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零開始練字(想練字卻無從下手)
2023-04-12 16:38:27 2
想練字,卻無從下手,阿樸這裡總結了10個最常見的問題和答案,適合新手朋友。若還有其他問題,可在評論區留言,我會一一回答。
讓我們進入正題。
第一個問題:怎麼選擇合適的字體,為什麼每種字帖上的字都不一樣?行楷和行書有區別嗎?
人不是機器,每個「人」的字或多或少都是不一樣的,要不然籤名的法律程序就不成立了。自古以來,篆隸楷行草每種字體都有不同的風格,很正常,要以包容、開放的心態去對待。楷書都有歐顏柳趙褚等等名家,更何況更加自由的行書。練字只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字體,符合規範、美觀、實用三個原則即可。
行楷和行書是一樣的,沒有確切的區分,只是為了方便描述,我們會把寫得稍微端正一點的行書成為行楷而已。
第二個問題:一定要練好楷書再練行楷嗎?一定要學毛筆再學硬筆嗎?
成年人可直接練行楷,但是要從基礎筆畫開始練,一開始如果把筆畫練好了,以後的進步是根本停不下來的。行楷、行書、毛筆、硬筆的基礎筆畫、結字體系稍微有點不同,卻有共通的地方。
如果想追求書法藝術造詣,是要從楷書開始學起,從毛筆楷書學起最佳。如果只是想單純練好字,則完全可以直接學硬筆行書。
第三個問題:為什麼練了那麼多字帖沒有一點進步,描紅字帖有用嗎?
用字帖來練字是可以進步的,但是容易遇到一個問題就卡住了,需要有人幫忙「點破」,不然會一直卡在某個節點進步不了。無論是練習字帖、參加課程,最重要的是觀察能力,每個筆畫、每個字的結構都要靠重複的臨摹、修改來提升。所以好的老師不止教學生怎麼寫好,也會引導學生自己學會觀察、總結。
描紅、凹槽的字帖不建議練習,練字當以臨摹為主,因為描紅會產生依賴性,非常不利。要通過臨摹,形成肌肉記憶、大腦記憶,從而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個環節非常關鍵。
第四個問題:為什麼我每個字單個看起來還行,寫成篇章就很醜了?實際書寫中的技巧。
99%的原因是單字練得不夠好,每個字還不夠漂亮,只要每個字結構都沒問題,隨便組合都是好看的。很多人一心研究篇章的技巧,卻不知是自己每個字、每個筆畫的細節寫得都很糟糕,單字不行,篇章就不行,每個字都好看,篇章隨便寫都好看。阿樸勸大家不要東向而望,不見西牆,顧此失彼。(參考下面兩張圖)。
單字已經不錯了,實際書寫中,可多練習橫向篇章書寫:1、字的距離靠近,字距要統一;2、字的大小接近統一,讓筆畫多的字緊湊,筆畫少的字開張;3、極複雜的字可稍大,簡單的字稍小;4、橫向一排中,每個字的中心點連線,會形成一條橫向的直線,寫字過程目光稍微關注一下左邊兩個字的位置,以確定好下個字的大概位置;5、多練單字肯定不會錯。
圖片來自作者書寫
圖片來自作者書寫
第五個問題:為什麼我寫字手很疼,如何正確地握筆?坐姿、握筆不對怎麼辦?
手很疼是正常的,每天練手,過段時間就不會感覺很酸痛了,這是「甜蜜的痛苦」,要享受這個酸痛的感覺,因為你正在進步中。
握筆最重要的原則是掌內中空,要有可以放一塊橡皮大小的空間。握筆的細節因人而異,稍微有不同,適合自己的即可,執筆無定法。
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快速找到放鬆的握筆姿勢:拿兩根筆作拿筷子夾菜的動作,抽出靠近自己的那一根筆後,中指向前伸直一點點,讓筆尖靠近離食指尖兩釐米處,自行稍作調整。以上即為可行的握筆姿勢。
握筆不對的情況分幾種,只有一種是一定要改的,就是手掌內部沒有留出空間,呈現拳頭形狀,那麼就一定要改過來。成年人的握筆非常難改變,如果有毅力,也要花非常大的精力來改正,可能是半年,也可能是一兩年。坐姿方面我們可以適當歪向左一點點,找好自己舒服的坐姿即可,彎腰的坐姿會導致頸椎酸痛,我們要儘量坐直一些。
第六個問題:中性筆練字好,還是鋼筆練字好?是否一定要用田字格?
中性筆、鋼筆都是可以的,中性筆目前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更實用,寫出來的字更整潔,新手更推薦用中性筆練字。
新手練字,格紙是一定用的,其目的不是要對每個筆畫定點,而是控制自己把字「字寫多大、寫在哪裡」,鍛鍊控制每個字的大小、位置的能力,這個能力在日常書寫中也是需要的。田字格、米字格都是可以的,(回宮格、黃金格等等都是可有可無的噱頭,用普通田字格即可練字)。
可參考作者的工具:田字格(大小適合的即可) 1.0中性筆 0.7中性筆(如下圖)。
配圖來源於作者書寫
第七個問題:每天練多長時間,多久能看到變化?能用幾天練好嗎?
每天都練半小時到一小時,四到六個月可以達到「結構緊湊、筆畫規範」的效果,也就是普通人說的「字很不錯」的水平,不難達到。中途不要間斷,也不要突然放棄。市場上所謂的幾天、十幾天練好字的說法,是為了營銷而說的非常不負責任的說法,要抵制。
第八個問題:為什麼練出一點效果,平時寫字還是和原來沒練一樣?
慢寫的時候寫得還可以,日常書寫一寫快了就回到原樣怎麼辦?
明明練好了的字,過幾天就忘了怎麼辦?
這些都是關於日常書寫類的問題,統一回答:
原因1:練字的過程缺乏對書寫節奏的理解。如果練字一味追求慢、或者一味追求快,都是不可取的,寫字是有時快有時慢的,通常,轉折的地方慢,行筆的地方快,短筆畫慢,長筆畫快,橫劃快,豎劃慢。訓練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刻意鍛鍊書寫節奏,當我們平時寫字稍快的時候,依然可以保持一點節奏感,字依然可以看出有訓練過的痕跡,運用會更加自如。
原因2:熟能生巧,只有你對每個筆畫都熟練了之後,才有更好的書寫感覺。
第九個問題:是否要所有漢字都練一遍?
練字不要追求字數數量,漢字一共上萬個,但每個漢字都是由基本筆畫組成的,行書也一樣,所以練好基本筆畫,再記住一些有代表性的常見字寫法,不斷提高,就可以應付99%以上的漢字。並且,每個字練一百遍,勝過一百個字練一遍。要注重質量,不要求個數。
第十個問題:長橫、長豎寫不直怎麼辦?
長豎的寫法:刻意訓練一下:用食指的力量來寫豎,食指發力去帶動筆桿下行,其他手指輔助。還是要多練。
長橫的寫法:稍微用手腕帶動一下,行筆速度要快,起筆收筆要稍微停一下。
其他問題:
1、參加了某個練字課程,要不要和老師寫的一樣?學得差不多了之後怎麼辦?
新手入門第一個階段是要追求一樣,練半年後,基礎掌握得不錯了之後,不要太被某一種字體局限,要多開闊自己的眼界。可以從現代人的字看起,再看古代的字帖。若要達到參展的水平,硬筆書法古帖臨摹的路徑非常漫長:《靈飛經》《宣示表》《薦季直表》《樂毅論》《孝女曹娥碑》《黃庭經》《洛神賦》《汲黯傳》趙孟頫《道德經》文徵明《離騷經》等,要明白,有一些人一生都在認真鑽研,當成一種興趣在學,關於手藝、關於藝術,都是學無止境的嘛。
2、田英章、吳玉生、司馬彥、顧忠安等硬筆字帖怎麼選?
都可以,自己喜歡的就可以。
3、如何選一支自己的筆,好筆?
推薦用中性筆1.0、0,7、0,5均可,鋼筆樣式太多,順手適合即可。(參考第六問)。
4、作者的硬筆行楷字體是學誰的?
阿樸的行楷硬筆,取法來自吳玉生、田英章兩位老師居多。
5、練控筆線,橫線豎線彎線那些,有用嗎?
毛筆筆畫很長,練線條是有用的。練硬筆的筆畫短小,直接練筆畫效果是一樣的。
6、練字總覺得很焦慮,覺得很難提升,怎麼辦?
大可不必焦慮、沮喪,只要練的方法對了一定有進步,一天兩天能練成,那豈不是個個都是書法家。
感謝大家的觀看,若有其他疑問可私信或留言。
謝謝您的收藏轉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