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體截面圖畫法(薄壁楔形圓柱體的展開圖繪製方法探討)
2023-07-29 20:29:21 2
【摘要】本文探討了繪製薄壁楔形圓柱體展開圖的三種方法,包括描點法、實體轉鈑金法和鈑金工具法。
描點法介紹了薄壁楔形圓柱體的繪製方法,不同角度圓柱面母線草圖的繪製方法,將不同角度對應的弧長以及圓柱面上母線長度等數據整理到excel表中,通過SolidWorks插入曲線,導入表格數據的方法繪製楔形端面的展開曲線,最後繪製出薄壁楔形圓柱體的展開圖。
實體轉鈑金法利用楔形圓柱體的對稱性,繪製出一半形狀的薄壁實體零件再轉化為鈑金零件件,最後通過特徵鏡像繪製出完整的展開圖。
鈑金工具法法則是在草圖中繪製園,再將園裁剪出一個缺口(缺口可以小到滿足展開需要的精度範圍內),通過命令直接得到鈑金零件,同樣可以繪製出薄壁楔形圓柱體的展開圖。
【正文】
薄壁楔形圓柱體參數:圓柱體外徑為50毫米,壁厚為2毫米,用一個與端面夾角成60度的面切出如圖形狀,切面與圓柱端面近端距離為20毫米。
對於薄壁圓柱體,Solidworks 沒有找到很直接的方法,本文分享三種繪製方法。
1、描點法
描點法的思路就是測量出楔形面與圓柱端面上對應各點的距離(即圓柱面母線的長度),然後以圓柱面展開弧長為橫坐標(全長為圓柱截面園的周長),以所測得的相對應點的距離為縱坐標繪製出鍥形面展開後的形狀,最後繪製出圓柱鍥形面的展開圖。
為了簡化操作,我們把鍥形圓柱體分成12等分,當然也可以更多,理論上分切數量越多繪製的展開圖形越精準。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1 繪製楔形圓柱體
1.1.1 選擇上視基準面繪製草圖
1.1.2 選擇,按下圖設置參數
1.1.3 點擊確認,得到薄壁圓柱體如下圖
1.1.4 在前視基準面上繪製草圖如下圖
1.1.5 點擊,如下圖
1.1.6 點擊確認,得到楔形圓柱體
1.2 繪製並測量各角度圓柱體母線並測量其長度,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主要思路是將圓柱體切分成12等份,分別測量出對應角度處母線的長度
1.2.1 插入基準面
分別點選下拉菜單、、,如下圖
1.2.2 選擇右基準面(楔形圓柱體的對稱面)作為第一參考,角度為30度,插入面數量為5,如下圖
1.2.3 點擊確認,得到如圖中5個基準面
1.2.4 選擇右基準面繪製草圖,利用命令繪製草圖,即楔形圓柱體最長和最短的兩條母線,測得長度分別為51.33和22.47 。
1.2.5 採用同樣的方法,分別以文章前面所插入的基準面1、2、3、4、5分別得到楔形圓柱體的兩條母線,並測出它們的長度。如下圖
1.2.6 本文以母線最短處作為楔形圓柱體的展開面。圓柱體的周長為50*3.14=157.08毫米,以角度所對應的弧長、相對應的母線長度填入到Excel得到如下表格:
1.3 繪製薄壁鍥形圓柱體的展開圖
1.3.1 複製上表中弧長與母線長度值,貼入到記事本,增加第三列如下圖,並保存為,備用。
1.3.2 打開Solidworks,打開新零件,插入曲線。
點選下拉菜單、、,如下圖。
注意:插入曲線時不要選擇任何基準面。
1.3.3 點擊,在如下圖界面中點擊
1.3.4 選擇導入前面存入的文件
1.3.5 點擊,得到如下圖曲線
1.3.6 繪製得到的曲線在前視基準面上
1.3.7 在前視基準面上繪製草圖
1.3.8 繪製完整草圖
1.3.9 拉伸得到楔形圓柱體的展開圖
至此,完成了採用描點法繪製薄壁鍥形圓柱體的展開圖
2 實體零件轉鈑金法
雖然Solidworks中沒有找到直接展開薄壁圓柱體的方法,但我們可以通過間接的方法得到同樣的結果。
2.1 繪製實體零件
2.1.1 選擇前視基準面繪製草圖,如下圖
2.1.2 選擇,按下圖設置參數
2.1.3 點擊確認,得到如下所示薄壁零件(薄壁圓柱體的一半 10毫米寬的薄板)
2.1.4 選擇右視基準面繪製草圖,如下圖
2.1.5 點擊,按下圖設置參數
2.1.6 點擊確認得到下圖所示薄壁零件
2.2 實體零件轉鈑金
2.2.1 點擊,如下圖
2.2.2 點擊確認得到薄壁件的鈑金
2.2.3 在右視基準面上繪製草圖
通過草圖工具條中的繪製草圖輪廓線,注意我們在前面繪製薄壁件時,草圖是半圓(直徑為50毫米),加上了10毫米的線段,這裡我們所要繪製草圖是圓柱體部分,所以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2.2.4 拉伸得到展開圖一半
2.2.5 鏡像得到完整的楔形圓柱體展開圖
3 鈑金工具法
3.1 選擇上視基準面繪製草圖,將圓形草圖裁剪一個缺口
3.2 點擊,如下圖設置相關參數
3.3 點擊確認得到薄壁圓柱體(鈑金)
3.4 選擇右視基準面繪製草圖
3.5 選擇,如圖設定參數
3.6 點擊確認
3.7 點擊展開,得到薄壁圓柱鍥形體的展開圖
4 檢查分析
4.1 採用描點法繪製得到的展開圖
4.2 採用實體轉鈑金法繪製得到的展開圖
4.3 採用鈑金工具法繪製得到的展開圖
比較發現後兩種方法得到的結果在長度方向相同,描點法得到結果有偏差。檢查發現採用描點法時忽視了材料厚度及變形導致結果有偏差。
5 描點法修正
5.1 薄壁楔形圓柱體的直徑為50毫米,壁厚為2毫米,其折彎中性層的直徑為150.8毫米。
5.2 數據修正整理得到如下表格:
5.3 複製表格中的數據到記事本中,保存為
5.4 重複步驟 1.3.2到1.3.4 選擇導入的文件
5.5 點擊確定得到如下圖曲線
5.6 繪製完整草圖
5.7 拉伸得到楔形圓柱體的展開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其總長尺寸與採用其它方法繪製得到的結果一致。
6 圓柱體高度方向再次檢查
將用三種方法得到的展開圖在裝配圖中進行比較
6.1 採用描點法繪製得到的展開圖
6.2 採用實體轉鈑金法繪製得到的展開圖
6.3 採用鈑金工具法繪製得到的展開圖
6.4 比較發現前兩種方式得到的展開圖在高度方向一致,第三種方式得到的結果與前兩種不同,從3D圖中檢查得知第三種方案得到的是楔形圓柱體內壁母線的高度尺寸,如下圖
7 舉一反三,繪製薄壁相貫圓柱體的展開圖
如果把楔形面換成相貫面,同樣可以採用鈑金工具中的的方法來實現。採用描點法相對來說更繁瑣一些。
7.1 薄壁圓柱體的方法與前文中步驟2.2.1-2.2.3相同,這裡不再贅述
7.2 選擇前視基準面繪製草圖,選擇
7.3 點擊確認,得到相貫薄壁圓柱體
7.4 點擊展開即可得到薄壁相貫圓柱體的展開圖
8 結語
8.1 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的繪製方法,描點法相對來說思維邏輯上比較簡單明顯,得到的最終結果也完全在掌控之中,步驟比較繁瑣,適合較為簡單的形狀,如本文中的薄壁楔形圓柱體。實體轉鈑金法和鈑金法從操作步驟上講比較簡單,但設計到一些參數的設定如折彎係數、K因子等,參數設定不同結果就會有區別,繪製相關面之類的比較複雜的薄壁圓柱體後者更方便。當壁厚足夠薄時各種方法所得到的結果會很接近。
8.2 本文是實際工作中遇到問題解決後的復盤總結整理留存,分享出來與讀者一起探討,歡迎提出更好的想法和建議。
8.3 初學者可以對照步驟實操,熟練使用SolidWorks者可以參考本文的思考問題的邏輯思路,能力強制可以借鑑本文的嚴謹性,很多問題其實就是出在細節處理不到位導致。
說明:本文首發於同名公眾號《機械工程文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