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明帝劉莊真實身份(爭氣的皇二代漢明帝劉莊)
2023-04-16 06:23:40 1
一提到二世君主,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誰?是雄才大略,開創盛世大唐的李世民,還是急於削藩,結果丟掉皇位的朱允炆,亦或是那個寵信奸佞,葬送老秦人數百年基業的嬴胡亥。
然而有這麼一位皇二代,他在位期間,四境安定,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在他的治理下,上古時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盛世場景重現華夏大陸。他就是漢光武帝劉秀之子,漢明帝劉莊。
天生聰穎 受封太子公元28年,漢明帝劉莊於洛陽降生,生母為劉秀寵妃陰麗華。由於其生母緣故,劉莊自出生起就受到了比其他皇子更多的寵愛,少年時期就隨劉秀左右於宮中聽聆政務。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劉莊受封東海公,年僅十一歲的他就展現了出色的政治智慧,那一年,為了解決西漢末期土地兼併的問題,劉秀下令全國上下必須清查人們佔有的土地,在聽取陳留太守匯報工作時,劉秀看到陳留太守的奏章上寫有,"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於是劉秀詢問陳留太守此話何意。
陳留太守言辭閃爍,只說這些是在洛陽街頭所得。這時,在劉秀身邊旁聽的劉莊說道,河南為帝城,南陽為帝鄉,這兩個地方的土地以及宅邸肯定逾越制度,而官員出於皇城忌諱,不敢徹底清查。
於是劉秀命令手下責問陳留太守,果然如劉莊所言。自此以後,光武帝對劉莊愈加青睞,廢立之心漸生。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皇后郭聖通因妒生恨,行事頗有當年呂后之風,屢次衝撞劉秀及陰麗華。為了確保東漢江山不落入外戚之手,光武帝決意廢后,改立一生摯愛陰麗華為皇后。
皇太子劉強見母后被廢,自知大勢已去,於是多次上疏乞求劉秀廢除他的太子之位,改立其他皇子,於是劉秀在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下詔封劉強為東海王,立原東海王劉莊為太子。
登基為帝 治國有方公元57年,光武帝劉秀崩逝,劉莊繼承大統,是為漢明帝。劉莊登基之後,著手清除外戚勢力,西漢之所以被王莽篡權,主要原因就是外戚勢力過於龐大,導致皇權分散。
劉莊一改往日溫文爾雅的儒生形象,變成了精通法家霸道的鐵腕君王。
第一個清除對象就是大司空竇融,竇融原本是西漢軍閥,綠林赤眉起義時依附劉秀,在光武帝攻伐隗囂時立下汗馬功勞,建國後受封安豐侯,任大司空,可謂是權傾朝野,不可一世。
而竇融的家人在其庇護下,更是貪贓枉法胡作非為,洛陽百姓都對竇家恨之入骨。公元59年,劉莊見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將竇融之侄竇林誅殺,並以竇融管教子弟不嚴,數次下詔責罰,並在朝堂之上當面斥責。
同年,劉莊罷竇融大司空一職,責令其回老家養老,外戚勢力遭受極大打擊,自此不敢胡作非為。
在以雷霆手段消滅外戚勢力之後,劉莊開始整頓吏治,劉莊開創了一套適用於考核東漢地方管理的"KPI"制度,每年由中央派出考核專員,對地方官進行全方位的審查,涉及民生、稅收、農業、治安等方面。
其中優秀的地方官員會受到嘉獎,而那些考核不合格的官員則會受到斥責,甚至丟掉官位乃至坐罪入獄。
而在選官用人上,劉莊嚴令杜絕世家大族壟斷以及權貴請託,劉莊自己更是以身作則,多次拒絕皇室成員的為官請求。
而在民生方面,劉莊深諳黃老之學的休養生息之道,在位期間,多次下詔減免賦稅徭役。
責令官吏治理農桑,興修水利,動用大量人力治理黃河,終於使西漢末年那條"怨嘆之河"變成了孕育黃河中下遊無數百姓的母親之河。同時劉莊又號召文武百官奉行節儉,宮廷生活不尚奢侈,甚至劉莊妃子都要自己織布做衣。
一時之間,東漢上下以節儉為榮,人民安居樂業,短短二十年間在籍人口就增加了一千多萬。呈現出了上古時期繁榮的盛世局面,後世則將劉莊和其子劉炟的統治時期稱為"明章之治"。
遠徵西域 重建大漢西漢末年,由於外戚宦官交替掌權,主上昏聵朝局混亂。北匈奴趁勢南侵,奪取西域以及河套地區,而劉秀中興大漢之後,適逢新皇登基,百廢待興,無力經營西域邊疆,於是對西域地區採用羈縻政策,以夷制夷。
到了劉莊執政期間,東漢國勢強盛,劉莊藉此良機改弦易轍,派出耿秉,班超等人率大軍使團經營西北。
公元73年,劉莊命竇固,耿秉等人分四路出擊,攻打盤踞在西域一帶的匈奴部族,在天山,漢軍主力與匈奴王呼衍單于所部遭遇,大敗之,匈奴王室,國相一干人等被漢軍所俘,匈奴王倉皇出逃。
之後漢明帝令竇固留兵囤守伊吾盧城,同時又命班超出使西域,班超所到之處,西域諸國無不為大漢天威所震撼,紛紛獻上牛羊祭品,表示臣服漢朝。
在劉莊的授意下,班超重建了已經廢棄數十年的西域都護府,西域再次回歸漢朝,大漢天威再度震動世界。
猝然長逝 後繼無人公元75年,復置西域都護府一年之後,漢明帝劉莊於東宮前殿病逝,時年四十八歲,其子劉炟繼位,是為漢章帝。
劉炟繼位後,繼續秉持先皇政策,東漢農業經濟獲得了進一步發展,國力進一步加強。之後漢章帝命班超經營西域三十餘載,徹底消滅了盤踞在西域的北匈奴勢力。
吏治上繼續沿用明帝時期的官吏考核制度,吏治進一步得到淨化。然而,"明章之治"的時間只持續了短短數十年,漢明帝與漢章帝皆為短命君主,在他們死後,主少國疑,繼位的新君由於過於年幼無法掌控整個國家。
所任命的輔政大臣也無周公,霍光一般的忠實能臣,年少的國君只能依賴太后以及外戚勢力,明章兩帝花費精力打擊的外戚勢力再度復活,而君主成年之後,為了平衡外戚勢力開始任用宦官。
自此,東漢形成了混亂的黨爭之勢,由於開國君主以及其後兩代君王的勵精圖治,東漢還留有大量的資本供後人揮霍,只不過再深厚的家底,也不夠敗家子的浪費,百年之後,東漢陷入了史無前例的混亂,新的世界即將拉開帷幕,無數英雄豪傑即將登上歷史舞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