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電影觀後感

2023-07-28 09:42:08

  愛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著名思想家別林斯基說過:「誰不屬於自己的祖國,那麼他也就不屬於人類。下面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電影觀後感,快來圍觀吧。

  《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電影觀後感【篇一】

  很早就已在課本中學習過錢學森歸國的故事,那時就被他突破重重阻撓,一心回國,報效祖國的精神深深打動。這次公司組織全員觀影活動,我通過影片《錢學森》更加直觀地了解到了當時的那種困境,同時也對錢學森的傳奇一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50年代的中國剛剛建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但當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後,激起了他強烈的歸國願望,雖然受到了重重阻撓和各種壓迫,毅然決然地回到了祖國,投身到祖國的建設中。

  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堅毅、執著、永不放棄以及對祖國深深的熱愛。1964年,第一枚原子彈試驗成功,接著,他帶領科研人員克服了天氣地理等困難,完成兩彈對接,並且在羅布泊靶場成功試射新中國第一枚核飛彈,為中國的飛彈事業奠定了基礎。他用他一生對正義的追求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對祖國和人民的莊嚴承諾。他用他的一生對科學的探索證明了一個知識分子對科學理論的攀登永無止境。

  新中國成立以來超高純鋁、鈦、鉭、銅等靶材原材料都依賴進口,被日本、美國的公司所壟斷。20xx年江豐電子正式啟動了高純鋁鑄造項目,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江豐第一爐超高純鋁正式下線試驗生產,當兩根鑄錠緩緩從鑄井中升起的時候,我的內心十分激動,江豐終於在超高純鋁的生產研發領域邁出了最堅實的一步,也許再過幾個月,我們的靶材就能用上自己鑄造的超高純鋁了,不用再依賴國外進口,受到國外企業的限制了。

  作為新世紀的技術工人,我們更要學習錢學森的精神,更要繼承錢學森的精神,愛國、堅毅、執著、勇於創新。雖然我們不能像錢老那樣偉大,但我們可以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業。就像錢學森要離開美國的時候,杜布裡奇校長很不解地問他:「你回去能做什麼呢?」錢學森回答:「回到我的祖國,我總是能做些什麼,也許,我還可以種蘋果。」也許,在錢老看來,只要為祖國做事,哪怕是種蘋果,也是對祖國的報效。而我們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兢兢業業,創造價值,就是對國家、對公司最大的報效。

  《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電影觀後感【篇二】

  落幕深秋,刺骨寒風凋零了大半殘葉,垂暮甚而腐朽的身軀,蒼老而又堅毅的面頰,似乎經不起一絲秋風的慰藉。他的妻子踱著緩緩的步伐走近身旁,用她那已似枯柴的手拂過他蒼老的臉龐。歲月為他留下了滄桑的烙印,花白頭髮數盡了今生的辛勤。而我,卻早已在不經意間淚如雨下,為他的一生----------

  文字已被心靈塵封,墨跡流淌著鮮紅,一如那飄揚的五星紅旗。也許,這不朽的紅,便是中華魅力的凝結。錢學森回國的剎那,從船上下來的那一刻,時間被定格成永久的回憶,那是歷史中最悠遠沉重的瞬間,那面不倒的紅旗一如屹立的國度,巨人的歸來是所有國人的希望,風,吹乾了他的淚眼-----------

  無法釋懷的那場噩夢越發激起了錢學森回程的心,美國的百般阻撓,讓他更是堅定,風箏飛的再高再遠,總和放飛的人有一線相系。

  他和妻子都不能忘記祖國兩個字的深切內涵。他們是懷揣了怎樣莫大的勇氣,去撕裂了海岸線的阻隔?是幼年的教育,也是內心萌發的堅強;是故鄉的滴滴濁酒,又似腳底的一抔黃土。學成歸國、報效國家,便是他們前行的唯一動力。即便當時貧窮、落後的中國被美國人看不起,但他在淺笑間,輕悠的說回去也許種蘋果,卻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祖國的歷史給了他們感恩的情懷,而當祖國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選擇了忠貞與回報。也因為這樣心繫民族的選擇,讓他們破除萬難,再次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圖騰。

  他的青春書寫了中國軍事的騰飛,他的生命見證了東方巨人的成長,他用自己的血液繪出了中國的圖騰,他用汗水編就了今日的美好,他的一生,他的成就讓每一個華夏兒女為之動容。在那一窮二白的年代,蘇聯更是阻礙重重,資金也不那麼充裕,但在他的天賦和勤勉面前,困難讓路,蒼天低頭。從東風1號的發射,東風2號的失敗,到中國第一枚飛彈、原子彈的騰空而起,每一次的成功都讓國人為之驕傲,「中國飛彈之父」是對他的嘉獎,卻也是他一生真實的寫照。我們也許沒有他的傲人天賦,但我們同樣是一個中國人,哪怕平凡,但不應平庸,因為我們同樣也有一顆愛國的心,作為一名中學生,儘管不能走到愛國護國的最前線,但我們可以竭盡全力的去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讓自己真正的強大,未來,我們也許就可以成為千千萬萬個錢學森,那時我們也會像他一樣,用我們的知識去回饋敬愛的祖國,讓祖國更加富強。

  不想再去感懷他的離去,即便他已然仙逝神遊。縱像那被秋霜侵蝕著的枯葉,悄然落下,只是他的精神,埋在深厚的黃土地,萌發了一代又一代的紅色驕傲。如呼喚,如號召,牽動著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扉,讓我們為祖國的強盛去努力學習吧----------

  《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電影觀後感【篇三】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時光,老了容顏,瘦了思念,葬了愛情?但是,當我觀看了《錢學森》這部紀錄片後我想說:時光,暗不了英雄的光輝,淡不了偉大的愛情,葬不了對祖國的的熱愛!

  錢學森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新中國成立時,錢學森已經是美國大學終身教授和實驗中心主任,他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實驗室,享有非常優越的生活,但他的心卻向著祖國,想為祖國報效的心願像一團燃起的火焰般。1950年,他辭去了美國科學界的重要職務,打算繞道回國,美國政府百般阻撓。他們甚至製造藉口拘禁了他。

  他要回來,回到百廢待興的紅色中國,回到他日思夜念的家。當導師馮·卡門先生得知自己的天才學生要回中國,他很詫異的問道:「你去那裡幹什麼?那裡沒有風洞和實驗平臺,難道你要回一個一無所有的國家去種蘋果?」錢學森很堅定的回答他:「只要為了人民和國家,就算種蘋果我也願意!」

  而當時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寧願將他監禁在美國本土,也不想讓他回到中國發展國防航空。最終,經過艱苦卓絕的外交幹涉,錢先生終於踏上了歸國的客輪。茫茫大海上,錢先生眼角泛起的光與西太平洋紅色中國煥發的血紅霞光融在一起,要問為什麼流淚,因為對那片土地愛得深沉......

  踏上國土的那一刻,他便火速趕往中南海,收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國家和人民把發展偉大中國核國防和航空建設的重任交付於錢先生之肩。毛主席問他:「學森,中國何時能造出自己的核彈」。思緒片刻而後異常堅定的聲音由心而出,「請主席放心,四年之內必將完成任務!這是五十年代的新中國,除了破舊一無所有,工業基礎荒蕪,被美國佬嘲笑為農業時代!50年代,蘇聯科學家對我國技術保守,只將基礎的飛彈技術出售中國,即使這樣,他們的譜擺的特大。60年代,中俄關係惡化,蘇聯單方面終止合作協議,撤出科技人才!在這種情況下四年內造出核彈、飛彈看似天方夜譚,但冥冥之中,核爆炸的成功已是必然。因為我們有「學問像森裡一樣」的錢學森,有「千磨萬擊出深山」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共和國英雄,有萬萬愛國人民的支持!

  核之路湯湯浩浩,民之求浩浩湯湯。錢先生對摯友說過,有核和無核是不一樣的,正如你手裡有劍不用與沒有劍可用。中國人需要這把核劍,百年的恥辱必須要用這把劍層層刮去,共和國的偉大復興亦需要這把驚世寶劍護衛,它是中國龍的定海神針!帶著人民的囑託,錢先生踏進了茫茫大漠,這是一場戰爭。設計,加注燃料,測風等等各項複雜工作有序進行之後,中國第一顆飛彈屹立在了大漠上。望著這顆心血加注的飛彈,錢先生抑制住感情,心裡默默對導師說:「先生,這就是我種的蘋果。」發射倒計時:3,2,1發射。中國第一顆飛彈「東風」拔地而起,像神龍,以震潰蒼穹之勢躍於大地,衝向遠方的沙漠。起飛十秒,飛行正常,方向儀正常。起飛二十秒,按計劃平行飛行,方向儀正常.....「轟—!!!」羅布泊實驗基地,蘑菇雲冉冉升起,爆炸成功!所以的參研人員激動的跳躍了起來,我們的「寶劍」問世了。一旁的錢學森默默的,攥緊了手,看著自己種的「大蘋果」變成一朵雲,仿佛看到了人民的幸福。

  幾十年後,錢先生的頭髮也已像當年蘑菇雲那樣暇白,夕陽紅下,老人牽著老伴兒的手問:這麼多年跟著我,你辛苦了,你後悔嗎?蔣英老人很委婉的回答了老頭子:我給你講個故事,記者採訪邱吉爾的母親,問她,你此生有什麼遺憾嗎?邱母說:「我為大英生出了邱吉爾,怎麼會有遺憾呢?」而後,她又說:「中國可以沒有我這個歌唱家,但萬萬不能沒有你這樣的科學家啊!」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深深地被錢學森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被他的執著、堅持所震撼!當初為了回國,他經歷重重阻攔,一心要回祖國的故事曾經感動多少中國人!還記得在2007年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組委會這樣給予錢學森評價:「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2009年,錢學森再次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可見他在中國人民心中的重量和地位。在網絡上有一句話恰當好地形容他:兩彈一星興中華,豐功偉績揚國威。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深深地被錢學森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正當錢學森一家正準備離開美國之際,美國政府竟以莫須有的罪名扣留了他們,長達5年之久。在這段灰暗的日子,錢學森吹竹笛,蔣英彈吉他,兩人共同以音樂來排解內心的寂寞與煩悶。在蔣英和他共患難,她說:「你的決定是正確的,我永遠伴隨在你的身邊!」蔣英在中央音樂學院任教,是權威教授、著名音樂教育家。62年風雨過去了,兩人用一生的愛堅守了對彼此的承諾。

  2009年10月31日,錢老仙逝。將他為之奮鬥一生的航天事業留給我們後輩,微笑著離去了。在我的人生記憶中,他從書本裡走來,向歷史中走去,身後留下驚世偉業。他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他的精神,凝鑄成華夏民族最堅實的脊梁。

  今天的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出身在和平年代,看到的是一個蒸蒸日上逐步發展壯大的中國。我們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我們沒有經歷過苦難.相比錢學森,他身處那樣惡劣的壞境依然忠貞愛國、堅持奮鬥、自強不息,我們以他為榮,以他為榜樣,學習他的愛國精神、拼搏精神。我國正處於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階段,而我們這一代是見證兩個一百年、實現兩個一百年最重要的一代。黨的十八大提出強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重要理念,愛國、敬業等等優秀的核心價值都是我們學習的目標,錢學森先生就是這樣身體力行。科學無國界,而科學家是有國界的。他這麼說,也這麼做。在國家最困難的時候,拋下一切無意義的浮華,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祖國的建設事業上面來。境界之高,可嘆可嘆!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