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遊中珊莎如何控制谷地(權遊人物志凱特琳)
2023-04-15 23:53:11 2
這段時間看了網上好多評論說凱特琳是整部劇中最蠢的人,很多人都不喜歡她。她搞政治和軍事確實不行,平時也不是很機靈,但是事實上她是一個重視家庭超過一切的女人她在這方面的成就是要大於整部劇中的任何人的。
倘若沒有她對家的守護,四個孩子也不可能長得這麼優秀。
有一樣東西,是凱特琳帶給四個孩子的,那就是愛。深深的愛。
因為她做到了愛家人如同愛自己。所以她給出去的愛也是完整的。
而對於一個人來說,被愛養大,是多麼重要。
凱特琳只是做到了她的本分而已,身為母親,撫育她的孩子,讓孩子們在愛和互助裡長大。
小布蘭在課上說出了徒利家的家訓「家人、職責、榮譽」時,我們不禁注意到這些價值觀的順序。對於徒利家來說,家人總是第一位。凱薩琳是最能闡釋徒利家為家族奉獻的真正意義的人。她的核心是一位母親,我們看到她想對峙的拜拉席恩兄弟,斯坦尼斯和藍禮提供了母親般的忠告,雖然是徒勞的。
即使是她作為母親的唯一一個缺點,不愛那個她認為是自己丈夫私生子的男孩,這無疑是一件讓她痛苦的事,她竭盡全力幫助、保護和團結自己的家人,她的高尚行為更令人心碎,因為一切都是如此的徒勞。
她這一生最大的缺憾就是,因為太善了,未能經過磨難,所以她對罪惡缺乏想像力。
就像劇中奈德對她說的,孩子們必須要準備好,因為凜冬就要來了,而對於她這麼一個在夏季長大的孩子,一位高貴的領主的女兒,無法想像凜冬意味著什麼。
也無法想像一直打著愛自己為名義靠近自己的小指頭真實的動機是什麼。
更無法預料到原來傅雷家族在未能聯姻成功後,為了私己的利益,竟然可以在婚禮上進行大屠殺。
所以她所信仰的一切,都是被別人利用和踐踏的。
譬如,臨死前,她把刀架在弗雷的老婆脖子上,她說,放我兒子一條生路,我發誓我絕對不復仇。
他問: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凱特琳說:否則我就把你妻子殺了。
結果弗雷頓了頓,目無表情地回覆:那我就再娶一個老婆。
是的,對於凱特琳來說,她所信奉的家庭是第一位的。
但是對於佛雷家族來說,家只是利益苟合之地。他把妻子用作傳宗接代的工具而已。
譬如,她和小指頭的感情,她其實是看重的,當她抵達君臨後,她主動去找了小指頭。結果沒想到,他倆幼時的感情也早就成了小指頭謀權的砝碼。
小指頭憑著對凱特琳的了解,誘導凱特琳放了詹姆,最終致使大戰一觸即發前的局面陷入了某種內亂。
凱特琳對於權謀的領域是無知的,且放任的。
在她那裡,先是救回兩個女兒,再是打仗殺了蘭尼斯特。
她的決策先後順序是這樣的。
而她的兒子和大臣們內心的先後次序又是不一樣的。
她的大兒子羅柏之所以會違背婚約,選擇自由戀愛。有一大部分原因來自於史塔克家族裡,對孩子教育的人性化。
事實上,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由奈德和凱特琳為首的史塔克家族內部,對人的看見和關懷是最多的。
珊莎的春心蕩漾,迫切想要嫁給喬弗裡,是被尊重了的;
艾莉亞愛武不愛文,志向是騎士,也是被尊重了的;
布蘭一直愛爬高牆,雖然危險,無數次被發現被批評教育,但其實也是被允許的;
那麼,當大兒子羅柏愛上其他姑娘,沒辦法完成戰鬥婚約,也是會被允許的。
如果說,最後《權力的遊戲》大贏家是史塔克家族,是他們的善良,他們的團結,他們的勇敢和頑強戰勝了夜鬼和七大國的私慾和權謀的話,那麼也是他們的善良導致他們跳進了一個個巨大的陷阱,遭遇了很大的損失。
奈德被砍頭了,凱特琳死了,羅柏和愛妻等一眾人等全部在血色婚禮被謀殺。
死者逝矣,活著的人得以快速地成長起來。
我們不能又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兒不吃草。
凱特琳的成長是需要教訓的。
只是教訓太慘重。
凱特琳是一個好母親,好妻子,一位勇敢的願意衝鋒陷陣的戰地士兵。
但是她確實不是一個深諳人性能夠謀定而圖大局的將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