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經典100句話(讀懂周易10句話人生一順百順)
2023-07-29 19:01:11 4
《周易》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隱藏著老祖宗的智慧,道破了許多天機。讀懂這10句話,你的人生定會一順百順。
01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器」就是人的學問、能力、才華。「藏器於身」就是深藏不露,不要炫耀、自誇。有器不用可以,但不可無器。
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不到處炫耀。「虎落平陽被犬欺,龍困淺灘被蝦戲。」人做事都需要掌握時勢和時機。時機不對,就不要出頭。沒有機會,就不要盲動。
保存實力,待時而動。要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所以,有「器」還要看時機。歷史上,很多人物有能力,有才,但是生不逢時,沒有好的時機,所以也就埋沒了。你有了本事,機會未到,命運未到,也是沒有用的。
雖然時機和機遇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卻可以時刻警惕,做到時機來的時候,一下抓住。這就很厲害了。
02
君子以恐懼修省
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因心存恐懼,而自覺地修德省過。
心存畏懼,行才會有所止,才能反省改過。
戰國時期,魯國國相公儀休愛吃魚,可不受魚。別人爭相送魚給他,但他堅決不受。他認為,收了別人的魚,早晚會被革職查辦,自己再不會有薪俸買魚吃了。
唐太宗李世民是歷史上少有的明君,然而他卻是一個經常害「怕」的帝王。
他曾說,「人言作天子則得自尊崇,無所畏懼,朕則以為正合自守謙恭,常懷畏懼……每思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懼百姓,但知常謙常懼,猶恐不稱天心及百姓意也」。
正是憑著這樣的恐懼修省的精神,他治理大唐二十餘年,開創貞觀之治,為大唐的繁榮富庶打下堅實基礎。
03
上下無常,剛柔相易
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周易》在古代,被人稱為「變經」。是一部講變化的書。時至今日,世界上沒有一本講變化的書,比《周易》講得更全面、生動。
古人認為,世界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上下無常,此消彼長,陰陽始終不斷在變化。所以,一定不能拘泥,不能畫地為牢。
古人論易,有三易說,變易、簡易、不易。《周易》說,神無方而易無體。
意思就是萬物的變化無常,沒有固定的規律。這裡推究到人事上、修身做事情都要講究一個「變」字。
04
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
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
「盈」為滿而將外溢;「謙」為不滿而能接受。
天道是要使盈者虧損而補償不滿者;地道也是要使盈者溢出而流向不盈的一方;鬼神的本性也是損害盈滿者而福蔭那些空虛者;而人的本性也是討厭滿盈者而喜好不滿者。
謙卦是《周易》之中唯一一個六爻全吉的卦象。卦體中山本高大,但處於地下,高大顯示不出來,此在人則象德行很高,但能自覺地不顯揚。
由於天地人神的本性都是虧盈而益謙的,所以「謙」者有福了。
其所作所為天地人神共佑助之,故能「亨通」,這就是中國人為何將謙虛視為美德的原因所在。
實際上,「謙」的本質含義是一種永不自滿,永遠進取的精神,與退讓消極以及形式上的謙遜骨子裡卻狂妄自大的偽君子作風是不相干的。
謙有如大海,已然寬廣博大矣,卻位於百川之下而容納百川。
05
亢龍,有悔
一條乘雲升高的龍,它升到了最高亢、最極端的地方,四顧茫然,既無再上進的位置,又不能下降,所以它反而有了憂鬱悔悶了。
人在做任何事情,都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去考慮最終的結局與後果,以及種種可能與變化,所導致的失敗與悲劇或是慘禍。
「亢龍,有悔」,啟示我們,做任何事都要知進知退,既要前進,又要為自己找好退路。否則就會有兇險。
越王勾踐在範蠡和文種的輔佐下,臥薪嘗膽二十年,滅掉吳國。
範蠡知道勾踐的為人,可與同患難,難與共安樂。
於是範蠡不辭而別,帶領家眷,出三江而入五湖。後來定居於陶,成為巨富。
範蠡走時,曾投書同僚文種,勸說他速速出走。
文種對於範蠡的出走並不理解,認為越王不可能如此絕情,當他看了這封書信後,才如夢初醒,從此他假託有病不上朝理政。
越王的猜忌之心日益暴露,便派人賜予文種一把劍,說道:「先生教我伐吳七術,我僅用其三而滅亡吳國,其餘四術還藏於先生胸中,請先生追隨先王,試行餘法吧!」
文種見所賜之劍,正是當年吳王賜伍子胥自殺的那把屬鏤劍。
文種長嘆一聲,懷著無比悲憤的心情引劍自刎而死。
06
天地不交,否
天地交,而萬物通
否和泰,都是《周易》上的卦象。否的卦象是天地不交,泰的卦象是天地相交。
天地之氣互不交通,萬物不生,這就是大兇之卦。
只有天地之氣相交,萬物才能生長,世界才會亨通。這就是大吉。
這啟示我們,做人做事都要學會溝通。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天與地溝通交流,萬物才能生長。
人與人相互溝通交流,社會才會充滿生機。
交流是個廣義的用法,比如我們讀書、學習,也是一種溝通和對話。
因此,無論我們做人做事,都不要把自己限制在自己的「小宇宙」裡,一定要和家人朋友交流,要和古人交流,和不同年齡段的人交流,和大自然交流。
只有這樣,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豐滿而多彩。
07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
沒有平地不變成山坡的,沒有去了而不回來的,在艱難困苦中應堅守純正,必然會有好的結果。
前兩句話是說,世界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平地在某個時間會變成山坡。這就是說,人生艱難和困苦雖然不能避免,但卻可以轉變成平坦的大道。
《周易》讓我們在艱難困苦中保持忍耐和貞正之心,這樣做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無獨有偶,《論語》中記載孔子被困,已經沒有了糧食,他告訴弟子們「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君子身處困境,能夠堅持自我,熬過去,而小人卻不懂得堅持原則,一遇到困難只會變節和逃避。
08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尺蠖這種小蟲子身體彎曲起來,目的是為了伸長;龍蛇這樣的事物,身體是要蟄伏起來的,為的是可以繼續生存。意思就是為了以後的發展,不妨暫時委屈一下,順便積蓄力量。
《周易》從尺蠖和龍蛇這些動物,看到了世事興廢中的人生起伏。
俗話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人不可能永久的風光騰達,當然也不可能一輩子都在倒黴。這就要我們能屈能伸,在困苦中,要學會屈以求伸,在危險中,要學會蟄以存身,就像動物冬眠以躲避寒冷的冬天那樣。
如果能做到這些,即便深處困境也不會有兇險。
09
君子以正位凝命
人不只有命運,還有使命。正位凝命,指擺正位置,找準自己的方向,凝聚力量,以完成自身使命。
正位凝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擺正身姿,集中精神;不偏不倚,有厚重、端正之相,用於比喻靜坐中的心態和姿勢。
曾國藩就曾為自己立下課程十二條中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二是以正念、正心立身於正確的地位,凝聚力量,穩健做事,完成自身使命。
這是我們做人做事的態度和意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擺正位置,凝聚力量,完成自己身上的人生使命。
10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白天勤勤懇懇做事,到了夜晚也不放鬆警惕,這樣就沒有災難了。
如果世界上有福氣和幸運,一定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若要收穫幸運,必先付出加倍的努力。把行動交給現在,把結果留給時間。
少一些功利性的目的,多一些腳踏實地的努力。要相信:人在做,天在看。世上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終有一天,幸福會跟你不期而遇。
來源:唐詩宋詞古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