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墓在哪?劉備墓為什麼不敢開發?
2023-03-30 13:22:05 1
劉備是東漢末年三國鼎立時期蜀漢政權的創始人,一心想要興復漢室,可惜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公元223年在白帝城病逝,歷史上對於劉備墓在哪有三種說法,一說是成都武侯祠、一說是四川彭山蓮花壩、還有就是奉節,劉備墓是少數沒有被盜的名人墓,據說是因為一則傳說而讓所有盜墓者不敢動手。
劉備墓介紹:
漢昭烈皇帝劉備的陵寢,甘夫人和穆皇后也先後合葬於此,為夫妻三人合葬墓。惠陵陵寢建築由照壁、山門、神道、寢殿、陵墓等組成。惠陵封土高12米,周長180米,為圓形。墓冢四周,圍牆環繞,現存磚牆為清道光五年所修,上有"漢昭烈皇帝之陵"幾個大字。惠陵距今已有1780多年歷史了,史書記載未有被盜痕跡,至今也沒有被挖掘。
劉備墓在哪?
1.成都武侯祠:
《三國志》作者陳壽是蜀漢的觀閣令史,也就是管理檔案工作,在蜀漢生活了30年,必定知道劉備的葬處,劉備死後屍體由奉節運回成都後與吳夫人合葬於惠陵,今武侯祠內確實還有劉備墓的建築。武侯祠博物館的人在一次植樹時,意外地在劉備墓的封土邊緣挖掘的樹坑中發現了許多蜀漢時期的磚。這從側面證明了《三國志》等歷史文獻中關於惠陵與劉備墓在成都的記載的可靠性。
2.四川彭山蓮花壩:
持這種觀點的人首先駁斥了《三國志》等歷史文獻中關於劉備屍體運回成都的記載。劉備死於農曆的四月,對於四川來說,這是烈日炎炎、氣溫極高的夏天。當時的交通很不方便,從白帝城到成都全是逆行而上的水路和崎嶇的山路,僅單行也得需要30多天時間。如果花這麼長的時間把劉備的屍體運到成都,按當時的屍體保護技術,要使屍體不會腐爛是完全不可能的。死在夏天的劉備,他的屍體最多也不能30天不腐爛,也就是說諸葛亮根本不可能拉著臭氣燻天的劉備屍體,經過長達三個多月的跋涉,把劉備安葬在成都。有的專家認為地處牧馬山、彭山腳下的蓮花村才是劉備的葬身之地,而成都的武侯祠只是劉備的「衣冠冢」。
3.奉節(白帝城):
郭沫若1961年在奉節考察時認為:劉備死在氣溫極高的夏天,當時交通很不方便,從奉節到成都逆水而上至少也要30多天時間,以當時的技術條件,屍體肯定會腐壞。因此他認為,劉備墓在奉節的可能性比較大。南宋學士任淵所作《重修先主廟記》中也說,成都惠陵只是弓劍墓,不是真墓。但這一說法又和《三國志》的記載不合。
劉備墓為什麼不敢開發?
我們都知道曹操死後為了不讓別人來盜他的墓設置了七十二個疑冢,而劉備怎麼說也是蜀漢的開國皇帝,但是劉備墓卻十分清楚,沒有搞那些七七八八的疑冢,而幾千年來劉備墓也一直都是完好無損沒人敢動,據說是和一個傳說有關係。
在唐代有一夥盜墓者就進到了劉備墓裡面,眼前的景象讓他們吃驚不已,墓室內燈火通明,劉備和關羽在下棋,而張飛則在一旁觀戰,十幾名侍衛站立在一旁,盜墓者立即嚇得跪在地上。這時候劉備揮手示意侍衛賜他們瓊漿和玉帶,盜墓者喝下瓊漿帶上玉帶就離開了劉備墓,剛一出洞口就封住了,而他們的玉帶變成毒蛇纏住腰,瓊漿變成膠粘住了嘴巴,從此這個故事就流傳開來,再也沒人敢動劉備墓。
劉備簡介:
劉備,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少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赤壁之戰時,與東吳孫權結盟擊敗曹操並趁機奪取荊州,於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史稱蜀漢,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三國志》評劉備的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