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涼山走出的博士(大涼山裡的追夢人)
2023-04-15 06:48:38 1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 王增強 通訊員 鄭樹宏 何玲)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有一支年輕的博士隊伍,1987年出生的鄭剛就是其中一員,而從小在家門口看著火箭發射長大的他卻有著一條不同尋常的追夢路。
一出一進大涼山,誓圓兒時「護箭」夢
四川省冕寧縣沙壩鎮,大涼山深處一個普通偏僻的小鎮,因毗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而一改千百年閉塞貧瘠的面貌,煥發出夢想噴張的勃勃生機。
生於斯,長於斯。伴隨著一枚枚火箭從這裡奔向太空,航天夢的種子早已在鄭剛幼小的心田生根發芽。從記事起,他便立志要走進發射場,成為一名航天人。2004年,他以全縣高考第七名的成績走出了禁錮著祖祖輩輩的大涼山,報考了心儀的航天專業,從本科到碩士再到博士,一路兼程埋頭,一路奔跑奮進,初心不泯,追夢倔強。
2014年博士畢業,鄭剛選擇回到魂牽夢縈的大涼山,如願加入了西昌航天的逐夢方陣,成為了中心技術部一名系統工程師,開始了圓夢護箭的徵程。
作為一名低溫動力系統工程師,任務過程中,排故解難確保火箭安全成為了他的首要職責。火箭低溫發動機原理複雜,一旦發生問題故障,很多經驗豐富的技術專家也如鯁在喉、「鴨梨」山大。「初出茅廬」的鄭剛憑藉對系統原理的精細掌握和堅決果斷的應變能力很快便成為系統工程師裡的佼佼者:參與執行長徵五號首飛、北鬥二代工程、嫦娥四號等航天發射任務30餘次,在任務行進的關鍵時刻,分析排除某增壓氣瓶管路壓力異常、某氦氣置換閥門故障等重大故障隱患10餘起;在高標準完成航天發射任務的同時,他還積極投身技術研究,完成「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氫氧發動機預冷方案改進研究」「某型氫氧火箭發動機燃氣發生器特殊工況噴霧流場數值仿真分析」「某型新一代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燃氣發生器噴注單元霧化特性研究」,參與「一箭多星發射場系統緊急恢復技術研究」「西昌航天發射場快速發射體系結構設計」……努力於發射場技術的提升和測發流程的優化,為護航火箭順利飛天添磚加瓦,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打破鐵飯碗,再拓「追星」路
憑藉紮實的技術功底和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鄭剛本可以在低溫動力系統工程師崗位上從容自在的一展拳腳,但是面對改革發展的浪潮,面對中心職能使命拓展的需要,他毅然放棄了鐵飯碗,投身到裝備試驗鑑定這一全新的技術領域工作,而這項工作,無疑將使中心職能向更廣闊的衛星系統能力建設拓展。
新領域意味著零基礎,新職能意味著零內容。新的「追星」路,鄭剛和他的團隊,作為第一波拓路者,註定要從零開始、艱難跋涉。
缺乏相關理論技術,他就從國內外書本論文學起;缺乏實踐經驗,他就深入一線崗位積累;缺乏產品技術基礎,他就進廠所調研……經過無數次探索學習、調研交流,鄭剛帶領團隊開創性的撰寫規劃論證報告30餘份,累計20餘萬字,為中心裝備試驗鑑定工作構劃出詳實藍圖、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裝備試驗鑑定團隊的負責人,鄭剛深知,要想讓未來的道路更寬更長,必須要團隊綜合能力的整體提升。他帶領的這支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5歲,工作經驗少、學歷層次高、學習能力強,他抓住了團隊成員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安排學習、訓練、課題和工作,讓新老互助互進。為鼓勵年輕同志的學習、工作熱情,他以身作則帶頭深入一線崗位交流、深入工業部門學習。無論是資深的老骨幹,還是活躍的新青年,大家口中的「剛哥」已然成為這支團隊令人信服的主心骨。充實的學習訓練活動,紮實的研究訓練內容讓團隊成員很快適應了崗位需要,也讓新職能工作加速向更遠的遠方邁進。
鄭博士的追夢路始於幼時對太空那份至真至純的嚮往,從「護箭」到「追星」,他執著圓夢的腳步不會停止,他所代表的新一代西昌航天人逐夢太空的腳步也不會停止,他們正在這條追夢、奮鬥、奇蹟的新徵程上闊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