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了幾十年,科學家又說暗物質可能不存在,難道是竹籃打水?
2023-04-02 03:53:42 3
1991922年,天文學家卡普泰恩提出了一個假設,宇宙中充滿了我們幾乎無法探測到的暗物質。雖然很難直接確定,但天體的存在可以從它們的運動中推斷出來。儘管當時的想法有點奇怪,但它仍然受到了一些關注。
1933年,天體物理學家Zvecchi在研究Laguna星系團中每個星系相對於星系團的速度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星系團本身的質量根本不足以提供如此強大的引力來將這些星系聚集在一起。1936年,史密斯在觀察處女座星系團時也得到了同樣的結果。這兩項研究都表明,這可能是由暗物質提供的引力造成的,這是卡皮特恩十多年前的推測。當魯賓和福特在1991970年研究仙女座星系的恆星運動時,他們發現外部恆星的角速度不在內部恆星的後面,這違反了克卜勒第三定律。這是暗物質存在的最有力證據。科學家還推測,暗物質帶來的引力或其他引力效應導致外圍恆星的旋轉速度超過預期。
今天,將近100年過去了,暗物質的理論已經深入人心。我們相信暗物質是一種根本不與可見物質反應或者極難探測的物質。為此,世界各國都建造了特殊的探測器來發現暗物質的真相。目前,科學家的探測結果是,暗物質佔宇宙總質量的85%,如果按質量能量計算,則佔26.8%。可見物質僅佔總質量和能量的4.9%。
因此,暗物質對宇宙非常重要,這就是為什麼它成為科學家研究的焦點。
然而,由於人類在暗物質探索領域一再失敗,一些科學家開始提出他們的疑問。當然,他們不會僅僅為了潑冷水而質疑它。為了反駁這個理論,我們必須從這個論點開始:既然這些天體的定律不符合它們周圍的引力場,除了暗物質,還有什麼其他理論可以解釋它?簡而言之,如果暗物質理論有問題,要麼理論錯了,要麼觀測錯了
| 1983年,以色列物理學家莫爾德海·米爾格羅姆指出,我們觀察到的現象沒有錯。錯誤的是萬有引力定律,牛頓愛因斯坦之後,有人將再次舉起牛頓的靈柩板
愛因斯坦可以質疑萬有引力定律,為什麼我不能?的確,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在宇宙尺度上是有問題的例如,水星的進動困擾了科學家很多年,直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誕生
困擾科學家的另一個難題是天王星運行和理論計算之間的偏差。儘管李維和亞當斯通過計算發現了影響天王星的海王星,但綜合結果仍與天王星的實際運行規律不符。
因此,米爾格羅姆認為這可能是需要修正的萬有引力定律,因此提出了修正牛頓動力學(MOND)他認為,如果牛頓引力中的加速度稍微調整一下,那些星系的旋轉問題就能很好地解決,甚至有些比暗物質的解釋更合理。
他提出這一理論後,許多人表示贊同,並相繼提出了不同的修改方案。其中一些被排除在外,一些仍在核查之中。這些修正案仍然是「堅定的」,在許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甚至有些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
暗物質理論真的錯了嗎?經過這麼多年的研究,這是浪費時間嗎?
不一定
的問題是暗物質陣營的武器不僅僅是這些天體的定律。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星系碰撞時的質量分布以及與重力相關的宇宙膨脹等現象都是暗物質存在的重要證據。蒙德陣營不僅不能推翻,而且也不能給出合理的解釋。
而且,為了證明他的理論,僅僅推翻以前的理論是不夠的,還需要「預測」的能力例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被提出,科學家通過大量的天文觀測多次證明了它的準確性。包括從他的引力場方程中獲得的真空解,也預言了黑洞的存在,從而促使科學家在宇宙中不斷搜尋,最終發現了這個神秘的天體。
同樣,為了質疑牛頓的引力定律,並基於蒙德理論,必須有這樣一個「預測」,然後讓科學家來驗證它
因此,對於MOND陣營來說,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說起來,這個理論和暗物質理論一樣,有它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他們都需要完善自己的理論。因此,它不能推翻暗物質理論,它本身也不是完全站不住腳的。因此,一些科學家認為這兩種理論在某些方面都是有效的。也許這兩種理論的協同作用是這些宇宙現象的根本原因。然而,這也需要科學家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