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板滑雪是一個怎麼樣的項目(單板滑雪的前世今生)
2023-04-15 23:34:56
普及冬奧知識,傳播冬奧文化。
今天,單板滑雪成為了一項「網紅」運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嘗試這項運動。2020年單板滑雪頭部品牌Burton中國同比銷量增長62.4%。
上個雪季,我國的大型雪場經常出現租賃單板供不應求的局面,讓很多管理者感到非常意外。
如今爆火的單板運動,實際上歷史並不悠久,在30多年前的美國,這甚至是一項「被禁止」的運動,經過不斷的正名,單板滑雪逐漸被世人所接受,並且成為了一項正式的奧林匹克運動項目。
單板滑雪以其自由的技術風格與強大的文化感染力,深受全世界的滑雪愛好者喜愛。
單板滑雪的起源,歷史上眾說紛紜。但可以肯定的是,衝浪、滑板等運動項目對於單板滑雪的發展起到了顯著的遷移作用。
美國猶他州的M.J. "jackBurnett被認為是第一個發明製造單板的人。1929年他切割了一塊膠合板(plywood),並使用馬的韁繩固定住他的雙腳,從雪山上滑下,這是當時人類徵服雪山的一次偉大嘗試。
1963年,13歲的衝浪和滑板愛好者,同時也是一位滑雪愛者的Tom Sims,第一次嘗試將兩項運動結合起來,並在學校7年級的手工課上,製作出了他的第一塊單板,當時他稱之為Skiboard。
這塊板目前還在科羅拉多州的滑雪博物館中展出。後來Tom Sims成立了SIMS公司,成為世界領先的滑雪、衝浪以及滑板品牌,在單板滑雪和滑板運動的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965年,美國一名化學氣體工程師Sherman Poppen,在冬天為了能讓他的孩子走出家門,於是發明了雪上衝浪板Snurfer,名字是Snow和Surf的結合(他的妻子想出了這個名字)。
他將孩子的兩隻滑雪板固定在一起,並在板頭的位置放了一根繩子,這樣滑雪者就可以保持穩定和控制方向。第二年,他申請了專利,並將其授權給了一家製造商。幾年的時間內,銷量超過了100萬件,但有趣的是,這件產品最終並沒有導致現代單板運動的產生,人們只是把其當成一種兒童的玩具。
而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單板,直到1969年才出現。迪米特裡耶·米洛維奇 (Dimitrije Milovich)一次在觀察到自助餐廳的盤子滑落雪山的過程中,突發奇想,設計了一款衝浪板類似的滑雪板。
在1972年,他成立了一家名為Winterstick的公司,開始批量生產這種雪板。Winterstick至今仍然是全球領先的手工粉雪板公司,儘管米洛維奇在 1980 年離開了單板滑雪行業,但他仍然被公認為這項運動非常重要的先驅。
1977年,一名叫韋伯的美國人聯繫了上文中提到了Tom Sims,彼時Tom Sims的SIMS公司正在飛速發展,韋伯希望他們能夠合作設計一款新的滑雪板,Sims 和 Barfoot 創辦了Flying Yellow Banana公司,生產出一種塑料與木板奇特的複合的雪板。
也是在這一年(1977),剛剛大學畢業的Jake Burton成立了著名的Burton Snowboards公司,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就包括了Winterstick公司的迪米特裡耶·米洛維奇。Burton用他自己的板子贏得了一場滑雪衝浪比賽,震驚了現場所有的運動員,這也是第一次有固定器的單板出現在賽場中。
Burton公司單板發展脈絡
與此同時,Sims 繼續不斷改進和試驗不同材料以及工藝的雪板。在1980 年代,他第一次嘗試在雪板邊緣添加金屬邊刃,並發明了腳跟和腳趾固定器、高背板固定器和一個可以調整固定角度的底板。
這些技術都是現代單板所必備的技術,但在當時卻是一種革命性的存在,因此他也經常在美國公開的單板滑雪錦標賽等早期單板滑雪比賽中佔據主導地位。
單板滑雪到了80年代中期已經有了一些受眾,而真正推動這項運動的普及,有一部電影功不可沒——那就是007雷霆殺機。
片中的詹姆斯·邦德以酷炫的單板滑雪鏡頭給全世界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這個鏡頭的替身扮演者,就是Sims。隨著電影的傳播,單板滑雪運動被越來越多人所熟知。
在70年代後期,所有的單板滑雪製造商都開始關注一個問題——怎麼樣能更好的把腳固定在雪板上,從而獲得穩定的操控性以及安全性。
1980年Burton發明了革命性的P-tex底座,一種類似於雙板固定器的底座,使得固定器可以與雪板更好的連接,後來也逐漸成為了單板製造的標準。
這項運動發展到這裡,陷入了一個瓶頸——安全問題
在1980年代,由於單板滑雪不是雪場中的主流運動,並且受滑雪器材以及滑雪者水平的影響,當時的單板滑雪並不受歡迎。
由於其危險性較大,很多滑雪場都禁止單板滑雪,這也是一段有趣的歷史。當年美國的600個滑雪場中只有39個允許使用單板滑雪。儘管在一些允許單板滑雪的雪場中,也通常將普通滑雪者與單板滑雪者分開。
由於當時的固定器技術還不成熟,並且單板也沒有像雙板一樣的止滑裝置,雪板一旦脫落,就會飛下雪道,砸傷雪道上的遊客,這樣的事故在美國曾多次發生,單板滑雪每年都會帶來很多事故糾紛和訴訟。
直到單板固定器技術不斷成熟後,滑雪者對其操控性也越來越強,滑雪場也逐漸接受了這一運動,到了1989年,全世界主流的滑雪度假村都允許單板滑雪者進入。
儘管市場已經接受了單板滑雪,但國際體育組織似乎並不買帳。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爾冬奧運會之前,當國際奧委會得知挪威計劃在開幕式期間舉辦單板滑雪展時,立即否決了這個提議。
想進入奧林匹克大家庭,這項運動不僅在全球要具有良好的普及性,而且也需要有清晰明確的競技規則以及觀賞性。
1981年,第一場正式組織的單板滑雪競賽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舉行,當時的單板滑雪競賽更多地是由滑板競賽的形式演變而來,有在U型池場地內舉辦的U型場地技巧賽,也有類似滑板街式賽的坡面障礙技巧。
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紀80年代正是U槽滑板最為興盛的年代,這直接影響到了單板滑雪的發展,正是如此,日後單板滑雪U型場地技巧也是最早成為正式項目的小項之一。
儘管不被官方看好,但單板滑雪以其獨特的文化感染力,受到了大眾和商業的青睞。在過去,滑雪運動往往具有一定的階級屬性,是一項相對昂貴的、中產階級的運動,並且擁有一套嚴格的行為規範。
而早期的單板滑雪則體現了自由、享樂主義以及挑戰權威的精神。具有傳奇地位的單板滑雪運動員Terje Haakonsen抓住了早期單板滑雪運動員的反主流意識形態,將這項運動描述為「創造新的雪道,盡情的滑粉雪並做你自己」,而不是「民族主義、政治和財富」。
20世紀90年代中期,電視媒體和贊助商發現了單板滑雪獨特的發展潛力,將其作為滲入到「難以捉摸」的年輕男性市場的方式,展現單板滑雪者「另類、具有個性的年輕形象」。
X—game等商業化賽事的出現使得單板滑雪運動觸到更多新的觀眾,並使其迅速成為美國發展速度最快的運動。
鑑於這項運動在短期內取得的巨大成功,1994年,經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國際雪聯批准,單板滑雪成為正式冬奧項目,這也意味著這個一度不被大眾所接受,甚至被部分雪場驅逐的年輕運動受到了世界的認可。
單板滑雪項目進入奧運舞臺,既是這項運動蓬勃發展的映射,同時也是奧林匹克運動不斷發展、與時俱進的寫照。就此,單板滑雪正式進入冬奧時代,一個輝煌的時代也就此開啟。
1998長野冬奧會,單板滑雪首次作為正式項目進入冬奧會正賽,設置大迴轉(GiantSlalom)和U型場地技巧(Halfpipe)兩個小項。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U型場地技巧如今仍然是單板滑雪正式項目之一,但當時場地的尺寸僅僅是如今的二分之一,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間,伴隨著造雪技術、材料學、運動訓練學等基礎學科、行業的發展以及單板文化、滑板文化、衝浪文化、嘻哈文化、街頭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傳播,單板滑雪運動無論是在競技運動實踐還是在群眾參與中都有了質的飛躍。
正是在1998年,單板滑雪第一次登上了奧林匹克競技舞臺,向世人展示著這個充滿活力、激情的新興運動。
1998年長野冬奧會U形池高度大概是今天的一半
2002鹽湖城冬奧會,在以加拿大奧委會為主的多方建議下,大迴轉項目(Giant Slalom)調整為平行大迴轉(Parallel Giant Slalom),這一變動使得競賽中兩名在兩條平行的賽道上同時出發、同場競技。
運動員需要在出發、衝線具有更高的技術能力以及心理能力,競賽更加激烈,賽事觀賞性也大大加強。
同時隨著過去四年間單板文化在全球範圍內的興盛,本屆奧運會中單板滑雪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廣泛受到年輕人高度關注的「時尚項目」。
也正是在本屆奧運會之後,在多方討論研究下,我國於次年(2003年)正式啟動了單板滑雪項目,並由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滑雪一部負責單板滑雪U型場地技巧國家隊的選拔、訓練、競賽工作,這支日後培養了包括冬奧亞軍劉佳宇、世界冠軍張義威、蔡雪桐在內的眾多中國單板明星的光榮之師也就此開始了奮鬥的徵程。
劉佳宇獲2018平昌冬奧會U型場地池銀牌
2006都靈冬奧會,增設障礙追逐項目(Snowboard Cross),該項目是歸屬於技能主導類的競速項目,比賽中4名運動員同臺競技,需要通過波浪道、彎牆、跳臺等障礙,最終抵達終點。
2006年冬奧會中,男子單板滑雪U型場地技巧項目的冠軍由年輕的美國運動員肖恩·懷特斬獲,一個屬於這位來自加利福尼亞的單板傳奇的時代也在這一年拉開序幕。
本屆冬奧會後,隨著街頭文化以及極限運動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再一次興起,單板滑雪運動也隨之開啟了第二個高速發展的時期,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單板滑雪已經發展成了一個成熟、完善的項目,各小項無論是理論研究或是實踐活動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這一年,肖恩·懷特憑藉一個兩周空翻動作收穫了冬奧第二金。
2014索契冬奧會,增設坡面障礙技巧項目(Slope Style),該項目幾乎與U型場地同時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發展,並被廣大單板愛好者所接受。
但是受限於場地建造以及器材條件、技術環境等客觀因素,遲遲無法進入冬奧會。本屆冬奧會上,坡面障礙技巧項目的加入,使得冬奧會項目中的單板項目更加完善,單板運動在世界範圍內的推廣開展更加系統、豐富。
平昌冬奧會單板大跳臺
2018平昌冬奧會,增設大跳臺項目(BigAir),該項目最初幾乎與U型場地技巧、坡面障礙技巧同時出現,在國內一度譯作「單板滑雪空中技巧」,該項目十分具有觀賞性,選手每輪僅在跳臺上完成一個自選難度動作。近十年來,在「沸雪」(Air&Style)、X-Games等賽事的推動下,大跳臺項目有了長足的進展。
北京首鋼滑雪大跳臺
2022北京冬奧會上,該項目也是唯一一個在北京市區內舉辦的雪上項目,同時在自由式滑雪大項中也將新增共用同一場地、規則的「自由式滑雪大跳臺(FreestyleSki BigAir)」項目。此外,2022北京冬奧會,還將增設障礙追逐混合團體項目。
(SnowboardCross MixedTeam),單板滑雪運動將在本屆冬奧會上迎來新一輪的革新與發展。在」三億人上冰雪「戰略的推動下,2015年至今,單板滑雪運動在我國滑雪愛好者中已高度普及,廣受關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