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談談有教無類的認識與理解(有教無類該如何解讀)
2023-04-15 22:06:33 2
「有教無類」出自論語•衛靈公 第十五。由於古代沒有標點符號,同樣一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讀,例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還有同樣出自論語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麼,如果給「有教無類」點上標點符號,也就是「句讀」,意義可就大不相同了。
1. 有教無類。完整的句子,是如今多數人的共識,也就是教育的對象不應該分門別類,不搞內卷。這是我們今天義務教育和雙減政策的依據。
2. 有教無?類。中間一個問號,意思就與上述完全相反了。不過,同樣源自論語的還有「因材施教」的思想(註:論語中並沒有此原文,原文出自清朝·鄭觀應《盛世危言》 「別類分門;因材施教」),恐怕這一句解讀也不無道理。因為偉大的思想和理論,必須保持一致性,孔子不應該前後矛盾吧。這是我們以前劃分普通學校和重點學校、普通班和重點班的依據。
最後,考慮到孔子對等級制的支持,您認為哪個解讀更為合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