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潮州橄欖特別好吃(潮州人心中的白月光)
2023-04-13 13:11:56 4
架起梯子、背上背簍,在梯子頂端用繩子將其和樹枝固定好,在橄欖採摘前,欖農都要做足準備工作……9月,是潮州橄欖採摘時節,「橄欖採摘已陸續開始,一直持續到年底。」潮安區文祠橄欖標準化示範基地管護人員介紹。
(橄欖,潮州人心中的白月光,時長共36秒)
「今年『福欖二號』產量約20萬斤,早熟的品種已經陸續下樹了。」在潮安區橄欖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牽頭實施主體單位,潮州市建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成農業」)的橄欖種植基地,許多工人正在忙著採摘橄欖。據採收負責人介紹,早熟的品種果肉生澀,用於榨汁更為方便,橄欖下樹後便會馬上運輸給客戶加工。
文祠橄欖
除了用於加工的品種,產業園還根據橄欖鮮食的市場消費需求,培育了「建成一號」「建成二號」等鮮食品種,鮮食品種的橄欖在9月開始大規模採摘。
「產業園自主培育改良的青皮橄欖,口感更適合鮮食,深受潮汕人的喜愛。」產業園實施主體之一,潮州市橄醇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橄醇食品」)總經理詹奕純告訴記者,用於鮮食的橄欖價值較高,而機械採摘會導致橄欖碰撞受損,因此價值較高的鮮食橄欖仍由人工採摘。
橄欖採摘需要技術和膽量。
「為了方便採摘,我們對橄欖樹進行標準化的種植管理,矮化後的橄欖樹樹高在2-3米,大大降低了人工採摘的難度。」詹奕純說,改良矮化後的橄欖樹,不僅方便了人工採摘,也能讓採摘機械有用武之地。
過去每到成熟季節,果農要在三四米的「高空作業」,現在足足降低了一米多。身高「降級」的橄欖樹,產量卻不減反增。「7年後到達豐產期,青皮橄欖的畝產量可達500公斤以上,比舊品種香種畝產高10%。」建成農業負責人詹奕純介紹。
據悉,建成農業研發出了一款具有智慧財產權的橄欖採摘機械,目前正在申請專利。採摘機械投入使用後,可以替代以往拉網用竹竿敲橄欖的方法,橄欖的受損率會大幅度降低,採摘效率也得到提高。
文祠橄欖是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除了橄欖鮮果,這裡還有橄欖酒、橄欖醋、橄欖菜、橄欖蜜餞等產品,潮安區橄欖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落地也為文祠橄欖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在文祠鎮委、鎮政府的支持下,廣東省委宣傳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駐文祠鎮幫扶工作隊將進一步豐富橄欖產業內涵,擦亮文祠橄欖招牌,將 " 橄欖文化 " 做成 " 文化橄欖 ",從小橄欖中打造出大產業,通過構建以文祠橄欖產業為重要特色的農業產業體系,帶動文祠特色水果種植業、加工業發展,做強文祠鎮農業產業,帶動鄉村綠色旅遊發展,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實現產業振興。
【記者】梁煜
【出鏡】N視頻 李佳瀅
【攝影攝像】譚家富
【出品】南方農村報 N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