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在古代被稱作什麼?盤點中國古代的十大名廚
2023-03-30 17:15:06 1
民以食為天,中國的菜品也是五花八門,有湘菜、粵菜、閩南菜等等。廚師就更多了,中國古代就有庖丁解牛一說,庖丁可以將牛骨和牛肉分離,取出一頭完整的牛來。庖丁也就是古代的廚師,古代的廚師還有哪些稱呼呢?中國古代又有哪些有名的廚師呢?來和51區小編看看吧!
廚師的名稱多種多樣
廚師者,廚事之師也。人類文化始於飲食,最初的甲骨文,便是反映人類飲食生活的,那麼古代廚師叫什麼呢?
從周代至春秋,廚師的名稱五花八門:庖人、膳夫、獸人、漁人、酒人、漿人、臘人、蟹人、鹽人、雞人……不一而足。這些名稱全也貼切,烹獸之人即為獸人,烹鱉之人即為鱉人,烹雞之人即為雞人。不過,那時候還不懂得吃魚翅、鮑魚、海參之類。否則肯定會有翅人、鮑人、參人的名稱出現。
古代廚工「方陣」,共有八路「兵馬」:御廚、衙廚、肆廚、家廚、寺廚、船廚、軍廚、妓廚。每一路「兵馬」,又有若干分支。
古代軍營又稱軍廚為炊家子、炊子、火夫、火頭、火頭軍;
宗教寺觀又分為僧廚、道廚、飯頭、菜頭;
在肆廚當中,廚師的名稱當是最高雅的了,稱為當局、鐺頭、著案、師公、量酒博士等。
從古至今,人們對廚師的稱謂褒貶不一:褒者稱其為天廚、鼎俎家、菜將軍、調味大師、烹飪大師;貶者稱其為庖奴、廚下兒、灶下養、油頭、做飯的。經粗略統計,廚師的雅號渾名別稱居然有一百二十種之多,可謂雄居百業之首!
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屬莊子《南華經》中的「庖丁解牛」了,該寓言中的庖丁就是廚工,按照現代的標準,也當屬「大神」級別廚師了!
古代十大名廚
1.伊尹:商朝輔國宰相,商湯一代名廚,有「烹調之聖」美稱,「伊尹湯液」為人傳頌千年而不衰。在我國內地的不少地方和港、澳、臺地區,赴宴開席第一道菜要先上湯菜,可能就是沿於此。而伊尹也被認為是中國廚師的「鼻祖」!
2.易牙:又名狄牙,春秋時期名巫、著名廚師,精於煎、熬、燔、炙,又是調味專家,得寵於齊桓公。
3.太和公:為春秋末年吳國名廚,精通以水產為原料的菜餚,尤以炙魚而聞名天下。
4.膳祖:為唐朝一代女名廚。段成式編的《酉陽雜俎》書中名食,均出自膳祖之手。
5.梵正:五代時尼姑、著名女廚師,以創製「輞川小祥」風景拼盤而馳名天下,將菜餚與造型藝術融為一體,使菜上有山水,盤中溢詩歌。
6.劉娘子:南宋高宗宮中女廚,歷史上第一個宮廷女廚師,稱為「尚食劉娘子」。
7.宋五嫂:南宋著名民間女廚師。高宗趙構乘龍舟遊西湖,曾嘗其魚羹,讚美不已,於是名聲大振,奉為膾魚之「師祖」。
8.董小宛:明末清初秦淮名妓,善制菜蔬糕點,尤善桃膏、瓜膏、醃菜等聞名於江南。現在的揚州名點灌香董糖、卷酥董糖,為她所創製。
9.蕭美人:清朝著名女點心師,以善制饅頭、糕點、餃子等點心而聞名,袁枚頗為推崇她,《隨園食單》中盛讚其點心「小巧可愛,潔白如雪」。
10.王小餘:清朝乾隆時期名廚,烹飪手藝高超,並有豐富的理論經驗。袁枚的《隨園食單》中,有許多方面得益於王小餘的見解。
除此以外,做燻魚的幹嘉之時的孫春陽、做「十樣豬頭」的江鄭堂、做拌鱘蝗的江南溪、做雜錦豆腐羹的文思和尚、蕪湖做豆腐皮的敬修和尚、天津做狗不理包子的高貴友、河南做道口燒雞的張炳、御膳房的抓炒大王王玉山等等都是歷史上的著名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