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哪些項目是不需要做的(再次提醒這4個體檢項目)
2023-04-14 12:36:37 1
張先生,40歲,上周因腰痛,去醫院看診,期間跟醫生表示自己有腎結石,希望開點止痛藥,回家吃。
但醫生初次查體後,建議張先生做下B超,查下肝膽腎臟。可張先生不同意,堅持自己的不適是腎結石發作引發的。
於是,醫生再次查體,發現張先生雙側腰背部叩擊痛不明顯,並不是典型的腎結石起的腰痛,再度建議張先生進行B超、心電圖等檢查。
這下張先生一聽,直接火了,「你這醫生怎麼回事?你是不是想坑我?讓你開藥就要開藥,你要是看不了就給我換一個醫生」。
說完,一個意想不到的畫面出現了:張先生因情緒過於激動,出現氣促、心慌,臉色發白等情況,直接被送進搶救室,經心電圖檢查,被診斷為心肌梗死。
幸運的是,由於人在醫院,搶救及時,張先生挽回一條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明明只是感覺有點小感冒,結果去到醫院,醫生卻安排了各種檢查讓你去做,又是心電圖、又是抽血或者CT,隨便折騰一下大幾百就沒了,那這是不是被「坑」了呢?
半月談記者曾採訪多名群眾發現:大眾對醫院的普遍看法為「檢查項目過多」,甚至部分人群還懷疑醫生會從中漁利,在檢查費用中抽成,所以才會一直建議患者做檢查。
那為何「小病」卻要做大檢查呢?真的是醫生為了從中謀利嗎?
對此,北京某三甲醫院的醫生回應道:「這真的是有點冤枉,以我所在的醫院來說,我們的工資與檢查費用、藥品費用等並不掛鈎。而且醫院各項檢查項目的標價都是有明文規定的,所以並不存在通過讓患者過度檢查來達到多抽成的目的。」
事實上,醫生之所以讓部分患者做大檢查,是因為有些重大疾病的前兆都是一些看似普通的「小病」,所以讓患者多做幾項檢查是為了確保不漏診。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黃紅衛表示:一種疾病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素造成的,而不同的疾病也可能出現同一種症狀,此時只能通過檢查才明確病因以及病症,這樣才能針對性治療。
另外,廣東省人民醫院醫生張紅璇也表示:有的患者因反覆咳嗽,甚至咳血到院就醫,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可能考慮肺炎、哮喘甚至肺癌等病,所以會建議患者做胸部CT等檢查。但很多患者卻不理解,認為自己只是普通流感,最終產生分歧。
所以,即便是「小病」,有時候也需要做檢查。為了更好地解決疾病,醫護之間只有加強醫患溝通,建立信任關係才可以。
其實不少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就是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都是一些常見的「小病」,沒有太在意,最終才會拖成癌症晚期……因此當日常出現這些「小病」,大家別輕易忽略了。
1、大便便血
便血可能是痔瘡,也可能是腸癌,要注意區分,腸癌引起的便血常表現為血與大便混合,顏色暗紅等特點。
另外,腸癌往往還伴有排便越發不規律、放屁次數突然增多還臭、陣發性腹痛等不適。
2、口腔潰瘍
很多疾病都可引發,比如單純口腔潰瘍;或者腸胃疾病也可引發,多半消化不良等不適。
但要警惕癌症引發的口腔潰瘍,如果出現邊界不清、中間凹陷、邊緣凹凸不平等特徵的口腔潰瘍,就要小心了。
3、肩部疼痛
肩部疼痛,有可能也是癌症發生的預警,比如肝癌,腫瘤一旦侵犯右側膈肌,可牽連周圍的神經,從而引發右肩疼痛。
還有肺癌,尤其是發生於肺尖的腫瘤,一旦壓迫周圍部分的胸膜,也會出現肩關節以及肩背肌肉疼痛。
4、皮膚瘙癢
惡性腫瘤也會引發不同程度的瘙癢,比如胰腺腫瘤,可引發黃疸,致使皮膚變色發黃的同時,還會刺激皮膚中的C型纖維末梢,從而引發瘙癢。
5、咳嗽、咯血
長期有這種表現,要當心肺癌,不少肺癌患者的首發症狀就是刺激性咳嗽。尤其是持續時間較長,超3周以上的咳嗽,甚至咳血。不少患者還有聲音嘶啞、喉部發緊等不適。
6、腎結石
腎結石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在長期慢性刺激下,會導致炎症反應,進而誘發腎癌。
所以,不要覺得「小病」就不礙事,如果「小病」沒及時解決,也可能拖成大病。
有些人檢查並非去的三甲醫院,而是一些專門的體檢機構,這些檢查機構多以套餐的形式,「捆綁」多項檢查項目,實則有些檢查就是在花冤枉錢。
1、前列腺彩超查前列腺癌
篩查主要是為了發現早期癌症,而前列腺彩超根本做不到這點,甚至無法確診,所以別花這冤枉錢。PSA才是早期篩查前列腺癌特異性最方便、敏感的方法。
2、X光片查肺癌
X光片對早期肺癌的檢出率是比較低的,CT才是最佳選擇,可及時發現1cm,甚至0.8cm的腫瘤。
3、CT檢查乳腺癌
CT對乳腺癌的檢查靈敏度並不高,對乳腺的特異性也不強,還不如通過自摸自檢、結合B超、乳腺鉬靶等檢查來判斷。
4、化驗指標查胃癌
化驗指標可用於胃部疾病的初篩,但對於胃癌,只怕心有餘而力不足,胃鏡才是胃癌篩查、確診的首選。
合理檢查是診治疾病的基礎,所以為了更好地解決疾病問題,也儘量避免被「坑」,建議大家體檢還是去三甲醫院,相對有保障一些。
參考資料:
[1]《小病為何要大檢查?病人抱怨,醫生無奈!》.共青團中央.2018-09-17
[2]《這七種「小病」容易拖成癌,不能不當回事!》.健康時報.2022-06-09
[3]《別再被騙了!這7個體檢項目沒必要做,花的都是冤枉錢》.科普中國.2021-07-3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