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樓臺一萬家全詩(元宵燈火照樓臺)
2023-04-14 09:59:37 1
【藝境觀象】
作者:李豔(東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春節過後,盼著,盼著,寓意月圓人團圓的元宵節便臨近了。「元宵佳節同歡樂,處處感然無盡燈」。正月十五元宵節,是農曆新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自古以來,就有熱烈喜慶的燃燈賞燈、舞燈觀燈等習俗,因此又被稱為「燈節」。古今繪畫作品中,也不乏對這一美好民俗的生動描繪。
1、月華燈彩近瑤池
關於元宵節燃燈賞燈習俗的起源,學界頗多爭論。有人認為元宵節來源於「漢代太一天神祭祀」或「漢文帝誅亂」,也有人提出元宵節與道教相關,「正月十五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同時,亦受佛教燃燈之俗的影響。
元宵舞燈(中國畫)馮遠
時至隋唐,「燈俗」經過不斷演化與完善,真正成為元宵節俗。《雲仙雜記》中曾記載:「白鷺轉花,黃龍吐水,金鳧,銀燕,浮光洞,攢星閣,皆燈也。」《太平廣記》更是記載唐玄宗時,上元張燈三夜,金吾弛禁,開市燃燈,並永為定式。
元宵(油畫)陳衍寧
宋代依然延續隋唐習俗,使元宵賞燈成為重要的新春慶典活動。《帝京景物略》載:「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在御街上「絞縛山棚」,搭建鰲山,直至南宋,仍以「數千百種,極其新巧」的各色花燈作為基本材料,在「宣德門、梅堂、三間臺等處臨時取旨,起立鰲山。」以致城市燈火通明,遊人如織,更留下「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千古絕唱。
燈會(中國畫)戴樹良
明代元宵故事被更多地記錄於書畫作品當中,尤其在長卷《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中,細緻描繪了明代宮廷新年元宵慶賞的場景,如燃放爆竹、架設鰲山、呈進雜技等。在此畫卷引首書有題贊云:「萬盞明燈,象馬人魚異樣。一天星月,階除臺榭輝煌……鰲山高設,萬松金闕照天明。紅光焰射鬥牛墟,彩色飄搖銀漢表。」
元宵南后街觀燈(中國畫)陳友榮
清朝承明朝元宵習俗,於上元時節宴請外藩,其間,重要節目就是賞燈。在《乾隆帝元宵行樂圖》中就記載著清代乾隆皇帝慶賀元宵節的情景。
朝鮮使者李海應在《薊山紀程》中記載他於嘉慶九年觀看元宵燈節的盛景,可作為圖釋:「閣簷及庭欄。皆列羊角燈……又兩邊立飛簷,一大柱八面懸八行數十層燈。燈腳翻風,獵獵有聲。……火明光白,層列井井。其奇巧之狀,誠而所難測也。」
2、觀燈盛景照元宵
「元宵節,鬧花燈,人們個個都歡騰。大街小巷做花燈,滿街都是紅燈籠。」以熱烈喜慶習俗為主的元宵節,從古延續至今。2008年6月,元宵節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燈彩、燈會、燈舞作為元宵節慶的重點慶祝方式,訴說著古往今來的動人故事。
暖香塢雅制春燈謎(年畫)中國美術館藏
「燈彩」又名「花燈」,是我國各地普遍流行的裝飾性傳統手工藝品,在陳友榮所繪《元宵南后街觀燈》中,展示了元宵佳節期間,摩肩接踵、人潮湧動的觀燈盛景。
其實,元宵燈彩因地域不同而略有差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燈彩」中,即包括潮州花燈、佛山彩燈、洛陽宮燈、汴京燈籠張、秦淮燈彩、上海燈彩、北京燈彩、樂清首飾龍、忠信花燈、湟源排燈、東莞千腳燈、泉州花燈、仙居花燈、硤石燈彩等系列項目。其中,潮州花燈流傳於廣東潮州地區,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型,一是彩扎立式屏燈,二是彩繪掛燈;北京燈彩則包括紗燈、宮燈、走馬燈、立體動物燈、金屬燈、料絲燈等多個品種。此外,仙居針刺無骨花燈因燈身無骨而得名;洛陽宮燈主打產品是圓形紗燈;汴京燈籠張主要有「龍鳳呈祥燈」「蓮生貴子燈」「牡丹富貴燈」等,體現著祈求吉祥如意的傳統內涵。
燈彩豐富多樣,以燈彩為主要內容的「燈會」也成為元宵節俗的重要內容。在戴樹良所繪《燈會》中,即描述了舊時成都燈會的景象。作者記道:「成都的燈會,歷史悠久,清末民國後,主要在青羊宮。每到此時,觀者如潮,十分熱鬧。」
「燈會」同樣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的重要內容。其中,距離成都燈會不遠的自貢燈會歷史悠久,自清代中葉以來,就有「獅燈場市」「燈杆節」「提燈會」「瞞天過海」等諸多活動。此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內容中所提到的燈會活動還包括「漁燈節」「肥東洋蛇燈」「河曲河燈會」「葦子燈陣」「南安英都拔拔燈」等,至今仍訴說著熱鬧、喜慶的元宵節俗。
3、燈舞翩翩慶新春
除靜置燈會中的燈彩外,燈舞古已有之,每逢元宵節,宮廷和民間往往都會進行燈舞表演。
從內容而言,燈舞主要包括模擬動物的龍燈舞、獅子燈舞、魚燈舞、蝴蝶燈舞、百鳥燈舞,模擬花卉的荷花燈舞、蠟花燈舞及船燈舞、車燈舞、雲燈舞等。在馮遠所繪《元宵舞燈》中,就記錄了元宵節龍燈舞、魚燈舞的歡樂場景。
魚燈和龍燈的形式最為觀眾所熟悉,突出呈現於福建莆田的「九鯉燈舞」之中。有趣的是,流傳於江西吉安的「鯉魚燈舞」,其歷史淵源可上溯到遠古時代魚族人的圖騰「魚舞」;而安徽無為民間流傳的「無為魚燈」有著「吉祥燈」「太平燈」的美名,更被讚譽為「燒香打醮,抵不上紅燈一繞」。
目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所記載的「燈舞」形式,還包括鄖陽鳳凰燈舞、青田百鳥燈舞、上舍化龍燈、蘇家作龍鳳燈舞、青田魚燈舞等形式。
「元宵燈火照樓臺,車馬駢駢去又來」。總體來看,元宵燈舞匯集了美術、戲劇、音樂、武術等多種民間技藝,保持著古樸粗獷的原始風貌,積澱著諸多歷史信息,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燈映月圓歌盛世,百花齊放慶團圓。元氣一始,迎接新春的到來,也昭示著人們對新一年生活「繁花似錦」的美好祈願。
《光明日報》( 2021年02月28日09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