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觀看《心靈捕手》電影有感600字

2023-07-29 19:55:37

  《心靈捕手》講述了威爾心靈受創的自我揭露與重建過程,細膩地開展了一場「心靈角力的戰爭」。下面是網為大家整理的電影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一篇:《心靈捕手》觀後感600字

  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不要說自己一無是處。

  記得大一剛進校班裡的每位同學都寫了份「職業生涯規劃」,之後便草草了事,開始自己的大學生活,以為美好就是當下。然而失落、鬱悶、頹廢卻頻繁不期而至。

  一老友學習心理學,向我推薦電影《心靈捕手》,望我受益。前後看了有兩遍。「Whatdoyouwant?」這句話經心理醫生尚恩之口直接插入聰明絕頂卻叛逆不羈的威爾內心,也同時問住了我。藍博教授說威爾在糟蹋自己的天賦,而我似乎都沒有什麼天賦可以糟蹋,我不禁在想:我想要什麼?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理想主義者,比如我覺得最幸福的事情是和自己深愛的女子一起生活在鄉下,擁有輛摩託車,承包幾畝地種莊稼。但是現實卻是兩年後面臨的就業問題,更可悲的是連確切的就業崗位都不知道是什麼。或許就像影片中心理醫生尚恩所說的,「It’snotyourfault」。

  威爾是個孤兒,但是他有一群親密的朋友,尤其是查克。影片中的一個橋段給我的印象及其深刻,是查克對威爾發自肺腑的一段話:「我每天都開車來接你,然後我們一起上工,一起嬉鬧。但是,你知道我一天最快樂時候是什麼嘛?是我敲你大門的前十秒鐘,因為我會告訴自己,也許你已經不在了,就這麼走了。」在查克的眼裡,威爾就像是一個手持百萬獎券卻沒有膽量去兌現的人。查克說當他五十歲時可能還是在工地上做工,但是威爾不能這樣,否則就是讓他難堪。

  友情有時候比愛情更加偉大,就像威爾和查克,已然上升到一種兄弟之情。在大學,交到幾個知心朋友可能會讓你的人生更加的受益。所謂物以類聚,社會也一樣。人處在一個大社會中,卻只是生活在一個特定的小圈子裡面,你必須要有一定的人際關係,這不僅僅是在中國如此。

  查克等到了威爾走的那天。那一刻,威爾家的門始終沒有人開,查克欣慰的笑了,因為他知道威爾正向著他想要的新生活追逐。的確,威爾開著朋友組裝的「汽車」在路上一直向前追,追他的愛情,追他的新生活……

  影片結束了,但是留給我的問題是,我不知道查克的新生活到底是什麼樣,我不知道他在體制外該如何發揮他的天賦。我也不知道我的未來會不會甚至敢不敢按著我的內心深處的不為人知的想法來構建。

  第二篇:《心靈捕手》觀後感600字

  喜歡看電影,也就從電影中獲得了一些啟發.

  今晚後又是周末,我不知如何度過這兩個無聊的悠閒日子,抱怨學校的周末總是如此冷清,還好院心理協會奉獻了這部讓我受益匪淺的影片。

  《心靈捕手》描寫的是一位在學校做勤雜工的數學天才,揭開了數學權威教授留下的一道難題,從此開始了他的別樣人生.教授想讓他成為自己的助手,向數學的高峰進軍,而天才只想混在同樣是勤雜工的朋友當中,得過且過.教授請來了N多個心理醫生,非但難以駕馭這位桀驁不遜的天才,還受盡他的嘲笑和侮辱,無奈之中,教授想起了與自己持不同人生觀的同窗,教心理學的教授,與天才籤定了上課協定.過程是曲折的,但心理教授採用的走進心靈的感受方式卻起到了超出數學教授想像的效果.相信看過該片的觀眾觀後都挺感動.

  天才是從小就被人拋棄的孤兒,生活在沒有安全感的環境中,但是那些一起長大,同甘共苦的朋友卻讓他感到及其的安全,從未想到離開他們.後來天才戀愛了,當女朋友向他傾吐心聲的時候他卻拒絕了女友的感情,原因是他掌握了一條不被拋棄的規律-----在被別人拋棄以前先拋棄別人.

  心理教授打開了他的心靈,用同樣的規律喚醒了天才的愛的意識,從此....

  我想說的是天才是幸運的,因為他是天才,可是那些同樣有如此的遭遇卻沒有如此的天分的人,該如何呢?

  我們今天的社會中,有同樣遭遇的孩子決不是少數,也許他是天才但沒有人發現,也許他就這樣永遠帶著童年的陰影平靜地走過人生,也許不平靜,他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這讓我想起從前看的另一部影片,結果是相反的.

  我想我們的教育應該不是天才的教育,但如果把每個孩子都當作天才,我想結果是不一樣的.

  第三篇:《心靈捕手》觀後感600字

  這是一個關於「問題少年的「故事,這個少年有些特殊,他既是以為以為數學天才,又是一個有心理問題的普通少年。西恩教授通過心理治療,顛覆了他的原有世界,也使他更深刻的直面自我,使他接納自己的數學天分,能夠做真實的自己。看完影片後,我久久不能平靜,心靈被深深的震撼。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威爾的邏輯就是別人之所以接受我,是因為我有做數學家的天分,而不是我這個人本身。所以每當別人因為他的數學天才而對他感興趣時,威爾總是排斥的。因為他感受到自己的「自我「並沒有被接受,別人看到的僅僅是他具備的天分而已,因此,威爾甚至會對自己的這種天分感到厭惡。當西恩教授意識到威爾的問題所在時,他採用了正確的治療方法,不管威爾表現出多麼的不友好,西恩教授總是無條件的接受他。這逐漸讓威爾感受到了真誠,感受到了自己的另一面也被接受,那就是即使我只是一個平庸的人,也是會受到關注的。

  很多時候,我們心裡的話無法說出口,也不想說出來,最終導致我們心裡很壓抑。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威爾,其實很想跟別人談心,卻無法說出。直到遇到西恩教授,他的心才慢慢敞開,露出脆弱的一面。

  這部影片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卻又是那麼尋人耐味,讓人回味無窮。最令人欣賞的是電影的核心是心靈的互助和救贖,重點是西恩教授和威爾的每一次心靈碰撞。在每次的碰撞中,西恩教授一點一點地攻破威爾的心防,讓他走出童年的陰影,有勇氣去積極面對生活中的一切,重拾對生活的信心,面對世界,追求自己的真愛以及踏上自己的人生之路。威爾的心理問題其實折射了社會上大多數出生貧窮卻擁有天賦的小孩。因為貧窮,他們抬不起頭,因為家境,他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而蘭德教授為威爾請來的那些所謂的有名心理醫生,在為威爾治療了一遍後,都不願意再為他治療了,原因是他們認為威爾是一個瘋子,無藥可救。他們那種高傲、冷漠、漠視他人心靈的態度讓人感到噁心。只有西恩教授沒有放棄他,一遍一遍地找他聊天,與他產生心靈上的共鳴,直到他願意信任自己,向他敞開心扉。

  在影片中,西恩教授和威爾一老一少是一對知心朋友,威爾也擁有真正的朋友。威爾每天碌碌而為地過,他的好朋友查克實在看不下去,說了一段讓我很震撼的話:「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別誤會我的話。如果二十年後,你還是和我是鄰居,每天晚上都到我家看電視,記住,我一定會宰了你的。……不,你沒有對不起自己,是你對不起我。因為我明天醒來五十歲了,還在幹這事,無所謂,而你擁有了百萬獎券,卻窩囊的不敢兌現。我會不惜一切交換你所有的,其他這些人也是。你再待二十年就是侮辱我們,窩在這裡是浪費你時間。……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們出去喝酒笑鬧,那很棒但我一天中最棒的時刻,只有十秒,從停車到你家門口,每次我敲門,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說再見,什麼都沒有,你就走了,我懂得不多,但我很清楚。」

  其實他很了解威爾,簡單的一段話,細節的流露,證實了友情的偉大。他希望威爾過得更好,而不是自暴自棄,浪費了他的天賦。也許這就是友情的無私,沒有佔有,沒有私慾,沒有嫉妒,只有支持與鼓勵。有人說朋友是我們的心靈伴侶,是心靈支柱,但真正做到無私的又有多少呢?

  最終兩位教授拯救了這個數學天才。其實,這種「拯救「完全可以發生我們身邊,我們完全有可能承擔」教授「的這個角色。在班級教學中,我們的學生難免會發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特別是針對一些不夠自信的學生,我們如果有能給予無條件的積極關注,那麼我們收穫的將會是許許多多的「數學家」、「文學家」等等。心理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可是有時候,我們卻僅僅做到耐心,真誠就夠了。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