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偏愛(重慶矜持了)
2023-04-14 15:08:28 3
作者:我叫楊富貴
圖源網絡
5月下旬那兩次至關重要的會議之後,經濟和房地產的救市工作在全國各地展開,「因城施策,能出盡出」。如鄭州、成都、蘭州、銀川、杭州、合肥、南京、武漢、西安、福州......,有些城市房價不跌反漲,如:西安、成都等,你說它們還來湊什麼熱鬧呢?
01.
中國未來最大的經濟引擎在兩個灣區,號稱中國「矽谷」,一個大灣區,一個大杭州灣,南京作為最靠近其一的非沿海準一線城市,焦慮和緊迫程度無以復加,因此在救市這個問題上做出了選擇。
上半年,南京賣地指標2000億,實際只賣了200億。5月10日,南京放開限售政策,造成二手拋盤,二手房價往下掉。首次出招不利。5月20日,南京取消二手房限購,有網友說肯定是被周邊城市告到了最上面,於是政策半日遊,被緊急叫停。但也有人抓住機會,據說中介過戶取號排了600多號。第二招夭折。
之後,南京想明白了,步子得大,還得有靈活的迷蹤拳。
5月23、25日兩次至關重要的會議召開,「因城施策,能出盡出」。
天時已到。
6月14日,新一線核心城市南京放開限購。只需半年社保或個人補繳,外地人可任意挑選新房和二手。有人算了筆帳,只需補繳5100塊錢。
6月15日上午開始,周邊廣袤江浙的「外地人」湧入南京。房地產從業人員久違的興奮而緊張的味道又回來了。
02.
6月14日,同一天,號稱「渝十五條」的《重慶市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正式發布。第二天,重慶主城區第二批次集中供地面市。這是信心滿滿,還是不得不發。
前四個月,我們一直焦慮重慶主城每月成交量應該至少上80萬方,每周至少上20萬方的時候,銘滕數據終於給了市場希望。5月住宅成交60.97萬方,環比上漲19%。
6月第一周,住宅成交19.39萬方,勢頭不錯,這讓我們歡欣鼓舞,但第二周,我們坐了過山車,中心城區住宅成交量僅為7.97萬方,環比腰斬不止。
市場可否翻山越嶺,否極泰來?
通觀「渝十五條」,我沒有找到市場最想要的,沒找到市場那個閥門,那個抓手。
有編制內的行業主管部門朋友,在朋友圈留言:要樂觀看待當下的房地產,一定要撇清2021前的房地產,要活下來,至少在重慶,不要沒有任何意義的同比,這樣你就會發現未來可期!
這裡有三個關鍵意思:
一,2021年前那種高槓桿盲目擴張的模式,必須捨去;
二,不要盲目同比和跟風;
三,經濟大盤有底氣,上層有信心。
有點熟悉的味道,高層似乎更緊張經濟大勢的緩解,經濟指標的恢復,而不是房地產的熱鬧如初。
03.
但我還是認為重慶房地產應該藉此契機,扭轉原來的發展和管控模式,「能出盡出」。
重慶房地產市場發展,在2017年和2020年有兩次幅度稍大的拉升,在擺脫原來低級發展的關鍵時期,被2021年的大勢打斷。我們失去了關鍵幾年。
重慶房地產存在的問題,簡單說就是價格低,版塊間價差低,缺乏流動性,缺乏金融屬性的競爭力。
先說幾個不一定精準的數據(以板塊為單位統計,非單項目):
重慶主城住宅均價大概在1.4萬/㎡,最貴的江北嘴板塊2.4萬/㎡,相差1.7倍;
深圳主城住宅均價6萬/㎡,最貴深圳灣板塊16萬/㎡,相差2.6倍;
成都主城住宅均價1.7萬/㎡,最貴高新區金融城板塊5萬/㎡,相差2.9倍;
北京主城住宅均價4.7萬/㎡,最貴西城區13.1萬/㎡,相差2.8倍;
南京主城住宅均價2.3萬/㎡,河西6萬/㎡,相差2.6倍;
我們最貴的板塊為什麼不能貴2.6倍以上?你想過觀音橋賣建面單價5萬以上、中央公園和科學城賣建面單價4萬以上嗎?跳蹬、界石賣建面1萬又何妨?
現在貝殼外網掛盤16萬套,內網20萬套,多出4萬套是還在限售期內,急於變現的賣家。重慶二手存量在國內一直不低。為什麼?
朋友的侄兒,2013年大學畢業,留在重慶。同班同學去了南京,2015年靠6個錢包買了首套200多萬房子,2019年賣掉之前那套,賺了差不多160多萬,換了一套將近450萬更大更靠中心的房子,最近同小區二手價格快到600萬了。而朋友侄兒,同樣於2015年在茶園片區買了套80多萬的高層。2019年後有幾十萬漲幅,但如今幾乎沒再漲,也不一定能賣掉。猶豫再三,暫時還住在那裡。
他們同一個起點,因為城市選擇不同,人生和財富最初的故事已不相同。
上述三件事說明兩個問題:
重慶版塊間價差太平,存量較大,流動性不足。
城市不同,房價分化迥異,對個人財富影響巨大。
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重慶之前的限購只針對三無人員,本次十五條之前,實際已放開,只是本次以「新市民和人才安居」方式進行了政策明確。換句話說,重慶限購本來在全國準一線城市裡門檻就是最低的,現在又基本取消了。廉價的東西,不值錢。
以上種種,完全是因為城市能級不同嗎?重慶可是直轄市啊。2021年重慶GDP2.8萬億,直轄市天津GDP1.6萬億。2021年末,城市匯集資金重慶排名第7,4.59萬億,而天津排名第10,3.59萬億。2020年末,重慶人口3205萬人,十年年增長32萬人,天津人口1386萬人,十年年增長只有9.2萬人。
目前重慶二手均價1.3萬/平,天津2.6萬/平。
這TM有天理嗎?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為什麼重慶房價低,不受待見(我下篇專題講)。
房地產是典型的金融屬性,房地產就是貨幣現象,房地產需要流動性。
重慶房地產在過去攤大餅粗放發展,房地產創造金融信用、需要流動性的認知不足,缺乏房價的市場化引導和行政差異管控,產業和資本配置效率不高。
在外人看來,在國內資本方眼裡,重慶是一座需要依靠頂層外力才能激發房價的城市,是一座傳統重工業城市,而不是一座內生城市。這很要命。應該徹底改變重慶這座城市在金融資本面前的低能級地位,而不僅僅只是通過一個短期的救市措施,單純解決階段房地產發展或房價的問題。
重慶房地產應借本次難得的「因城施策,能出盡出」的機會,在思想和行動上突破。
核心關鍵問題三個:房價整體低(城市虹吸力嚴重不足)、流動性動力不足(價差太平,房價升值不夠)、金融屬性不典型(產業和房地產配置效率低,標杆引導意義不強)。
按照這個思路,怎麼去庫存,怎麼增強流動性,如何虹吸外部精英抬高門檻,怎麼市場化配置標杆板塊的資產價格,點到為止吧。
有兩個關鍵補充:一是體制內從上到下,接受板塊價差常態化和差異化競爭的理念,各區要服從大局,佔位要高。二是暫不放開限售,直到拉高全境新房價格。
本質是讓房地產一二手流動起來,創造信用,增加流動性,做高估值,讓經濟活起來。
孫子兵法說:投之亡地而後存,置之死地而後生。每一次的偉大,都誕生在危機之中。重慶,你矜持起幹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