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公司真實故事(從一張充氣床墊到300億美金)
2023-04-15 06:47:19 1
馬上端午節小長假了,大家都想好去哪裡嗨了嗎?
外出旅遊,一個不能避免的話題就是住宿,以前大家習慣的方式都是住酒店,但是最近幾年,民宿也成為了一個熱門選項。
阿信的第一次民宿經歷是去成都,和朋友住了一間Loft,超級驚豔,房東人也很nice。從此往後,出去玩,都會先搜一搜目的地有沒有特色民宿。
當然,阿信身邊也有不少小夥伴對於住別人家和把別人家短租給別人住這事,一直都很不放心。今天,想講的故事,是關於民宿屆的扛把子——Airbnb的三位創始人的創業故事。
文| 遠讀重洋 (ID:readabroad)
文章開頭,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住過最有趣的房子長什麼樣?
先給你幾個參考——
透明圓形罩裡的房子,坐標墨西哥
長在樹上的房子,坐標美國亞特蘭大
牧羊車裡的房子,坐標美國懷俄明
風車裡的房子,坐標荷蘭阿姆斯特丹
風房車(Airstream),坐標美國約書亞樹
城堡裡的房子,坐標愛爾蘭
以上這些房子,都出自一個網站:愛彼迎。
「愛彼迎」的英文名叫Air Bed and Breakfast,簡稱Airbnb。公司成立於2008年,是一個專門為用戶提供民宿短租服務的平臺。
成立11年之後,Airbnb已經成了全世界最炙手可熱的創業公司,估值超過了300億美元。
不過,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這家公司的英文名Air Bed and Breakfast,前半部分Air Bed的意思是「充氣床墊」。
這個名字可不是亂起的,因為這家公司最早起步,靠的就是一張充氣床墊。
充氣床墊 早餐=愛彼迎2007,兩個設計專業畢業的窮學生,正坐在舊金山的房間裡發愁。
他們快要交不起房租了。
當時,「國際工業設計協會」要在舊金山開一次世界大會,全球幾千名設計師都要住在附近的酒店。
可能是窮得實在沒招了,兩個窮學生突發奇想,決定利用這次大會,在自己家裡的地板上鋪上床墊,對外出租,把房租賺出來。
他倆在網上發了一個廣告:「充氣床墊與早餐」(Airbed and Breakfast)——每晚僅需80美元。
要住在陌生人的家裡,睡在地板上的充氣床墊,這個主意怎麼聽怎麼不靠譜。
可是,就是這麼個點子,竟然招來了3位房客:一位是剛畢業的設計學碩士,一位是工程師,還有一位是女士。
兩位窮學生早上給房客準備卷餅和橙汁,晚上提供充氣床墊。
就這樣,他們賺了1000美元。
房租的問題完美解決了。
想出這個主意的,一個叫切斯基(Chesky),一個叫傑比亞(Gebbia)。
融資15萬美元,為什麼這麼難?這次經歷之後,他們打算開個公司,好好做這件事。公司名字就叫「充氣床墊與早餐」(Airbed and Breakfast)。
切斯基和傑比亞知道光靠他倆還不夠,於是拉來了另外一位學網絡工程的朋友:布萊卡斯亞克(Blecharczyk)。
Airbnb 三位創始人切斯基、傑比亞、布萊卡斯亞克
不久,他們瞄準了美國德州的一個著名音樂節:「西南偏南」音樂節(South By Southwest,簡稱SXSW)。
他們想:如果在舊金山開設計大會能靠租床墊賺錢,在音樂節為什麼不能如法炮製呢?
他們還精心設計了一個網站,網站上赫然寫著:
「你可以有一個住得起的地方。」
但這個網站沒有支付功能,租客只能等住進去之後,當面付錢給房東。
不出意外,他們失敗了。
但切斯基和傑比亞沒有放棄,在聽取了一些專業人士的意見之後,他們改進了創意,不再聚焦於會議期間的短租,也不是酒店客房的廉價替代品。
他們要做一個讓老百姓能方便地預訂民宿的網站,就跟平時預訂酒店一樣。
他們不知道,自己已經點亮了燎原的第一顆火星。
2008年夏天,他們完成了這個短租網站最後版本的開發。
當時,三個年輕人想以150萬美元的估值,出讓10%的股權,融資15萬美元。
為此,他們通過關係,找到了15位天使投資人。
面談之後,有一位投資人給他們發了這樣一封郵件,開頭第一句話就是:
「我們昨天決定了,沒必要繼續了。」
還有一次,切斯基和傑比亞在一家咖啡館見投資人。這位投資人一邊聽他們說,一邊喝奶昔。
突然,他猛地站起來,徑直離開,再也沒有回來——桌子上還留著沒喝完的半杯奶昔。
還有投資人直接告訴他們:這是我聽過最爛的創業想法。
沒有人相信會有這樣的市場,沒有人相信會有足夠的房源——誰會真的拿自己的家給別人住呢?
結果是,這15個投資人裡,7個壓根沒有回覆,剩下8個回復的投資人分別在郵件裡說明了拒絕的理由。
「天使」們選擇了放棄他們。
至暗時刻,「歐巴馬」挺身而出那時候,他們三個窮得只能吃麥片,連買牛奶的錢都沒有。
但正是麥片給了他們絕地求生的靈感。
當時,正趕上2008年美國大選,民主黨的歐巴馬和共和黨的麥凱恩激戰正酣。
切斯基和傑比亞突然腦洞大開,決定蹭一波熱點。
他倆拿出美術設計專業的看家本領,設計了兩款麥片盒,一款叫「歐巴馬哦」(Obama O's),一款叫「麥凱恩隊長」(Cap'n McCain's)。
歐巴馬和麥凱恩麥片盒
他們找到一名開列印店的校友,列印了1000個盒子。
緊接著,他們搜遍了舊金山,找到了一種最便宜的麥片,然後大量進貨。
他倆在家裡,把1000個麥片盒和一堆便宜麥片手動分裝、封盒。
這些麥片原價4美元,現在每盒賣 40 美元。
然後,他們向報導大選的記者們推薦這款麥片。
沒想到,「歐巴馬麥片」三天之內就賣光了,後來還有人收藏起了這種麥片盒。
歐巴馬無意之間幫了他們一個大忙——「麥凱恩麥片」倒是賣得相當差。
就這樣,他們為公司賺了30000美元,這對當時的他們來說是一筆巨款。
多年以後,當時非常不喜歡麥片生意的布萊卡斯亞克回憶說:
「說實話,這是我們創業第一年的核心盈利業務,我想是不是成立一個公司專門賣麥片更好一點。」
就在此時,有人建議他們去YC碰碰運氣。
麥片再次「拯救」愛彼迎YC的全稱是Y Combinator,是矽谷最著名的創業孵化器,專門為有想法的優秀年輕人提供創業資金和資源支持。
想進入YC,必須先參加面試:5分鐘講清楚你要做什麼,面試通過後會給你一筆啟動資金,然後在13周後的「路演日」再次考察你。
如果表現不好,一切就結束了;如果表現得好,你會得到YC更多的支持。
2009年1月,他們三人申請加入了YC的創業訓練營。
結果,初次面試就極其不順利。
本來5分鐘的項目介紹,他們只講了2分鐘。
「你說讓陌生人住你家嗎?」
YC創始人保羅·格雷厄姆不耐煩地打斷了他們。
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
「我是不會讓陌生人住我家的,你們應該想一個更好的點子。」
「接下來三分鐘有沒有別的要講,如果沒有就不要講了。」
就在此時,傑比亞從包裡掏出了「歐巴馬麥片」,遞給了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以為他們是給自己送吃的,場面一度有些尷尬。
他們解釋說:這不是普通的麥片,這是他們親手設計、製作、銷售的,這是他們為公司籌措資金的方式。
沒想到,麥片引起了格雷厄姆的興趣;他坐下來,靜靜地聽著這盒麥片背後的故事。
聽完之後,他說:
「我希望有殺不死的小強式創業者,被打敗後他也會再次站起來,不輕言放棄,這種創業家可能會改變自己的創業方向,但是整個團隊的人是不會變的。」
不久之後,YC給他們打電話,告訴他們獲得了20000美元的啟動資金。
他們把「充氣床墊和早餐」(Airbed and Breakfast)的名字縮寫了一下,正式改成了「Airbnb」。
接下來的13周,他們挨家挨戶走訪了那些在愛彼迎網站上提供房源的人。
切斯基弄到了一臺相機,免費給這些人的房子拍照,讓圖片看起來更漂亮些——就是這個小小的細節,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們成功收穫了第一批粉絲。
13周後,他們賺了4000多美元,YC把他們推薦給了紅杉資本。
隨後,紅杉資本以300萬美元的估值,給他們投資了58.5萬美元。
從那以後,愛彼迎的業務開始「閃電式擴張」。
2009年,愛彼迎每周收入從200美元上升到4500美元。
2010年,愛彼迎的營業額增長了8倍。
2010年,愛彼迎完成了新一輪融資,由Greylock風險投資公司出資720萬美元。
2011年5月,愛彼迎達到近200萬次的住宿訂單。同年7月,愛彼迎完成了高達1.12億美元的B輪融資,公司估值12億美元。
愛彼迎正式成為「獨角獸」——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創業公司。
現在,愛彼迎的業務覆蓋了全球約200個國家和地區,在線房源為300萬套,公司估值超過300億美元。
那些拒絕過他們的投資者,如今紛紛找上門來。
還有投資人把「歐巴馬麥片」的盒子擺在辦公室,提醒自己曾經錯過了一個多麼好的投資機會。
愛彼迎帶來的5個啟示1.你的專業背景,比你想像的有用
愛彼迎最早的兩位創始人切斯基、傑比亞,都是設計專業出身。
雖然他們不懂創業,但他們的設計專業背景保證了:傳到網上的房間照片必須好看。
他們也發現,這的確是房東們的痛點:他們不知道怎麼拍自己的房間好看。
於是,切斯基借來一臺相機,親自上陣,給紐約地區的房東免費拍照。
很快,紐約地區的訂房量上漲了兩三倍;到了月底,他們在當地的收入翻了整整一倍。
直到現在,愛彼迎還在堅持免費為房東拍照。
至於「歐巴馬麥片」能屢建奇功,除了蹭熱點之外,當然還有成功的麥片盒設計。
你的專業背景,比你想像的有用。
2.公司越大,文化越差
矽谷傳奇投資人彼得·蒂爾去愛彼迎考察時說了一句話:
「別搞砸了公司文化。」
他說,他是看好愛彼迎的公司文化才決定投資的。
他還告誡愛彼迎: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公司文化就會被稀釋。
彼得·蒂爾(Peter Thiel)
愛彼迎的創始人把這句話聽進去了。
在2015年員工大會上,切斯基告訴所有員工,能扼殺愛彼迎的,不是政府監管或者競爭對手,而是愛彼迎失去「瘋狂」的能力。
為此,他們為愛彼迎制定了一套新的價值觀,比如「感同身受」、「打破常規」,還有「使命感」。
切斯基每周末還會給所有員工群發他近期的學習心得。
規章制度是公司的「法治」,它能讓你的員工聽話。但公司文化才是「德治」,它能讓你的員工永葆激情。
3. 「傳教士」vs「僱傭兵」
愛彼迎創業不久,一家叫做Wimdu的德國公司就抄襲了他們的商業模式。
Wimdu來勢洶洶,在歐洲僱傭了400名員工,設有6個辦事處。
Wimdu公司代表對愛彼迎的人說:
「我們可以一起聯手、合併,這樣能拓展到全世界,但你們要出讓15%的股份。」
實際上,這是他們的慣用伎倆:抄襲他人的商業模式,迅速做大,然後逼對方收購自己,從中牟利。
當時的愛彼迎只有35名員工,實力對比懸殊。
但愛彼迎卻認為:Wimdu是一家沒有價值觀的企業,他們就是一群想要賺快錢的「僱傭兵」。
跟Wimdu聯手的確會做大,但這也等於放棄了愛彼迎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拋棄了信仰和使命。
愛彼迎認為,自己是有信仰的「傳教士」,一定能戰勝沒有信仰的「僱傭兵」。
兩年之後,愛彼迎打敗了Wimdu,憑藉自己的力量,做到了「拓展到全世界」。
4. 共識,往往是最中庸的路線
2011年,有一位愛彼迎的女房東在網上發帖子控訴,說自己通過愛彼迎出租房子,結果房子卻被房客給毀了。
房客撬開了她的壁櫥,偷走了她的相機、電腦、首飾,甚至連她的出生證和社保卡都拿走了。
房客們還在壁爐裡燒東西,因為燒的時候沒打開排風裝置,結果房間裡滿是煙和灰塵。
帖子被曝出來之後,輿論一片譁然,愛彼迎面臨了巨大的公關壓力。
當時在愛彼迎內部,大家的意見也各不一致:
有人認為公司應該承認錯誤、承擔責任;另一些人則說承擔任何責任都有可能招致更多的投訴;
還有一些人認為,應該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顧問們則建議,不要輕易打擾受害人;律師們的意見是,不要急於做出決定。
大家各執己見,一直無法達成共識。
愛彼迎的創始人並沒有等大家達成共識,而是自己做出了決定——
他寫了一封誠懇的道歉信,開頭第一句就是:
「我們這次真的把事情搞砸了」。
除了全額賠償女房東的損失,創始人還宣布,愛彼迎會為每位房東出資5萬美元,保護他們免遭損失;他們還開通了24小時的客服熱線,並且把客服人員的數量提升了一倍。
事實證明,這並不是一個最完美的解決方案,但已經足以平息當時的風波。
創始人後來總結說:
「在緊要關頭,達成一致的決定常常是最中庸的路線,也往往是最糟糕的。危機當前,你需要選擇向左或者向右。不要在達成共識後再去做決定。」
5. 志合者,以山海為遠
前不久,愛彼迎的創始人布萊卡斯亞克,到清華大學做了一場演講,他自稱「麥片企業家」。
他說:
「年輕人要保持好奇、堅持創新、鍥而不捨、洞察用戶、心懷使命、轉危為機和賦能於人。」
但有一點他沒說: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找對人。
追溯到多年前,只要傑比亞或切斯基說一句「漲價25%?!這房租也太貴了,我們換個地方住!」就不會有今天的愛彼迎。
當年,在切斯基和傑比亞做「歐巴馬麥片」的時候,只要布萊卡斯亞克說一句「拉倒吧!這事兒太不靠譜了」,就不會有今天的他跑到清華自稱「麥片企業家」。
幸運的是,他們找到了能一起保持好奇、堅持創新、鍥而不捨、洞察用戶、心懷使命、轉危為機和賦能於人的人。
這些人,就是他們身邊的朋友。
直到今天,他們三個人還是性格迥異、各司其職的好夥伴。
《抱樸子·博喻》裡說: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
但事實上,想要成就一番事業,你需要把志同道合的朋友從「千裡之外」拉到「咫尺之遙」。
美國商業哲學家吉姆·羅恩說:
「你最常往來的五個人,其平均值就是你(You are the average of the five people you spend the most time with)。」
千萬別浪費與你距離最近的那幾個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