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預測光裝置的旁軸照相機是什麼(帶預測光裝置的旁軸照相機)
2023-04-14 15:37:41 2
自動曝光功能,對於現在的照相機來說,是一種再簡單不過的必備功能了。但是,任何技術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相機的自動曝光功能也是有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今天,我向大家介紹的這款Olympus Auto Eye,就是日本第一臺具備了自動曝光功能的相機。
這款Auto Eye,是日本奧林巴斯公司在1960年推出的一款旁軸照相機。按照《日本相機史》(The History of the Japanese Camera )一書中的介紹,Auto Eye是「The first Japanese automatic exposure camera」,中文的意思就是「日本第一臺自動曝光照相機」,如下圖所示。
另外,在這裡我要強烈推介一下這本《日本相機史》。這本書我之前也曾經介紹過,對日本相機有興趣、或者想了解日本相機的同好,這本書絕對不容錯過!
至於Olympus公司,我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了,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距離今年正好100年了!Olympus的前身是創立於1919年10月12日的 K.K. Takachiho Seisakusho (㈱高千穂製作所。公司成立初期其產品和相機並沒有任何關係,其主要產品是顯微鏡和溫度計。
1934年,該公司開始才開始涉足相機鏡頭的研發工作,並嘗試著在1936年開始銷售單獨的相機鏡頭。但其鏡頭卻沒有找到合適的客戶,於是公司決定以「Olympus」的品牌生產自己的相機,並最終在1936年9月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相機Semi Olympus,是款6X4.5釐米畫幅的摺疊機。
目前,Olympus這個品牌依然存在,當然其相機產品已經是同Canon、Nikon和Sony等日本知名品牌一樣,完全是數位相機了。
我今天介紹的這款Olympus Auto Eye旁軸相機,是一款內置硒光測光裝置的快門優先(攝影者可以手動設定快門速度,光圈的設定由相機根據測光結果來自動調整)的照相機,其測光感光裝置位於相機的左上角(鏡頭向前時),也就是下圖中紅色方框內那裡。我看到的資料顯示,在Olympus的所有相機中,也只有三款相機使用了硒光測光裝置。
同時在相機機背的右上方(鏡頭向前),有個黑色的小窗口(下圖藍圈內),當拍攝環境過暗,已經超過了相機自動曝光的工作範圍時,這個小窗口會出現一個黃色的小豎道(下面第三張圖),來提醒攝影者注意。
這款Olympus Auto Eye的自動曝光工作流程大致如下:設定快門速度且過片完成後,半按快門按鈕,就會啟動相機的測光功能,相機會根據拍攝環境自動決定光圈值。相機自動曝光功能決定的光圈值會在取景器窗口的下側中央顯示,如下圖中顯示的的光圈就是2.8。如果拍攝環境超過了相機自動曝光功能能夠調整的範圍,下圖顯示2.8光圈值的地方,就會出現一個近似360度圓圈的箭頭,提示拍攝者曝光不足。
看到這裡,也許有使用者會問,這個半按快門應該使用多大的力度?半按應該按到什麼程度,是快門行程的一半嗎?其實,現在大部分帶自動曝光功能的相機,包括單反和旁軸,很多都是通過半按快門來啟動相機的測光和自動曝光功能的。但是,半按到什麼程度,通常而言,這個半按會在啟動測光功能後有個阻力,以提醒拍攝者再按就會釋放快門了,但這個真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了。當年我自己在使用單眼相機拍攝的時候,每卷膠捲中總會有那麼幾張因為半按的力度過大,而直接釋放了快門,導致了膠片的浪費。
但是這種有可能導致膠片浪費的情況,在這款Olympus Auto Eye上,基本不會發生!因為該機非常人性地裝備了一個單獨的預測光裝置。
在這款Auto Eye的左前臉上(面對鏡頭時),有個銀色的圓形按鈕(下圖黃圈內),在其下方有幾個因為字母Pre-VU。如果沒有這個英文字母,我的第一反應可能這是自拍按鈕,因為這個位置很多相機都是來放置自拍裝置的。這個按鈕可以向下按動,但是按完之後相機沒有任何反應,搞得我有些摸不到頭腦。不得已找到了該機的說明書來指導我的操作。這一看,不得不為Olympus公司的人性化設計所折服!原來這個按鈕是用來預測光的。
上面說到了,使用者可能對半按快門按鈕啟動相機的測光裝置之力度把握不準,沒關係,在這臺Auto Eye上,使用者可以利用這個Pre-VU來進行測光,而且該按鈕只能進行測光,卻不會釋放快門。在得到合適的測光結果,再去釋放快門,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半按快門,從而有可能浪費膠捲的可能性。應該說,這樣的設計,非常適合那些新上手該機的使用者使用。當然,如果使用者對半按快門已經能夠非常熟練地掌控的話,完全可以不用使用這個Pre-VU按鈕了。
這款Auto Eye旁軸相機配裝的是一枚45/2.8的鍍膜D.Zuiko四片鏡頭。Olympus的鏡頭標識也是有規律可循的,D代表4片鏡頭,F代表片,規律通常就是看Zuiko前面的字母的是26個英文字母中第幾個。
我這臺Auto Eye的快門是Copal-SV快門系統,速度為1-/500秒,外加B門。該機的機械自拍扳手在快門速度顯示的旁邊,下圖中黃圈內。
該機的過片扳手上,有個顯示數字的小窗口,這個是膠片感光度備忘提示(下圖紅圈內),過片扳手左側的是曝光計數器。
總體而言,這款Olympus Auto Eye的做工體現出了那個時代日本相機應有的精細程度,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那個人性化的預測光裝置。
這款Auto Eye的上市時間只有兩年,在1962年被其後續機型Auto Eye II和Olympus SC Electro Set取代。
作者: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