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邁進極地強國 中國南極考察站有哪些?
2023-03-30 15:58:46 1
中國邁進極地強國,中國近些年來的發展世界矚目,軍事力量不斷壯大國產航母也已經下水,科技水平也是位列世界前端,中國在極地的探索也是有非常大的進展,目前中國第五個極地考察站已經準備開建,中國已經邁進極低強國的行列,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中國邁進極地強國:
5月22日,南極條約協商會議首次在中國召開。作為負責任大國,我國正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南極事務。中國的南極考察歷史僅有短短的33年,但這33年來,我國向極地考察強國的目標不斷邁進。1984年,中國首支南極洲考察隊成立。隊長郭琨率領考察隊員奔赴南極,僅用40天就建成長城站。此後,我國相繼建成了中山站、崑崙站和泰山站,如今,第五個中國考察站也已經在羅斯海地區完成規劃選址,即將開建。
2017年1月8日,我國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成功降落南極冰蓋之巔,我國南極科考的「航空時代」由此來臨。「雪鷹601」「雪龍號」科學考察船和4大考察站將中國在南極的科考空間大大拓展,極地-海洋觀測系統平臺初步形成,正如第33次中國南極科考領隊孫波所言,「中國極地考察進入了海陸空立體化協同考察的新紀元」。
33年來,我國在南極科考中初步建立了一支門類齊全、體系完備的科研隊伍,組建了一批重點實驗室。目前,我國南極陸基考察在國際科學刊物發表論文數量位居世界前列,回收隕石12000多塊,位居世界第三。
目前,中國已在有40多個國家參與的南極條約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和作用。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表示,下一步,我國將加快建立覆蓋包含南北極在內的全球海洋立體觀測網,構建國際合作平臺,大力推動極地考察向更深程度、更廣範圍、更高層次邁進。
中國南極考察站有哪些?
1.長城站:
長城站建成於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設得蘭群島喬治王島,地理位置為:南緯62度12分59秒,西經58度57分52秒。北面鄰德雷克海峽,與南美洲的合恩角相距960公裡;南面隔著布蘭斯菲爾德海峽與南極半島相望,距離約130公裡。在該島上,除長城站外,還有其他國家設立的7個考察站。與中國站相鄰的有:智利的費雷站,俄羅斯的別林斯高晉站,烏拉圭的阿蒂加斯站和韓國的世宗王站。
2.中山站:
中國南極中山站簡稱中山站,是中國在南極洲建立的科學考察站之一,建立於1989年2月26日,是以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者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中山站位於東南極大陸伊莉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維斯託登半島上,其地理坐標為南緯69度 22分24秒、東經76度22分40秒,與北京的方位角為32度30分50秒。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處南極圈之內,位於普裡茲灣東南沿岸,西南距艾默裡冰架和查爾斯王子山脈幾百千米,是進行南極海洋和大陸科學考察的理想區域。離中山站不遠處有澳大利亞的勞基地和俄羅斯的進步站。
3.崑崙站:
崑崙站於2009年1月27日勝利建成,是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上的科學考察站,崑崙站位於南緯80度25分01秒,東經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於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西南方向約7.3公裡。這也是中國繼在南極建立長城站、中山站以來,建立的第三個南極考察站。由於選址在冰天雪地中,雪層會不斷積累,因此該考察站考慮了年積雪速度,設計壽命為10年。
4.泰山站:
泰山站位於中山站與崑崙站之間,在海拔高度上與崑崙站遙相呼應,同時能覆蓋格羅夫山等南極關鍵科考區域,這是中國在南極建設的第四個科學考察站,位於中山站與崑崙站之間的伊莉莎白公主地,距離中山站約520公裡,海拔高度約2621米,年平均溫度-36.6度,可滿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總建築面積1000㎡,使用壽命15年,配有固定翼飛機冰雪跑道,是一座南極內陸考察的度夏站。
熱點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