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門的世界告訴了我們什麼(仿佛看到了現在的自己)
2023-04-14 23:46:52
這裡是一個封閉的人造城鎮,一切都是人為創造,這是我們眼裡的舒適區,從胚胎開始被關注,出生就開始記錄,這是一部長達30年的超長紀錄片,也是一檔規模宏大的現場直播節目。創造這個世界的人是一個媒體人,為的就是真實還原一個普通人的一生,楚門不是一個演員,他只是被媒體人設定的一個演員,挺諷刺的是平凡普通的一個人卻成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明星人物。
這部影片的導演是彼得·威爾,可以說是一位非常「固執」的人,也正是這樣的性格造就了影片直擊觀眾內心,內容雖為平凡但更容易引起共鳴,引起觀眾產生反思。也憑藉此片成功地獲得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導演獎。
演員金·凱瑞在劇中的動作誇張、搞怪這些細節,在時年紀尚小的時候就喜歡上表演,因為母親身體不好,特意擺弄成這般模樣為了逗母親開心,後來父親經商失敗,為了承擔一部分家庭經濟壓力,年僅13歲便輟學,放棄了學習的機會走上了表演生涯,15歲便開始在俱樂部表演,後來小有名氣進軍影壇。
事業上漸漸走向正軌,影片不斷,1995年籤下了《楚門的世界》,但是因為其他的影片有檔期,沒有時間拍攝此片,導演認為金才是最適合這部影片的主角楚門,後來強行壓著劇組的反抗聲,足足等待了金一年的時間,不得不佩服導演的眼光和那份執著。那麼我們現在回到劇中。
1、製造劇本,玩弄心理
楚門生活的環境都是劇本沒有例外,山是真的山,但是因為父母的恐嚇,山的那一邊成了一個可怕的存在,不得不回頭走回原來的環境。後來和父親趕海遇到了狂風和海浪,父親因此落海身亡,因為海的那一邊就是鏡頭,就會走出這個人造的舒適圈,這樣從小就在楚門的心中種下了陰影,最終成了遇見水就不敢靠近的心裡。
2、不甘於現狀
長大後的楚門過著平淡的生活,但是心中夢想一直都在,但是生活的壓力狠狠地潑了一身冷水,車貸、房貸、結婚生子等等這樣些都成了身邊的枷鎖,牢牢地把楚門圈在這片土地上。或許有人會說生在福中不知福,安穩愜意的生活不正是最理想的狀態嗎!但這是你想要的,並不是我想要的。
對水的恐懼,飛機不安全因素,被重重思想包圍的楚門是要妥協於當下,還是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勇敢的踏出這艱難的一步?觀眾在期待,媒體人在期待,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楚門身上。
二、現實生活中的我們1、孩童時期被設定
從出生到即將上幼兒園,我們一時刻從未脫離過親人,但是到了一定年紀該上幼兒園了,即使我們再怎麼哭鬧都會被安排上校園,因為害怕陌生的環境,這裡的一切都是陌生了面孔,陌生的桌子,和自己年紀相仿的同輩人,並不是你一個人這樣想,是所有的小孩都這樣想,後來你們聊上話,漸漸的熟悉彼此,從最初的哭鬧變成了嚶嚶笑語,後來發現家裡的玩具並沒有夥伴來的快樂。那一刻從不解到確定父母這樣的安排是正確的。
後來我們開始學習,接受新的知識,也會跟著規定比起了成績,也成了評判我們的標準,根據這些條條框框開始把自己代入其中,好好讀書,在小學的時候考個好成績,上初中考個好成績,上高中考個好成績,「好成績」對等的就是「好學生」,「好成績」成了一個框架,等待著的是讓你往裡跳,在叛逆中妥協,在妥協中叛逆。
2、第一次做選擇
出來工作後,被社會的條條框框給上了一課,滿滿的蛻變,蛻變成不敢說出自己夢想,在生存面前我們妥協,我們不敢選擇理想,理想充不了飢,但是麵包可以,最後過上了朝九晚五,或者完全是沉浸在生存的日子中奮鬥,更不敢提夢想,最後莫名地和楚門的身影重合。
楚門的世界就像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一樣,有時候當夢想的聲音躁動時,偷偷地告訴鏡子中的自己,或者把想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在這個房間裡寄存了自己太多的想法。打開房門的時候又重新回到了以往的神態。最後楚門勇敢的踏出了這個封閉的世界,沒錯,他勇敢的走向了夢想,電視機面前的觀眾對他鼓起了掌,為他歡呼!這是多少人心中的願望。但是現實中的我們敢嗎?會不會也是和最後影片的保安一樣,在期待下一個節目,繼續在自己的舒適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