。

  三十娘流著淚說:「想我春三十娘貌美如花,卻跟一個這麼醜的人有了。」

  這是多少美麗自負的女子的宿命:心中的他是能文能武翩翩少年,枕邊人卻鼾聲如雷大腹便便。

  誰敢說多年後眼望自己的丈夫或妻子不會有如此感覺,真不知幸福還是心酸。不過還是要為他挺身而去無限犧牲,像春三十娘為豬八戒放下斷龍石與牛魔王同歸於盡。晶晶愛悟空,至尊寶愛晶晶,紫霞愛至尊寶,「他愛你你愛我我愛他」,千古無解的方程。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說:「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卻又深深愛上了別人,能有什麼法子?」

  所以紫霞說:「愛一個人原來是那麼痛苦。

  晶晶找不到那個拋棄她的悟空,告訴至尊寶:「你經過五百年回來要找的不是我。」

  至尊寶原以為可以與初戀共度今生,誰知初戀的時候並不懂情愛人生。當年被他推開的紫霞已經悄無聲息地抵達他靈魂的最深處,而他卻不自知。

  可紫霞死了:「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踩著七色的雲彩來娶我,我猜中了前頭,可是我猜不著這結局……」

  沒有人猜得中結局,一切隨風而去。

  戀愛的時候我們都不懂愛情,懂得愛情後卻失去了可以相愛的時光。

  最絕望不是他不愛你或他離你而去,最絕望是你忘記了怎麼去愛一個人,你已喪失了愛的能力。

  請記住下面的臺詞:「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再來一次的話,我會對你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把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也順便記住這段話的原版,在王家衛的《重慶森林》裡:「如果記憶是一個罐頭,我希望它永遠都不會過期,如果一定要加上一個期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至尊寶第一次說這番話是騙紫霞,第二次說已痛不欲生。

  總有一天,你會在靈魂最溫柔的一隅為她重複這段話,為了你們即將封存的一萬年。

  「如果有一天我忍不住問你,你一定要騙我。不管你心裡有多麼不願意,你都不要告訴我你從來沒有喜歡過我。」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