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的10大真相(致命輻射就在你身邊)
2023-04-13 05:53:38 3
輻射,是個讓人聞之色變的詞。
菸民,是最常見的「輻射受害者」。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菸草中天然含有一種能放出致命輻射的元素——釙。僅需吞下 0.00000001 克釙,就能讓一個體重 60 千克的成年人死亡。
全球菸民每年至少消費 3 萬億支捲菸,每支煙都會源源不斷把劇毒的釙送入菸民肺部。
而美國的調查報告揭示了比這個更可怕的驚天秘密:數家國際菸草巨頭,明知煙裡含有致命的放射性元素釙,卻隱瞞真相長達近 50 年。
如果每天抽菸一包半
每年受到的輻射量大致相當於
拍了 300 次 X 光片
圖片來源:The Most Radioactive Places on Earth
去除煙裡的輻射?
不,還是賺錢要緊
讓我們回到 50 多年前,那個年代的美國。
那個年代,是捲菸制霸的年代。
20 世紀初中期,醫療科技還不太發達,吸菸有害健康也並不是常識,因為沒人能證明吸菸是某些肺部疾病的罪魁禍首。
在這個背景下,菸草公司們可以肆無忌憚地打廣告。
他們硬是把有害的煙包裝成了高大上的「保健品」,創造了前無古人的銷售高潮,賺得盆滿缽滿。
好萊塢明星隆納·雷根為捲菸代言,後來他當上了美國總統
為了保住利益,菸草公司們放棄的是無數菸民的生命和健康。
最早知道菸草中存在放射性物質的,是上世紀 60 年代的少數科學家,同時還有菸草公司內部的科學家。
無論是出於本能還是道義,科學家們都不會坐視不理。上世紀 70 年代,菸草公司內部專家提出了一些減少釙的方法,例如直接用稀釋的過氧化氫溶液清洗菸葉、改良菸草種植手段等方法。
雖然方案可行,但富得流油的菸草集團表現出奇一致。
大型菸草公司 R.J Reynolds(生產駱駝牌捲菸的公司,曾是全球第三大菸草集團)在一份備忘錄中提到:「除去這些物質,不會帶來任何商業回報」。
另一家大公司 Liggett 菸草集團(曾生產 L & M 品牌捲菸,是世界最暢銷的捲菸品牌之一)則表示:「清洗菸葉,會導致煙失去特有的香味」。
菸草公司們的潛臺詞呼之欲出:「影響賺錢的事,我們堅決不幹」。
代價就是,放射性的釙元素含量沒有被任何措施改善,繼續存在於菸草之中,繼續進入每一個菸民的身體裡。
著名英國喜劇《Yes,Prime Minister》中首相與大臣的對話,圖片來源:Yes,Prime Minister
只要大眾不知道
就當沒發生過
你以為,菸草公司的「不作為」就到此為止了嗎?接下來,他們做了更多的事來掩蓋真相。
關於釙的輻射危害問題,專業人士討論最多,也很激烈,他們不希望放射性元素繼續為害人間。
既然不讓去除,那麼換一種方法,讓大家明確了解菸草中有釙元素總可以吧?
Philip Morris(生產萬寶路牌捲菸的公司,曾是全球第一大菸草集團)公司的一位退休副主席證實,其公司和菸草行業早就知道了釙元素的存在,並建立了測量實驗室。
負責研發的副總 Richard Carchman 的證言:
圖片來源:Waking a Sleeping Giant
The Tobacco Industry’s Response to the Polonium-210 Issue
另一位公司內部專家也作證,「當年公司成立了低劑量輻射測量機構,也研究出了一些檢測方法」。
但最後的結果仍然毫不意外,檢測機構被菸草公司關停。
應用研究部前任主管 William A. Farone 的證言:
圖片來源:Waking a Sleeping Giant
The Tobacco Industry’s Response to the Polonium-210 Issue
公司甚至大言不慚地給了解釋:如果這事兒讓更多的人知道,只會讓我們吃官司。
而公眾被蒙在鼓裡的情況一持續就是 50 多年。這也就意味著,整整半個世紀,捲菸中的釙含量沒有絲毫改變。
在資本面前
良心一文不值
早在 1965 年,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科學家通過研究證實,放射性元素釙確實聚集在肺部的特定區域。
即使是菸草公司內部,也有專門研究吸菸危害的學者,他們也有許多發現。
但打開任何一個菸草公司的網站,你一定看不到任何提及菸草和菸草、煙霧中的放射性物質的信息。
為什麼?很重要的原因是菸草公司通過各種手段封鎖消息。
外部的科學家,菸草公司並不會太多幹預,畢竟這些消息只會在專業人士圈內流行。更重要的是封住內部知情人的嘴。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菸草行業內部的科學家有更多的第一手信息,必須保證他們沒有公開發表的機會。
為了做到這一點,菸草公司組建了強大的律師團。
圖片來源:《Tobacco Company CEOs Testify Before Congress》
為防消息走露,律師們想盡方法控制,甚至不惜違法。
2006 年,大法官 Gladys Kessler 裁定,多家菸草公司有違法犯罪行為。
他在判決中總結道:「(菸草公司)企圖並且確實阻止 / 停止正在進行的研究,隱藏現有研究並銷毀敏感文件,以逃避相關賠償責任。」
法官 Gladys Kessler 的判決:
圖片來源:Waking a Sleeping Giant
The Tobacco Industry’s Response to the Polonium-210 Issue
有良心的科學家,更加沒有機會發表。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公司的研究員 R.B. Richardson 就是一個典型。他做過不少關於釙的研究,但一次又一次上報給公司後,一次又一次得到同樣的答覆,不予發表。
1985 年,他無奈地在一份筆記中寫道:「附錄是我前段時間寫的關於釙的研究草稿。」「(之所以是草稿)因為我沒法做更多的工作,它永遠不會有看到光明的一天。」
現在一說到煙的危害,無非是肺癌、焦油、一氧化碳……而煙裡的輻射,一個早該普及的東西,極少被提及。
吸入肺裡的放射性元素,你身邊的菸民知道嗎?
作為菸民的你,知道自己每天被「輻射」嗎?
來源:丁香醫生(ID:DingXiangYiSheng)
本文經由中國控煙協會副會長姜垣審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