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清關係的人(撇關係相互謾罵)
2023-04-13 06:28:59 2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覺珵 陳青青】儘管時隔1年、相距萬裡,但香港市民在看到美國示威者衝進國會大廈的一幕時,總會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2019年7月1日,一群暴徒也曾闖入過香港立法會大樓肆意破壞。那時,這些蒙面黑衣人被西方政客和媒體稱讚為「民主英雄」。
如今,「民主英雄」在美國政客和媒體口中變成「暴徒」,「美式民主」的劇本在包括全球注視下演得稀爛。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7日發文稱,「真誠的問問『泛民』,你們不斷追求美國的制度,說什麼政權順利移交,說什麼自我糾正,說什麼有暴徒攻入立法會是因為香港沒有民主。今天早上,請你們再想一遍。」
香港「黃絲」急於跟美國示威者撇清關係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駐港記者威爾·裡普利(Will Ripley)7日在其社交媒體上發出了兩張對比照片:一張是2019年暴徒衝擊香港立法會,另一張則是此次示威者攻進美國國會大廈的照片。裡普利寫道,「上面這張圖是香港的『民主運動』,下面的圖是美國的支持川普運動。雖然是非常不同的兩組人,但他們都感覺遭到了邊緣化和被迫害,並選擇破壞那個他們不信任的政府。」
雖然將香港出現的「黑暴」活動稱為「民主運動」,並試圖為此類活動辯護,但裡普利的這則推文依然遭到大量香港「黃絲(泛指支持反修例甚至黑暴活動的人)」的圍攻。在全世界都在圍觀美國的混亂、西方政客普遍指責美國抗議者的暴力行為之際,「黃絲」們急於撇清關係,堅持宣稱將香港的「民主運動」與美國發生的事情進行對比是「完全錯誤」的。這則推文還引來了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權力項目主任葛來儀,她批評稱裡普利的說法是錯誤的,「香港抗議者沒有發生政變」。事實上,香港特區政府於去年7月已經發出聲明,表示示威者最常用的「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具有「」「將香港特區從中國分離出去、改變特區的法律地位」,或顛覆國家政權的含意。
這些辯護並沒有區別出兩個相似場景的不同之處,反而令很多人意識到,發生在香港與華盛頓的兩起事件的諸多共同點。相比之下,不同的是香港「黑暴」勢力的行為更加持久、更加極端、更加暴力,而香港執法部門的行動更加審慎與專業。
當地時間6日下午,一名闖入美國國會的女性川普支持者遭警察槍擊身亡。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7日在社交社交媒體上對曾參與暴力活動的香港示威者發出質問,「有闖入美國國會的示威者中槍不治。作為示威者,你寧願在香港示威還是在美國示威。」他還在帖文中特意提到曾闖入香港立法會參與暴動、目前已經潛逃的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前總編輯梁繼平,「梁繼平肯定不會衝入美國國會」,諷刺其在港肆意妄為未必有膽量去美國「撒野」。
香港「光頭警長」劉澤基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感嘆稱,相較之下,香港警察太「溫柔」了。「根據美國顛覆政權的劇本,當中必定是圍繞爭取人權自由,之後必須要有人死,因為有人死之後才能將事態發酵、變大」,劉澤基說,「這個劇本已經在全球上演很多次,但偏偏在香港警察一年來也沒有啥死一個人,這樣的劇本才不能再演下去。」
在香港媒體對發生在國會山事件的報導下,一些香港網友也發布評論諷刺稱,「怎麼解釋衝擊香港立法會不但沒有死人,更要逃到國外。香港太自由了,香港警察太善良了」。「(美國)警察開槍卻沒有人說警察暴力,太搞笑了。」
「美麗風景線」成「美式雙標」代名詞
「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一年多前對香港暴力抗議的美化形容如今被頻繁提起。在川普支持者攻進國會大廈期間,有人佔領了佩洛西的辦公室,坐在她的座位上拍照留念,還有人扛走了她的議長講話臺。對此,佩洛西再也無心欣賞「美景」,而是痛斥示威者「褻瀆了美國的『民主殿堂』」,並稱「我們的『民主』遭到了可恥的攻擊」。
不止是佩洛西,曾為暴力亂港分子打氣的共和黨參議員泰德·克魯茲,現在卻開始大呼「暴力,不管是來自左翼還是右翼,總是錯誤的」;曾指責香港警察「使用暴力鎮壓示威者」的參議員馬克·盧比奧,則更向川普喊話稱,「執法人員正在受到攻擊」,敦促他派遣更多資源「協助警察,幫助恢復秩序」。
華盛頓一日之內出現的種種亂象不僅是「美式民主」的滑鐵盧,也是「美式雙標」的大型展臺。英國政治和國際關係分析師湯姆·福迪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描述香港和華盛頓發生的事件時,人們看到了西方使用了不同話語:暴徒衝擊立法會是「爭取民主」的「英勇反抗」,而川普的支持者衝擊美國國會時,英國廣播公司(BBC)卻稱其為「支持川普的暴徒」。
不止是BBC,《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以及《華爾街日報》這三家美國的標誌性媒體,都採用「暴徒」(Mob)一詞形容衝擊美國國會的川普支持者。除了「暴徒」一詞,一些美國媒體還更加直接地稱川普支持者的抗議行動是「暴亂」(Insurrection)。復旦大學美國問題專家沈逸表示,西方對待民主的態度是工具性的,永遠都是發生在別人家的暴動是為「自由而戰」,發生在自己家的就是暴亂。
香港立法會議員陳恆鑌7日在社交媒體發布一張標題為「跟西方國家回應暴動學英文」,批評西方國家回應暴動事件時持「雙重標準」,行為可恥。另一名立法會議員葛佩帆也批評美方的「雙重標準」行為,稱之為自食惡果的結局。
「民主燈塔」坍塌令「黃絲」手足無措
一直以來,由於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等川普政府高官對「亂港」分子和反對派公開支持,甚至頻繁出手幹涉中國香港事務,「黃絲」們普遍對川普抱有好感,並視美國為最大「救星」。在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星條旗、川普照片以及各種向美國求援的標語經常出現。英國民調機構「YouGov」去年10月針對亞太地區對下一任美國總統的傾向發起調查,中國香港對川普的支持度在亞太地區中排行第二,僅次於中國臺灣。
國會大廈的混亂與不堪、川普的「堅持」、多位共和黨籍參議員的「割席」,6日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令「黃絲」們一時間不知如何應對。在他們經常使用的社交平臺「連登」上,持不同意見的人吵成一片,甚至互相謾罵攻訐。面對國會山的「黑暗一日」以及即將下臺的川普,一些「黃絲」五味雜陳,有人在社交媒體上寫道,「這兩天的新聞都好慘,感覺世界就要玩完了」,而底下的一則回復表示,「是香港(暴徒)玩完了」。還有「黃絲」發帖稱,他們「要準備挨過黑暗時代了」。
一些人對川普依然「忠心不改」,在「連登」上發帖稱「支持川普的6位參議員會繼續對抗選舉結果,我們連登是否可以支持下他們」,並呼籲其他人前往一貫反華的共和黨籍參議員克魯茲等人的推特下留言支持。有的人則堅決不承認川普已經輸掉此次大選,堅稱「都是假新聞」「還有絕招沒出」。
看到形勢不妙,「民主燈塔」已經逐漸坍塌,部分香港反對派開始選擇與川普及其支持者迅速「割席」。香港前立法會議員、「亂港分子」李卓人7日宣稱,華盛頓的暴力行動削弱了美國民主價值觀的敘事,美國已經淪為「笑柄」
「本以為『攬炒』可以讓外資離開,中央『收手』,誰知道現在外資沒走,中國(內地)強勢,笑到最後。」一名香港人在「連登」感嘆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