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崩潰的原因(蘇聯崩潰原因很多)
2023-04-14 07:35:03 3
2021年是蘇聯崩潰的30周年,關於蘇聯的歷史時常被人提起。而且關於蘇聯崩潰的原因,也有很多。而且有些專家還寫書進行專門論述。目前來看有這幾個觀點:
一是戈巴契夫的改革。認為戈巴契夫改革動了蘇聯的根基,讓蘇聯走上西式道路,特別是把蘇G的地位搞沒了,這是至關重要的原因。
二是美國對蘇聯的瓦解。二戰後,美蘇進入冷戰時期。在美蘇對決中,蘇聯一度佔據上峰,美國無力直接瓦解蘇聯,於是制定了一個長期的和平演變計劃。據說這個計劃在蘇聯後期起到了作用。西方通過多方面的滲透,已經讓蘇聯無法阻止,最終導致蘇聯走向崩潰。
三是蘇聯社會問題,已經讓蘇聯人厭倦了這種環境,民心思變,而且以為蘇聯分家就能過上好日子。
四是蘇聯在冷戰時,對外用兵,不惜投入巨資與美國爭地緣,最終被蘇聯自己掏空了。(但這個問題還不是直接原因)。
五是蘇聯領導人沒有連續性,一代否認一代,最終讓蘇聯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等等,還有一大堆的問題,很多資料在網上能搜索到。但這些原因中,戈巴契夫瞎改革是主要原因。提出改革是對的,但怎麼改,如何改很關鍵。而戈巴契夫屬於蘇聯「六十年代人」(這個問題以後單獨列題談),即使其他人上臺,也避免不了要把蘇聯搞垮。因為他們受到赫魯雪夫的影響很重,從戈巴契夫的改革看,其實就是赫魯雪夫的一個翻版,甚至更靠近西方的價值觀。
但在這些原因中,還有一個原因目前來看被忽略了,那就是蘇聯幹部的問題,也就是特權和腐敗問題。
為什麼說腐敗能亡國?
從蘇聯崩潰來看,進一步驗證這一觀點。
1、特權思想泛濫馬克思主義者們主張的社會主義並不是平均主義,為什麼很多人懷念建國初期社會,那時無論領導還是普通幹部,真正是大公無私,一心為民。
蘇聯也一樣,蘇聯十月革命時期有很多人堅定跟著列寧革命,當時還流傳著一個很感人的故事。
蘇俄當時有一個叫糧食委員會,該委員會的部長瞿魯巴因為飢餓突然暈倒在會議上。一個管糧食的部長因為飢餓而暈倒,聽起來讓人不信,但的確存在。
在蘇聯大饑荒時期,瞿魯巴掌控幾千萬糧食的調撥權力,但他從來沒有為自己吃飽肚子佔用一粒糧食。
對於瞿魯巴的事,列寧聽說後很感動,他下令專門設立一個「療養食堂」,為那些病弱的蘇聯幹部提供飲食,確保饑荒年代蘇聯的黨政機關能正常運作。當時工作很繁重,列寧這一做法也得到了民眾的理解和支持。
但隨著經濟形勢好轉,列寧時期形成的「療養食堂」依然存在,後來還演變成一個專門為蘇聯幹部進行特殊食品配送的機構,甚至成為蘇聯幹部的待遇。
不過這個特殊的「療養食堂」保障的只是極少數高級領導幹部,與普通配給差不多,區分不出誰高誰低,也是特殊時期特殊辦法,也沒人提出疑義。
不過戰後,隨著蘇聯不斷發展壯大,蘇聯領導幹部能享受更多的福利待遇,與普通民眾就拉開了距離。越高級別的領導幹部享受更高的待遇,於是很多人就想不斷晉升,希望享受特權。
等到蘇G特殊待遇變成特權後,在蘇聯社會的其他階層並不知道。這就造成蘇聯幹部與群眾被隔離了。
曾在戈巴契夫時代當過部長會議主席的雷日科夫曾說過一句話:「權力應當成為一種負擔。當它是負擔時就會穩如泰山,而當權力變成一種樂趣時,那麼一切也就完了。」這也是他引用一位哲人的話,很有道理。
2、高層腐敗問題特權必然伴隨著腐敗,哪個國家也不例外。蘇聯時期最腐敗的年代是勃列日涅夫時期,勃列日涅夫甚至想再造第二個「史達林時代」,雖然有這個趨勢,但表面回去了,人心沒回去。
勃總還被人戲稱為「勳章狂」,虛榮心極強。他到了晚年甚至縱容家族打著他的旗號貪腐,讓民眾嗤之以鼻。
勃總最後為了穩定幹部,鞏固自己的統治,甚至讓幹部長期任職。當時很多加盟國領導人都已經老糊塗了,只要聽勃總的話,就會被提拔重用,一直幹到死。蘇聯官員們一級忽悠一級,一級糊弄一級。但真正對社會底層了解的幹部不多。
勃總還不斷下發一些關於幹部的條令、規定,居然對普通民眾的生活不聞不問。有人說勃總是一員「福將」,他在位時,蘇聯到了鼎盛時期,老百姓日子過得還可以。但即使這樣,民眾也對勃總不滿,再加上他不自律,還有西方對他的抹黑造謠,更加深了民眾的不滿。
正是勃總後期給官員太多的權力和利益,於是就形成了一種固化的官僚利益階層。
勃總還搞親親疏疏,只要聽話的都成為自己的親信,成為親信就能得到提拔任用。勃總這樣做也是因為他曾經用「宮廷政變」的手法把赫魯雪夫搞下臺,他當然很警惕這種問題。
但勃總提拔的親信並不是真正為國做奉獻的,他們提拔上來後,就大肆貪腐。嘴裡喊著擁護勃總,背後卻幹著侵吞國家利益的事。
勃列日涅夫的女兒女婿的腐敗的事後來被安總所查,民眾對此十分不滿。蘇聯官員腐敗已經到了無處不及程度,民眾的怨恨也積累到了一定程度。這就是戈巴契夫上臺前的情景。
蘇聯的官員已經形成了利益共同體,想動用他們的利益根本不可能。而戈巴契夫也用自己人,把那些阻礙他改革的元老踢開,重用了謝瓦爾德納澤等一些本來就沒有堅定信仰的人,蘇聯不出事才怪。
3、對民眾敷衍了事腐敗問題也體現在蘇聯的社會生活中。當時底層民眾不滿的聲音很難傳遞到高層。舉個例子。據蘇聯資料顯示,烏茲別克斯坦的民眾因為不滿官員們的腐敗和違法亂紀問題,就給蘇G中央寫信。但信到了莫斯科,又被轉到烏茲別克斯坦來,莫斯科方面要求烏茲別克斯坦調查處理。這樣做也屬於正常,但要區分事項,如果嚴重的問題,就需要莫斯科來查處了。
但烏茲別克斯坦處理後,向莫斯科匯報查無實據,甚至敷衍了事,根本就沒查,也慌報已經處理完了。
由於沒有給民眾一個滿意的答覆,於是民眾就不斷給莫斯科寫信,據統計在1980年至1983年,蘇聯頻繁換領導的幾年裡,蘇聯中央收到烏茲別斯坦來信有幾萬封。
勃總提拔重用自己的親信,打擊異己,就造成了一些有能力有思想的人很難被重用,於是一批無能的人上來。這些人當領導就給蘇聯造成了更為致命的問題。很多官員高高在上,脫離群眾,甚至層層庇護,對勃總唱讚歌,於是蘇聯高層沒看到蘇聯存在眾多問題,而是窮兵黷武,與西方搞裝備競賽,浪費了大量的錢財。而老百姓卻沒錢。
舉個例子,蘇聯時期研究先進戰機時,曾糊弄民眾,說是研製出新式飛機,住在西伯利亞的人可以半小時到達莫斯科。
勃總還自大,侵略阿富汗,讓3萬多蘇軍丟命受傷。10年的蘇聯式阿富汗戰爭最終給蘇聯造成了重大損失。
我們第三任領導集體從蘇聯崩潰中總結經驗教訓很好:「一個政權也好,一個政黨也好,其前途與命運最終取決於人心向背,不能贏得最廣大群眾的支持,就必然垮臺。今天,中國人民的絕大多數對我們黨是信任和擁護的。但是,如果黨內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繼續蔓延,就會造成越來越多的群眾和領導者離心離德。發展下去,亡黨亡國的危險也同樣存在。」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