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決戰食神觀後感800字

2023-07-29 08:17:13

  《決戰食神》,那一道道中西佳餚所帶來的味蕾上的誘惑,或許會讓他們精心制定的減肥大業會在瞬間化為泡影。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決戰食神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決戰食神觀後感篇【一】

  看葉偉民新片《決戰食神》時,我的腦海中蹦出的是徐克《滿漢全席》中一個搞笑橋段:張國榮和袁詠儀奮力和一條大魚搏鬥,驚惶失措的大魚跳到地上,二人滾倒在地,張國榮借勢狠狠地親了袁詠儀一口。這時,袁詠儀忽然來了一句:「什麼魚啊?這麼下流!」

  臺詞看似說魚,實則語有所指,些許尷尬,些許激動。

  相比之下,《決戰食神》也是一部借中國美食文化講述人生百味的喜劇類型片。當然,如果你非要給這部電影定義為「美食電影」的話,也未嘗不可。畢竟影片中的中式大餐和琳琅滿目的各國美食活色生香,美不勝收。

  先說說影片中的廚子,高天賜是一個不被父親待見的孩子,從小和七叔生活在一起。父親身上最大的光環是「國際食神」的頭銜,高天賜的最大夢想就是戰勝父親,告訴他自己其實不是垃圾人,是一個好廚子。而之於從法國回來擁有米芝蓮三顆星榮譽的名廚安保羅,則是一個從小就喪失味覺的孩子,他的夢想就是讓中國菜經過改良後走向國際舞臺。所以,一旦這兩個奇葩廚子相遇,自然會擦出許多火花,二人從對抗到惺惺相惜,聯手參加全球美食之王大賽決戰食神。

  《決戰食神》中有段「饞(禪)語」很有滋味:小和尚說「施主神通廣大,吃口饅頭就把它的前世今生說出來了!施主是什麼人啊?」葛大爺兒鄭重做答:「吃貨!」看,葛優這番話看似不靠譜,實則別有深意,和趙州禪師那則「吃茶去」的公案一樣耐人尋味。

  你聽說過那則「鹹有鹹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的故事嗎?話說弘一法師因戰事滯留寧波七塔寺,一天,老友夏丐尊來訪,夏居士看到弘一法師吃飯時,只有一道鹹菜,就不忍地問:「難道這鹹菜不會太鹹嗎?」弘一法師回答道:「鹹有鹹的味道。」吃完飯後,弘一法師倒了一杯白開水喝。夏丏尊又問:「沒有茶葉嗎?怎么喝這麼淡的開水?」弘一法師笑著說:「開水雖淡,淡也有淡的味道。」這話很妙,箇中滋味更需品味。

  同樣,《決戰食神》中也有這樣一個橋段:名廚安保羅廚技對決後險勝高天賜即將步入全球大賽,孰料女友倒戈被奸人所害。女友拿出兩碗湯放到安保羅面前,問:「一碗是放了鹽的,一碗沒放,哪個比較鹹?」聞聽此語,安保羅瞬間無語,百感交集。看,這就是現實,人生百味,詩意且殘酷,置身其間,難以勘破。

  而之於那個土生土長的中國廚子高天賜則一直生活在父親的陰影裡,父親性格暴戾,對其廚藝的否定更令人無力自拔。葛優飾演的七叔適時出現,給天賜表演了一套很牛逼的刀法,刀劈紅果取出果核之後,語氣幽幽地說:「不把心裡的東西取出來,就會苦。」大練刀法之後,七叔似乎還擔心高天賜沒有領悟話外之音,又開始用情至深地扮演起大師的角色:「你怎麼那麼在乎那個人啊?你不消除這個,心裡就走不出父親的陰影。」

  也正因之,影片中才有了父親和天賜在全球美食之王大賽上對決的鏡頭:高天賜那碗回憶滿滿的麵條,讓擂臺上的父親吃得五味雜陳,內心暗爽。這一刻,那個具有國際食神外在標籤的父親始以動情,坐在擂臺上大快朵頤,最終說出做菜的真諦——不是用鼻子,是用眼睛,用心!

  事實亦是如此,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所謂人生,更多時候,並非遙不可及的彼岸花,更多是一碗家常面的滋味。而之於廚師的最高境界——就是從舌尖到心間的關係,讓人嘗到幸福的味道。

  決戰食神觀後感篇【二】

  想必吃貨們正為春季期間大快朵頤導致的體重大增而煩惱,拼命進行著瘦身行動。但如果他們在元宵節前後看了《決戰食神》,那一道道中西佳餚所帶來的味蕾上的誘惑,或許會讓他們精心制定的減肥大業會在瞬間化為泡影。和所有將鏡頭對準美食的電影一樣,這部喜劇片也是以美食作為表達載體,來關懷普通小人物之間的喜怒哀樂。美食競賽與真摯情感兩相結合,產生痛快淋漓的好戲跌出。

  影片帶有一些市井生活喜劇的色彩,勝在通俗風趣、溫情滿滿,笑點密集但又不低俗,而且故事本身很精彩,和那些惡搞喜劇的完全不同,沒有把觀眾當做傻子。劇情起伏跌宕、不見廢話枝蔓,人物們內心豐富、形象鮮明飽滿。兩個年輕廚師的關係演變,是劇情發展的主線。他們的遭遇又與參加美食大賽掛鈎,構成了人物帶動故事的起承轉合。

  按照劇情走向,高天賜和安保羅的關係有著一種三段式的呈現。最初他們是帶有敵意的競爭。土生土長的高天賜,認為西餐華而不實、重形輕質;海外歸來的安保羅,認為中餐因循守舊、不思變革。兩個年輕名廚互不服氣,狹路相逢老街春風裡,爭搶客源加之觀念相悖,讓他們屢有言語衝突,於是老字號餐館PK新式豪華餐廳、中華料理VS西洋菜餚對決。生剝石斑魚上初次交手,頓炒牛肉再次較勁,而爭奪國際廚神大賽參賽資格,還決定著各自餐館是否被拆遷的命運。兩人的廚藝較量,既有中餐與西餐一比長短的,還隱含著傳統與現代之爭的意味。他們的廚藝比拼猶如比武較量,煎炒烹炸宛若刀光劍影。這種把烹飪技藝功夫化的做法極有可視性,非常吸引看客的眼球。

  爭奪美食之王大賽參賽資格,竟然導致了兩人雙輸的情景。高天賜未能贏得參賽入場券,身心備受打擊;安保羅雖勝未喜,發覺自己只是被有錢老闆利用的工具,他被的參賽資格被背叛的女友取而代之。這時兩個魯蛇彼此打開心扉,說出對對方的欽佩,道出各自的心中隱痛,談起各自的夢想追求,成為惺惺相惜的好友。最終兩人攜手參加廚神大賽,做出中西合璧的佳餚,在五強爭霸中勝出,贏得向食王挑戰的殊榮。

  作為片裡的中心人物,劇情緊緊圍繞高天賜展開敘事,除了與安保羅關係漸變的這條主線外,他與父親生疏的關係則是副錢。幼年時老爸離家出走,並對他當廚師癿夢想冷言相加。而斷斷續續回憶童年的畫面都是黑白單色,鏡頭語言交代出他一直沒有走出父親留下的陰影。而做出一碗讓父親感動的面,得到老爸對自己廚藝的認可,成為他縈繞在心中的強烈渴望。但當父子倆再相見,面對已是食王榮耀加身的老爸,高天賜始終難言歡喜。知曉高天賜願望為此安保羅悄然退出比賽,成全著父子倆的美食對決。高天賜在眾目睽睽之下做出一碗麵抽身而退。這淡淡的一碗麵,卻承載著濃濃的親情滋味,父親喜落淚水哽咽著大吃,享受著親情所帶來的味道。此時,所有人都會明白,有一種美食叫做親情。

  參演的演員們都有不錯的發揮。謝霆鋒似乎是要將美食進行到底的節奏,再次展現自己做菜的「鋒味」,刻畫出高天賜的勵志之心。唐嫣大玩顛覆性突破,以邋遢的鋼絲頭形象示人,演出海膽妹的豪爽直率。當然片中最出彩的還是葛優葛大爺,他所演的味王洪七公講話慢條斯理,頻頻說出有著生活哲理的金句。綜合來看,本片帶有暖洋洋的人情味,欣賞起來給人很窩心很舒服的感覺。

[決戰食神觀後感800字]相關文章: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